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你的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通过欺骗、许诺、期权、奖金和管理层制度,这些意大利人和犹太人司空见惯的,用于驱使工人卖命的把戏,我成功的在皇宫里建起了三座相互合作,又展开彼此间良性竞争的工坊。
北京城虽然不怎么产棉花,气候水土也种不了桑树,不过现在工坊规模都只有几十人,所需的原料有限,还能靠行政命令从户部太仓中拨付纱锭和生丝。至于麻布,剑麻、黄麻一类的作物在京畿地区都能种植,是直隶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不费什么事就能从市面上购买。
至于场地,赛里斯皇帝占地广阔的紫宫中最不缺的就是空荡荡的房屋和无人居住的大殿,尽管违背所谓的祖宗礼法,但在我的坚持下,也没哪位太监真的敢阻止皇后与两位贵妃的大生产运动。三位帝国中最尊贵的女人,俨然将这场生产运动视为争宠的方式,想方设法想要通过生产更多的布匹来赢得皇帝的欢心。
没办法,论美貌你们是比不过我的。
第一批棉布、亚麻布和丝绸已经堆积在三座仓库中,只等积攒一批就运出宫外发卖。我本来想直接拿到市面上,声称这是宫中物品,好溢价贩售,但和皇后商议了一番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不管怎么说,大猪蹄子都是皇帝,皇家开始变卖东西,容易被人往奇怪的方面猜想。尽管现在朝廷和内帑确实都缺钱,根本不是什么秘密,但好歹还把秘密保持在体制内,市井小民还在一如既往的做工、纳税。
要是被民间听到皇帝也在典当家产,那对皇室的威信是沉重的打击。你看,我太爷爷卖掉自己的皇冠,就是和威尼斯人密谈的,事后还要弄一顶铜冠,假装皇冠还在自己脑袋上,以堵住别有用心之人的嘴。
至于后来连铜冠都卖掉,换成猪皮帽子却是后话了。那帽子也非一无是处,虽然每月都要补刷金漆,至少冬天戴起来很暖和。
既然不能打出大内御用的旗号,就只能当成一般货物,遣得力的太监出宫贩售,当然这样肯定会被吃差价,卖不到真正的市价,但我会派锦衣卫暗中监视,东厂盯梢,干得太过分的都送去台湾。
好在布匹即便在赛里斯,也是抢手货物,与欧洲传言的遍地黄金不同,赛里斯也有穷人,也需要吃饭穿衣。布匹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还因为人口过多,供不应求,很多交易甚至是以布匹作为一种通货来使用。
现在三座工坊的产能还不高,都不需要专门找布商收购,直接在昭回、靖恭坊摆了两个地摊,东厂的番子扮做布贩,不到半日就把二十几匹麻布、棉布卖空。
番子可以拿百分之五作为提成,而打点五城兵马司、坊中地头蛇的钱财,全都从货款中扣除。
我这是小本买卖,五城兵马司居然敢和我要保护费,反了你,今晚又有人要进诏狱咯。至于那些城狐社鼠,我也根据番子的汇报,记下了名号,拉了清单,交给锦衣卫。
开心,又有人要去台湾咯,小琉球的番膏养人啊,多吃一些,多吃一些。
虽然一天下来赚不了几两银子,但终究是个好的开始,赛里斯没有星期日、斋戒期不能干活的陋习,宫女们每个月都要干三十天,这意味着三座工坊每个月都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
一天要是能赚十两银子,一个月就能赚三百两,一年就是三千两,你说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以前的皇帝就想不到呢?
大概是嫌自己精力不足,管不了生产吧,但纺织工坊完全可以交给皇后、贵妃们管理嘛。而且织布的宫女都是女人,也不存在后宫与宫外男人接触,有伤风化的问题,织机技术和组织管理也可以靠经验和摸索解决,生产积极性可以靠给宫女加工资解决,明明是共赢的事情。
果不其然,大臣们又开始骂我了,我不管做什么都会有人骂,反正那些人只负责提出问题,至于问题怎么解决,就不是他们的责任人。我看看这回都怎么骂的……
与民争利,无聊的老生常谈,我加个茶税、酒税都有人说与民争利,明明这些商税是成文法的一部分,全天下都能卖布,就皇帝卖不得,这是什么道理?
宫闱之祸,神经病,全天下的家庭都是男耕女织,大猪蹄子把豹房边的十亩御田一口气都垦了,没见你们骂,皇后带几个女工做做针线活,补贴家用,你们这帮人就瞎几把骂,是不是我们朱家天天喝西北风,这些大臣才会安静啊。
扰乱市场,布贱伤农。
我记住你了,上个月棉布价格飞涨,就是你伙同松江商人囤货居奇吧?锦衣卫!锦衣卫!给我狠狠查!
反正不管文官们说什么,我都要坚持工坊的运行,户部断了生丝纱锭的供应,我就从市场上买,工部不肯提供织机,我就让宫里的木匠自己造,北京城的商人通了气不肯出正常价收购,那我就让倭人晚上去他们家房梁上插手里剑和恐吓信。
文官不要脸,皇帝就要比文官更不要脸。
好在宫中的生产规模很小,莫名的阻力只是稍稍抵抗,就烟消云散,似乎默认了皇帝从北京的布匹生意里分一杯羹的出格举动。
赛里斯那句典故怎么说的?得到了甘肃,还想要整个四川?
我揭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真面目。
增加织机数量,买断市面上所有原料,培训更多的宫女和太监参与到大织布中,实行车间责任制,所有人三班倒,人停机不停。原先只要一辆马车就能装完宫中产出的布匹,现在运进原料... -->>
通过欺骗、许诺、期权、奖金和管理层制度,这些意大利人和犹太人司空见惯的,用于驱使工人卖命的把戏,我成功的在皇宫里建起了三座相互合作,又展开彼此间良性竞争的工坊。
北京城虽然不怎么产棉花,气候水土也种不了桑树,不过现在工坊规模都只有几十人,所需的原料有限,还能靠行政命令从户部太仓中拨付纱锭和生丝。至于麻布,剑麻、黄麻一类的作物在京畿地区都能种植,是直隶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不费什么事就能从市面上购买。
至于场地,赛里斯皇帝占地广阔的紫宫中最不缺的就是空荡荡的房屋和无人居住的大殿,尽管违背所谓的祖宗礼法,但在我的坚持下,也没哪位太监真的敢阻止皇后与两位贵妃的大生产运动。三位帝国中最尊贵的女人,俨然将这场生产运动视为争宠的方式,想方设法想要通过生产更多的布匹来赢得皇帝的欢心。
没办法,论美貌你们是比不过我的。
第一批棉布、亚麻布和丝绸已经堆积在三座仓库中,只等积攒一批就运出宫外发卖。我本来想直接拿到市面上,声称这是宫中物品,好溢价贩售,但和皇后商议了一番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不管怎么说,大猪蹄子都是皇帝,皇家开始变卖东西,容易被人往奇怪的方面猜想。尽管现在朝廷和内帑确实都缺钱,根本不是什么秘密,但好歹还把秘密保持在体制内,市井小民还在一如既往的做工、纳税。
要是被民间听到皇帝也在典当家产,那对皇室的威信是沉重的打击。你看,我太爷爷卖掉自己的皇冠,就是和威尼斯人密谈的,事后还要弄一顶铜冠,假装皇冠还在自己脑袋上,以堵住别有用心之人的嘴。
至于后来连铜冠都卖掉,换成猪皮帽子却是后话了。那帽子也非一无是处,虽然每月都要补刷金漆,至少冬天戴起来很暖和。
既然不能打出大内御用的旗号,就只能当成一般货物,遣得力的太监出宫贩售,当然这样肯定会被吃差价,卖不到真正的市价,但我会派锦衣卫暗中监视,东厂盯梢,干得太过分的都送去台湾。
好在布匹即便在赛里斯,也是抢手货物,与欧洲传言的遍地黄金不同,赛里斯也有穷人,也需要吃饭穿衣。布匹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还因为人口过多,供不应求,很多交易甚至是以布匹作为一种通货来使用。
现在三座工坊的产能还不高,都不需要专门找布商收购,直接在昭回、靖恭坊摆了两个地摊,东厂的番子扮做布贩,不到半日就把二十几匹麻布、棉布卖空。
番子可以拿百分之五作为提成,而打点五城兵马司、坊中地头蛇的钱财,全都从货款中扣除。
我这是小本买卖,五城兵马司居然敢和我要保护费,反了你,今晚又有人要进诏狱咯。至于那些城狐社鼠,我也根据番子的汇报,记下了名号,拉了清单,交给锦衣卫。
开心,又有人要去台湾咯,小琉球的番膏养人啊,多吃一些,多吃一些。
虽然一天下来赚不了几两银子,但终究是个好的开始,赛里斯没有星期日、斋戒期不能干活的陋习,宫女们每个月都要干三十天,这意味着三座工坊每个月都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
一天要是能赚十两银子,一个月就能赚三百两,一年就是三千两,你说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以前的皇帝就想不到呢?
大概是嫌自己精力不足,管不了生产吧,但纺织工坊完全可以交给皇后、贵妃们管理嘛。而且织布的宫女都是女人,也不存在后宫与宫外男人接触,有伤风化的问题,织机技术和组织管理也可以靠经验和摸索解决,生产积极性可以靠给宫女加工资解决,明明是共赢的事情。
果不其然,大臣们又开始骂我了,我不管做什么都会有人骂,反正那些人只负责提出问题,至于问题怎么解决,就不是他们的责任人。我看看这回都怎么骂的……
与民争利,无聊的老生常谈,我加个茶税、酒税都有人说与民争利,明明这些商税是成文法的一部分,全天下都能卖布,就皇帝卖不得,这是什么道理?
宫闱之祸,神经病,全天下的家庭都是男耕女织,大猪蹄子把豹房边的十亩御田一口气都垦了,没见你们骂,皇后带几个女工做做针线活,补贴家用,你们这帮人就瞎几把骂,是不是我们朱家天天喝西北风,这些大臣才会安静啊。
扰乱市场,布贱伤农。
我记住你了,上个月棉布价格飞涨,就是你伙同松江商人囤货居奇吧?锦衣卫!锦衣卫!给我狠狠查!
反正不管文官们说什么,我都要坚持工坊的运行,户部断了生丝纱锭的供应,我就从市场上买,工部不肯提供织机,我就让宫里的木匠自己造,北京城的商人通了气不肯出正常价收购,那我就让倭人晚上去他们家房梁上插手里剑和恐吓信。
文官不要脸,皇帝就要比文官更不要脸。
好在宫中的生产规模很小,莫名的阻力只是稍稍抵抗,就烟消云散,似乎默认了皇帝从北京的布匹生意里分一杯羹的出格举动。
赛里斯那句典故怎么说的?得到了甘肃,还想要整个四川?
我揭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真面目。
增加织机数量,买断市面上所有原料,培训更多的宫女和太监参与到大织布中,实行车间责任制,所有人三班倒,人停机不停。原先只要一辆马车就能装完宫中产出的布匹,现在运进原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