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中国特的熊市 (2/2)
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国际银行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支股票怕没有成交量,庄家派了两个操盘手自买自卖,如果其中一个操盘手有天感冒没上班,这支股票就没有成交量了。熊市就是原来5000平米的营业部变成500平米,无数的券商失踪。把您的电脑屏幕翻转180看走势图,就知道什么叫大熊市了。当没人愿意说自己是个股民的时候就是深度熊市了,深熊啊!
c的经历:我满仓15的成本最后跌成了4块钱,去年准备从操就业,可翻遍了整个屋子都找不到交易卡,电话委托的号码也变成了空号,其实就算打通了我也想不起密码来,跑到以前的交易所居然变成了卖橱柜的,原来的证券公司搬到了卖橱柜那栋楼背后的居民区的二楼小平台上,就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那里办公。消失的证券公司,如国泰和君安,申银和万国,南方证券,唐氏兄弟,国氏兄弟,朱耀明,实在太多了!
d的经历:那++能缩,许多票分时基本是一条直线,交易大厅基本无人,资金基本为零,工作基本无事,整天业务培训,要不就是打扫卫生,周围无人谈论股票。出差到外地,当时看行情很难,主要看报纸,看到路边一家营业部,心想正好去看看行情。推门一进,厅里没人,柜台里有2小姐,用奇怪的眼神看偶,偶很疑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抬头一看屏幕。没错,能看行情,为了省电还是怎么的,营业部只放上海行情。
曾经有天见自己的股票一个小时都没有成交,自己给它对冲一手弄出开盘价,也就是玩玩。后来知道这样做地人不止我一个。有一个玩得过火,一手就拉出个惊人升幅(具体多少不记得了)。结果上了报纸,给交易所查了,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一位办公室科员的股市经历:我们科室有一个科长,当时拿了5元,买了2000股“达尔曼”差不多25块钱一股那。结果,股票慢慢的阴跌。最后跌倒2快钱。五万变四千。最后,就这四千也没拿出来。“达尔曼”的董事长卷钱跑路了“达尔曼”随后就退市了,现在三板市场上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f的经历:我经历过两次熊市,我认为现在大盘还远远没有到底,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地,熊市也不是一下就到的,熊市有个股民群体特征就是:等到有人开始用菜刀剁自己地手指头诅咒发誓说一辈子不碰股票了,那么那个时候熊市就进行了一半了,还有就是谁也不谈股票了,谈股票的都是败家子的象征,是脑子进水了。我2001年25买的东方通信,最后一次看的时候是1,97元,现在大家还沉浸在牛市习惯性思维中,再过二个月,估计没人敢抄底了,新股民资金腰斩的人数会越来越庞大。
g:。。名词!交易所里个个面如死灰。不炒股地朋友和亲人都把你看成败家子、赌徒。所谓技术派人士分析出来的铁底一个接一个被打穿,炒股的朋友越来越少。这个离婚了,那个有点神经了。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大盘日k线希望之星出现后,好多老股民买票时手指在操作机上不停地发抖!唉。一把辛酸泪。
h的经历:我记得那时候经常开盘半小时后我的股票还没出来开盘价,以为是停牌,上交易所网站查半天没发现停牌
才知道是没有委托下单不是停牌。很多人从大户室市,再从中户室一脚踢出来。就像包养妓。女,倾家当产,最后给不起钱地嫖。客一样,那时候券商每天佣金不够交电费的。
j的经历:某日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有关股票的说法,就想学着抄股,而且还将资金分成三批,每下一个台阶抄底买进一批,在下到第三个台阶之后我以为见真低了,第三批就满仓抄底了,没想到一开始就抄在熊腰上,短短几个月就跌40%,全部套牢。后来当我接手我妈的账户时,发现她的户上2股票缩水80%,一
k的经历:卖的时候基本都是一手一手的卖,还要喘半天气,没办法,一下挂出10来手,就怕盘口形成打压,股价就嗖嗖的往你做高抛低吸时,如果是先高抛,那99%以上能低吸回来;吸,那90%以上就被套住了。
l的经历:熊市股民都是深度套牢,腰斩很正常,惨的20-30到几块。现在许多人说被套牢,其实也就是10-20,30多,套是套了,但绝对没牢。熊市最初让你快速套牢20%,之后就是漫漫阴跌不会轻易跌停,但每天1%-3%的跌幅让你感觉生不如死看不见希望年跌到1800我。:+|我急了把他帐户要过来直接全部砍仓。到1300的时候,他还专门谢谢来着。熊市刚开始到结束,以一只10元的股票为例,跌三元反弹一元,再跌三元再反弹一元,然后直接跌到三元,最后一元这时老熊快睡了,但十分之九的人已经牺牲了。
m的经历:报纸的证券版越来越小,电视的证券节目全部都在深夜新闻已经不再报道行情,因为天天都是跌。每天出现的股评高手,说的都是如何杀跌换股,短线操作而不是持有。每隔几周,都会出现新底,而且每次有人叫着抄底,接下来就继续地下跌,跌到最后没人说抄底为止。国家出台超过3个以上+有人对与消息都看成利空。报纸出现“创多少多少年新低”“单日跌幅超过1929年大萧条美国股市”我日50--左右,不过当时200以上算天量了,呵呵,现在应该不容易见到了,并且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利好消息,可股市就不见涨,64块的+到63(最低4多)都没人接盘。
一个营业部女员工的经历:熊市时候,我们营业部的年轻女员工都是白天上班,晚上坐台。那个西北证券,物美超市边上,四环边上那个,有次我去,大厅里面有:椅子几排,屏幕一个,笤帚一个,保安一名,女营业员一名。见我来了,追上来问我你开户吗?多少资金什么的。。,搬凳子,真的很热情。下午人逐渐多了起来,有些老人拿着螃蟹蔬菜什么的和别人讨论超市里蔬菜的价格,有人打毛衣,有人讨论在国外的子女生活,还有人慢慢的就睡着了,被保安叫醒了说关门下班了。现在手里只有一张西北证券的卡,听说倒闭了。不过当时那个证券门口停着一辆红色的宝马,经常停在那里,朋友们都说,瞧,那是大户的,有钱人,90万才能上大户室。最后说一句00年偶的股票从10万块跌到1万块。那个时候,谁在证券公司上班,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
在熊市经历快一半时,大部分人都以为这是正常调整,只有当熊市快结束时大家才醒悟,妈的个逼,老子遇到熊市了
这次的中国股市熊了,秦少游的第一国际银行在中国倒是大赚特赚。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这是正常的,有牛市必然就有熊市。经历股价的大幅上涨以后,很多股票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时候市场上该炒的股票都炒了,该长得都长了,股价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几十年的成长,100。然就开始下跌。
一般来说,熊市和国家的经济周期有关系。根据秦少游观察,中国的经济周期是7~8年,也就是说每隔7年就有一个牛熊周期。这在国外也同样存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为15年。只不过有的时候股市严重程度不一样,有的已经不能叫做熊市而被称作股灾,比如美国1929年的10月24,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倒中去世。
1987年10月19曰的黑色星期一,世界首富萨姆?沃尔顿一天之内股票价值损失21亿美元,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损失39。45亿美元,电脑大王王安仅在19曰下午就损失了3100美元。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最苦的是那些靠自己多年积存的血汗请投资于股票的投资者。受股价暴跌震动,股民的心理变得极为脆弱。因股市暴跌而不堪于债务重压的许多人,精神彻底崩溃,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银行破产,工厂关门,企业大量裁员,人心惶惶。
金融的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好在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国股市尚不至于演变成强烈的股灾。只是秦少游面色凝重的站在窗前遥瞰着远方,良久,这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也许,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支股票怕没有成交量,庄家派了两个操盘手自买自卖,如果其中一个操盘手有天感冒没上班,这支股票就没有成交量了。熊市就是原来5000平米的营业部变成500平米,无数的券商失踪。把您的电脑屏幕翻转180看走势图,就知道什么叫大熊市了。当没人愿意说自己是个股民的时候就是深度熊市了,深熊啊!
c的经历:我满仓15的成本最后跌成了4块钱,去年准备从操就业,可翻遍了整个屋子都找不到交易卡,电话委托的号码也变成了空号,其实就算打通了我也想不起密码来,跑到以前的交易所居然变成了卖橱柜的,原来的证券公司搬到了卖橱柜那栋楼背后的居民区的二楼小平台上,就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那里办公。消失的证券公司,如国泰和君安,申银和万国,南方证券,唐氏兄弟,国氏兄弟,朱耀明,实在太多了!
d的经历:那++能缩,许多票分时基本是一条直线,交易大厅基本无人,资金基本为零,工作基本无事,整天业务培训,要不就是打扫卫生,周围无人谈论股票。出差到外地,当时看行情很难,主要看报纸,看到路边一家营业部,心想正好去看看行情。推门一进,厅里没人,柜台里有2小姐,用奇怪的眼神看偶,偶很疑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抬头一看屏幕。没错,能看行情,为了省电还是怎么的,营业部只放上海行情。
曾经有天见自己的股票一个小时都没有成交,自己给它对冲一手弄出开盘价,也就是玩玩。后来知道这样做地人不止我一个。有一个玩得过火,一手就拉出个惊人升幅(具体多少不记得了)。结果上了报纸,给交易所查了,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一位办公室科员的股市经历:我们科室有一个科长,当时拿了5元,买了2000股“达尔曼”差不多25块钱一股那。结果,股票慢慢的阴跌。最后跌倒2快钱。五万变四千。最后,就这四千也没拿出来。“达尔曼”的董事长卷钱跑路了“达尔曼”随后就退市了,现在三板市场上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f的经历:我经历过两次熊市,我认为现在大盘还远远没有到底,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地,熊市也不是一下就到的,熊市有个股民群体特征就是:等到有人开始用菜刀剁自己地手指头诅咒发誓说一辈子不碰股票了,那么那个时候熊市就进行了一半了,还有就是谁也不谈股票了,谈股票的都是败家子的象征,是脑子进水了。我2001年25买的东方通信,最后一次看的时候是1,97元,现在大家还沉浸在牛市习惯性思维中,再过二个月,估计没人敢抄底了,新股民资金腰斩的人数会越来越庞大。
g:。。名词!交易所里个个面如死灰。不炒股地朋友和亲人都把你看成败家子、赌徒。所谓技术派人士分析出来的铁底一个接一个被打穿,炒股的朋友越来越少。这个离婚了,那个有点神经了。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大盘日k线希望之星出现后,好多老股民买票时手指在操作机上不停地发抖!唉。一把辛酸泪。
h的经历:我记得那时候经常开盘半小时后我的股票还没出来开盘价,以为是停牌,上交易所网站查半天没发现停牌
才知道是没有委托下单不是停牌。很多人从大户室市,再从中户室一脚踢出来。就像包养妓。女,倾家当产,最后给不起钱地嫖。客一样,那时候券商每天佣金不够交电费的。
j的经历:某日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有关股票的说法,就想学着抄股,而且还将资金分成三批,每下一个台阶抄底买进一批,在下到第三个台阶之后我以为见真低了,第三批就满仓抄底了,没想到一开始就抄在熊腰上,短短几个月就跌40%,全部套牢。后来当我接手我妈的账户时,发现她的户上2股票缩水80%,一
k的经历:卖的时候基本都是一手一手的卖,还要喘半天气,没办法,一下挂出10来手,就怕盘口形成打压,股价就嗖嗖的往你做高抛低吸时,如果是先高抛,那99%以上能低吸回来;吸,那90%以上就被套住了。
l的经历:熊市股民都是深度套牢,腰斩很正常,惨的20-30到几块。现在许多人说被套牢,其实也就是10-20,30多,套是套了,但绝对没牢。熊市最初让你快速套牢20%,之后就是漫漫阴跌不会轻易跌停,但每天1%-3%的跌幅让你感觉生不如死看不见希望年跌到1800我。:+|我急了把他帐户要过来直接全部砍仓。到1300的时候,他还专门谢谢来着。熊市刚开始到结束,以一只10元的股票为例,跌三元反弹一元,再跌三元再反弹一元,然后直接跌到三元,最后一元这时老熊快睡了,但十分之九的人已经牺牲了。
m的经历:报纸的证券版越来越小,电视的证券节目全部都在深夜新闻已经不再报道行情,因为天天都是跌。每天出现的股评高手,说的都是如何杀跌换股,短线操作而不是持有。每隔几周,都会出现新底,而且每次有人叫着抄底,接下来就继续地下跌,跌到最后没人说抄底为止。国家出台超过3个以上+有人对与消息都看成利空。报纸出现“创多少多少年新低”“单日跌幅超过1929年大萧条美国股市”我日50--左右,不过当时200以上算天量了,呵呵,现在应该不容易见到了,并且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利好消息,可股市就不见涨,64块的+到63(最低4多)都没人接盘。
一个营业部女员工的经历:熊市时候,我们营业部的年轻女员工都是白天上班,晚上坐台。那个西北证券,物美超市边上,四环边上那个,有次我去,大厅里面有:椅子几排,屏幕一个,笤帚一个,保安一名,女营业员一名。见我来了,追上来问我你开户吗?多少资金什么的。。,搬凳子,真的很热情。下午人逐渐多了起来,有些老人拿着螃蟹蔬菜什么的和别人讨论超市里蔬菜的价格,有人打毛衣,有人讨论在国外的子女生活,还有人慢慢的就睡着了,被保安叫醒了说关门下班了。现在手里只有一张西北证券的卡,听说倒闭了。不过当时那个证券门口停着一辆红色的宝马,经常停在那里,朋友们都说,瞧,那是大户的,有钱人,90万才能上大户室。最后说一句00年偶的股票从10万块跌到1万块。那个时候,谁在证券公司上班,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
在熊市经历快一半时,大部分人都以为这是正常调整,只有当熊市快结束时大家才醒悟,妈的个逼,老子遇到熊市了
这次的中国股市熊了,秦少游的第一国际银行在中国倒是大赚特赚。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这是正常的,有牛市必然就有熊市。经历股价的大幅上涨以后,很多股票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时候市场上该炒的股票都炒了,该长得都长了,股价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几十年的成长,100。然就开始下跌。
一般来说,熊市和国家的经济周期有关系。根据秦少游观察,中国的经济周期是7~8年,也就是说每隔7年就有一个牛熊周期。这在国外也同样存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为15年。只不过有的时候股市严重程度不一样,有的已经不能叫做熊市而被称作股灾,比如美国1929年的10月24,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倒中去世。
1987年10月19曰的黑色星期一,世界首富萨姆?沃尔顿一天之内股票价值损失21亿美元,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损失39。45亿美元,电脑大王王安仅在19曰下午就损失了3100美元。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最苦的是那些靠自己多年积存的血汗请投资于股票的投资者。受股价暴跌震动,股民的心理变得极为脆弱。因股市暴跌而不堪于债务重压的许多人,精神彻底崩溃,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银行破产,工厂关门,企业大量裁员,人心惶惶。
金融的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好在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国股市尚不至于演变成强烈的股灾。只是秦少游面色凝重的站在窗前遥瞰着远方,良久,这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也许,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