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徐霞客游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八日天色明丽,待夫,上午始行。周文韬、粱心谷与茂林师远送,订后期而别。东过红石崖下。其北石山有洞南向,甚崆峒,惜不及登,〔直东即出东隘,可五十里至旧州,又三十里为刁村,又三十里为土上林县。
余从镇远道,乃〕从此南入山,土石相间而出。五里,南逾一石山脊,亦置隘门,是名峺腋。下岭东南行,山夹间始有田畴。又五里,得一聚落曰邓村今作下邓,换夫。又东入山峡,过一脊,换夫于路。
其处村在山北,呼之而出。又二里,饭于咹村。村人以虫为“咹”形如长身蟋蟀,而首有二眼,光如蜻蜓,亦一异也。
又东南行山峡间,三里,换夫于北麓。又东南半里,渡小溪。半里,复上土山,其岭甚峻。半里登其巅,日已暮矣。东南下山一里,抵其坞。
又暗行半里,抵一村。时顾奴候夫,后久而始至。得夫,又秉炬行。又东南下,渡一小溪,复南循水上山峡间,时闻水声潺潺,不可睹也。共五里而宿于下宁峒之峒槽村。问上宁峒,已在其西上流。是日约行三十里。
自十一月初三至向武,十八日起行,共十六日。向武石峰,其洞甚多,余所游者七:为百感洞,又东洞,又下洞,又后岩水洞;为琅山洞,又下洞;为龙巷东北江流所入之上洞。
其过而未登者三:为〔琅山东北二里,〕中江坠穴之上,高岸南向洞;又为〔琅山东南二里,〕南江所绕独峰之上西南向洞;又为州东北巨峰南向洞,〔洞在红崖峰北。〕其闻而未至者二:为吉样,在西南四十里,韦守老所居。〔洞前后通明,溪流其间。〕为定稔,土音丰辇,在东南三十里。
二洞又最以奇著者也。
〔共十二洞云。〕所游之最奇者,百感雄邃宏丽,琅山层叠透漏,百感东洞曲折窈窕,百感水洞杳渺幽閟bi掩闭,各擅其胜,而百感为巨擘矣。
枯榕江〔即州北大溪,〕自向武西南境东流,自北岸寨抵向武北龙巷村之前。其东有石峰一枝,东西如屏横列。江当其西垂,分而为三:北枝东循峰北入峡,为正派;中枝东循峰南,停而大,为中江;南枝东南流田塍间,小而急,为南江。入峡者东北转五里,山势四逼,遂东捣石崖穴中,势若奔马齐驱。下坂,入山而东,经百感岩,北透其下,为水洞者也。循山南者,东行二里,忽下坠土穴,此派经流独短。亦北注石山而一,想亦潜通百感者也。南行塍间者,东绕平畴中两独峰之南,又东抵隘门岭西麓,折而北,直趋百感东洞之下,稍东入峡,亦下坠土穴,而北入百感。三流分于横列石峰之西,隔山岐壑,而均倾地穴,又均复合于百感一岩之中,而北出为大溪,始东北流峡去,经土上林之刁村而入右江。
百感岩北,有村曰百感村。村东南向,庐舍之下有小流三派,从石穴溢而成渠,大溪自百感岩出,即与之合流。始知此山其中皆空,水无不出入旁通也。
百感岩在向武州东北七里。其西南即分水横列之山,中江之水所由入者,其东南即隘门岭之山,北逦而屏于东,南江之水所由折而北入者,其西北即此山之背,环为龙巷东入之内坞,北江之水所由捣而下者;其东北即此山后门,绕而为百感村,众江既潜合于中,所由北出者。此山外之四面也。
而其岩则中辟于山之半,南通二门皆隘:一为前门,一为偏穴。北通一门甚拓,而北面层峦阻閟,不通人间。
自州来,必从南门入,故巨者反居后,而隘者为前。
前门在重崖之上,其门南向。
初抵山下,东北攀级以上,仰见削崖,高数百仞,其上杙木横栈,缘崖架空,如带围腰,东与云气同其蜿蜒。既而西上危梯三十级,达崖之半,有坪一掌,石窍氤氲yinyun气或光混便动荡貌,然裂而深。
由其东缘崖端石级而左,为东洞;由其西践栈而右,为正洞之前门。栈阔二尺,长六七丈,石崖上下削立,外无纤窦片痕,而虬枝古干,间有斜骞于外,倒悬于上者,辄就之横木为杙。 外者藉树杪,内者凿石壁,复以长木架其上为梁,而削短枝横铺之,又就垂藤以络于外。
人践其上,内削壁而外悬枝,上倒崖而下绝壑,飞百尺之浮桴,俯千仞而无底,亦极奇极险矣。栈西尽,又北上悬梯十余级,入洞前门。门南向,其穴高三尺五寸,阔二尺,仅容伛偻入。
下丈许,中平,而石柱四环如一室,旁多纤穴,容光外烁,宿火种于中。
爇炬由西北隙下,则窅yǎo深远貌然深陷。
此乃洞之由明而暗处也。下处悬梯三十级,其底开夹而北,仰眺高峻。
梯之下,有小穴伏壁根。
土人云:“透而南出,亦有明室一围,南向。”则前门之下层,当悬栈之下者也。由夹北入,路西有穴平坠如井,其深不测。
又入其西壁下,有洼穴斜倾西坠。
土人云:“深入下通水穴,可以取水。”然流沙圮泻,不能着足也。西壁上有奥室围环中拓,若悬琉璃灯一盏,乃禅室之最閟者。出由其东,又北过一隘,下悬梯三十级,其底甚平旷,石纹粼粼,俱作荔枝盆。其西悬〔乳〕萎蕤wěirui下垂状,攀隙而入,如穿云叶。稍北转而西上,望见微光前透甚遥,蹑沙坂从之,透隘门西出,则赫然大观,如龙宫峨阙,又南北高穹,光景陆离,耳目闪烁矣。此乃洞之由暗而明处也。其洞内抵西南通偏门,外抵东北通后门,长四十丈,阔十余丈,高二十余丈。其上倒垂之柱,千条万缕,纷纭莫有纪极;其两旁飞驾之悬台,剜空之卷室,列柱穿崖之榭,排云透夹之门,上下层叠,割其一脔luán切成块的肉,即可当他山之全鼎。其内多因其高下架竹为栏,大者十余丈,小者二、三丈,俱可憩可眺。由东崖跻隘入西南洞底之上层,其内有编竹架菌jun一种竹的名称而为廪者,可置谷千钟十釜为一钟,合六斛四斗焉。
其上又有龛一围,置金仙于中,而旁小龛曰慈云莲座,乃黄君之母夫人像也。黄母数年前修西方之业拜佛于此,此其退藏之所;而外所编竹栏,则选佛之场;而廪则黄君储以备不虞者。龛西则偏门之光,自顶射下。此处去后门已遥,而又得斯光相续,遂为不夜之城。
攀峻峡西上,透其门颇隘,即偏门也。
其门西南向,下临不测,惟见树杪丛丛出叠石间,岨ju石山悬嶂绝,不辨其处为前山、后山也。龛既穷,仍由故道下,东北趋后门。其门东北向,高二十丈,门以外则两旁石崖直坠山麓,而为水洞之门;门以内,则洞底中陷,亦直坠山底而通水洞之内。陷处径尺五,周围如井。昔人置辘轳于上,引百丈绠下汲,深不啻十倍虎阜。恐人失足,亦编竹护其上,止留二孔以引轴轳,人不敢涉而窥也。井外即门,巨石东西横峙,高于洞内者五尺,若门之阈yu门槛。由井东践阈,踞门之中,内观洞顶,垂龙舞蛟,神物出没,目眩精摇;外俯洞前,绝壁抟云,重渊破壑,骨仙神耸。此阈内井外峡,下透水门,亦架空之梁,第势极崇峻,无从对瞩耳。阈东透石隘东北下,磴倚绝壁,壁石皆崆峒,木根穿隙缘窍,蹬断处,亦横木飞渡。下里半而为百感村。徐子曰:此洞外险中閟,既穿历窅渺,忽仰透崇宏,兼一山之前后以通奇,汇众流于壑底而不觉,幽明两涵,水陆济美,通之则翻出烟云,塞之则别成天地。西来第一,无以易此。
百感东岩在百感前门之东。由栈东危崖之端,东缘石痕一缕,数十步而得洞。其门亦南向,门以内不甚深,而高爽窈窕,石有五色氤氲之状,〔诡裂成形〕。由峡中东入三、四丈,转而北,有石中峙。逾隘以进,遂昏黑。其中又南北成峡,深十余丈,底平而上峻;北尽处有巨柱回环,其外遂通明。跻级北上,有窍东透而欹侧,只纳天光,不堪出入也。
由窍内转而北,又连辟为二室:一室中通而外障,乃由内北达者;一室北尽而东向,乃临深而揽胜者。
先由中通之室入,其西隙旁环,俱可为房为榻。其东之外障,亦多零星之穴,悬光引照焉。北透一峡,达于北室,其前遂虚敞高门。门乃东临绝壁,中有纤笋尖峙于前,北有悬崖倒垂于外,极氤氲之致,其下闻水声潺潺,则南江之水,北转而低其下入穴者也,然止闻声而不见形焉。其内西壁,亦有群乳环为小龛,下皆编竹架栏,亦昔人栖隐者。此洞小而巧,幽爽兼备,为隐真妙境。第中无滴沥,非由前栈入百感后轴轳取之,则由前梯转觅涧山前,取道其遥也。
百感下水岩,在百感后门之下,百感村之南。百感有内、外两村。山从百感洞分两界,北向回环,下成深坞,而岩下水透山成江,奔腾曲折而北去。
从上林刁村下右江。
〔村〕界于其中,源长而土沃,中皆腴产。洞在内村之南二百步,其门东北向,高耸而上,即后门也。水自洞出,前汇为广潭,中溢两崖,石壁倒插水底。
从潭中浮筏以入,仰洞顶飘渺若云,孰意乃向之凌跨而下者耶!洞内两壁排空,商向而入,潴水甚深。西壁有木梯悬嵌石间,土人指曰:“此即上层轴轳之处。
昔侬智高宋代初年壮族首领时,有据洞保聚者,兹从下汲。此其遗构也。“东壁石隙中拓,有架庐绝顶,飞缀凭空,而石墅危削虚悬二十丈,无可攀跻。土人曰:”此戊午公无1613年荒歉,土人藏粟储粮以避寇者。须缚梯缀壁以上,兹时平,久不为也。“入十余丈,下壑即穷,上峡悬透,遥眺西南峡窦深入处,高景下射,光采烨烨,而石峻无级可跻,不知所通为山之前、山之右也。下壑石根插入水间,水面无内入之隙,水之所从,向下泛滥而出,则其中众水交合处,犹崆峒内扃jiong关锁,无从问津焉。乃返筏出洞,从门外潭西蹑崖登门左之壁。透峡窍而上,辟岩一围,其门东向,下临前潭,右瞰洞水,前眺对岸之上,旁窦氤氲,可横木跨洞门而渡也。辟岩中广下平,可栖可憩,第门虽展拓,而对岸高屏,曾无日光之及,不免阴森。若跨木以通对崖,则灏灵爽气无不收之矣。此洞阻水通源,缥缈掩映,为神仙奥宫。
若夫重峦外阻,日月中扃,即内村已轶yi超越桃源,而况窈窕幽閟,若斯之擅极者乎!
百感前下岩,在百感洞前门之下,路西坑腋间。其门亦南向,高拓如堂皇,中多巨石磊落,其后渐下。
盖水涨时,山前之水亦自洞外捣入者,而今无滴沥也。
洞东北隅有峡北入,其上透容光,其下嵌重石。累数石而下窥,其底渊然,水涵深窦,而石皆浮缀两崖间,既不能破隙而下,亦不能架空而入,惟倚石内望。
西北峡穷处,亦有光内射,其隙长而狭,反照倒影,烨烨浮动,亦不如所通为山之后、山之右也。
龙巷东北坞上洞,在向武州东北七里,即百感之西崖,第路由龙巷村东入,〔山〕北转盘旋成坞,枯榕北枝大江分捣其中,崖回坞绝。坠穴东入,而洞临其上,其门西向,左右皆危崖,而下临激湍。
原无入路,由其北攀线纹践悬壁以入,上幕云卷,下披芝叠。东进六丈后,忽烘然内暖,若有界其中者。盖其后无旁窦,而气盎āng充盈不泄也。又三丈,转而北,渐上而隘,又三丈而止。其中悬柱亦多,不及百感之林林总总。而下有九石如珠,洁白圆整,散布满坡坂间。坡坂之上,其纹皆粼粼如绉簇,如鳞次,纤细匀密,边绕中洼,圆珠多堆嵌纹中,不可计量。余选其晶圆者得数握,为董苡,为明珠,不能顾人疑也。玉砂洞中甚难得,亦无此洁白。
琅山岩在州北半里,其形正如独秀。
始见西向有门三叠,而不知登处反在东峰之半也。
余至后,黄君始命缚梯通栈,盖亦欲择其尤者为静修之地耳。由东麓攀危梯数百级,入其东门,其门豁然高敞。门以内遂分三径。由北窍者,平开一曲,即透北门,直瞰龙巷后北山,大溪西来界其中,抵横裂峰西而三分之,北面峦岚溪翠,远近悉揽。由南窍者,反从洞内折而东山,外复豁然,即东门之侧窍也。第一石屏横断其径,故假内峡中曲出,其内下有深洼,渊坠而底平。由其上循崖又南入峡中,渐上渐隘,有石横跨其上,若飞梁焉。透梁下再上,峡始南尽,东壁旋穴庋空,透窗倒影,西窍高穹曲嵌,复透而南,是为南门。其前正与州东北巨峰为对,若屏之当前,西南不能眺一州烟火,东南不能挹三曲塍流,而不知其下乃通行之峡也。由西直入者,高穹旁拓,十丈以内,侧堰曲房,中辟明扉,若隘门之中堑者。然其上穹盘如庐,当隘处亦上裂成峡,高剧弥甚。透隘门而西,则西辟为堂,光明四溢,以西门最高而敞也。堂左南旋成龛,有片石平庋为榻,有悬石下卷为拓托,皆天成器具也。堂左右分嵌楼龛,圆转无隙,比及前门,则石阈高栏。透窍以出,始俯门下层崖叠穴,危若累棋,浮如飞鹢yi水鸟,状似鹭鹚。盖已出西望第三门之上,而中门在其下矣。坐其上,倒树外垂,环流下涌,平畴乱岫,延纳重重,断壑斜晖,凭临无限,三门中较为最畅矣。夫此一山,圆如卓锥,而且上则中空外透,四面成门,堂皇曲室,夹榭飞甍méng,房脊,靡所不备。徙倚即殊方,宛转频易向,和风四交,蒸郁不到,洵中使负戴耳。
下洞即在琅山西麓,其门西向,东入三丈余而止。仰其上。则悬岩层穴,又连叠门两重。余初至此,望之不能上达。
明日又至,亦不知其上层之中通于东,并不知东之可登也。
既而闻黄君命缚梯,既而由其南峡,同韦守老往百感出山之东,回望见梯已婉蜒垂空,始知上洞须东上,下洞独西入,而中洞则无由陟焉。
十九日晓起,有云。
晨餐后,半里过宁墟。
〔从南峡去,抵天灯墟,闻有营怀洞。〕东折入山坞一里,北入峡一里,逾小脊北下。
随山东转,又二里,南那村换夫。
东北行二里,东逾一岭,曰石房岭。下岭而东,又二里,至石房村换夫。又东二里,复上山半里,过一岭脊。脊不高,其北水从东北坠,其南水从南流,是为向武、镇远分界,而左、右江亦以此分焉。随流南下一里,大路自西来合,遂东转循老山之南,东逾平陕一里,大道直东去,又从岐随水东南下一里半,四山环坞一围,曰龙那村,已镇远属矣。
〔初至村,遥见屋角黄花灿烂,以为菊,疑无此盛,逼视之,乃细花丛丛,不知其名。
又见白梅一树,折之,固李也。黄英白李,错红霜叶中,亦仲冬一奇景。〕饭而行,北逾岭而下,共一里,又行峡中半里,与西来大道合。于是随水形东行山峡间,五里,水形东北去,路东南上山。半里,又从岐南逾一岭,共一里而下,得南峒村。村人顽甚,候夫不即至,薄暮始发。其峒四山连脊,中洼为地,池上有穴,东面溢水穿山腹东出,池西乃居人聚庐所托也。东逾岭而下,共一里,东向行山坞间。八里,过一村,又东与石山遇。循其南崖,崖上石窦历乱,俱可入,崖下累石属南山,傍崖设隘门以入,于是南北两石山复峥峥屏立矣。又东一里为镇远州,宿于州市之铺舍。州官名赵人伟。
州宅西南向。其地〔属太平府,〕在太平府东北二百里。
西南一日至全茗,又经养利而达俯。西北为向武界,十八里。东北为佶伦界,十六里。东为结安界,西南为全茗界。州前流甚细,南入山峡,据土人言,乃东北至佶伦,北入右江者。由此言之,则两江界脊西自镇安、都康,经天灯墟,龙英之北,向武之南,二州分界。
东径全茗、永康、罗阳即今扶绥县之中东,南哨诸地而抵合江镇。
昨所过石房村东南之脊,乃北走分支,其南下之水,尚非入左江者也。
<b>译文</b>
十八日天色明朗艳丽,等待派夫,上午才上路。周文韬、梁心谷与茂林禅师远道相送,约定日后相见便告别了。向东经过红石崖下。它北面的石山上有洞向南,十分空阔,可惜来不及登。正东马上走出东隘,大约五十里到旧州,再三十里是刁村,再三十里是土官所辖的上林县。我从去镇远州的路走,于是从此处向南入山,土山石山相间而出。五里,往南越过一条石山山脊,也设了隘门,这里名叫硬腋。下岭后往东南行,山峡间开始有田地。又走五里,走到一个村落叫邓村,换夫。又向东走入山峡,过了一条山脊,在路上换了夫。此处村子在山北面,把脚夫呼唤出来。又是二里,在嗦村吃饭。〔村里人把虫子叫做“嗦”形状如长身子的蟋蟀,头上有两只眼,光彩如蜻蜓,也是一种奇特的虫子。〕又向东南走在山峡间,三里,在北麓换夫。又向东南行半里,渡过小溪。半里,再上登土山,此岭十分陡峻。半里登上岭头,天已黑了。向东南下山一里,抵达山坞。又在黑暗中前行半里,走到一个村庄。此时顾奴等候脚夫,在后面很久才来到。得到脚夫后,又举着火把前行。又向东南下走,渡过一条小溪,再向南沿溪水上行到山峡间,时时听见水声潺潺,但看不见。共走五里便住宿在下宁炯的炯槽村。〔询问上宁恫,已在这里西面的上游。这一天约走了三十里。〕
从十一月初三到向武,十八日起程,共十六天。向武的石峰上岩洞很多,我所游的洞有七个:是百感洞,又有东洞,又有下洞,又有后洞的水洞;是琅山洞,又有下洞;是龙巷村东北江流流入之处的上洞。经过但未上登的洞有三个:一是琅山东北二里,中江坠入的洞穴的上面,在高岸上向南的洞... -->>
十八日天色明丽,待夫,上午始行。周文韬、粱心谷与茂林师远送,订后期而别。东过红石崖下。其北石山有洞南向,甚崆峒,惜不及登,〔直东即出东隘,可五十里至旧州,又三十里为刁村,又三十里为土上林县。
余从镇远道,乃〕从此南入山,土石相间而出。五里,南逾一石山脊,亦置隘门,是名峺腋。下岭东南行,山夹间始有田畴。又五里,得一聚落曰邓村今作下邓,换夫。又东入山峡,过一脊,换夫于路。
其处村在山北,呼之而出。又二里,饭于咹村。村人以虫为“咹”形如长身蟋蟀,而首有二眼,光如蜻蜓,亦一异也。
又东南行山峡间,三里,换夫于北麓。又东南半里,渡小溪。半里,复上土山,其岭甚峻。半里登其巅,日已暮矣。东南下山一里,抵其坞。
又暗行半里,抵一村。时顾奴候夫,后久而始至。得夫,又秉炬行。又东南下,渡一小溪,复南循水上山峡间,时闻水声潺潺,不可睹也。共五里而宿于下宁峒之峒槽村。问上宁峒,已在其西上流。是日约行三十里。
自十一月初三至向武,十八日起行,共十六日。向武石峰,其洞甚多,余所游者七:为百感洞,又东洞,又下洞,又后岩水洞;为琅山洞,又下洞;为龙巷东北江流所入之上洞。
其过而未登者三:为〔琅山东北二里,〕中江坠穴之上,高岸南向洞;又为〔琅山东南二里,〕南江所绕独峰之上西南向洞;又为州东北巨峰南向洞,〔洞在红崖峰北。〕其闻而未至者二:为吉样,在西南四十里,韦守老所居。〔洞前后通明,溪流其间。〕为定稔,土音丰辇,在东南三十里。
二洞又最以奇著者也。
〔共十二洞云。〕所游之最奇者,百感雄邃宏丽,琅山层叠透漏,百感东洞曲折窈窕,百感水洞杳渺幽閟bi掩闭,各擅其胜,而百感为巨擘矣。
枯榕江〔即州北大溪,〕自向武西南境东流,自北岸寨抵向武北龙巷村之前。其东有石峰一枝,东西如屏横列。江当其西垂,分而为三:北枝东循峰北入峡,为正派;中枝东循峰南,停而大,为中江;南枝东南流田塍间,小而急,为南江。入峡者东北转五里,山势四逼,遂东捣石崖穴中,势若奔马齐驱。下坂,入山而东,经百感岩,北透其下,为水洞者也。循山南者,东行二里,忽下坠土穴,此派经流独短。亦北注石山而一,想亦潜通百感者也。南行塍间者,东绕平畴中两独峰之南,又东抵隘门岭西麓,折而北,直趋百感东洞之下,稍东入峡,亦下坠土穴,而北入百感。三流分于横列石峰之西,隔山岐壑,而均倾地穴,又均复合于百感一岩之中,而北出为大溪,始东北流峡去,经土上林之刁村而入右江。
百感岩北,有村曰百感村。村东南向,庐舍之下有小流三派,从石穴溢而成渠,大溪自百感岩出,即与之合流。始知此山其中皆空,水无不出入旁通也。
百感岩在向武州东北七里。其西南即分水横列之山,中江之水所由入者,其东南即隘门岭之山,北逦而屏于东,南江之水所由折而北入者,其西北即此山之背,环为龙巷东入之内坞,北江之水所由捣而下者;其东北即此山后门,绕而为百感村,众江既潜合于中,所由北出者。此山外之四面也。
而其岩则中辟于山之半,南通二门皆隘:一为前门,一为偏穴。北通一门甚拓,而北面层峦阻閟,不通人间。
自州来,必从南门入,故巨者反居后,而隘者为前。
前门在重崖之上,其门南向。
初抵山下,东北攀级以上,仰见削崖,高数百仞,其上杙木横栈,缘崖架空,如带围腰,东与云气同其蜿蜒。既而西上危梯三十级,达崖之半,有坪一掌,石窍氤氲yinyun气或光混便动荡貌,然裂而深。
由其东缘崖端石级而左,为东洞;由其西践栈而右,为正洞之前门。栈阔二尺,长六七丈,石崖上下削立,外无纤窦片痕,而虬枝古干,间有斜骞于外,倒悬于上者,辄就之横木为杙。 外者藉树杪,内者凿石壁,复以长木架其上为梁,而削短枝横铺之,又就垂藤以络于外。
人践其上,内削壁而外悬枝,上倒崖而下绝壑,飞百尺之浮桴,俯千仞而无底,亦极奇极险矣。栈西尽,又北上悬梯十余级,入洞前门。门南向,其穴高三尺五寸,阔二尺,仅容伛偻入。
下丈许,中平,而石柱四环如一室,旁多纤穴,容光外烁,宿火种于中。
爇炬由西北隙下,则窅yǎo深远貌然深陷。
此乃洞之由明而暗处也。下处悬梯三十级,其底开夹而北,仰眺高峻。
梯之下,有小穴伏壁根。
土人云:“透而南出,亦有明室一围,南向。”则前门之下层,当悬栈之下者也。由夹北入,路西有穴平坠如井,其深不测。
又入其西壁下,有洼穴斜倾西坠。
土人云:“深入下通水穴,可以取水。”然流沙圮泻,不能着足也。西壁上有奥室围环中拓,若悬琉璃灯一盏,乃禅室之最閟者。出由其东,又北过一隘,下悬梯三十级,其底甚平旷,石纹粼粼,俱作荔枝盆。其西悬〔乳〕萎蕤wěirui下垂状,攀隙而入,如穿云叶。稍北转而西上,望见微光前透甚遥,蹑沙坂从之,透隘门西出,则赫然大观,如龙宫峨阙,又南北高穹,光景陆离,耳目闪烁矣。此乃洞之由暗而明处也。其洞内抵西南通偏门,外抵东北通后门,长四十丈,阔十余丈,高二十余丈。其上倒垂之柱,千条万缕,纷纭莫有纪极;其两旁飞驾之悬台,剜空之卷室,列柱穿崖之榭,排云透夹之门,上下层叠,割其一脔luán切成块的肉,即可当他山之全鼎。其内多因其高下架竹为栏,大者十余丈,小者二、三丈,俱可憩可眺。由东崖跻隘入西南洞底之上层,其内有编竹架菌jun一种竹的名称而为廪者,可置谷千钟十釜为一钟,合六斛四斗焉。
其上又有龛一围,置金仙于中,而旁小龛曰慈云莲座,乃黄君之母夫人像也。黄母数年前修西方之业拜佛于此,此其退藏之所;而外所编竹栏,则选佛之场;而廪则黄君储以备不虞者。龛西则偏门之光,自顶射下。此处去后门已遥,而又得斯光相续,遂为不夜之城。
攀峻峡西上,透其门颇隘,即偏门也。
其门西南向,下临不测,惟见树杪丛丛出叠石间,岨ju石山悬嶂绝,不辨其处为前山、后山也。龛既穷,仍由故道下,东北趋后门。其门东北向,高二十丈,门以外则两旁石崖直坠山麓,而为水洞之门;门以内,则洞底中陷,亦直坠山底而通水洞之内。陷处径尺五,周围如井。昔人置辘轳于上,引百丈绠下汲,深不啻十倍虎阜。恐人失足,亦编竹护其上,止留二孔以引轴轳,人不敢涉而窥也。井外即门,巨石东西横峙,高于洞内者五尺,若门之阈yu门槛。由井东践阈,踞门之中,内观洞顶,垂龙舞蛟,神物出没,目眩精摇;外俯洞前,绝壁抟云,重渊破壑,骨仙神耸。此阈内井外峡,下透水门,亦架空之梁,第势极崇峻,无从对瞩耳。阈东透石隘东北下,磴倚绝壁,壁石皆崆峒,木根穿隙缘窍,蹬断处,亦横木飞渡。下里半而为百感村。徐子曰:此洞外险中閟,既穿历窅渺,忽仰透崇宏,兼一山之前后以通奇,汇众流于壑底而不觉,幽明两涵,水陆济美,通之则翻出烟云,塞之则别成天地。西来第一,无以易此。
百感东岩在百感前门之东。由栈东危崖之端,东缘石痕一缕,数十步而得洞。其门亦南向,门以内不甚深,而高爽窈窕,石有五色氤氲之状,〔诡裂成形〕。由峡中东入三、四丈,转而北,有石中峙。逾隘以进,遂昏黑。其中又南北成峡,深十余丈,底平而上峻;北尽处有巨柱回环,其外遂通明。跻级北上,有窍东透而欹侧,只纳天光,不堪出入也。
由窍内转而北,又连辟为二室:一室中通而外障,乃由内北达者;一室北尽而东向,乃临深而揽胜者。
先由中通之室入,其西隙旁环,俱可为房为榻。其东之外障,亦多零星之穴,悬光引照焉。北透一峡,达于北室,其前遂虚敞高门。门乃东临绝壁,中有纤笋尖峙于前,北有悬崖倒垂于外,极氤氲之致,其下闻水声潺潺,则南江之水,北转而低其下入穴者也,然止闻声而不见形焉。其内西壁,亦有群乳环为小龛,下皆编竹架栏,亦昔人栖隐者。此洞小而巧,幽爽兼备,为隐真妙境。第中无滴沥,非由前栈入百感后轴轳取之,则由前梯转觅涧山前,取道其遥也。
百感下水岩,在百感后门之下,百感村之南。百感有内、外两村。山从百感洞分两界,北向回环,下成深坞,而岩下水透山成江,奔腾曲折而北去。
从上林刁村下右江。
〔村〕界于其中,源长而土沃,中皆腴产。洞在内村之南二百步,其门东北向,高耸而上,即后门也。水自洞出,前汇为广潭,中溢两崖,石壁倒插水底。
从潭中浮筏以入,仰洞顶飘渺若云,孰意乃向之凌跨而下者耶!洞内两壁排空,商向而入,潴水甚深。西壁有木梯悬嵌石间,土人指曰:“此即上层轴轳之处。
昔侬智高宋代初年壮族首领时,有据洞保聚者,兹从下汲。此其遗构也。“东壁石隙中拓,有架庐绝顶,飞缀凭空,而石墅危削虚悬二十丈,无可攀跻。土人曰:”此戊午公无1613年荒歉,土人藏粟储粮以避寇者。须缚梯缀壁以上,兹时平,久不为也。“入十余丈,下壑即穷,上峡悬透,遥眺西南峡窦深入处,高景下射,光采烨烨,而石峻无级可跻,不知所通为山之前、山之右也。下壑石根插入水间,水面无内入之隙,水之所从,向下泛滥而出,则其中众水交合处,犹崆峒内扃jiong关锁,无从问津焉。乃返筏出洞,从门外潭西蹑崖登门左之壁。透峡窍而上,辟岩一围,其门东向,下临前潭,右瞰洞水,前眺对岸之上,旁窦氤氲,可横木跨洞门而渡也。辟岩中广下平,可栖可憩,第门虽展拓,而对岸高屏,曾无日光之及,不免阴森。若跨木以通对崖,则灏灵爽气无不收之矣。此洞阻水通源,缥缈掩映,为神仙奥宫。
若夫重峦外阻,日月中扃,即内村已轶yi超越桃源,而况窈窕幽閟,若斯之擅极者乎!
百感前下岩,在百感洞前门之下,路西坑腋间。其门亦南向,高拓如堂皇,中多巨石磊落,其后渐下。
盖水涨时,山前之水亦自洞外捣入者,而今无滴沥也。
洞东北隅有峡北入,其上透容光,其下嵌重石。累数石而下窥,其底渊然,水涵深窦,而石皆浮缀两崖间,既不能破隙而下,亦不能架空而入,惟倚石内望。
西北峡穷处,亦有光内射,其隙长而狭,反照倒影,烨烨浮动,亦不如所通为山之后、山之右也。
龙巷东北坞上洞,在向武州东北七里,即百感之西崖,第路由龙巷村东入,〔山〕北转盘旋成坞,枯榕北枝大江分捣其中,崖回坞绝。坠穴东入,而洞临其上,其门西向,左右皆危崖,而下临激湍。
原无入路,由其北攀线纹践悬壁以入,上幕云卷,下披芝叠。东进六丈后,忽烘然内暖,若有界其中者。盖其后无旁窦,而气盎āng充盈不泄也。又三丈,转而北,渐上而隘,又三丈而止。其中悬柱亦多,不及百感之林林总总。而下有九石如珠,洁白圆整,散布满坡坂间。坡坂之上,其纹皆粼粼如绉簇,如鳞次,纤细匀密,边绕中洼,圆珠多堆嵌纹中,不可计量。余选其晶圆者得数握,为董苡,为明珠,不能顾人疑也。玉砂洞中甚难得,亦无此洁白。
琅山岩在州北半里,其形正如独秀。
始见西向有门三叠,而不知登处反在东峰之半也。
余至后,黄君始命缚梯通栈,盖亦欲择其尤者为静修之地耳。由东麓攀危梯数百级,入其东门,其门豁然高敞。门以内遂分三径。由北窍者,平开一曲,即透北门,直瞰龙巷后北山,大溪西来界其中,抵横裂峰西而三分之,北面峦岚溪翠,远近悉揽。由南窍者,反从洞内折而东山,外复豁然,即东门之侧窍也。第一石屏横断其径,故假内峡中曲出,其内下有深洼,渊坠而底平。由其上循崖又南入峡中,渐上渐隘,有石横跨其上,若飞梁焉。透梁下再上,峡始南尽,东壁旋穴庋空,透窗倒影,西窍高穹曲嵌,复透而南,是为南门。其前正与州东北巨峰为对,若屏之当前,西南不能眺一州烟火,东南不能挹三曲塍流,而不知其下乃通行之峡也。由西直入者,高穹旁拓,十丈以内,侧堰曲房,中辟明扉,若隘门之中堑者。然其上穹盘如庐,当隘处亦上裂成峡,高剧弥甚。透隘门而西,则西辟为堂,光明四溢,以西门最高而敞也。堂左南旋成龛,有片石平庋为榻,有悬石下卷为拓托,皆天成器具也。堂左右分嵌楼龛,圆转无隙,比及前门,则石阈高栏。透窍以出,始俯门下层崖叠穴,危若累棋,浮如飞鹢yi水鸟,状似鹭鹚。盖已出西望第三门之上,而中门在其下矣。坐其上,倒树外垂,环流下涌,平畴乱岫,延纳重重,断壑斜晖,凭临无限,三门中较为最畅矣。夫此一山,圆如卓锥,而且上则中空外透,四面成门,堂皇曲室,夹榭飞甍méng,房脊,靡所不备。徙倚即殊方,宛转频易向,和风四交,蒸郁不到,洵中使负戴耳。
下洞即在琅山西麓,其门西向,东入三丈余而止。仰其上。则悬岩层穴,又连叠门两重。余初至此,望之不能上达。
明日又至,亦不知其上层之中通于东,并不知东之可登也。
既而闻黄君命缚梯,既而由其南峡,同韦守老往百感出山之东,回望见梯已婉蜒垂空,始知上洞须东上,下洞独西入,而中洞则无由陟焉。
十九日晓起,有云。
晨餐后,半里过宁墟。
〔从南峡去,抵天灯墟,闻有营怀洞。〕东折入山坞一里,北入峡一里,逾小脊北下。
随山东转,又二里,南那村换夫。
东北行二里,东逾一岭,曰石房岭。下岭而东,又二里,至石房村换夫。又东二里,复上山半里,过一岭脊。脊不高,其北水从东北坠,其南水从南流,是为向武、镇远分界,而左、右江亦以此分焉。随流南下一里,大路自西来合,遂东转循老山之南,东逾平陕一里,大道直东去,又从岐随水东南下一里半,四山环坞一围,曰龙那村,已镇远属矣。
〔初至村,遥见屋角黄花灿烂,以为菊,疑无此盛,逼视之,乃细花丛丛,不知其名。
又见白梅一树,折之,固李也。黄英白李,错红霜叶中,亦仲冬一奇景。〕饭而行,北逾岭而下,共一里,又行峡中半里,与西来大道合。于是随水形东行山峡间,五里,水形东北去,路东南上山。半里,又从岐南逾一岭,共一里而下,得南峒村。村人顽甚,候夫不即至,薄暮始发。其峒四山连脊,中洼为地,池上有穴,东面溢水穿山腹东出,池西乃居人聚庐所托也。东逾岭而下,共一里,东向行山坞间。八里,过一村,又东与石山遇。循其南崖,崖上石窦历乱,俱可入,崖下累石属南山,傍崖设隘门以入,于是南北两石山复峥峥屏立矣。又东一里为镇远州,宿于州市之铺舍。州官名赵人伟。
州宅西南向。其地〔属太平府,〕在太平府东北二百里。
西南一日至全茗,又经养利而达俯。西北为向武界,十八里。东北为佶伦界,十六里。东为结安界,西南为全茗界。州前流甚细,南入山峡,据土人言,乃东北至佶伦,北入右江者。由此言之,则两江界脊西自镇安、都康,经天灯墟,龙英之北,向武之南,二州分界。
东径全茗、永康、罗阳即今扶绥县之中东,南哨诸地而抵合江镇。
昨所过石房村东南之脊,乃北走分支,其南下之水,尚非入左江者也。
<b>译文</b>
十八日天色明朗艳丽,等待派夫,上午才上路。周文韬、梁心谷与茂林禅师远道相送,约定日后相见便告别了。向东经过红石崖下。它北面的石山上有洞向南,十分空阔,可惜来不及登。正东马上走出东隘,大约五十里到旧州,再三十里是刁村,再三十里是土官所辖的上林县。我从去镇远州的路走,于是从此处向南入山,土山石山相间而出。五里,往南越过一条石山山脊,也设了隘门,这里名叫硬腋。下岭后往东南行,山峡间开始有田地。又走五里,走到一个村落叫邓村,换夫。又向东走入山峡,过了一条山脊,在路上换了夫。此处村子在山北面,把脚夫呼唤出来。又是二里,在嗦村吃饭。〔村里人把虫子叫做“嗦”形状如长身子的蟋蟀,头上有两只眼,光彩如蜻蜓,也是一种奇特的虫子。〕又向东南走在山峡间,三里,在北麓换夫。又向东南行半里,渡过小溪。半里,再上登土山,此岭十分陡峻。半里登上岭头,天已黑了。向东南下山一里,抵达山坞。又在黑暗中前行半里,走到一个村庄。此时顾奴等候脚夫,在后面很久才来到。得到脚夫后,又举着火把前行。又向东南下走,渡过一条小溪,再向南沿溪水上行到山峡间,时时听见水声潺潺,但看不见。共走五里便住宿在下宁炯的炯槽村。〔询问上宁恫,已在这里西面的上游。这一天约走了三十里。〕
从十一月初三到向武,十八日起程,共十六天。向武的石峰上岩洞很多,我所游的洞有七个:是百感洞,又有东洞,又有下洞,又有后洞的水洞;是琅山洞,又有下洞;是龙巷村东北江流流入之处的上洞。经过但未上登的洞有三个:一是琅山东北二里,中江坠入的洞穴的上面,在高岸上向南的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