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别对贫道出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人各有分工,干得热火朝天。
这收红薯确实是费气力活计,周晋索性脱了外袍,穿着中衣继续刨。
中间一位樵夫路过问好。
“二位道长,施活呢。”
“大叔好,您这是砍柴呢?”
寒暄就是如此毫无营养,却又不可或缺。
周晋停下手中的活问好,虽来项城三年,但其实很多人他并不认识。但一声大叔肯定要叫的。
这位樵夫大叔也放下扛着的一大捆木柴,看了看地上的红薯,惊讶道:“哟,这不是野薯么?但普通野薯可没有这么大个儿头啊。道长种这个当口粮么?”
“大叔认识这个?”周晋深一脚浅一脚来到地头,倒了一杯水,“大叔,喝口水。”
“不用不用,我这也快下山了,况且我有这个。”大叔拿起腰的葫芦摇了摇,“这个野薯亩产得有多少?”
“没算过,亩产应该有一千斤左右吧。”
周晋确实没算过,不过这红薯个头虽不大,但亩产一千斤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我滴个孩来,一千斤?这么高。”樵夫大叔惊讶。
“嗯,吃起来味道还算可以,您要不嫌弃,我给您装点,您带回去尝尝个新鲜劲儿。”
其实周晋本想让大叔也试着种一下这个红薯,而且红薯他有上报给县衙,也陈述了利害。
但推广种植周晋并不能作主。红薯确实好。但农户种什么作物,尤其是很多人都只是佃户,自己都不行作主。
主要是,收成太重要了,重要到没人愿意冒险。
显济观其实是有田邑的,听说以前巅峰时期食邑有数千户。大半个项城均是显济观的封地。
但随着显济观一代代破败,田邑也越来越少。
现在名义上食邑只保留了二百户,实际只有几十户。
这几十户均在离项城二十多里的土家村。
土家村虽名为村,实则在一处名为土山的废弃采石厂山坳中。
土山原本产石料,后废弃,土家村就渐渐从山腰搬到山坳中了。
这土家村每家田产还不足一亩,且均为薄田,有的一家五六口人,就算显济观不收租税,也是艰难度日。
从师父许清洲那里得知,显济观已经几十年没有从土家村收过租税了。
土家村也是感恩戴德,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也一直告诫村民不可忘本。每年都会派十数人的乡民队伍过来帮忙修缮宫观。
所以,周晋在红薯种植成功后,也给了土家村一些,让他们有条件的也可以先种着,哪怕今年收成不好,起码红薯还可以果腹。
周晋与樵夫大叔的交谈还在继续,这樵夫大叔告诉周晋,自家以前也有几亩良田,后来几经波折,现在只有三分薄田(约0.3亩),自己只能上山打柴以充家资。
今天因为有节场,一早打的柴,很快就卖光了。自己赶紧上山,趁着节场还没结束,准备再打一捆柴用来售卖。
周晋好说歹说,让樵夫大叔拎了一些红薯回去,可以作为口粮,也可以种植,大叔千恩万谢。
周晋和庄严一直劳作至太阳西垂。
红薯刨了一半,收获三个大-麻袋,比周晋预想得多。红薯梗也收获了一筐。
周晋扛着两袋红薯,准备一会再来一趟,反正不远。
庄严则背着一筐红薯梗,二人一路上都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在所有红薯、红薯梗都放到了库房之后,展家管家登门了,是来延请周晋及庄严,还准备了马车。
周晋也不矫情,关好门窗直... -->>
二人各有分工,干得热火朝天。
这收红薯确实是费气力活计,周晋索性脱了外袍,穿着中衣继续刨。
中间一位樵夫路过问好。
“二位道长,施活呢。”
“大叔好,您这是砍柴呢?”
寒暄就是如此毫无营养,却又不可或缺。
周晋停下手中的活问好,虽来项城三年,但其实很多人他并不认识。但一声大叔肯定要叫的。
这位樵夫大叔也放下扛着的一大捆木柴,看了看地上的红薯,惊讶道:“哟,这不是野薯么?但普通野薯可没有这么大个儿头啊。道长种这个当口粮么?”
“大叔认识这个?”周晋深一脚浅一脚来到地头,倒了一杯水,“大叔,喝口水。”
“不用不用,我这也快下山了,况且我有这个。”大叔拿起腰的葫芦摇了摇,“这个野薯亩产得有多少?”
“没算过,亩产应该有一千斤左右吧。”
周晋确实没算过,不过这红薯个头虽不大,但亩产一千斤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我滴个孩来,一千斤?这么高。”樵夫大叔惊讶。
“嗯,吃起来味道还算可以,您要不嫌弃,我给您装点,您带回去尝尝个新鲜劲儿。”
其实周晋本想让大叔也试着种一下这个红薯,而且红薯他有上报给县衙,也陈述了利害。
但推广种植周晋并不能作主。红薯确实好。但农户种什么作物,尤其是很多人都只是佃户,自己都不行作主。
主要是,收成太重要了,重要到没人愿意冒险。
显济观其实是有田邑的,听说以前巅峰时期食邑有数千户。大半个项城均是显济观的封地。
但随着显济观一代代破败,田邑也越来越少。
现在名义上食邑只保留了二百户,实际只有几十户。
这几十户均在离项城二十多里的土家村。
土家村虽名为村,实则在一处名为土山的废弃采石厂山坳中。
土山原本产石料,后废弃,土家村就渐渐从山腰搬到山坳中了。
这土家村每家田产还不足一亩,且均为薄田,有的一家五六口人,就算显济观不收租税,也是艰难度日。
从师父许清洲那里得知,显济观已经几十年没有从土家村收过租税了。
土家村也是感恩戴德,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也一直告诫村民不可忘本。每年都会派十数人的乡民队伍过来帮忙修缮宫观。
所以,周晋在红薯种植成功后,也给了土家村一些,让他们有条件的也可以先种着,哪怕今年收成不好,起码红薯还可以果腹。
周晋与樵夫大叔的交谈还在继续,这樵夫大叔告诉周晋,自家以前也有几亩良田,后来几经波折,现在只有三分薄田(约0.3亩),自己只能上山打柴以充家资。
今天因为有节场,一早打的柴,很快就卖光了。自己赶紧上山,趁着节场还没结束,准备再打一捆柴用来售卖。
周晋好说歹说,让樵夫大叔拎了一些红薯回去,可以作为口粮,也可以种植,大叔千恩万谢。
周晋和庄严一直劳作至太阳西垂。
红薯刨了一半,收获三个大-麻袋,比周晋预想得多。红薯梗也收获了一筐。
周晋扛着两袋红薯,准备一会再来一趟,反正不远。
庄严则背着一筐红薯梗,二人一路上都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在所有红薯、红薯梗都放到了库房之后,展家管家登门了,是来延请周晋及庄严,还准备了马车。
周晋也不矫情,关好门窗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