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经历的事。这种事,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但在现实中,在我一起学习的同学里,居然出现了好几个,还有一个,甚至是与我们要好的,亲密的,天天睡在一起的钱师兄!
“他们是怎么问答的?快说说?”我着急了。
“说了有意义吗?跟猜谜语差不多,公案你看得少了?”万师兄这一问,还真是。禅宗考察学生的问答,我们看了千百个语录与公案,没一个弄明白了的。
“也是,除了那谜语问答后,还有些什么话?”
万师兄好像并不跟我的问题走,只顾他自己的思路。“我只跟你说钱师兄吧,最后见性师跟他说的:你终于有个落脚处了,站住了。”
这个意思我理解,也就是说,见性师已经肯定了,钱师兄的修心办法已经上路了,修行已经有把握感与方向感了,他可以自我修行了,这就是落脚处的意思。就好比,考驾照已经通过了,接下来的驾驶技术,仅靠自己在实践中熟练它,就可以达到人车合一的高手境界了。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可以说是心灵比较自由的人了。他不管在做任何事情,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当成道场,锻炼自己的心,最终离佛道越来越近。
见性师告诉他“站住了”,也许有两重含义。第一,是这个落脚处是正确的,而且是坚实的。第二,是勉励他,一定要站稳这个点,就没有大问题了。
我有一个疑问:这个落脚点,是指疑情还是话头?是指悟境还是道路?是指法门还是心性?
但这些疑问,都不是用语言可以作答的。退而求其次,我问万师兄:“那钱师兄说了什么?”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爬下来,给见性师叩了头,但当时,他流泪不止,虽然没有哭出来,但抽泣的呼吸声音,我还是听到了。”
“就这?”
“就这。”
钱师兄哭了,他在哭什么?大概都可以猜得出来。这么多年,坚持不懈地追求与努力,今天终于找到了路径,看到了目标的光芒,哪个人不激动呢?这种激动,有感恩有欣慰,更有脱胎换骨的新生。
“那几个出家人的事,还需要我讲吗?”
“不需要了”我回答到。别说我不了解那几个出家人的情况,就是如此了解的万师兄,他究竟得到了什么,与见性师考核时讲的什么意义,我都无法明白,更何况他人了呢?
钱师兄的禀性与努力,我也算是很清楚了。他是一个理工男,一个曾经因为患病而在佛门求超脱,决心很大的人,也是相当努力的人。一个在家当公司技术总管的人,业余时间从事的修行事业,实修的经验与能力,远远超过我与万师兄。尽管,他的年纪,比我大,比万师兄小。尽管他学佛的经历与时间,与万师兄差别不大,尽管,他也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尽管,他世俗工作比我们还要忙。
身边的例子是最为震撼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教育官员清廉一百遍,不如你抓了他身边一个贪腐的人。
我们与钱师兄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我想了想,以我、小胡、万师兄作为参照,钱师兄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很少说,只是做。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万师兄,你也得到消息了吧?”我试探性地问到。
他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我立马安慰到:“你这么聪明智慧,肯定快了。”
“不,我可能永远都隔了一层,因为我的发心与钱师兄不同,这就是因不同。因地不真,果遭纾曲。我的发心有问题,如果不彻底纠正,这一生,恐怕无法成就的。”
万师兄这一说,我还真没想到。我一直觉得,他的思路,一向以严谨与科学为特点,路子不会错。按他自己现在的说法,他一开始的发心就错了,究竟错在哪里呢?
面对我置疑的眼光,他继续说到:“你发现没有,钱师兄才是拿生命当赌注,来学佛的。因为从小身体有病,生死压力大,所以,他来学佛,是为了超脱生死大事,这是正确的因,正确的发心。这种发心,决定了他的信是真信,他的学是真学,所以有成就。而我们,包括你包括小胡,都有问题。”
“我跟小胡有问题,这我们都承认过。但是,我们觉得,你以追求真理的方式进入修行,这是很正确的啊?当年,佛祖不也是这个发心吗?怎么说它错了呢?”
“哼哼”万师兄冷笑了一下:“追求真理,说得好听,这只不过是拉大旗扯虎皮,自已跟自己脸上贴金。其实,驱动我学佛的原始动力,在这次打七会上,我才明白过来。或许,这次打七,我也有收获,就是照见了自己,究竟是什么人。”
这是反省的意思。一个懂得自我反省的人,虽然不能说是圣人,也算是贤人了吧。曾子,不就是榜样吗?
“我所知不多,却得了所知障。其实,所谓的所知障,其实是自我意识膨胀的表现,以我以为打头说话的人,都有这个毛病。庄师兄,你认为,这种情况,在我身上,或者说在我、你、小胡身上,明显吗?”
我回味了一下,总得有道理。我们都懂一些知识,也会一些分析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算是稍有成功。总总世俗上成功的事例,加强了我们身上的自我意识,让“我以为”这句话,形成了下意识的思维习惯。当然,我们的大学老师们,也喜欢用这句话,作为讲课的开头。
“对,过于强调自我意识,而佛法要求观法无我,这就是矛盾。”我承认,不抛弃自我意识,是无法进入无我的空境。这在理论上,写在经典中,明明白白。
“光从理论上认识它还不够,虽然我们都晓得,我们的自我意识太强,但在实践上要去除它,是很难的。因为潜意识总是支配着我们的情感,我们必须在心理上充分认识到,产生自我膨胀意识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纠正它,日积月累,才会有成效。正因为这个原因,时间周期太长,在短时间内,我是不会再上山学佛的了。”
他这个决定太突然了,我没意识到,怎么让他产生如此悲观的看法。我问到:“你觉得,你自己,或者说我与小胡,驱使自我意识强化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
“优越感!”他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仿佛早就等我这样问,他早就准备好了标准答案。
“愿闻其详。”以我们之间的谈话习惯,当我说出这四个字时,不是装风雅,而是真要听他的分析。他当然也能够理解我的心情。
“自从我们掌握了逻辑分析的工具之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小成功过后,我们就开始狂妄起来。以为只要经过逻辑推理,就可以趣向真理大道,这是今天知识分子最容易犯的毛病,因为这个逻辑能力,让我们成功,强化了我们的优越感。在逻辑的推动下,社会科技进步如此之快,我们能够成为逻辑工具的受益者,我们也自动成为它的传播者。我们虽然没有自大到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但我们总以为,逻辑会让我们逼近真理。这种狂妄,是一种优越感,不仅觉得自己了解了知识,而且觉得自己甚至可以创造知识,直到发现真理。”
他说这一套,我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三个人,都是这种,要不然,我们在湖边讨论那些天,都是在做这种尝试,还乐此不彼。我们陶醉于那种空谈的快乐之中,以为语言的交锋与逻辑的算式会让我们产生灵感的火花。而灵感的取得,让我们感受到真理的力量,这种虚假的正反馈,让心理上的优越感得到奖励:我们是有知识的人,我们更靠近真理,仅仅用说话与辩论,我们就可以达到。
“现在想来,自己是多么肤浅!”万师兄说到:“逻辑只是个工具,而事实才是材料。没有材料的工具,是没有用的。我们在没有实践体验的情况下,如同没有木料的木匠,如同没有大米的巧妇,怎么产生出家具与米饭呢?”
这个比喻很好。相似的,还有铜钱与线的比喻。古代有人评价一个人的学问时,说到:知识如同铜钱,如果没有穿钱的线,你带到集市上的钱数量也是很少的,衣兜的大小决定了你用钱的多少。
如果有了穿铜钱的线,你可以把铜钱穿成一串串的,挎在身上、缠在腰间,这样,你到市场交易的钱,就是成倍的增长。
而相对万师兄的比喻,我们用来分析整理知识的工具:逻辑,就是穿铜钱的线。但是,我们的铜钱不够,那多的线,有什么用呢?更何况,他转换了一个概念,他把铜钱再不比喻所谓的知识了,他用了一个词“事实”,对,只有事实,才是真理最终所指的对象。
我们没有接触到事实,无论多么强大的分析方法,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只是空想家,没有力量的武术家,打个毫无实战作用的花拳绣腿,除了安慰自已以外,也让不懂行的看客,有几个掌声。这种卖艺的把式,骗不了行家,有人来砸场子时,只有溜之大吉。
经历的事。这种事,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但在现实中,在我一起学习的同学里,居然出现了好几个,还有一个,甚至是与我们要好的,亲密的,天天睡在一起的钱师兄!
“他们是怎么问答的?快说说?”我着急了。
“说了有意义吗?跟猜谜语差不多,公案你看得少了?”万师兄这一问,还真是。禅宗考察学生的问答,我们看了千百个语录与公案,没一个弄明白了的。
“也是,除了那谜语问答后,还有些什么话?”
万师兄好像并不跟我的问题走,只顾他自己的思路。“我只跟你说钱师兄吧,最后见性师跟他说的:你终于有个落脚处了,站住了。”
这个意思我理解,也就是说,见性师已经肯定了,钱师兄的修心办法已经上路了,修行已经有把握感与方向感了,他可以自我修行了,这就是落脚处的意思。就好比,考驾照已经通过了,接下来的驾驶技术,仅靠自己在实践中熟练它,就可以达到人车合一的高手境界了。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可以说是心灵比较自由的人了。他不管在做任何事情,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当成道场,锻炼自己的心,最终离佛道越来越近。
见性师告诉他“站住了”,也许有两重含义。第一,是这个落脚处是正确的,而且是坚实的。第二,是勉励他,一定要站稳这个点,就没有大问题了。
我有一个疑问:这个落脚点,是指疑情还是话头?是指悟境还是道路?是指法门还是心性?
但这些疑问,都不是用语言可以作答的。退而求其次,我问万师兄:“那钱师兄说了什么?”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爬下来,给见性师叩了头,但当时,他流泪不止,虽然没有哭出来,但抽泣的呼吸声音,我还是听到了。”
“就这?”
“就这。”
钱师兄哭了,他在哭什么?大概都可以猜得出来。这么多年,坚持不懈地追求与努力,今天终于找到了路径,看到了目标的光芒,哪个人不激动呢?这种激动,有感恩有欣慰,更有脱胎换骨的新生。
“那几个出家人的事,还需要我讲吗?”
“不需要了”我回答到。别说我不了解那几个出家人的情况,就是如此了解的万师兄,他究竟得到了什么,与见性师考核时讲的什么意义,我都无法明白,更何况他人了呢?
钱师兄的禀性与努力,我也算是很清楚了。他是一个理工男,一个曾经因为患病而在佛门求超脱,决心很大的人,也是相当努力的人。一个在家当公司技术总管的人,业余时间从事的修行事业,实修的经验与能力,远远超过我与万师兄。尽管,他的年纪,比我大,比万师兄小。尽管他学佛的经历与时间,与万师兄差别不大,尽管,他也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尽管,他世俗工作比我们还要忙。
身边的例子是最为震撼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教育官员清廉一百遍,不如你抓了他身边一个贪腐的人。
我们与钱师兄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我想了想,以我、小胡、万师兄作为参照,钱师兄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很少说,只是做。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万师兄,你也得到消息了吧?”我试探性地问到。
他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我立马安慰到:“你这么聪明智慧,肯定快了。”
“不,我可能永远都隔了一层,因为我的发心与钱师兄不同,这就是因不同。因地不真,果遭纾曲。我的发心有问题,如果不彻底纠正,这一生,恐怕无法成就的。”
万师兄这一说,我还真没想到。我一直觉得,他的思路,一向以严谨与科学为特点,路子不会错。按他自己现在的说法,他一开始的发心就错了,究竟错在哪里呢?
面对我置疑的眼光,他继续说到:“你发现没有,钱师兄才是拿生命当赌注,来学佛的。因为从小身体有病,生死压力大,所以,他来学佛,是为了超脱生死大事,这是正确的因,正确的发心。这种发心,决定了他的信是真信,他的学是真学,所以有成就。而我们,包括你包括小胡,都有问题。”
“我跟小胡有问题,这我们都承认过。但是,我们觉得,你以追求真理的方式进入修行,这是很正确的啊?当年,佛祖不也是这个发心吗?怎么说它错了呢?”
“哼哼”万师兄冷笑了一下:“追求真理,说得好听,这只不过是拉大旗扯虎皮,自已跟自己脸上贴金。其实,驱动我学佛的原始动力,在这次打七会上,我才明白过来。或许,这次打七,我也有收获,就是照见了自己,究竟是什么人。”
这是反省的意思。一个懂得自我反省的人,虽然不能说是圣人,也算是贤人了吧。曾子,不就是榜样吗?
“我所知不多,却得了所知障。其实,所谓的所知障,其实是自我意识膨胀的表现,以我以为打头说话的人,都有这个毛病。庄师兄,你认为,这种情况,在我身上,或者说在我、你、小胡身上,明显吗?”
我回味了一下,总得有道理。我们都懂一些知识,也会一些分析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算是稍有成功。总总世俗上成功的事例,加强了我们身上的自我意识,让“我以为”这句话,形成了下意识的思维习惯。当然,我们的大学老师们,也喜欢用这句话,作为讲课的开头。
“对,过于强调自我意识,而佛法要求观法无我,这就是矛盾。”我承认,不抛弃自我意识,是无法进入无我的空境。这在理论上,写在经典中,明明白白。
“光从理论上认识它还不够,虽然我们都晓得,我们的自我意识太强,但在实践上要去除它,是很难的。因为潜意识总是支配着我们的情感,我们必须在心理上充分认识到,产生自我膨胀意识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纠正它,日积月累,才会有成效。正因为这个原因,时间周期太长,在短时间内,我是不会再上山学佛的了。”
他这个决定太突然了,我没意识到,怎么让他产生如此悲观的看法。我问到:“你觉得,你自己,或者说我与小胡,驱使自我意识强化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
“优越感!”他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仿佛早就等我这样问,他早就准备好了标准答案。
“愿闻其详。”以我们之间的谈话习惯,当我说出这四个字时,不是装风雅,而是真要听他的分析。他当然也能够理解我的心情。
“自从我们掌握了逻辑分析的工具之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小成功过后,我们就开始狂妄起来。以为只要经过逻辑推理,就可以趣向真理大道,这是今天知识分子最容易犯的毛病,因为这个逻辑能力,让我们成功,强化了我们的优越感。在逻辑的推动下,社会科技进步如此之快,我们能够成为逻辑工具的受益者,我们也自动成为它的传播者。我们虽然没有自大到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但我们总以为,逻辑会让我们逼近真理。这种狂妄,是一种优越感,不仅觉得自己了解了知识,而且觉得自己甚至可以创造知识,直到发现真理。”
他说这一套,我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三个人,都是这种,要不然,我们在湖边讨论那些天,都是在做这种尝试,还乐此不彼。我们陶醉于那种空谈的快乐之中,以为语言的交锋与逻辑的算式会让我们产生灵感的火花。而灵感的取得,让我们感受到真理的力量,这种虚假的正反馈,让心理上的优越感得到奖励:我们是有知识的人,我们更靠近真理,仅仅用说话与辩论,我们就可以达到。
“现在想来,自己是多么肤浅!”万师兄说到:“逻辑只是个工具,而事实才是材料。没有材料的工具,是没有用的。我们在没有实践体验的情况下,如同没有木料的木匠,如同没有大米的巧妇,怎么产生出家具与米饭呢?”
这个比喻很好。相似的,还有铜钱与线的比喻。古代有人评价一个人的学问时,说到:知识如同铜钱,如果没有穿钱的线,你带到集市上的钱数量也是很少的,衣兜的大小决定了你用钱的多少。
如果有了穿铜钱的线,你可以把铜钱穿成一串串的,挎在身上、缠在腰间,这样,你到市场交易的钱,就是成倍的增长。
而相对万师兄的比喻,我们用来分析整理知识的工具:逻辑,就是穿铜钱的线。但是,我们的铜钱不够,那多的线,有什么用呢?更何况,他转换了一个概念,他把铜钱再不比喻所谓的知识了,他用了一个词“事实”,对,只有事实,才是真理最终所指的对象。
我们没有接触到事实,无论多么强大的分析方法,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只是空想家,没有力量的武术家,打个毫无实战作用的花拳绣腿,除了安慰自已以外,也让不懂行的看客,有几个掌声。这种卖艺的把式,骗不了行家,有人来砸场子时,只有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