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翻动自己的大包,才觉得近几天,总在空想,忘记了笔记。这是很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怎么在这几天,就忘了呢?
打败我的,似乎只是瞬间。
这两天,我沉迷于网上论坛了。居然没有出门,只在瞎想,只在逛网,居然把这多年的东西,差点搞忘了。
真的只是偶发的吗?也许,潜意识中,认为它不重要,或者它太累了吧。
当你邀请别人时,别人说没时间。其实时间是恒定的,只是优先序列不同。人们总是把能够带给自己最大利益的事,摆在最前面。这种利益的最初驱动,也许是快乐。
笔记,对我来说,最直接的动因,是想留给这个世界,自己曾经来过的证明。也许这个读者,是长久没联系上的二娃。
但根本的动力,是对人生连续性的认可。假如一个人,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那也许与他的过去的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有关。这是过去对我的教育,我甚至认为,它就是我潜意识中的真理。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一系列社会关系和个人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果人生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有规律可寻了。从今天的作为到明天的结果,这个因果关系是清晰且连续的。好比坐标上的连续网线,如果按一定规律运动的话,那就是可以在数学上求导的。
所以周易八卦,只是建立人生的数学坐标。而求导,就是预测实践。
但是,这个理论有一个必须的前提,就是,人生是连续的。但是,我们明明发现,人生有许多意外,突然撞断你连续的曲线,让命运改变在一个瞬间。
如果人生是不连续的,有断点。那么,历史没用,规律没用,思考没用,我们所建立的知识大厦的结构,会瞬间坍塌。
是不是有这种情况呢?
从佛经上看,并不是。它是讲因果的。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但这种因果与我们所说的历史和人生经验,是有区别的。它是三世因果。也就是,反因果放入前世和后世两个维度,整体来参考。但,前世和后世,是我们认知的断点,我们无从判别,所以,就造成了认识上的困难。
我们踩死一只蚂蚁,这只蚂蚁有什么罪?它只不过碰巧与我在行进的线路上偶尔遇上了。它既没能力躲避人类,也无从判断。
假如有另一种强大的力量,我们就是那只蚂蚁,我们的命运,是自己决定的吗?
断点,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对未来的不确定,让人们很没有安全感。这很不舒服,但现实总给我们这种印象,让我们很是焦虑。
那些所谓的统一性的大师们,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以寻找真理为名,制造了许多模式,仿佛真理尽在掌握,仿佛命运可以自主。这,是不是一种自嗨?
人们天然有追求确定性、绝对性、统一性的动力,因为心理安全的需要。
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开始,人们喜欢制造某种大一统的模式,比如什么理论模式、逻辑模式、数学模式、仁义模式、道德模式、易理模式、风水模式等等。
每一种模式,给你一个前提,世界是连续的、有规律的。你没有发现规律,是你笨。但是,多少聪明人,仍然死得不明不白啊。
人类的模式,大概可以确定的不多,但死亡是必经模式,这倒没什么置疑。既然它不可避免,何必怕它呢?怕又怎么样?改变不了什么。于是,及时行乐,或许更为经济。
在周易古卜筮法中,五十五根草,总有一根单独摆出来,示意,总有一分天机,是人力算不出来的。这仿佛很高大上,但是不是祖先有意为之呢?为那算不准的,预先留个借口呢?
哪怕是单一事件的是非判断,董先生也只能到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准确度。他也说过,没有能够到达百分之百的人。如果有了,那就不是人,那是神。
何况,任何事件,都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简单的是非题。人生不只唯一答案,所以,这事的准确率,不是太高了。
我们总以为可以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或者法则,可以推演复杂的人生,这是演绎法在作怪。但这个法则有个好处,就是简单。过去简单而与世界的复杂性不符,所以,大概也只是起个心理安慰的作用。
牛顿的时代,长达几百年,人们以为物理学已经终止了,人类了解得差不多了。谁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出来后,推翻了许多结论,以至于从情感上,当时的许多物理学家都不愿意相信。
几十年后证明,相对论是对的。
但爱因斯坦相对论出来不久,大家也以为,世界的物理学已经可以归结了,大概宇宙就是这个模式吧。结果,量子论出来后,连天才的爱因斯坦都无法接受了,与波尔辩论。
一个宏观的,一个微观的,居然无法统一。如果有人告诉人类,世界是不统一的。人们从习惯和感情上,难以接受。
于是,后来又有一些无聊的物理学家,企图建立统一场理论。试图把这两个理论融洽起来。几十年努力后,才发现,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是不是,人类追求统一确定的简单模式,就没有意义了呢?是不是,世界就如此的混乱下去?我不知道。
但这几天看网络,仿佛就看到统一的困难。
各种论坛上,争论是很多的。我发现争论的原因大概只有两个。情感和理性。因情感而相信某个结论的,是因为他愿意相信。这个力量非常强大,人们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还有许多理性的辩论,其实也辩论不出结果来。逻辑框架不同,推演理论不同,概念范畴不同,名实边界不同。你都无法确定一个概念的边界,在逻辑框架没统一之前,还争论得出结果吗?
许多半桶水,曾经嘲笑过“白马非马论”。但我估计,他们都没读过原文,不清楚语言概念。如果这个“非”表示属于的话,当然白马是马。但如果这个“非”表示不等于的意思,白马当然非马。
文字本身含义有复杂性,在交错的地方咬文嚼字,没什么意义。
从长远来看,决定和影响人们思想的,更多是情感。比如,我们与诗经中所描写的生活,离开很长时间了,但仍然能够被那里面人物的情感所打动。情感在个人起伏程度上,也许是不稳定的。但在整个发展的时间长度上,却保持了一贯性。
这就是演说的奥秘。我看了马丁路德的演讲稿,也收看过西方总统竞选的演讲,当然,我也看过闻一多先生最后的演讲。
演讲最大的特点,是以貌似说理的方式,来打动你的情感。如果能让听众共情,那你就成功了。与其说优秀的演讲,是在以理服人,不如说是在以情感人。
以情感共鸣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这是政治家常用的把戏。但是,这种煽动情感的办法,是无法确定一名政治家,是否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的。
与其说是在选总统,不如说是在选一个演员。
当然,也有说理的辩论,这种辩论今天很少见了。比如愣严经中,佛祖与阿难的辩论。彻底并且直接,在同一概念和逻辑下的交锋,相当精彩。
比如网络上看到,有一名所谓的学者与马东的辩论,就很有意思。那名学者的意思是,现在网络流行文化太粗俗了,没有精致的经典的东西。马东反驳说,普通人也有发声的意愿和渠道,这是进步。
从获得支持的人数上来说,当然是马东完胜。他利用了共情法,让普通人感觉马东站在了自己一边。但是那名学者也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支持他的人少了而已。
其实,那只是一个娱乐节目,本来就是娱乐大家的。马东本人并不普通,成功的父亲和成功的他,本身就是精英阶层,装着是大众一员而已。
但是,讨论本身引发的思考,却让我浪费了不少时间。
在过去,尤其是在几十年以前的中国,知识是被少数人垄断的。知识精英阶层,仿佛个个如民国时期的大师。其实,民国时期大师也不多,钱钟书在《围城》里就讽刺过。
只不过,那些有知识的人,在众多文盲面前,显得有些鹤立鸡群而已。况且,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还属于士的范围,本身在社会地位上就属于上层,有发言权,地位高,发出的声音也大。
有人批驳科举时代,大家学了几本圣贤的道德文章,就可以中进士,当大官,其实那些书对社会并没多大用。以此来批驳科举制度。这显然是,没认清... -->>
翻动自己的大包,才觉得近几天,总在空想,忘记了笔记。这是很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怎么在这几天,就忘了呢?
打败我的,似乎只是瞬间。
这两天,我沉迷于网上论坛了。居然没有出门,只在瞎想,只在逛网,居然把这多年的东西,差点搞忘了。
真的只是偶发的吗?也许,潜意识中,认为它不重要,或者它太累了吧。
当你邀请别人时,别人说没时间。其实时间是恒定的,只是优先序列不同。人们总是把能够带给自己最大利益的事,摆在最前面。这种利益的最初驱动,也许是快乐。
笔记,对我来说,最直接的动因,是想留给这个世界,自己曾经来过的证明。也许这个读者,是长久没联系上的二娃。
但根本的动力,是对人生连续性的认可。假如一个人,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那也许与他的过去的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有关。这是过去对我的教育,我甚至认为,它就是我潜意识中的真理。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一系列社会关系和个人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果人生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有规律可寻了。从今天的作为到明天的结果,这个因果关系是清晰且连续的。好比坐标上的连续网线,如果按一定规律运动的话,那就是可以在数学上求导的。
所以周易八卦,只是建立人生的数学坐标。而求导,就是预测实践。
但是,这个理论有一个必须的前提,就是,人生是连续的。但是,我们明明发现,人生有许多意外,突然撞断你连续的曲线,让命运改变在一个瞬间。
如果人生是不连续的,有断点。那么,历史没用,规律没用,思考没用,我们所建立的知识大厦的结构,会瞬间坍塌。
是不是有这种情况呢?
从佛经上看,并不是。它是讲因果的。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但这种因果与我们所说的历史和人生经验,是有区别的。它是三世因果。也就是,反因果放入前世和后世两个维度,整体来参考。但,前世和后世,是我们认知的断点,我们无从判别,所以,就造成了认识上的困难。
我们踩死一只蚂蚁,这只蚂蚁有什么罪?它只不过碰巧与我在行进的线路上偶尔遇上了。它既没能力躲避人类,也无从判断。
假如有另一种强大的力量,我们就是那只蚂蚁,我们的命运,是自己决定的吗?
断点,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对未来的不确定,让人们很没有安全感。这很不舒服,但现实总给我们这种印象,让我们很是焦虑。
那些所谓的统一性的大师们,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以寻找真理为名,制造了许多模式,仿佛真理尽在掌握,仿佛命运可以自主。这,是不是一种自嗨?
人们天然有追求确定性、绝对性、统一性的动力,因为心理安全的需要。
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开始,人们喜欢制造某种大一统的模式,比如什么理论模式、逻辑模式、数学模式、仁义模式、道德模式、易理模式、风水模式等等。
每一种模式,给你一个前提,世界是连续的、有规律的。你没有发现规律,是你笨。但是,多少聪明人,仍然死得不明不白啊。
人类的模式,大概可以确定的不多,但死亡是必经模式,这倒没什么置疑。既然它不可避免,何必怕它呢?怕又怎么样?改变不了什么。于是,及时行乐,或许更为经济。
在周易古卜筮法中,五十五根草,总有一根单独摆出来,示意,总有一分天机,是人力算不出来的。这仿佛很高大上,但是不是祖先有意为之呢?为那算不准的,预先留个借口呢?
哪怕是单一事件的是非判断,董先生也只能到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准确度。他也说过,没有能够到达百分之百的人。如果有了,那就不是人,那是神。
何况,任何事件,都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简单的是非题。人生不只唯一答案,所以,这事的准确率,不是太高了。
我们总以为可以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或者法则,可以推演复杂的人生,这是演绎法在作怪。但这个法则有个好处,就是简单。过去简单而与世界的复杂性不符,所以,大概也只是起个心理安慰的作用。
牛顿的时代,长达几百年,人们以为物理学已经终止了,人类了解得差不多了。谁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出来后,推翻了许多结论,以至于从情感上,当时的许多物理学家都不愿意相信。
几十年后证明,相对论是对的。
但爱因斯坦相对论出来不久,大家也以为,世界的物理学已经可以归结了,大概宇宙就是这个模式吧。结果,量子论出来后,连天才的爱因斯坦都无法接受了,与波尔辩论。
一个宏观的,一个微观的,居然无法统一。如果有人告诉人类,世界是不统一的。人们从习惯和感情上,难以接受。
于是,后来又有一些无聊的物理学家,企图建立统一场理论。试图把这两个理论融洽起来。几十年努力后,才发现,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是不是,人类追求统一确定的简单模式,就没有意义了呢?是不是,世界就如此的混乱下去?我不知道。
但这几天看网络,仿佛就看到统一的困难。
各种论坛上,争论是很多的。我发现争论的原因大概只有两个。情感和理性。因情感而相信某个结论的,是因为他愿意相信。这个力量非常强大,人们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还有许多理性的辩论,其实也辩论不出结果来。逻辑框架不同,推演理论不同,概念范畴不同,名实边界不同。你都无法确定一个概念的边界,在逻辑框架没统一之前,还争论得出结果吗?
许多半桶水,曾经嘲笑过“白马非马论”。但我估计,他们都没读过原文,不清楚语言概念。如果这个“非”表示属于的话,当然白马是马。但如果这个“非”表示不等于的意思,白马当然非马。
文字本身含义有复杂性,在交错的地方咬文嚼字,没什么意义。
从长远来看,决定和影响人们思想的,更多是情感。比如,我们与诗经中所描写的生活,离开很长时间了,但仍然能够被那里面人物的情感所打动。情感在个人起伏程度上,也许是不稳定的。但在整个发展的时间长度上,却保持了一贯性。
这就是演说的奥秘。我看了马丁路德的演讲稿,也收看过西方总统竞选的演讲,当然,我也看过闻一多先生最后的演讲。
演讲最大的特点,是以貌似说理的方式,来打动你的情感。如果能让听众共情,那你就成功了。与其说优秀的演讲,是在以理服人,不如说是在以情感人。
以情感共鸣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这是政治家常用的把戏。但是,这种煽动情感的办法,是无法确定一名政治家,是否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的。
与其说是在选总统,不如说是在选一个演员。
当然,也有说理的辩论,这种辩论今天很少见了。比如愣严经中,佛祖与阿难的辩论。彻底并且直接,在同一概念和逻辑下的交锋,相当精彩。
比如网络上看到,有一名所谓的学者与马东的辩论,就很有意思。那名学者的意思是,现在网络流行文化太粗俗了,没有精致的经典的东西。马东反驳说,普通人也有发声的意愿和渠道,这是进步。
从获得支持的人数上来说,当然是马东完胜。他利用了共情法,让普通人感觉马东站在了自己一边。但是那名学者也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支持他的人少了而已。
其实,那只是一个娱乐节目,本来就是娱乐大家的。马东本人并不普通,成功的父亲和成功的他,本身就是精英阶层,装着是大众一员而已。
但是,讨论本身引发的思考,却让我浪费了不少时间。
在过去,尤其是在几十年以前的中国,知识是被少数人垄断的。知识精英阶层,仿佛个个如民国时期的大师。其实,民国时期大师也不多,钱钟书在《围城》里就讽刺过。
只不过,那些有知识的人,在众多文盲面前,显得有些鹤立鸡群而已。况且,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还属于士的范围,本身在社会地位上就属于上层,有发言权,地位高,发出的声音也大。
有人批驳科举时代,大家学了几本圣贤的道德文章,就可以中进士,当大官,其实那些书对社会并没多大用。以此来批驳科举制度。这显然是,没认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