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走进不科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实验室内。
看着面色肃然的陆朝阳。
徐云重重咽了一口唾沫,又转头看了眼屋内众人。
张晗、唐飞、郭平....就连负责点外卖的工具人叶纸,此时的表情都是凝重中夹杂着震撼。
随后他又看向了陆朝阳,喉咙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嘶哑:
“陆教授,你说的.....是真的?”
陆朝阳闻言苦笑一声,将文件递到了徐云面前:
“你自己看吧。”
徐云一把将身上的毛毯掀开,接过文件,坐直身子看了起来。
“二次发散参数3.445.....”
“柱形图方位与电子平行方位呈直角......”
“奇偶性差异为226.5分/ 10亿.....”
最后。
徐云的目光停顿在了一个标注为U群的项目上。
这个项目下方分成了U1、SU2、SU3以及SL(2,C)四个栏目。
其中SL(2,C)显示的是【+】,U1、SU2以及SU3栏目下方则是......
【X】。
见此情形。
徐云顿时呼吸一滞。
很早很早以前介绍过。
目前的粒子理论中,传递“力”的粒子,都是自旋为一或二的玻色子。
所以传递什么玻色子就称为什么力。
这些玻色子一共有好几种,所以需要给它们分类。
分类的标准是对称性,数学上用群表示。
由于描述力的理论称为“规范场论”,这些群就叫做规范群。
一般来说。
目前发现的玻色子,一共可以分到四个群里去,也就是对应此前说过的四种基本力。
分别是U1群对应的是电磁力,对应的是光子。
SU2群对应的是弱力,对应的是W、Z玻色子、
SU3对应的传递强相互作用,对应的是胶子。
以及SL(2,C)群对应的是传递引力相互作用,对应的就是引力子。
除了引力子外,其他三种微粒都已经被发现了。
看到这里。
可能就有童靴会表示俺懂了,徐云他们发现的是引力子。
很遗憾,并不是。
因为引力子理论上也会参加电磁相互作用,另外由于它的自旋为2,在场论中涉及到了极限能标,显然是不符合如今的实验条件的。
那么这份报告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
这四个群在实际情况中是可以共存的,也就是某个微粒同时具备参与多个作用的情况。
举个不太恰当但比较好理解的例子:
一个被读者老爷吊起来的作者君,绳子和他有着电磁相互作用,地心引力和他有着引力相互作用,他体内的小宇宙也有着弱相互作用......
因此这四种群在检测某些微粒特性的时候,一般在报告上展现的都是某个栏目作用效果强或者弱,而非为0。
比如某个粒子在U1群...也就是电磁互作用过程中的程度比较弱,就会被用【-】来表示。
强则是【+】。
如果不会发生对应的行为,那么就是【X】。
目前的所有粒子都会参加引力相互作用,因此引力相互作用下属...也就是SL(2,C)群下方,只会存在【-】或者【+】。
而强力和弱力呢,则偶尔能见到【X】。
比如说轻子。
而U1群,也就是电磁相互作用的那栏,只有一个粒子会出现【X】。
那就是中微子。
而就在今天。
徐云他们的面前,出现了另一个全新的U1群【X】粒子。
更关键的是......
孤点粒子,它的运动方式是‘闪烁’。
也就是说它的动能,要远小于对应的静能——这句话当初曾经用胖子跑100米解释过。
在这种基础上。
孤点粒子还具备电中性、不存在静质量定义.....也就是在微观世界里面没有实体所以只参加引力相互作用的特性.......
在目前的科学界,这种粒子或者说物质,有一个特殊的专属称呼。
想到这里。
咕噜——
徐云咽了口唾沫,震撼的看向了陆朝阳:
“所以......陆教授,我们发现了一种....暗物质?”
陆朝阳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
“没错,根据老师那边的结果来看,概率无限接近百分之百。”
徐云怔怔的看着手中的这份文件,过了许久,一屁股坐回了位置上。
是啊......
自己早就应该想到的。
一个无法被探测的微粒,不正是符合暗物质的定义吗?
暗物质。
这是一个传播度很广,但很多人对它一知半解的东西。
暗物质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朔到1922年。
当时天文学家卡普坦就通过星体系统运动,间接推断出星体周围可能存在不可见物质。
接着在1933年。
天体物理学家兹威基利用光谱红移法,测量了后发座星系团中各个星团的运动速度和状态。
发现星系运动速度弥散度太高,如果仅靠看得见的星系质量产生的引力是无法将这些星系束缚在星系团中的,这些星系团将分崩离析。
不过暗物质真正的‘成名之战’,还是发生在1970年。
当时一个与起点知名女富婆同名,叫做薇拉·鲁宾的女教授,对银河系的邻居仙女座大星系...也就是M31的星系,进行了一次旋转曲线的测量。
所谓星系旋转曲线,是指距离星系一定距离处的星体,绕星系中心旋转速度的函数曲线。
用人话说就是公转速度。
如果星系的引力仅由可见物质提供,那么可以计算出旋转曲线应该会呈现出这样一个效果:
距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星体,旋转速度应该越慢。
然而,薇拉·鲁宾对仙女星系进行观测时却发现.....
实际的旋转曲线在超出一定距离后。
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星体,旋转速度和内部几乎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上过高中物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距离星系中心距离相同的情况下。
V1(也就是理论上应该拥有的较慢速度)和V2(薇拉·鲁宾观测到的旋转速度),二者的离心力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低,后者高。
所以如果星系的引力仅由可见物质提供,那么理论上用V2旋转的星体将会被甩出星系。
除非......
那些星体被某些看不到的东西所吸引了,因而被束缚在了星系中。
也就是星系的实际质量,要比观测计算出来的质量更大。
这就是暗物质的万恶之源。
等到了2022年,暗物质的证据就很多了。
比如通过多种相互独立的测量方法得到的星系(或星系团)总质量,比其中普通物质的质量多出很多。
又比如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
又又比如关于不同宇宙年龄时形成星系团数量的模拟等等......
另外要提及一点的是。
目前对星系质量的计算方式已经非常成熟了,不会出现太大的误差。(具体方式可见281章)
所以呢。
以上那些情况是切实存在的,要想解释这些反常现象,人们有两种办法:
一是坚持已知的引力理论——也就是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但引入某种电中性的物质提供额外引力源。
这种粒子其只参与引力但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无法通过电磁手段探测到它,故称为“暗物质”、
二则是不引入暗物质的概念,而是通过修改引力理论,使得修正后的理论在宇宙大尺度结构上符合天文测量结果。
粒子物理学家选择方案一。
因为毕竟引入新粒子是更经济和屡试不爽的办法,并且早先的许多模型引入后来被证明都是正确的,比如说希格斯粒子。
但广义相对论学家呢,则大多喜欢方案二。
因为又可以吃成长快乐了。
目前持观点... -->>
“.......”
实验室内。
看着面色肃然的陆朝阳。
徐云重重咽了一口唾沫,又转头看了眼屋内众人。
张晗、唐飞、郭平....就连负责点外卖的工具人叶纸,此时的表情都是凝重中夹杂着震撼。
随后他又看向了陆朝阳,喉咙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嘶哑:
“陆教授,你说的.....是真的?”
陆朝阳闻言苦笑一声,将文件递到了徐云面前:
“你自己看吧。”
徐云一把将身上的毛毯掀开,接过文件,坐直身子看了起来。
“二次发散参数3.445.....”
“柱形图方位与电子平行方位呈直角......”
“奇偶性差异为226.5分/ 10亿.....”
最后。
徐云的目光停顿在了一个标注为U群的项目上。
这个项目下方分成了U1、SU2、SU3以及SL(2,C)四个栏目。
其中SL(2,C)显示的是【+】,U1、SU2以及SU3栏目下方则是......
【X】。
见此情形。
徐云顿时呼吸一滞。
很早很早以前介绍过。
目前的粒子理论中,传递“力”的粒子,都是自旋为一或二的玻色子。
所以传递什么玻色子就称为什么力。
这些玻色子一共有好几种,所以需要给它们分类。
分类的标准是对称性,数学上用群表示。
由于描述力的理论称为“规范场论”,这些群就叫做规范群。
一般来说。
目前发现的玻色子,一共可以分到四个群里去,也就是对应此前说过的四种基本力。
分别是U1群对应的是电磁力,对应的是光子。
SU2群对应的是弱力,对应的是W、Z玻色子、
SU3对应的传递强相互作用,对应的是胶子。
以及SL(2,C)群对应的是传递引力相互作用,对应的就是引力子。
除了引力子外,其他三种微粒都已经被发现了。
看到这里。
可能就有童靴会表示俺懂了,徐云他们发现的是引力子。
很遗憾,并不是。
因为引力子理论上也会参加电磁相互作用,另外由于它的自旋为2,在场论中涉及到了极限能标,显然是不符合如今的实验条件的。
那么这份报告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
这四个群在实际情况中是可以共存的,也就是某个微粒同时具备参与多个作用的情况。
举个不太恰当但比较好理解的例子:
一个被读者老爷吊起来的作者君,绳子和他有着电磁相互作用,地心引力和他有着引力相互作用,他体内的小宇宙也有着弱相互作用......
因此这四种群在检测某些微粒特性的时候,一般在报告上展现的都是某个栏目作用效果强或者弱,而非为0。
比如某个粒子在U1群...也就是电磁互作用过程中的程度比较弱,就会被用【-】来表示。
强则是【+】。
如果不会发生对应的行为,那么就是【X】。
目前的所有粒子都会参加引力相互作用,因此引力相互作用下属...也就是SL(2,C)群下方,只会存在【-】或者【+】。
而强力和弱力呢,则偶尔能见到【X】。
比如说轻子。
而U1群,也就是电磁相互作用的那栏,只有一个粒子会出现【X】。
那就是中微子。
而就在今天。
徐云他们的面前,出现了另一个全新的U1群【X】粒子。
更关键的是......
孤点粒子,它的运动方式是‘闪烁’。
也就是说它的动能,要远小于对应的静能——这句话当初曾经用胖子跑100米解释过。
在这种基础上。
孤点粒子还具备电中性、不存在静质量定义.....也就是在微观世界里面没有实体所以只参加引力相互作用的特性.......
在目前的科学界,这种粒子或者说物质,有一个特殊的专属称呼。
想到这里。
咕噜——
徐云咽了口唾沫,震撼的看向了陆朝阳:
“所以......陆教授,我们发现了一种....暗物质?”
陆朝阳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
“没错,根据老师那边的结果来看,概率无限接近百分之百。”
徐云怔怔的看着手中的这份文件,过了许久,一屁股坐回了位置上。
是啊......
自己早就应该想到的。
一个无法被探测的微粒,不正是符合暗物质的定义吗?
暗物质。
这是一个传播度很广,但很多人对它一知半解的东西。
暗物质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朔到1922年。
当时天文学家卡普坦就通过星体系统运动,间接推断出星体周围可能存在不可见物质。
接着在1933年。
天体物理学家兹威基利用光谱红移法,测量了后发座星系团中各个星团的运动速度和状态。
发现星系运动速度弥散度太高,如果仅靠看得见的星系质量产生的引力是无法将这些星系束缚在星系团中的,这些星系团将分崩离析。
不过暗物质真正的‘成名之战’,还是发生在1970年。
当时一个与起点知名女富婆同名,叫做薇拉·鲁宾的女教授,对银河系的邻居仙女座大星系...也就是M31的星系,进行了一次旋转曲线的测量。
所谓星系旋转曲线,是指距离星系一定距离处的星体,绕星系中心旋转速度的函数曲线。
用人话说就是公转速度。
如果星系的引力仅由可见物质提供,那么可以计算出旋转曲线应该会呈现出这样一个效果:
距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星体,旋转速度应该越慢。
然而,薇拉·鲁宾对仙女星系进行观测时却发现.....
实际的旋转曲线在超出一定距离后。
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星体,旋转速度和内部几乎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上过高中物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距离星系中心距离相同的情况下。
V1(也就是理论上应该拥有的较慢速度)和V2(薇拉·鲁宾观测到的旋转速度),二者的离心力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低,后者高。
所以如果星系的引力仅由可见物质提供,那么理论上用V2旋转的星体将会被甩出星系。
除非......
那些星体被某些看不到的东西所吸引了,因而被束缚在了星系中。
也就是星系的实际质量,要比观测计算出来的质量更大。
这就是暗物质的万恶之源。
等到了2022年,暗物质的证据就很多了。
比如通过多种相互独立的测量方法得到的星系(或星系团)总质量,比其中普通物质的质量多出很多。
又比如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
又又比如关于不同宇宙年龄时形成星系团数量的模拟等等......
另外要提及一点的是。
目前对星系质量的计算方式已经非常成熟了,不会出现太大的误差。(具体方式可见281章)
所以呢。
以上那些情况是切实存在的,要想解释这些反常现象,人们有两种办法:
一是坚持已知的引力理论——也就是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但引入某种电中性的物质提供额外引力源。
这种粒子其只参与引力但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无法通过电磁手段探测到它,故称为“暗物质”、
二则是不引入暗物质的概念,而是通过修改引力理论,使得修正后的理论在宇宙大尺度结构上符合天文测量结果。
粒子物理学家选择方案一。
因为毕竟引入新粒子是更经济和屡试不爽的办法,并且早先的许多模型引入后来被证明都是正确的,比如说希格斯粒子。
但广义相对论学家呢,则大多喜欢方案二。
因为又可以吃成长快乐了。
目前持观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