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肱股之臣 (1/2)
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唐朝贵公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世民板着脸,他凝视着孙伏伽,毫不留情道:“将孙伏伽拿下吧,他乃大理寺卿,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而后,李世民目光落在邓健身上:“邓卿家,追回赃款,朕就交给你了,你依旧还是钦差,不,来人,升任邓卿家为大理寺丞,专司窦家一案,待这赃款统统收回之后,令有恩赏。”
李世民对于邓健,此刻颇有几分钦佩。
此人决心极大,心志如钢铁一般,而且虽是表面上,他的所有举止都是冒冒失失,可实际上,却是处处击中了对方的要害,可谓深谙兵贵神速的道理。
其实邓健在这个过程,只要稍稍有一些犹豫,给予崔家和孙伏伽多一些时间,那么凭着这些老狐狸的手段,就足以做好万全的准备,根本无法抓住他们任何的把柄。
邓健的手段,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快字,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候,他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了中军。
邓健道:“臣遵旨。”
李世民随即看了段纶等人一眼,不由的摇摇头,显然,李世民对他们是十分失望的。
孙伏伽的话,有道理吗?
有道理,是谁让孙伏伽变成这样的人,除了孙伏伽这个人好名之外,只怕也和孙伏伽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吧,朝野内外,世族们把控的,又何止是钱粮和人才呢?
李世民道:“诸卿,好自为之吧。邓卿尚且敢破釜沉舟,朕有何不敢呢?只是希望诸卿能识时务? 不要学这孙伏伽,误了自己。”
段纶等人此时无话可说,他们此时? 比任何人都心急如焚。
接下来该怎么办?
私账肯定要到手了? 而且这孙伏伽也肯定完 了? 他临死之前,难道还会包庇大家吗?
这个邓健,又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人? 他的背后……是陛下。
在这个时候? 若是还抱有一丁点的贪婪之心,只怕……真可能触怒宫中了。
只是到手的财富,现在要割舍出去……
众臣纷纷行礼:“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李世民一挥手:“都退下。”
诸卿告退。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邓健这个家伙? 揭开来的? 是大唐朝廷的一道脓疮? 这脓疮触目惊心? 恶丑无比。只是……揭开来了又能如何呢?
历朝历代? 不都如此吗?
可邓健却不一样? 于他而言,历朝历代都是如此,那么就是对的吗?
既然是错的,为何不揭开,为何不剜肉?
不出几日? 其实不等邓健拿着新的账本开始追索赃物? 许多世族便主动派人开始退赃了。
无数的钱粮? 送进了宫里? 到了内府,可李世民并不高兴,天色已带了几分秋意? 李世民坐在文楼里,眺望着文楼之外日益凋零的树木,一缕阳光落在他阴晴不定的脸上,他的眼眸深邃的好似是古井一般。
张千近来也显得沉默寡言,当陛下沉默的时候,他这内常侍还是闭嘴为妙。
“陛下……又进了三十万贯,截止今日,邓健追回的赃款,已至三百二十七万贯了。”
“真是一个用心的人啊。”李世民的目光没有离开枯树,他难得像这样安静的思考,那枯树倒映在他的眼里,眼里竟是突然多了几分温柔:“所谓无欲则刚,想来他就是这样的人吧,大唐曾亏欠过他,使他年幼时吃了这样多的苦头,这才成了他今日的样子。可是他不曾亏欠朕,三百二十七万贯哪,这是天文数字。朕在想,他不负朕,朕岂能负卿呢,他是哪里人?”
“是关内道。”
“朕说的是哪一个县……”
“陛下,万年县。”
“那就穿旨,万年县,免赋一年……所缺的钱粮,从内库里补足吧。”
“喏。”张千心里想,陛下难得大方,不过这个大方,终究还是存着理智,总算还只是免赋一县,没把整个关内道的赋税免了。
李世民又道:“各州各县,都成立学堂吧,用二皮沟大学堂的形制,设新的道学、州学、县学,朕……这里可以拿出一些钱来,道里、州里、县里也想一些办法。”
“这……”张千看着李世民,他有些心疼李世民了,陛下心心念念的攒了这么点钱,现在只怕都要丢出去了。
李世民笑了笑:“天下是朕的嘛,朕不能被邓健这样的人看轻了,他一个农户之后,就敢如此针砭时弊,敢有这样的担当。朕若真将这些前,满足自己的奢欲,那么和那些为非作歹之人,又有什么分别呢?”
“陛下圣明。”张千老老实实的道。
“不过……”李世民道:“得留五十万贯在私库里,不留着,朕不安心,就当……朕还有私欲吧,不然睡觉不踏实。”
张千:“……”
李世民道:“好了,你退下。”
张千道:“还有一事,那孙伏伽已经供认不讳,他这案子……牵涉很大,该招供的都招供了,刑部那边,定的乃是腰斩,秋后问刑,陛下以为如何呢?”
“还有……本来法司是要抄没他的家产的,可到了他家里才发现,孙家和孙伏伽所言的一模一样,确实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孙伏伽的母亲,七十高龄了,尚且每日还为人洗衣挣些钱填补家用。其母得知他犯了大罪,眼睛都要哭瞎了,只说冤枉,说孙伏伽在朝,孙家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还有他的妻子,平日连胭脂都用的少。他有几个儿子,据闻孙伏伽的俸禄虽不低,可几个儿子读书……花销不小……所以……家里抄检出来,最值钱的东西,是一个银坠子,这银坠子,据闻是他的母亲过寿时,他送的。左邻右舍听闻他获罪,都不相信,说朝廷定是冤枉了好人。”
李世民听到这里,眼眶竟有些红了,随即道:“改腰斩为赐死吧,给他鸩酒,留下他全尸。”
“是。”
李世民忽而又道:“至于他的家人,妥善安置吧,内库里出一点钱,赡养他的母亲和妻儿。记住,这不是朕赏赐,孙伏伽知法犯法... -->>
李世民板着脸,他凝视着孙伏伽,毫不留情道:“将孙伏伽拿下吧,他乃大理寺卿,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而后,李世民目光落在邓健身上:“邓卿家,追回赃款,朕就交给你了,你依旧还是钦差,不,来人,升任邓卿家为大理寺丞,专司窦家一案,待这赃款统统收回之后,令有恩赏。”
李世民对于邓健,此刻颇有几分钦佩。
此人决心极大,心志如钢铁一般,而且虽是表面上,他的所有举止都是冒冒失失,可实际上,却是处处击中了对方的要害,可谓深谙兵贵神速的道理。
其实邓健在这个过程,只要稍稍有一些犹豫,给予崔家和孙伏伽多一些时间,那么凭着这些老狐狸的手段,就足以做好万全的准备,根本无法抓住他们任何的把柄。
邓健的手段,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快字,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候,他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了中军。
邓健道:“臣遵旨。”
李世民随即看了段纶等人一眼,不由的摇摇头,显然,李世民对他们是十分失望的。
孙伏伽的话,有道理吗?
有道理,是谁让孙伏伽变成这样的人,除了孙伏伽这个人好名之外,只怕也和孙伏伽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吧,朝野内外,世族们把控的,又何止是钱粮和人才呢?
李世民道:“诸卿,好自为之吧。邓卿尚且敢破釜沉舟,朕有何不敢呢?只是希望诸卿能识时务? 不要学这孙伏伽,误了自己。”
段纶等人此时无话可说,他们此时? 比任何人都心急如焚。
接下来该怎么办?
私账肯定要到手了? 而且这孙伏伽也肯定完 了? 他临死之前,难道还会包庇大家吗?
这个邓健,又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人? 他的背后……是陛下。
在这个时候? 若是还抱有一丁点的贪婪之心,只怕……真可能触怒宫中了。
只是到手的财富,现在要割舍出去……
众臣纷纷行礼:“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李世民一挥手:“都退下。”
诸卿告退。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邓健这个家伙? 揭开来的? 是大唐朝廷的一道脓疮? 这脓疮触目惊心? 恶丑无比。只是……揭开来了又能如何呢?
历朝历代? 不都如此吗?
可邓健却不一样? 于他而言,历朝历代都是如此,那么就是对的吗?
既然是错的,为何不揭开,为何不剜肉?
不出几日? 其实不等邓健拿着新的账本开始追索赃物? 许多世族便主动派人开始退赃了。
无数的钱粮? 送进了宫里? 到了内府,可李世民并不高兴,天色已带了几分秋意? 李世民坐在文楼里,眺望着文楼之外日益凋零的树木,一缕阳光落在他阴晴不定的脸上,他的眼眸深邃的好似是古井一般。
张千近来也显得沉默寡言,当陛下沉默的时候,他这内常侍还是闭嘴为妙。
“陛下……又进了三十万贯,截止今日,邓健追回的赃款,已至三百二十七万贯了。”
“真是一个用心的人啊。”李世民的目光没有离开枯树,他难得像这样安静的思考,那枯树倒映在他的眼里,眼里竟是突然多了几分温柔:“所谓无欲则刚,想来他就是这样的人吧,大唐曾亏欠过他,使他年幼时吃了这样多的苦头,这才成了他今日的样子。可是他不曾亏欠朕,三百二十七万贯哪,这是天文数字。朕在想,他不负朕,朕岂能负卿呢,他是哪里人?”
“是关内道。”
“朕说的是哪一个县……”
“陛下,万年县。”
“那就穿旨,万年县,免赋一年……所缺的钱粮,从内库里补足吧。”
“喏。”张千心里想,陛下难得大方,不过这个大方,终究还是存着理智,总算还只是免赋一县,没把整个关内道的赋税免了。
李世民又道:“各州各县,都成立学堂吧,用二皮沟大学堂的形制,设新的道学、州学、县学,朕……这里可以拿出一些钱来,道里、州里、县里也想一些办法。”
“这……”张千看着李世民,他有些心疼李世民了,陛下心心念念的攒了这么点钱,现在只怕都要丢出去了。
李世民笑了笑:“天下是朕的嘛,朕不能被邓健这样的人看轻了,他一个农户之后,就敢如此针砭时弊,敢有这样的担当。朕若真将这些前,满足自己的奢欲,那么和那些为非作歹之人,又有什么分别呢?”
“陛下圣明。”张千老老实实的道。
“不过……”李世民道:“得留五十万贯在私库里,不留着,朕不安心,就当……朕还有私欲吧,不然睡觉不踏实。”
张千:“……”
李世民道:“好了,你退下。”
张千道:“还有一事,那孙伏伽已经供认不讳,他这案子……牵涉很大,该招供的都招供了,刑部那边,定的乃是腰斩,秋后问刑,陛下以为如何呢?”
“还有……本来法司是要抄没他的家产的,可到了他家里才发现,孙家和孙伏伽所言的一模一样,确实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孙伏伽的母亲,七十高龄了,尚且每日还为人洗衣挣些钱填补家用。其母得知他犯了大罪,眼睛都要哭瞎了,只说冤枉,说孙伏伽在朝,孙家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还有他的妻子,平日连胭脂都用的少。他有几个儿子,据闻孙伏伽的俸禄虽不低,可几个儿子读书……花销不小……所以……家里抄检出来,最值钱的东西,是一个银坠子,这银坠子,据闻是他的母亲过寿时,他送的。左邻右舍听闻他获罪,都不相信,说朝廷定是冤枉了好人。”
李世民听到这里,眼眶竟有些红了,随即道:“改腰斩为赐死吧,给他鸩酒,留下他全尸。”
“是。”
李世民忽而又道:“至于他的家人,妥善安置吧,内库里出一点钱,赡养他的母亲和妻儿。记住,这不是朕赏赐,孙伏伽知法犯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