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重生之全面复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柏林电影节经过两周展映,最终有5五部电影进入“金熊奖”提名名单,这两周在欧洲大放异彩的《追随》,自然不会连提名都拿不到。
3月3日,终于来到万众期待的红地毯和颁奖环节,但有点诡异的是,今年最热门的电影,居然最低调。
吴邪这次是一个人来德国,自然也是孤零零地一个人走红地毯,没有剧组比他更低调了。
但那是指声势,若要论风骚程度,他一个人就足以抢走所有人的风头。
大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让吴邪在全世界露脸的机会,一早便为他定做了一件《撕裂的末日》中男主角的同款中山装式教士服。
这部电影的好坏姑且不论,但男主角的服装着实惊艳,那一身看起来像是军装风格的教士服,初看有点像魔改的风衣,仔细一看似乎更像中山装,整体给人一种将杀气内敛,但依旧酷劲十足的感觉。
吴邪穿着这么一副炫酷时髦的衣服走上红地毯,一露面就谋杀了无数胶卷,引起了大量影迷的欢呼!
香港来的少数媒体,更是感觉无比荣耀,这种场面可太少见了。
欧洲媒体这一周没少对这部来自香港的电影进行报道,虽然这并非香港电影第一次进入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但能被最终提名走上红地毯,这次是仅有的三次之一,也是最被看好能拿奖的一次。
《追随》经过两周展映,早已积累了不俗的口碑,被认为是本届“金熊奖”的头号大热门。
电影节的2位主席和9位评委,大都给出了正面评价。
媒体也在不断重复着这部电影的结构和剪辑是如何惊艳,还有那些参加展映的观众,他们的口口相传对《追随》的口碑起到了很大的传播作用。
这些影迷在鉴赏能力上,要比普通人要高出许多,所以对于这种风骚的叙事结构,突破性的剪辑方式,希区柯克时代的质感,不缺乏刺激性的剧情,没道理不给出五星好评。
不仅如此,这些人看过电影后,还会介绍给亲朋好友,甚至与陌生影迷在影院外的露天咖啡店聊得起劲,整个柏林这一周都在热烈讨论这部电影,口碑自然传了出去。
吴邪在颁奖典礼前,便收到了不少欧美大型片商和电影公司的邀请,这些人与他洽谈的都是海外发行权的事情。
他不是导演,但却能代表罗峰卖出版权。
现在好消息是,他们不需要跟邵氏合作,美国的电影公司便主动送上门来。
但这种合作充满了一种让人不舒服的傲慢,不过这并非针对吴邪,这帮人就算面对欧洲的电影制片商,也是同样的态度。
美国的电影市场从来不给外国电影生存空间,欧洲电影在美国上映,一样要遭受诸多限制,大多只会在小范围内排片,票房鲜有过千万的情况。
这也不怪人家,每个国家都会限制外国电影,美国电影在印度的票房就不超过10%,日本不引进美国口碑好的动漫剧场版,中国也有国产电影保护月。
但是美国的拳头硬,一方面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别的国家都针对他,自己却几十年如一日的限制所有外国电影。
最牛逼的是,各国尽管都有保护自己电影市场的政策,但美国还是有办法撬开口子,能让自己的大片在全球席卷海量票房的同时,继续严防死守,不让其它国家的电影在自己的市场上赚到钱。
但这也不怪他们,美国在各个方面都霸道惯了,他们什么时候不这么霸道了,那才是怪事。
霓虹人为此想过办法,他们把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一家买下来。
但这么做的后果也很严重,另一位面“日本人入侵好莱坞”便引起了美国公众的强烈反对,索尼在这次收购上损失惨重,一路赔了二十年才勉强消化掉。
大佬以此为鉴,从一开始就不准备让华裔宿主入侵好莱坞,特别是美国的传媒和电视行业,这些领域必须由混血宿主,或是白人宿主来侵入,这样来自美国的抵触就会小很多。
美国的一线电影公司,一直以来默认的潜规则是不引入亚洲电影,特别是华语电影;二线电影公司的潜规则是不给亚洲电影大范围排片,只能在小范围内上映。
这种潜规则使得亚洲电影,特别是华语电影无法在美国立足,更难以取得高票房,自然就无法从北美市场赚到钱来壮大自己。
但这种壁垒可以内部攻破,霓虹人想要通过买下美国的一线电影公司解决问题,方法在理论上可行,但他们忘了自己只是一条看门狗,光是美国人的抵制,就足以让他们难以完成预期目标。
但如果有两家白人控制的电影巨头愿意给华语电影排片,再加上一个霓虹搅屎棍,这种潜规则便能从内部被瓦解,大佬心目中的文化冲击便有机会了。
虽然,这一切还是很难,美国的国际分工,实际上就是搞平衡,听话就给你一块蛋糕吃,不听话就从源头上限制你、打压你,然后再扶植你身边的其它国家,把你的蛋糕分给别人。
日本在八十年代经济强盛,甚至一度产生了自己能经济入侵美国的想法,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曾反咬美国一口,也算牛逼了。
但狗就是狗,爸爸反手一巴掌,就将日本的半导体和通信产业的等级打低,同时将半导体产业链往棒子和呆湾身上倾斜,这才使得三星和台积电快速崛起。
当然,这也怪日本自己不争气,几个大财阀都想独立建造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结果导致力量太过分散,美国市场又倾向另外两条更听话的狗狗,以日本的市场根本养不活几家全面发展半导体产业链的公司,最终被韩国和台湾利用举国/地区体制击败。
这好像又扯远了,吴邪现在还没有涉及电影和唱片外的其它领域,但也明白自己没资格跟美国的一线电影公司提条件,分成是想也别想,他们的电影拍得再好看也没用,现在能多卖点钱就不错了。
所以他很实际,从一开始就没想着提出分成条件,而且他知道电影在得奖前,肯定无法把发行权卖出高价,最后能谈出什么结果,还得看《追随》能不能拿到“金熊奖”?
结果没有让他失望,虽然这部《追随》在艺术性和社会性上,其实没有其它竞争对手那么强。
但在技术层面上,这部电影超出了其它电影太多,这一点深得评委喜爱。
《追随》还有一个重要加分项,它并非英文字母+本国音轨,而是英文音轨+英文字母,这就让评委在观影时方便太多了。
最终被提名的5部电影里,甚至有一部连英文字幕质的量都不尽如人意,评委看的当然很费力气。
这时罗峰和吴邪那一口字正腔圆的英国腔,使得两位说英文的女主席,还有大半评委都不用盯着字幕,只需要欣赏电影本身,这使得他们的电影在第一印象上就加分不少。
最后的评选结果没有出现意外,《追随》以绝对优势拿下了华语电影首个柏林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这也是华语电影第一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斩获最高荣誉。
但别以为这就完了,《追随》除了提名“最佳影片金熊奖“,还提名了“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最佳摄影银熊奖”、“最佳电影剪辑银熊奖”,“最佳原创配乐银熊奖”,“最佳原创剧本银熊奖”。
最终,《追随》凭借着神乎其技的剪辑,又斩获了“最佳电影剪辑银熊奖”。
但“最佳原创配乐银熊奖”大大出乎吴邪预料,不过大佬不算意外,毕竟诺兰当初用了几部经典电影的配乐,那时这些配乐并非原创,但现在都是原创配乐,能得奖也不足为奇。
《追随》在柏林一口气拿到一个金熊奖,两个银熊奖,共获得6项提名,自然成为了这届电影节的最大赢家。
美国几家一线电影公司,事后纷纷提高了报价,吴邪最后选择了出价最高的米高梅电影公司,以50万美金的价格卖出了北美地区的发行权。
这个价格算是高价了,相当于直接收到了两百多万港币的票房收入,而且这笔钱不用与院线分成,罗峰相当于在电影收益这一块,瞬间就追上了《半斤八两》。
这一消息传回香港时,罗峰正在和他最不想见到的一个家伙吃饭。
“阿峰,这位是光头仔,九龙塘现在由他话事... -->>
柏林电影节经过两周展映,最终有5五部电影进入“金熊奖”提名名单,这两周在欧洲大放异彩的《追随》,自然不会连提名都拿不到。
3月3日,终于来到万众期待的红地毯和颁奖环节,但有点诡异的是,今年最热门的电影,居然最低调。
吴邪这次是一个人来德国,自然也是孤零零地一个人走红地毯,没有剧组比他更低调了。
但那是指声势,若要论风骚程度,他一个人就足以抢走所有人的风头。
大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让吴邪在全世界露脸的机会,一早便为他定做了一件《撕裂的末日》中男主角的同款中山装式教士服。
这部电影的好坏姑且不论,但男主角的服装着实惊艳,那一身看起来像是军装风格的教士服,初看有点像魔改的风衣,仔细一看似乎更像中山装,整体给人一种将杀气内敛,但依旧酷劲十足的感觉。
吴邪穿着这么一副炫酷时髦的衣服走上红地毯,一露面就谋杀了无数胶卷,引起了大量影迷的欢呼!
香港来的少数媒体,更是感觉无比荣耀,这种场面可太少见了。
欧洲媒体这一周没少对这部来自香港的电影进行报道,虽然这并非香港电影第一次进入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但能被最终提名走上红地毯,这次是仅有的三次之一,也是最被看好能拿奖的一次。
《追随》经过两周展映,早已积累了不俗的口碑,被认为是本届“金熊奖”的头号大热门。
电影节的2位主席和9位评委,大都给出了正面评价。
媒体也在不断重复着这部电影的结构和剪辑是如何惊艳,还有那些参加展映的观众,他们的口口相传对《追随》的口碑起到了很大的传播作用。
这些影迷在鉴赏能力上,要比普通人要高出许多,所以对于这种风骚的叙事结构,突破性的剪辑方式,希区柯克时代的质感,不缺乏刺激性的剧情,没道理不给出五星好评。
不仅如此,这些人看过电影后,还会介绍给亲朋好友,甚至与陌生影迷在影院外的露天咖啡店聊得起劲,整个柏林这一周都在热烈讨论这部电影,口碑自然传了出去。
吴邪在颁奖典礼前,便收到了不少欧美大型片商和电影公司的邀请,这些人与他洽谈的都是海外发行权的事情。
他不是导演,但却能代表罗峰卖出版权。
现在好消息是,他们不需要跟邵氏合作,美国的电影公司便主动送上门来。
但这种合作充满了一种让人不舒服的傲慢,不过这并非针对吴邪,这帮人就算面对欧洲的电影制片商,也是同样的态度。
美国的电影市场从来不给外国电影生存空间,欧洲电影在美国上映,一样要遭受诸多限制,大多只会在小范围内排片,票房鲜有过千万的情况。
这也不怪人家,每个国家都会限制外国电影,美国电影在印度的票房就不超过10%,日本不引进美国口碑好的动漫剧场版,中国也有国产电影保护月。
但是美国的拳头硬,一方面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别的国家都针对他,自己却几十年如一日的限制所有外国电影。
最牛逼的是,各国尽管都有保护自己电影市场的政策,但美国还是有办法撬开口子,能让自己的大片在全球席卷海量票房的同时,继续严防死守,不让其它国家的电影在自己的市场上赚到钱。
但这也不怪他们,美国在各个方面都霸道惯了,他们什么时候不这么霸道了,那才是怪事。
霓虹人为此想过办法,他们把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一家买下来。
但这么做的后果也很严重,另一位面“日本人入侵好莱坞”便引起了美国公众的强烈反对,索尼在这次收购上损失惨重,一路赔了二十年才勉强消化掉。
大佬以此为鉴,从一开始就不准备让华裔宿主入侵好莱坞,特别是美国的传媒和电视行业,这些领域必须由混血宿主,或是白人宿主来侵入,这样来自美国的抵触就会小很多。
美国的一线电影公司,一直以来默认的潜规则是不引入亚洲电影,特别是华语电影;二线电影公司的潜规则是不给亚洲电影大范围排片,只能在小范围内上映。
这种潜规则使得亚洲电影,特别是华语电影无法在美国立足,更难以取得高票房,自然就无法从北美市场赚到钱来壮大自己。
但这种壁垒可以内部攻破,霓虹人想要通过买下美国的一线电影公司解决问题,方法在理论上可行,但他们忘了自己只是一条看门狗,光是美国人的抵制,就足以让他们难以完成预期目标。
但如果有两家白人控制的电影巨头愿意给华语电影排片,再加上一个霓虹搅屎棍,这种潜规则便能从内部被瓦解,大佬心目中的文化冲击便有机会了。
虽然,这一切还是很难,美国的国际分工,实际上就是搞平衡,听话就给你一块蛋糕吃,不听话就从源头上限制你、打压你,然后再扶植你身边的其它国家,把你的蛋糕分给别人。
日本在八十年代经济强盛,甚至一度产生了自己能经济入侵美国的想法,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曾反咬美国一口,也算牛逼了。
但狗就是狗,爸爸反手一巴掌,就将日本的半导体和通信产业的等级打低,同时将半导体产业链往棒子和呆湾身上倾斜,这才使得三星和台积电快速崛起。
当然,这也怪日本自己不争气,几个大财阀都想独立建造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结果导致力量太过分散,美国市场又倾向另外两条更听话的狗狗,以日本的市场根本养不活几家全面发展半导体产业链的公司,最终被韩国和台湾利用举国/地区体制击败。
这好像又扯远了,吴邪现在还没有涉及电影和唱片外的其它领域,但也明白自己没资格跟美国的一线电影公司提条件,分成是想也别想,他们的电影拍得再好看也没用,现在能多卖点钱就不错了。
所以他很实际,从一开始就没想着提出分成条件,而且他知道电影在得奖前,肯定无法把发行权卖出高价,最后能谈出什么结果,还得看《追随》能不能拿到“金熊奖”?
结果没有让他失望,虽然这部《追随》在艺术性和社会性上,其实没有其它竞争对手那么强。
但在技术层面上,这部电影超出了其它电影太多,这一点深得评委喜爱。
《追随》还有一个重要加分项,它并非英文字母+本国音轨,而是英文音轨+英文字母,这就让评委在观影时方便太多了。
最终被提名的5部电影里,甚至有一部连英文字幕质的量都不尽如人意,评委看的当然很费力气。
这时罗峰和吴邪那一口字正腔圆的英国腔,使得两位说英文的女主席,还有大半评委都不用盯着字幕,只需要欣赏电影本身,这使得他们的电影在第一印象上就加分不少。
最后的评选结果没有出现意外,《追随》以绝对优势拿下了华语电影首个柏林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这也是华语电影第一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斩获最高荣誉。
但别以为这就完了,《追随》除了提名“最佳影片金熊奖“,还提名了“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最佳摄影银熊奖”、“最佳电影剪辑银熊奖”,“最佳原创配乐银熊奖”,“最佳原创剧本银熊奖”。
最终,《追随》凭借着神乎其技的剪辑,又斩获了“最佳电影剪辑银熊奖”。
但“最佳原创配乐银熊奖”大大出乎吴邪预料,不过大佬不算意外,毕竟诺兰当初用了几部经典电影的配乐,那时这些配乐并非原创,但现在都是原创配乐,能得奖也不足为奇。
《追随》在柏林一口气拿到一个金熊奖,两个银熊奖,共获得6项提名,自然成为了这届电影节的最大赢家。
美国几家一线电影公司,事后纷纷提高了报价,吴邪最后选择了出价最高的米高梅电影公司,以50万美金的价格卖出了北美地区的发行权。
这个价格算是高价了,相当于直接收到了两百多万港币的票房收入,而且这笔钱不用与院线分成,罗峰相当于在电影收益这一块,瞬间就追上了《半斤八两》。
这一消息传回香港时,罗峰正在和他最不想见到的一个家伙吃饭。
“阿峰,这位是光头仔,九龙塘现在由他话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