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梦回大明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厚照终于从山里回城了,他必须主持殿试,还要等着钦点状元。
殿试虽说是皇帝出题,但多由主考官代劳。历史上,这一年的殿试题目是张璁出的,关键词为“保邦安民”。现在改成杨廷和出题,关键词居然大同小异,变为“治国安民”。
嘉靖的“保邦安民”,源于北有蒙古、南有倭寇、内有叛乱,连续数年天灾不断。
正德的“治国安民”,源于叛乱四起,连续多年天灾频发。
殿试题目,紧跟时事,并非胡乱而出。
出题大同小异,考生排名同样差不太远,分别为:罗洪先、程文德、唐顺之、杨名、陈束、任瀚……
答卷的糊名一拆,主考官们全都傻了,杨廷和郁闷得直接不想说话。
状元罗洪先,王阳明亲传弟子。
榜眼程文德,王阳明亲传弟子。
探花唐顺之,王渊亲传弟子。
二甲第一杨名,席书的子侄辈(两家世代通婚),席书又是王渊的恩师、王阳明的好友。同时,杨名还是王廷相的学生,王廷相是罗钦顺的学术知己(气学四大家:罗钦顺、王廷相、王尚絅、杨慎),王廷相还跟杨廷和关系不怎么好。
二甲第二陈束,王阳明的浙江同乡,虽不是心学弟子,却是董圮的女婿,与心学弟子交往甚密。董圮属于文学复古派,跟杨廷和关系不好,女婿陈束也是复古派新锐,力求从文学领域进行思想改革。
二甲第三任瀚,王渊学生聂广(搞飞行试验那个)的学生,即王渊的再传弟子。
一堆殿试阅卷官,面对拆名之后的答卷,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如何评价。
杨一清感叹道:“心学大兴啊!”
众人默然,可不是心学大兴嘛。如果把物理学派也归为心学,那今年进士的前六名,有四个都是心学传人。
还剩下两个,一个气学传人,一个文学复古派,各自的老师和岳父,居然都跟杨廷和不睦。
杨廷和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殿试题目是他出的,殿试阅卷也是他主持的,结果都选出什么鬼啊!这玩意儿还没法避免,因为殿试考策论,考生站在皇帝和辅臣的角度看问题,基本不会涉及“致良知”等心学关键词,阅卷官根本不可能从文章看出考生来路。
对杨廷和而言,今年的进士榜炸了!
而且这前六名,都属于青年才俊,分别为25岁、32岁、22岁、24岁、21岁、28岁,平均年龄只有25岁,这是大明开国以来最年轻的进士前六名。
历史上,这六个人的仕途都不咋顺利。
其中一人辞职、复官又被罢官;两人被下狱后释放,永不录用;一人辞职、复官、罢官,因平倭而复起,病死于战船;一人遭降职外放,请求辞职无果,纵酒咳血而死;一人下狱被贬到底,好不容易升迁回中央,又因为青词得罪嘉靖,被皇帝扔去南京,一贬再贬,削职为民。
这六人,一半因为得罪张璁、汪鋐,张汪两人改革必然要排除异己,而且手段极为激进,不依附就滚蛋或闲置,中间派都难做得很。汪鋐还喜欢弄权,一人... -->>
朱厚照终于从山里回城了,他必须主持殿试,还要等着钦点状元。
殿试虽说是皇帝出题,但多由主考官代劳。历史上,这一年的殿试题目是张璁出的,关键词为“保邦安民”。现在改成杨廷和出题,关键词居然大同小异,变为“治国安民”。
嘉靖的“保邦安民”,源于北有蒙古、南有倭寇、内有叛乱,连续数年天灾不断。
正德的“治国安民”,源于叛乱四起,连续多年天灾频发。
殿试题目,紧跟时事,并非胡乱而出。
出题大同小异,考生排名同样差不太远,分别为:罗洪先、程文德、唐顺之、杨名、陈束、任瀚……
答卷的糊名一拆,主考官们全都傻了,杨廷和郁闷得直接不想说话。
状元罗洪先,王阳明亲传弟子。
榜眼程文德,王阳明亲传弟子。
探花唐顺之,王渊亲传弟子。
二甲第一杨名,席书的子侄辈(两家世代通婚),席书又是王渊的恩师、王阳明的好友。同时,杨名还是王廷相的学生,王廷相是罗钦顺的学术知己(气学四大家:罗钦顺、王廷相、王尚絅、杨慎),王廷相还跟杨廷和关系不怎么好。
二甲第二陈束,王阳明的浙江同乡,虽不是心学弟子,却是董圮的女婿,与心学弟子交往甚密。董圮属于文学复古派,跟杨廷和关系不好,女婿陈束也是复古派新锐,力求从文学领域进行思想改革。
二甲第三任瀚,王渊学生聂广(搞飞行试验那个)的学生,即王渊的再传弟子。
一堆殿试阅卷官,面对拆名之后的答卷,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如何评价。
杨一清感叹道:“心学大兴啊!”
众人默然,可不是心学大兴嘛。如果把物理学派也归为心学,那今年进士的前六名,有四个都是心学传人。
还剩下两个,一个气学传人,一个文学复古派,各自的老师和岳父,居然都跟杨廷和不睦。
杨廷和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殿试题目是他出的,殿试阅卷也是他主持的,结果都选出什么鬼啊!这玩意儿还没法避免,因为殿试考策论,考生站在皇帝和辅臣的角度看问题,基本不会涉及“致良知”等心学关键词,阅卷官根本不可能从文章看出考生来路。
对杨廷和而言,今年的进士榜炸了!
而且这前六名,都属于青年才俊,分别为25岁、32岁、22岁、24岁、21岁、28岁,平均年龄只有25岁,这是大明开国以来最年轻的进士前六名。
历史上,这六个人的仕途都不咋顺利。
其中一人辞职、复官又被罢官;两人被下狱后释放,永不录用;一人辞职、复官、罢官,因平倭而复起,病死于战船;一人遭降职外放,请求辞职无果,纵酒咳血而死;一人下狱被贬到底,好不容易升迁回中央,又因为青词得罪嘉靖,被皇帝扔去南京,一贬再贬,削职为民。
这六人,一半因为得罪张璁、汪鋐,张汪两人改革必然要排除异己,而且手段极为激进,不依附就滚蛋或闲置,中间派都难做得很。汪鋐还喜欢弄权,一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