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乱世栋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平日里少年给人帮佣,日工钱能有十五文就不错了,如今工钱涨了,干活一日,顶得上过去四日!
他们之前跟着彭均在鱼市卖鱼,不过混得个‘包吃包住’,然后每月得些钱,饿不死。
如今,得李笠指点,跟着彭均办食摊,一开始还担心食摊办不下去,如今看形势,食摊迟早如李笠所说会变成食肆,而他们的工钱,是实实在在的涨了。
李郎果然有本事!
想到这里,少年们愈发钦佩李笠。
彭均接着说:“但是呢,我们还得继续努力,如今销量大涨,就怕忙中出错,竹筒鱼饭做不好吃,回头客变少...”
他看了看李笠,又说:“李郎统...统计过,增长的销量中,在食摊排队购买的‘摊食’涨幅较低,大头是外..外卖...”
“也就是说,食摊的顾客,很大一部分是各食肆、码头处的过往商旅,而他们之所以知道竹筒鱼饭,是因为有伙计介绍。”
“这些伙计为何向客人介绍竹筒鱼饭?当然是因为有提..提..”
李笠适时插话:“提成。”
彭均点点头:“对,提成,人家帮我们介绍生意,那是有好处的,正所谓共...共赢。”
“所以,食摊生意要好,必须和这些跑腿的伙计们打好关系,那么,我们营业时,对这些伙计要和颜悦色,不能板着个脸,说话不能不耐烦...”
彭均所说,大部分都是李笠教的,毕竟这年头的人们对于‘快餐行业’没太多系统的概念。
李笠不算是专家,但总归是见过、听过,所以能够以‘创业顾问’的身份,指导彭均创业、发财。
如今,食摊度过第一阶段,开了个好头,把名声打响,接下来,就是再接再厉。
彭均不太清楚该怎么办,全靠李笠指点,如今见着食摊生意果然火爆,投进去的成本都赚回来了,做东主的当然高兴。
城南码头虽然人气旺,但商家多,竞争激烈,彭均知道自家虽然在这街上有个位置,却不敢在这里做食肆生意。
结果,李笠确实有好办法,不但教会他如何做好香喷喷的竹筒鱼饭,还制定了一系列“策划”,为食摊的买卖红火做好准备。
其一,是严格制定竹筒鱼饭的烹饪流程,譬如竹筒的准备、鱼肉和糙米的用料比例、入笼蒸煮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
其二,强烈要求必须备足人手,相互间分工协作,而不是一个人兼做几个活,为的就是突出整个流程的“快”,并且不容易出错。
因为他的食摊经营的是“快餐”,必须突出一个“快”字,不能让食客排队排太久,避免对方排得不耐烦了中途改变主意离开。
也不能因为“快”而手忙脚乱、算错钱,自己吃亏,或者让食客觉得麻烦。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多几个伙计、多开几份工钱是值得的。
其三,开展“外卖”服务,专门让两个伙计负责“外卖”,接待为客人跑腿来买竹筒饭的别家食肆伙计,并给对方跑腿钱。
当然,这得他事前先和各食肆东主谈好,要有让利,免得被对方认为自己引诱伙计吃里扒外,到时候引起众怒可不好。
其四,食摊还未开业,就大规模囤积尺寸合适的竹子,防的就是万一:万一生意火爆,竹子供应不上,这就不好了。
其五,开业初期,雇人做‘托’排队,营造出生意火爆的情景,快速聚拢人气,然后以过硬的“质量”,留住回头客。
其六,薄利多销策略,三文钱一个竹筒鱼饭,利润很薄,但要的就是薄利多销,同时以“价格门槛”挡住跟风者。
竹筒鱼饭的做法不复杂,若买卖火起来,必然有人跟风,所以需要“价格门槛”。
这个门槛让对方的成本不足以撑起三文一个的“竹筒鱼饭”,那么这买卖也就只能大鲇彭食摊能做。
林林总总,李笠制定的赚钱方案很复杂,彭均真是大开眼界,而实行起来的效果不错,开业前期花钱雇人排队,果然引来大量食客,然后变成回头客。
而他的“竹筒鱼饭”很快打响名气,进出城的人们来买,过路不上岸的商旅来买(船上商家伙计跑腿),不需要雇人,食摊前也排起长队。
这么火爆的生意,即便扣除各类成本,盈利也颇为可观,食摊的赚钱能力,比他在鱼市的小鱼摊强多了。
众人散去,彭均想着自己之前还在鱼市‘强买’李笠的鱼,有些不好意思:“李郎,你的恩情,我不会忘的!”
“什么恩情哟...我也投了钱的不是?”李笠笑起来,“你我兄弟,相互提携不是应该的?”
“再说了,你的食摊生意好,就能多买我的黄芽丁,我也是能靠卖黄芽丁给你来赚钱的嘛。”
李笠低价、大量卖黄芽丁给彭均,也是竹筒鱼饭成本低的一个关键因素,他不忘交代彭均:
“对了,那账目可得做好,等过段日子,让你阿耶看看,可以是个惊喜!”
“嗯!”彭均用力点点头。
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在阿耶面前证明自己也很能干,如今食摊生意火爆,阿耶还不信,等过段日子,把赚来的钱往阿耶面前一放...
想到这里,彭均再次强调:“李郎,你的恩情,我不会忘的!”
平日里少年给人帮佣,日工钱能有十五文就不错了,如今工钱涨了,干活一日,顶得上过去四日!
他们之前跟着彭均在鱼市卖鱼,不过混得个‘包吃包住’,然后每月得些钱,饿不死。
如今,得李笠指点,跟着彭均办食摊,一开始还担心食摊办不下去,如今看形势,食摊迟早如李笠所说会变成食肆,而他们的工钱,是实实在在的涨了。
李郎果然有本事!
想到这里,少年们愈发钦佩李笠。
彭均接着说:“但是呢,我们还得继续努力,如今销量大涨,就怕忙中出错,竹筒鱼饭做不好吃,回头客变少...”
他看了看李笠,又说:“李郎统...统计过,增长的销量中,在食摊排队购买的‘摊食’涨幅较低,大头是外..外卖...”
“也就是说,食摊的顾客,很大一部分是各食肆、码头处的过往商旅,而他们之所以知道竹筒鱼饭,是因为有伙计介绍。”
“这些伙计为何向客人介绍竹筒鱼饭?当然是因为有提..提..”
李笠适时插话:“提成。”
彭均点点头:“对,提成,人家帮我们介绍生意,那是有好处的,正所谓共...共赢。”
“所以,食摊生意要好,必须和这些跑腿的伙计们打好关系,那么,我们营业时,对这些伙计要和颜悦色,不能板着个脸,说话不能不耐烦...”
彭均所说,大部分都是李笠教的,毕竟这年头的人们对于‘快餐行业’没太多系统的概念。
李笠不算是专家,但总归是见过、听过,所以能够以‘创业顾问’的身份,指导彭均创业、发财。
如今,食摊度过第一阶段,开了个好头,把名声打响,接下来,就是再接再厉。
彭均不太清楚该怎么办,全靠李笠指点,如今见着食摊生意果然火爆,投进去的成本都赚回来了,做东主的当然高兴。
城南码头虽然人气旺,但商家多,竞争激烈,彭均知道自家虽然在这街上有个位置,却不敢在这里做食肆生意。
结果,李笠确实有好办法,不但教会他如何做好香喷喷的竹筒鱼饭,还制定了一系列“策划”,为食摊的买卖红火做好准备。
其一,是严格制定竹筒鱼饭的烹饪流程,譬如竹筒的准备、鱼肉和糙米的用料比例、入笼蒸煮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
其二,强烈要求必须备足人手,相互间分工协作,而不是一个人兼做几个活,为的就是突出整个流程的“快”,并且不容易出错。
因为他的食摊经营的是“快餐”,必须突出一个“快”字,不能让食客排队排太久,避免对方排得不耐烦了中途改变主意离开。
也不能因为“快”而手忙脚乱、算错钱,自己吃亏,或者让食客觉得麻烦。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多几个伙计、多开几份工钱是值得的。
其三,开展“外卖”服务,专门让两个伙计负责“外卖”,接待为客人跑腿来买竹筒饭的别家食肆伙计,并给对方跑腿钱。
当然,这得他事前先和各食肆东主谈好,要有让利,免得被对方认为自己引诱伙计吃里扒外,到时候引起众怒可不好。
其四,食摊还未开业,就大规模囤积尺寸合适的竹子,防的就是万一:万一生意火爆,竹子供应不上,这就不好了。
其五,开业初期,雇人做‘托’排队,营造出生意火爆的情景,快速聚拢人气,然后以过硬的“质量”,留住回头客。
其六,薄利多销策略,三文钱一个竹筒鱼饭,利润很薄,但要的就是薄利多销,同时以“价格门槛”挡住跟风者。
竹筒鱼饭的做法不复杂,若买卖火起来,必然有人跟风,所以需要“价格门槛”。
这个门槛让对方的成本不足以撑起三文一个的“竹筒鱼饭”,那么这买卖也就只能大鲇彭食摊能做。
林林总总,李笠制定的赚钱方案很复杂,彭均真是大开眼界,而实行起来的效果不错,开业前期花钱雇人排队,果然引来大量食客,然后变成回头客。
而他的“竹筒鱼饭”很快打响名气,进出城的人们来买,过路不上岸的商旅来买(船上商家伙计跑腿),不需要雇人,食摊前也排起长队。
这么火爆的生意,即便扣除各类成本,盈利也颇为可观,食摊的赚钱能力,比他在鱼市的小鱼摊强多了。
众人散去,彭均想着自己之前还在鱼市‘强买’李笠的鱼,有些不好意思:“李郎,你的恩情,我不会忘的!”
“什么恩情哟...我也投了钱的不是?”李笠笑起来,“你我兄弟,相互提携不是应该的?”
“再说了,你的食摊生意好,就能多买我的黄芽丁,我也是能靠卖黄芽丁给你来赚钱的嘛。”
李笠低价、大量卖黄芽丁给彭均,也是竹筒鱼饭成本低的一个关键因素,他不忘交代彭均:
“对了,那账目可得做好,等过段日子,让你阿耶看看,可以是个惊喜!”
“嗯!”彭均用力点点头。
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在阿耶面前证明自己也很能干,如今食摊生意火爆,阿耶还不信,等过段日子,把赚来的钱往阿耶面前一放...
想到这里,彭均再次强调:“李郎,你的恩情,我不会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