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事,张纮在那里纯属浪费,于是让他回来协助自己处理军政事务,会稽郡东部事务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解决。
孙权刚刚接班,年龄还小,而外方多难,母亲吴夫人感到很忧心,她多次以谦逊、感激的言辞嘱咐张纮对孙权尽心辅佐,张纮每次都以书面形式给予答谢回复,并不断反省自己。张纮参与孙权的重要决策,遇到特殊事情和秘密决议,需要章表信函,或者与四方人士交结,孙权都让张纮和张昭来撰写。孙权称张昭为张公,称部下其他人都呼其字,对张纮则是另一个例外,每次称呼他都叫东部,显示出亲切和尊重。
百事待举,让孙权常感到人才的重要,尤其是一流的人才,这时周瑜给他推荐了一个人,让孙权大为满意,这个人就是鲁肃。
鲁肃字子敬,史书上说他是临淮东城人,东汉没有临淮郡或临淮国,此处的临淮不知何指,不过却有东城县,属徐州刺史部广陵郡,一般认为此地在今安徽省定远县附近。
鲁肃小的时候父亲去世,由祖母养大,他们家很富有,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鲁肃乐善好施,经常大散家财,甚至把地卖了来赈济穷人,他好结交朋友,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周瑜刚被孙策任命为居巢县长时,有一次带数百人远赴九江郡一带执行任务,军粮成了问题,听说鲁肃家富有,于是来找鲁肃,要求支援点粮食。鲁肃家有两个大粮仓,每个粮仓存米3000斛,合三万斗,是一个大数目。鲁肃随便指着其中一个送给了周瑜,周瑜大为惊奇,和他结成好友。
孙权在一次宴会上见到鲁肃,与他交谈后十分高兴,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宴会散去,宾客们都走了,鲁肃也要告辞,孙权却把他留下,引至密室,面对面进行交谈。
这次谈话也十分著名,其重要性不亚于当年孙策和张纮在江都的对话。在谈话中,孙权问鲁肃:“如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我继承父兄余业,想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勋,先生既然惠顾于我,如何来帮助我呢?”
鲁肃想了想,回答道:“当年汉高祖刘邦想尊崇义帝却不能够,因为有项羽的缘故。现在的曹操就像当年的项羽,将军为什么还要当齐桓公和晋文公呢?据我看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能马上灭亡,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于江东,以观天下之变。这样的计划是现实可行的,因为北方多事,趁着多事,我们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占据整个长江流域,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是汉高祖的事业呀,岂是齐桓、晋文所可比的?”
鲁肃的这番谈话与后来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天下三分异曲同工,曹操如果大败袁绍,中原局势渐趋明朗,在鲁肃、诸葛亮等有识之士看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成为一种共同看法,不与曹操争锋是他们立论的基点,故此分别提出了三国鼎立的构想,事后证明都是很有远见的。
这番话让孙权心里豁然开朗,更加清晰了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孙权对鲁肃说:“现在倾尽我们全部力量,也只能辅佐汉室罢了,您所说的,还远远达不到啊!”孙权没有马上任命鲁肃职务,而是以宾友的身份让鲁肃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
建安七年(202),曹操突然以天子的名义下诏批评孙权,让他送质子。质子就是人质,一方向另一方臣服,表明自己忠心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儿子送过去当人质,历史上最著名的质子是秦始皇的父亲,在称帝前他就被送到外地当了很久的人质。
曹操让孙权送质子也不过分,朝廷改刺史为州牧时向下面派了一些地方大员,像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等人,为了加强对他们的控制,就让他们把儿子留在朝廷,名义上给个职务,实际上就是人质,现在主事益州的刘璋当初就是以质子的身份被扣留在朝廷的。
孙权不是州牧,但现在是讨虏将军兼会稽郡太守,事实上掌握了扬州的绝大部分地区,按照当年州牧的标准让他送质子,也是说得通的。唯一的问题是孙权现在还没有儿子,他的长子孙登出生在7年之后,要送质子,只能在孙权的弟弟中挑选,最有可能的是孙匡,他是吴夫人最小的儿子,又是乌程侯的合法继承人。
但是,对孙权来说这又是极不愿意接受的事。
一旦送质子入朝,就多了一层考虑,今后在战略决策上就受到了限制,即使可以不管质子的安危,但因为双方摊牌而引起质子丧命,就会背上不仁不义的名声。但是,不送人质又难过曹操这一关,现在公然与曹操决裂,显然还没到时候。
孙权心里没底,就召集大家讨论,张昭等人意见不能统一,只有周瑜态度鲜明地反对送质子,最后由孙权的母亲吴夫人亲自拍板,决定不送质子。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了,曹操那边也没了下文,也许送质子也只是个试探,见江东方面很强硬,他也没法深究,双方仍然保持表面上的合作。
吴夫人对孙权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他治军治政,使孙权收获不小,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吴夫人因病去世了,临终前,吴夫人召张昭等人嘱托后事。
孙权将母亲归葬于曲阿,与父亲孙坚同葬。
事,张纮在那里纯属浪费,于是让他回来协助自己处理军政事务,会稽郡东部事务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解决。
孙权刚刚接班,年龄还小,而外方多难,母亲吴夫人感到很忧心,她多次以谦逊、感激的言辞嘱咐张纮对孙权尽心辅佐,张纮每次都以书面形式给予答谢回复,并不断反省自己。张纮参与孙权的重要决策,遇到特殊事情和秘密决议,需要章表信函,或者与四方人士交结,孙权都让张纮和张昭来撰写。孙权称张昭为张公,称部下其他人都呼其字,对张纮则是另一个例外,每次称呼他都叫东部,显示出亲切和尊重。
百事待举,让孙权常感到人才的重要,尤其是一流的人才,这时周瑜给他推荐了一个人,让孙权大为满意,这个人就是鲁肃。
鲁肃字子敬,史书上说他是临淮东城人,东汉没有临淮郡或临淮国,此处的临淮不知何指,不过却有东城县,属徐州刺史部广陵郡,一般认为此地在今安徽省定远县附近。
鲁肃小的时候父亲去世,由祖母养大,他们家很富有,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鲁肃乐善好施,经常大散家财,甚至把地卖了来赈济穷人,他好结交朋友,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周瑜刚被孙策任命为居巢县长时,有一次带数百人远赴九江郡一带执行任务,军粮成了问题,听说鲁肃家富有,于是来找鲁肃,要求支援点粮食。鲁肃家有两个大粮仓,每个粮仓存米3000斛,合三万斗,是一个大数目。鲁肃随便指着其中一个送给了周瑜,周瑜大为惊奇,和他结成好友。
孙权在一次宴会上见到鲁肃,与他交谈后十分高兴,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宴会散去,宾客们都走了,鲁肃也要告辞,孙权却把他留下,引至密室,面对面进行交谈。
这次谈话也十分著名,其重要性不亚于当年孙策和张纮在江都的对话。在谈话中,孙权问鲁肃:“如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我继承父兄余业,想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勋,先生既然惠顾于我,如何来帮助我呢?”
鲁肃想了想,回答道:“当年汉高祖刘邦想尊崇义帝却不能够,因为有项羽的缘故。现在的曹操就像当年的项羽,将军为什么还要当齐桓公和晋文公呢?据我看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能马上灭亡,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于江东,以观天下之变。这样的计划是现实可行的,因为北方多事,趁着多事,我们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占据整个长江流域,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是汉高祖的事业呀,岂是齐桓、晋文所可比的?”
鲁肃的这番谈话与后来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天下三分异曲同工,曹操如果大败袁绍,中原局势渐趋明朗,在鲁肃、诸葛亮等有识之士看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成为一种共同看法,不与曹操争锋是他们立论的基点,故此分别提出了三国鼎立的构想,事后证明都是很有远见的。
这番话让孙权心里豁然开朗,更加清晰了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孙权对鲁肃说:“现在倾尽我们全部力量,也只能辅佐汉室罢了,您所说的,还远远达不到啊!”孙权没有马上任命鲁肃职务,而是以宾友的身份让鲁肃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
建安七年(202),曹操突然以天子的名义下诏批评孙权,让他送质子。质子就是人质,一方向另一方臣服,表明自己忠心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儿子送过去当人质,历史上最著名的质子是秦始皇的父亲,在称帝前他就被送到外地当了很久的人质。
曹操让孙权送质子也不过分,朝廷改刺史为州牧时向下面派了一些地方大员,像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等人,为了加强对他们的控制,就让他们把儿子留在朝廷,名义上给个职务,实际上就是人质,现在主事益州的刘璋当初就是以质子的身份被扣留在朝廷的。
孙权不是州牧,但现在是讨虏将军兼会稽郡太守,事实上掌握了扬州的绝大部分地区,按照当年州牧的标准让他送质子,也是说得通的。唯一的问题是孙权现在还没有儿子,他的长子孙登出生在7年之后,要送质子,只能在孙权的弟弟中挑选,最有可能的是孙匡,他是吴夫人最小的儿子,又是乌程侯的合法继承人。
但是,对孙权来说这又是极不愿意接受的事。
一旦送质子入朝,就多了一层考虑,今后在战略决策上就受到了限制,即使可以不管质子的安危,但因为双方摊牌而引起质子丧命,就会背上不仁不义的名声。但是,不送人质又难过曹操这一关,现在公然与曹操决裂,显然还没到时候。
孙权心里没底,就召集大家讨论,张昭等人意见不能统一,只有周瑜态度鲜明地反对送质子,最后由孙权的母亲吴夫人亲自拍板,决定不送质子。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了,曹操那边也没了下文,也许送质子也只是个试探,见江东方面很强硬,他也没法深究,双方仍然保持表面上的合作。
吴夫人对孙权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他治军治政,使孙权收获不小,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吴夫人因病去世了,临终前,吴夫人召张昭等人嘱托后事。
孙权将母亲归葬于曲阿,与父亲孙坚同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