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一品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求票票,推荐票,大哥大姐们,谁还有啊……)--陈希亮叫三郎好生煎药,五郎看好弟弟,二郎去茶水铺叫茶和茶点,他自己则拿了几个圆凳,请苏洵和宋辅,在天井树荫下说话。“三郎深通岐黄之道,不知读书如何?”苏洵喝一口白水,问道。“怕赶不上你家二郎……”陈希亮谦虚道。‘噗……’要不是歪头快,宋辅险些苏洵喷一身。对苏家的两个男孩,他是了解的,三男苏辙虽然不如二男苏轼,但也是过目成诵、出口成章的罕见奇才。陈希亮说,自家三郎怕不如苏轼,言外之意,却要比苏辙高一筹,这能叫自谦么?媳妇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苏洵自然不信,要不是看着三郎在忙着煎药,定把他叫过来考较一番。“这下终于不让老泉专美了。”宋辅哈哈大笑,又提醒陈希亮道:“不过神童也未必皆能成才。你们还记得,前些年那个很有名的方仲永么?”“怎么不记得。”陈希亮和苏洵一起回答。因为童子试中,接连出了宋绶、晏殊等一批公卿大臣,宋代的神童如明星般广; 受追捧,被视为文曲星下凡,注定要登堂拜相的人物。描述他们如何神奇的事迹,自然脍炙人口、广为传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个叫方仲永的抚州神童。据说这孩子家里,世代都是农民,一直长到五岁,还不曾见过纸墨笔砚。有一天,他竟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爹拗不过,便从邻家给他借来纸笔,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父亲把诗拿给乡里的读书人看,都称诗的文采和道理都很值得一看。又指定题目,让他作诗,他也能立刻完成,从此方仲永变成了‘不学而知’的代名词,大名传遍大江南北,就连剑门关也没挡住。在陈苏二人的印象中,他还是那个天才儿童,但让宋辅一提醒,才意识到,那孩子怎么也得二十出头了。“按说早就该中进士了。”苏洵道:“怎么一直没消息?”“唉,那孩子废了。”宋辅叹口气道:“正应了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不能吧?”两人吃惊道:“你听谁说的?”“前几日,在《今人文集》中,看到一篇《伤仲永》,就是写他的近况。”宋辅想一想,便将那篇短文背诵出来。听完方仲永泯然众人的经过,陈、苏二人都不胜唏嘘,苏洵摇头道:“他父亲怎能只图一时之利,就带着他到处赶场,荒废了学业呢。好好的一个神童,却生在如此短视愚昧的家庭中,可惜,可叹啊……”“正是,”陈希亮也点头道:“越是神童,就越要严格管束,不能让他飘飘然,不然荒废了学业,一样会变成废物。”方才还暗里较劲的二人,这下又一心了。厨房里的三郎突然打个寒噤,似有大难临头的感觉。~~~~~~~~~~~~~~~~~~~~~~~~~~~~~~~~~~~~~话题终于离开了孩子,陈希亮问道:“对了,你们怎么找来了?”“原以为你处理好家事,就会回眉山。”苏洵重拾进门前的话题道:“谁知一直等到报名那天,还不见你踪影。”说着一脸庆幸:“幸亏你走得急,把家状、文牒落在房中,我和处仁才能帮你把名报上。”他说得简单,但陈希亮不是头一回考试,自然知道解试报名十分麻烦。不仅要本人到场,接受一系列盘问审查,还得找五名同科联保……现在自己不到场,十分的麻烦自然变成百分,还不知两人央了多少人、费了多少劲,才给自己报上名呢。“多谢二位高义,希亮铭记在心。”陈希亮起身抱拳道。“至交好友,何必多言。”苏洵和宋辅摇头笑道:“一切忙完,已经是三天前,我俩商量着到石湾村看看你,到底发生了什么。”“唉,不提也罢。”陈希亮神情一黯道:“你们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其实我们没捞着进门。”苏洵道:“你哥嫂说,你们已经分家了,也不知你搬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还是你一个侄子,偷着告诉我们,说你家搬来县城了。”宋辅道:“昨天我们就寻了过来,但天已经黑了,只能先找了家客店投宿,今早一打听,有没有新搬来的,就找到你这儿了。”“看你这住处……”苏洵打望着这破屋烂垣道:“怕是遇到困难了吧。”“嘿……”陈希亮自嘲的笑道:“天将降大任于我。”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陈希亮用一句自我调侃,道出了自己的处境。“……”宋辅沉默片刻,低声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公弼,会过去的。”
“是啊……”苏洵也道:“咬咬牙坚持住,以你的才学,这科必定高中。到时候,却要衣锦还乡,看他们摆什么嘴脸!”
“这科么……”陈希亮低下头,有些艰难道:“我不打算考了。”“这是为何?”苏洵和宋辅惊讶道:“四年才等来一次,怎能轻言放弃?”
“不是轻言放弃,我已经考... -->>
(求票票,推荐票,大哥大姐们,谁还有啊……)--陈希亮叫三郎好生煎药,五郎看好弟弟,二郎去茶水铺叫茶和茶点,他自己则拿了几个圆凳,请苏洵和宋辅,在天井树荫下说话。“三郎深通岐黄之道,不知读书如何?”苏洵喝一口白水,问道。“怕赶不上你家二郎……”陈希亮谦虚道。‘噗……’要不是歪头快,宋辅险些苏洵喷一身。对苏家的两个男孩,他是了解的,三男苏辙虽然不如二男苏轼,但也是过目成诵、出口成章的罕见奇才。陈希亮说,自家三郎怕不如苏轼,言外之意,却要比苏辙高一筹,这能叫自谦么?媳妇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苏洵自然不信,要不是看着三郎在忙着煎药,定把他叫过来考较一番。“这下终于不让老泉专美了。”宋辅哈哈大笑,又提醒陈希亮道:“不过神童也未必皆能成才。你们还记得,前些年那个很有名的方仲永么?”“怎么不记得。”陈希亮和苏洵一起回答。因为童子试中,接连出了宋绶、晏殊等一批公卿大臣,宋代的神童如明星般广; 受追捧,被视为文曲星下凡,注定要登堂拜相的人物。描述他们如何神奇的事迹,自然脍炙人口、广为传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个叫方仲永的抚州神童。据说这孩子家里,世代都是农民,一直长到五岁,还不曾见过纸墨笔砚。有一天,他竟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爹拗不过,便从邻家给他借来纸笔,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父亲把诗拿给乡里的读书人看,都称诗的文采和道理都很值得一看。又指定题目,让他作诗,他也能立刻完成,从此方仲永变成了‘不学而知’的代名词,大名传遍大江南北,就连剑门关也没挡住。在陈苏二人的印象中,他还是那个天才儿童,但让宋辅一提醒,才意识到,那孩子怎么也得二十出头了。“按说早就该中进士了。”苏洵道:“怎么一直没消息?”“唉,那孩子废了。”宋辅叹口气道:“正应了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不能吧?”两人吃惊道:“你听谁说的?”“前几日,在《今人文集》中,看到一篇《伤仲永》,就是写他的近况。”宋辅想一想,便将那篇短文背诵出来。听完方仲永泯然众人的经过,陈、苏二人都不胜唏嘘,苏洵摇头道:“他父亲怎能只图一时之利,就带着他到处赶场,荒废了学业呢。好好的一个神童,却生在如此短视愚昧的家庭中,可惜,可叹啊……”“正是,”陈希亮也点头道:“越是神童,就越要严格管束,不能让他飘飘然,不然荒废了学业,一样会变成废物。”方才还暗里较劲的二人,这下又一心了。厨房里的三郎突然打个寒噤,似有大难临头的感觉。~~~~~~~~~~~~~~~~~~~~~~~~~~~~~~~~~~~~~话题终于离开了孩子,陈希亮问道:“对了,你们怎么找来了?”“原以为你处理好家事,就会回眉山。”苏洵重拾进门前的话题道:“谁知一直等到报名那天,还不见你踪影。”说着一脸庆幸:“幸亏你走得急,把家状、文牒落在房中,我和处仁才能帮你把名报上。”他说得简单,但陈希亮不是头一回考试,自然知道解试报名十分麻烦。不仅要本人到场,接受一系列盘问审查,还得找五名同科联保……现在自己不到场,十分的麻烦自然变成百分,还不知两人央了多少人、费了多少劲,才给自己报上名呢。“多谢二位高义,希亮铭记在心。”陈希亮起身抱拳道。“至交好友,何必多言。”苏洵和宋辅摇头笑道:“一切忙完,已经是三天前,我俩商量着到石湾村看看你,到底发生了什么。”“唉,不提也罢。”陈希亮神情一黯道:“你们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其实我们没捞着进门。”苏洵道:“你哥嫂说,你们已经分家了,也不知你搬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还是你一个侄子,偷着告诉我们,说你家搬来县城了。”宋辅道:“昨天我们就寻了过来,但天已经黑了,只能先找了家客店投宿,今早一打听,有没有新搬来的,就找到你这儿了。”“看你这住处……”苏洵打望着这破屋烂垣道:“怕是遇到困难了吧。”“嘿……”陈希亮自嘲的笑道:“天将降大任于我。”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陈希亮用一句自我调侃,道出了自己的处境。“……”宋辅沉默片刻,低声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公弼,会过去的。”
“是啊……”苏洵也道:“咬咬牙坚持住,以你的才学,这科必定高中。到时候,却要衣锦还乡,看他们摆什么嘴脸!”
“这科么……”陈希亮低下头,有些艰难道:“我不打算考了。”“这是为何?”苏洵和宋辅惊讶道:“四年才等来一次,怎能轻言放弃?”
“不是轻言放弃,我已经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