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抗日之我为战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于杨震的话,总指挥三个人除了震惊之外,脸上还露出了一丝深思的神色。相对于一直身在川军,与苏联人没有多少接触的郭炳勋来说,对于杨震的话有过切身体会的总指挥与李延平想的却是更多。
实际上,对于抗联的人来说,多年来的现实让他们很多人,尤其是高级干部都明白,所谓的争取北面老大哥的援助只是一个存在于幻想之中的泡影。只是很多人的内心,还在对北面那个兄弟党还抱有一丝幻想,不愿意戳破而已。杨震的这一席话,只是打掉了他们最后的一丝希望。
不过在听到杨震最后的一句话之后,总指挥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这种所谓的自动步枪,我会组织军工人员想法子改进,以达到实战要求的。而这种什么火箭筒,我也会想法子组织人员,先搞出一两支作为演示使用的。不过那两种冲锋枪,你是怎么看的?是都生产还是暂时先选择一种生产?”
对于总指挥对生产意见的征求,杨震想都没有想的道:“都生产。使用八毫米枪弹的装备给侦察营、师部的警卫部队,以及辎重部队、工兵、炮兵等非一线战斗人员。而使用七点六三毫米毛瑟手枪弹的装备给野战部队。一个班装备数量至少要达到两支,正副班长各装备一支。”
对于杨震的要求,总指挥并没有感觉到意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道:“你们放心,你们在前边与鬼子作战,在后方这个大管家我一定会给你们当好。至少军工生产这一块,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总指挥的这个表态不单单只是代表着今后军工这一块他要亲自抓。而且在另一个层面上,也是代表着他已经决定将今后军事指挥权全权的交给了杨震负责,自己只是在后方为杨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总指挥的原则性很强。他的总指挥职务,不是他个人自封的,是上级授予的。他不可能单凭自己决定,未得到上级的批准就将总指挥的位置让给杨震这个他眼中年轻的甚至有些可怕的后起之秀。
此次出击作战之后,面对杨震取得的可谓是辉煌的战绩,总指挥内心仅存的一丝对其能力的怀疑也消失的一干二净。只是基于组织、原则的原因,他暂时还不能让贤。但总指挥却通过变相的办法,将指挥权全权交给了杨震这个他自行任命的副总指挥。这无疑是对杨震的极度信任。
看着总指挥凝重的脸色,听懂了他话中有话意思的杨震点点头,但同样的没有公开挑明。而是顺着总指挥的话题道:“那就拜托总指挥了。我们的战士在前面能取得多大的胜利,不因为缺乏弹药而多付出多少本应该避免的伤亡,就全靠总指挥您了。”
“在战场上之上,装备上的差距虽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装备却是影响战斗进程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军工生产,能不能独立的解决大部分弹药,甚至装备的需求,是关系到我们生存、发展下去的命脉。只有有了充足的弹药,才有了打胜仗的资本。”
看到杨震与总指挥严肃的表情,李延平笑了笑道:“司令员,你就放心吧。对于军工生产,总指挥可是极为重视的。这么多年,只能依靠从日伪军手中缴获弹药作战,我们吃尽了苦头。如今总算有了自己的兵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兵工厂。那里又不会不重视?”
“不过司令员,现在除了军工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急需你决定。刘长顺此次出击佳绥铁路又解救了上万名的劳工,您看看这些劳工怎么安置恰当一些?这批劳工可不都是青壮年,中间很多人都是老的老,小的小。从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有。这些人编入部队恐怕他们会力不从心。”
“除了很多年纪有些偏大的人之外,其中甚至还有几百名妇女、儿童等家属。在我们还未能取得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只能处于流动作战的情况之下,现在还无法带着这些人长期转战。您看是发放路费遣散,还是怎么处理?”
对于李延平提出的这些劳工问题,杨震沉思片刻之后,摇摇头道:“还是不能遣散。这些人遣散了,只能再次被抓回去。这次我们能解救他们,下次可就不见得有这么幸运了。日军对待劳工的手段你们不是不知道,一旦回去若是修建普通的工程还好说一些。若是被拉到绝密工地,恐怕他们之中无一能活下来。”
“而且他们很多人的家都已经没有了。即便有家,从这里到关内千里迢迢,恐怕他们也很难平安的抵家。而且我们部队中劳工出身的战士,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将他们遣散,会影响到部队的情绪的。”
“年纪大的,无法行军作战的进行严格审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送到兵工厂作为工人。我们的兵工厂不是正缺乏人手吗?年纪小的收容起来,办一个学校。或是学习军工知识,为今后军工发展奠定一些人才的基础。或是送到部队,办一个少年军校,从小培养指挥能力。至于妇女,我们正缺乏做军装的人手,将她们组织起来,建立一个被服厂。”
说到这里,杨震对着面前的几个人道:“我已经下定决心,不在转移了。就在汤原、萝北、佛云境内建设我们的抗日根据地。这里背靠小兴安岭,面临三江平原。西部是大片的沼泽、荒野,回旋余地大。又背靠苏联,至少不必担心被四面合围。”
“加上这里是原抗联三路军的老游击根据地,有相当不错的群众基础。所以我决定,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建立我们的根据地。只要有了一个稳固的根... -->>
对于杨震的话,总指挥三个人除了震惊之外,脸上还露出了一丝深思的神色。相对于一直身在川军,与苏联人没有多少接触的郭炳勋来说,对于杨震的话有过切身体会的总指挥与李延平想的却是更多。
实际上,对于抗联的人来说,多年来的现实让他们很多人,尤其是高级干部都明白,所谓的争取北面老大哥的援助只是一个存在于幻想之中的泡影。只是很多人的内心,还在对北面那个兄弟党还抱有一丝幻想,不愿意戳破而已。杨震的这一席话,只是打掉了他们最后的一丝希望。
不过在听到杨震最后的一句话之后,总指挥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这种所谓的自动步枪,我会组织军工人员想法子改进,以达到实战要求的。而这种什么火箭筒,我也会想法子组织人员,先搞出一两支作为演示使用的。不过那两种冲锋枪,你是怎么看的?是都生产还是暂时先选择一种生产?”
对于总指挥对生产意见的征求,杨震想都没有想的道:“都生产。使用八毫米枪弹的装备给侦察营、师部的警卫部队,以及辎重部队、工兵、炮兵等非一线战斗人员。而使用七点六三毫米毛瑟手枪弹的装备给野战部队。一个班装备数量至少要达到两支,正副班长各装备一支。”
对于杨震的要求,总指挥并没有感觉到意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道:“你们放心,你们在前边与鬼子作战,在后方这个大管家我一定会给你们当好。至少军工生产这一块,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总指挥的这个表态不单单只是代表着今后军工这一块他要亲自抓。而且在另一个层面上,也是代表着他已经决定将今后军事指挥权全权的交给了杨震负责,自己只是在后方为杨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总指挥的原则性很强。他的总指挥职务,不是他个人自封的,是上级授予的。他不可能单凭自己决定,未得到上级的批准就将总指挥的位置让给杨震这个他眼中年轻的甚至有些可怕的后起之秀。
此次出击作战之后,面对杨震取得的可谓是辉煌的战绩,总指挥内心仅存的一丝对其能力的怀疑也消失的一干二净。只是基于组织、原则的原因,他暂时还不能让贤。但总指挥却通过变相的办法,将指挥权全权交给了杨震这个他自行任命的副总指挥。这无疑是对杨震的极度信任。
看着总指挥凝重的脸色,听懂了他话中有话意思的杨震点点头,但同样的没有公开挑明。而是顺着总指挥的话题道:“那就拜托总指挥了。我们的战士在前面能取得多大的胜利,不因为缺乏弹药而多付出多少本应该避免的伤亡,就全靠总指挥您了。”
“在战场上之上,装备上的差距虽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装备却是影响战斗进程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军工生产,能不能独立的解决大部分弹药,甚至装备的需求,是关系到我们生存、发展下去的命脉。只有有了充足的弹药,才有了打胜仗的资本。”
看到杨震与总指挥严肃的表情,李延平笑了笑道:“司令员,你就放心吧。对于军工生产,总指挥可是极为重视的。这么多年,只能依靠从日伪军手中缴获弹药作战,我们吃尽了苦头。如今总算有了自己的兵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兵工厂。那里又不会不重视?”
“不过司令员,现在除了军工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急需你决定。刘长顺此次出击佳绥铁路又解救了上万名的劳工,您看看这些劳工怎么安置恰当一些?这批劳工可不都是青壮年,中间很多人都是老的老,小的小。从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有。这些人编入部队恐怕他们会力不从心。”
“除了很多年纪有些偏大的人之外,其中甚至还有几百名妇女、儿童等家属。在我们还未能取得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只能处于流动作战的情况之下,现在还无法带着这些人长期转战。您看是发放路费遣散,还是怎么处理?”
对于李延平提出的这些劳工问题,杨震沉思片刻之后,摇摇头道:“还是不能遣散。这些人遣散了,只能再次被抓回去。这次我们能解救他们,下次可就不见得有这么幸运了。日军对待劳工的手段你们不是不知道,一旦回去若是修建普通的工程还好说一些。若是被拉到绝密工地,恐怕他们之中无一能活下来。”
“而且他们很多人的家都已经没有了。即便有家,从这里到关内千里迢迢,恐怕他们也很难平安的抵家。而且我们部队中劳工出身的战士,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将他们遣散,会影响到部队的情绪的。”
“年纪大的,无法行军作战的进行严格审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送到兵工厂作为工人。我们的兵工厂不是正缺乏人手吗?年纪小的收容起来,办一个学校。或是学习军工知识,为今后军工发展奠定一些人才的基础。或是送到部队,办一个少年军校,从小培养指挥能力。至于妇女,我们正缺乏做军装的人手,将她们组织起来,建立一个被服厂。”
说到这里,杨震对着面前的几个人道:“我已经下定决心,不在转移了。就在汤原、萝北、佛云境内建设我们的抗日根据地。这里背靠小兴安岭,面临三江平原。西部是大片的沼泽、荒野,回旋余地大。又背靠苏联,至少不必担心被四面合围。”
“加上这里是原抗联三路军的老游击根据地,有相当不错的群众基础。所以我决定,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建立我们的根据地。只要有了一个稳固的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