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孙子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五章 巧设埋伏 频派使臣
却说囊瓦统帅楚国水师,过豫章山而入长江,江宽水深,乘风破浪,顺流而下,在血腥与罪过中前进,直向吴国奔去,一路上竟未遇到一股敌军拦阻与袭击,全军将士的心像这大江之水一样兴奋激荡。不知航行了几天几夜,一天凌晨,宽阔的江面上烟笼雾罩,东方的启明星在有气无力地闪烁,贼头鼠脑地隐匿,很快消逝在橘红色的晨曦中。云蒸霞蔚,红光升腾弥漫,染红了山,染醉了水,染羞了田园和村庄。一轮红日涌出水面,轰然有声,隆隆滚动,她又圆又大,娇羞妩媚。尽染的江水波光粼粼,像巨幅绸缎,铺于广袤无垠的原野上,平滑,绉缬,闪耀。辰时过后,烟消雾散,天高云淡,波平浪静,苍鹰翱翔,水鸟嬉戏,楚之舰队像水中的游鱼,倏然远逝。将抵庸浦(今安徽省贵池),望见吴水师正溯流而上,很显然,这是前来抵御楚军进犯的。囊瓦闻报,登上甲板,举目瞭望,见吴军阵容整齐,气势浩大,虽然是逆风溯流,但其速不减,颇以为得计。见敌军势力强大,囊瓦为何反倒得意呢?与楚相比,吴国小兵寡,既然悉其舟师以拒战于江中,其驻桐的陆军也就有限了,公子繁正率陆师出淮,从六安入舒鸠以袭桐,必将如入囊探物,马到成功。然后挥师南下,与囊瓦合击吴水师于江上,一举全歼之。浩浩大江自西南而来,过乌沙后分为三支,流数十里后,未到梅埂又合而为一向东北流去。囊瓦喜形于色地部署迎敌,欲将吴舟师控制在从乌沙到梅埂之间这广阔的水面上,困而不战,待公子繁袭桐南下后,水陆夹击,吴水师必成瓮中之鳖,可不费吹灰之力,战而胜之,抑或不战而自毙。当然,这只是囊瓦的一厢情愿,战斗的进程未必能像他想像的那样随心如愿。
公子繁所率之陆师,在进军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较多,不似囊瓦所率水师那样顺利。第一,路途遥远,首先北出淮河,然后折身向南,可谓劳师袭远,将士疲惫,士气不振,此兵家之忌也。第二,沿途非山即水,极少平川,等赶到目的地,兵士们一个个瘫鸭一般,如何还能够再厮杀战斗。第三,足之所履虽系属国与附庸,但由于楚对他们素来实行暴政,轻杀戮,重赋敛,致使各国人民饥寒交迫,怨声鼎沸,因而楚军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坚壁逃匿,致使楚军的粮草与兵员得不到补充。不仅如此,楚军还时常遭到各地百姓的阻击和偷袭,这些百姓并非出于政治或军事目的,不过是为饥寒所迫,想捞一点物质利益,聊救燃眉之急,自然也有出于义愤和仇恨而战的。楚陆军于长途跋涉中频繁应付小规模战斗,既至过了六安,已成难穿鲁缟的强弩之末了。过了六安东南行,百里之遥便是舒鸠。舒鸠至桐,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前进更加艰难。一日,正行之间,忽闻探马回报:前边不远的山头上,插有“孙”字帅旗,山下的路口上,有持利刃的吴国兵丁在徘徊。公子繁闻报,不敢继续前进,下令全军倒退十里,择地安营扎寨,以观动静。
安营既毕,将士休息待命,以解多日连续行军打仗之困乏。公子繁连派数股密探,化装分头侦察,有的扮成山野村夫,有的扮成持枪背弓的猎人,有的扮成背竹篓持刨锄的采药汉。大约因吴军在此地驻扎长久之故,他们的哨兵对当地百姓出入山谷并不盘查,甚至还亲热地打着招呼,叙几句家长里短,彼此毫无隔阂与戒备,因而楚之密探得以漫游各地,控制了吴军的全部情况。综合分析这些情况,公子繁得出了这样几条结论:第一,舒鸠地区虽有吴军驻守,但数量不多,这与姚氏兄弟所言,不差毫发。第二,自舒鸠至桐,只有一条通道,沿途吴军无埋伏。第三,吴军将士人人厌战,个个萎靡,牢骚满腹,怪话连篇。第四,吴军久驻舒鸠与桐,与民为敌,当地百姓不提供粮秣给养,需从遥远的后方运输,难以接济。因而将士常处饥饿之中。何以见得?证据有二,一是吴军狩猎而食,侦探见两队兵丁为争一只猎物殴斗起来,互有伤残;二是侦探多处发现吴军杀马充饥。公子繁欣喜若狂,放声... -->>
第二十五章 巧设埋伏 频派使臣
却说囊瓦统帅楚国水师,过豫章山而入长江,江宽水深,乘风破浪,顺流而下,在血腥与罪过中前进,直向吴国奔去,一路上竟未遇到一股敌军拦阻与袭击,全军将士的心像这大江之水一样兴奋激荡。不知航行了几天几夜,一天凌晨,宽阔的江面上烟笼雾罩,东方的启明星在有气无力地闪烁,贼头鼠脑地隐匿,很快消逝在橘红色的晨曦中。云蒸霞蔚,红光升腾弥漫,染红了山,染醉了水,染羞了田园和村庄。一轮红日涌出水面,轰然有声,隆隆滚动,她又圆又大,娇羞妩媚。尽染的江水波光粼粼,像巨幅绸缎,铺于广袤无垠的原野上,平滑,绉缬,闪耀。辰时过后,烟消雾散,天高云淡,波平浪静,苍鹰翱翔,水鸟嬉戏,楚之舰队像水中的游鱼,倏然远逝。将抵庸浦(今安徽省贵池),望见吴水师正溯流而上,很显然,这是前来抵御楚军进犯的。囊瓦闻报,登上甲板,举目瞭望,见吴军阵容整齐,气势浩大,虽然是逆风溯流,但其速不减,颇以为得计。见敌军势力强大,囊瓦为何反倒得意呢?与楚相比,吴国小兵寡,既然悉其舟师以拒战于江中,其驻桐的陆军也就有限了,公子繁正率陆师出淮,从六安入舒鸠以袭桐,必将如入囊探物,马到成功。然后挥师南下,与囊瓦合击吴水师于江上,一举全歼之。浩浩大江自西南而来,过乌沙后分为三支,流数十里后,未到梅埂又合而为一向东北流去。囊瓦喜形于色地部署迎敌,欲将吴舟师控制在从乌沙到梅埂之间这广阔的水面上,困而不战,待公子繁袭桐南下后,水陆夹击,吴水师必成瓮中之鳖,可不费吹灰之力,战而胜之,抑或不战而自毙。当然,这只是囊瓦的一厢情愿,战斗的进程未必能像他想像的那样随心如愿。
公子繁所率之陆师,在进军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较多,不似囊瓦所率水师那样顺利。第一,路途遥远,首先北出淮河,然后折身向南,可谓劳师袭远,将士疲惫,士气不振,此兵家之忌也。第二,沿途非山即水,极少平川,等赶到目的地,兵士们一个个瘫鸭一般,如何还能够再厮杀战斗。第三,足之所履虽系属国与附庸,但由于楚对他们素来实行暴政,轻杀戮,重赋敛,致使各国人民饥寒交迫,怨声鼎沸,因而楚军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坚壁逃匿,致使楚军的粮草与兵员得不到补充。不仅如此,楚军还时常遭到各地百姓的阻击和偷袭,这些百姓并非出于政治或军事目的,不过是为饥寒所迫,想捞一点物质利益,聊救燃眉之急,自然也有出于义愤和仇恨而战的。楚陆军于长途跋涉中频繁应付小规模战斗,既至过了六安,已成难穿鲁缟的强弩之末了。过了六安东南行,百里之遥便是舒鸠。舒鸠至桐,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前进更加艰难。一日,正行之间,忽闻探马回报:前边不远的山头上,插有“孙”字帅旗,山下的路口上,有持利刃的吴国兵丁在徘徊。公子繁闻报,不敢继续前进,下令全军倒退十里,择地安营扎寨,以观动静。
安营既毕,将士休息待命,以解多日连续行军打仗之困乏。公子繁连派数股密探,化装分头侦察,有的扮成山野村夫,有的扮成持枪背弓的猎人,有的扮成背竹篓持刨锄的采药汉。大约因吴军在此地驻扎长久之故,他们的哨兵对当地百姓出入山谷并不盘查,甚至还亲热地打着招呼,叙几句家长里短,彼此毫无隔阂与戒备,因而楚之密探得以漫游各地,控制了吴军的全部情况。综合分析这些情况,公子繁得出了这样几条结论:第一,舒鸠地区虽有吴军驻守,但数量不多,这与姚氏兄弟所言,不差毫发。第二,自舒鸠至桐,只有一条通道,沿途吴军无埋伏。第三,吴军将士人人厌战,个个萎靡,牢骚满腹,怪话连篇。第四,吴军久驻舒鸠与桐,与民为敌,当地百姓不提供粮秣给养,需从遥远的后方运输,难以接济。因而将士常处饥饿之中。何以见得?证据有二,一是吴军狩猎而食,侦探见两队兵丁为争一只猎物殴斗起来,互有伤残;二是侦探多处发现吴军杀马充饥。公子繁欣喜若狂,放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