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biquge.com,獒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下去!”

    武则天冷然一声,想听听吴宁到底有什么说辞,而殿上其他几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

    这里面除了李显,浑浑噩噩毫不知情,剩下的几位,可是都知道武老太太对吴宁生了疑心的。

    这个时候,谨言慎行,方为上策。

    大伙儿实在想不通,吴宁何必还要在这里招惹老太太呢?

    其实,不杀世家的理由,不用吴宁去说,不杀和杀的理由都是台面儿上的。

    老太太要杀世家,是要掌控皇权,这对武则天有利。

    可不杀世家,则是为了不让大周伤了元气,这对天下有利。

    就是这么简单。

    想想看,半数朝廷官员、十数万世家弟子,再加上之前说的对山东民生的影响。

    这么大的的危害,换了任何一个皇帝,任何一朝臣子,都不敢这么干。

    可惜,执掌天下的是武则天,她选则了前者,这就是老太太狠辣的地方了。

    可是,现在武则天让吴宁说下去,那吴老九把这些再重复一遍?

    管用吗?

    显然不管用。

    事实上,吴宁也根本没打算说这些。

    武则天让他说下去,不是让他说废话的。老太太的意思很清楚,让他直接说方法。

    “启禀陛下!”吴宁抬起头,“古人有云:没有带来混乱的臣子,只有带来混乱的制度。”

    “世家之乱,说到底,并非是十数万世家子弟威胁了大周,而是古往今来传习的制度造就了世家。”

    “陛下今天把世家杀的干干净净又如何?早晚还会有新的世家利用制度再次崛起。不是吗?”

    ......

    “......”

    “......”

    “......”

    吴宁一席话,殿上这几个人面面相觑,默然无声。神情之错愕,更是溢于言表。

    憋了半天,最后还是武则天没忍住,问了一句,“哪个古人说的?”

    咳咳!吴宁差点没噎着。

    哪个古人不重要好不啦?重要的是内容。

    “陛下!”吴宁避之不答,换了个语气,“一概绞杀是没有用的,若想从根儿上解决问题,必须从制度上着手。”

    “制度?”武老太太果然不再纠结。

    别管是哪个古人说的,也别管说没说过,细想之下,还真的就是这个道理。

    世家的出现,确是制度造成的,也就是从魏晋开始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那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呢?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以州郡为单位,在各州郡选出一个在朝中任高官,且德高望重的名人,任命为“大中正”。

    再由大中正从本州之中,选一个稍稍比自己差一点的德高望重人物,任命为“小中正”。

    于是,各州郡就有了大、小中正。

    那大小中正是干什么的呢?这两人就一个任务:从本州选拔人才,向朝廷举荐。

    他们手里有一张类似于“人才调查表”的东西,对所辖境内,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秩序的四有青年逐一审查,在表格中分置九等。

    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

    然后,再把这九等名单提交吏部。吏部就可以按照等级,直接派官儿了。

    明白了吧?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

    只这么寥寥几句,大伙儿就应该明白,这里面“大、小中正”得有多大的权利,这个制度又存在着多大弊端。

    ......

    大中正选小中正,两人再一块儿挑官儿。

    可人都是自私的啊!我爸爸要是大中正,那他就算不把我这个亲儿子放在上上等,起码也得在选官之列吧?

    于是,世家就这么出现了。

    到了隋唐时期,在皇权的引导下,九品中正制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空间。

    可是,繁衍了几百年啊!

    世家已经不需要九品中正制了,特么一州一郡,甚至几州几郡,只要是识字的都是一个姓儿,都是他们家亲戚。

    你选去吧,选谁都是我家的。

    甚至都不用选官,七姓十家光是家里出的那些宰相,得的那些爵位,用这些功劳向皇权要一点“恩荫”的官额,那就够把朝堂填一半儿了。

    所以,武则天才要赶尽杀绝,把七姓十家灭了,那这些问题也就都不存在了。

    虽有阵痛,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还是值得的。

    可是现在,穆子究说杀不得,还说什么制度......

    老太太当然知道制度有问题,可是怎么改?怎么变?

    “制度?谈何容易!?难道,你还有改制之法!?”

    武则天还真不信了,朝廷里那么多能臣,天天就琢磨着怎么改制都未有建树,你还能弄出点新鲜的来?

    “......”

    好吧!

    “回禀陛下!”吴老九一弯腰,“微臣......还真有。”

    “啊!?”武则天惊了。

    你有?你有你不早说!?

    “说下去!”

    “单就官制而论,其实很简单,废止举荐制,收紧恩荫,大行科举。”

    “不举荐,少恩荫,也就把世家上升的通道堵死了。”

    “大行科举,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不是人才,科场走一遭。”

    “公平,也省了麻烦!”

    “......”

    武则天沉默了。

    “能行吗?”老太太有点不确定。

    现在的大周,包括大唐时期,还是以举荐为主,恩荫为辅。

    毕竟这个时候,知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准确地说,是少数家族手中。叔叔举荐侄子,或者子承父业,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举荐和恩荫才更有效率。

    至于科举......

    科举就是个幌子,朝廷那么大的用人量,单靠科举考上来的那么几个人是不可能供应的。

    这也是武则天宁可杀了世家,让天下乱一乱,也没想过去大兴科举的原因。

    在她的认知里,民间的寒门子弟毕竟是少数,科举也兴不起来。

    不得不说,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

    如果换了宋、明、清的任何一位皇帝,非笑话武则天是傻帽儿不可,太小看天下人“当官的决心了”。

    殊不知,终大唐一朝,从科举入仕的人才,加一块儿也就几百人。可是到了大宋,呵呵,几百人?一科就录用一千多的也不是没有。

    武则天担心的这个事儿,根本就不存在。

    其实,她现在要干的事儿和黄巢有什么区别呢?都是把世家杀了个干干净净。

    不同的是,到了北宋时期,赵家是不得以而为之。

    那时候,已经没有世家了,文人家族更是少之又少。朝堂上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爆发户,更没什么可举荐、恩荫的。

    所以,赵家只能被动地收紧举荐和恩荫的用官渠道,转而大力发展科举。

    而武则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