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三国之最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汉之作战部队实行的是正规的部曲制,从上往下依次为:军、部、曲、屯、队、什、伍。
“军”不常设,通常在打仗的时候才设置,战事一结束,“兵皆散归”。
“军”以下则为常置的军事单位,其中“部”是基本编制单位,或称“营”、“校”,就其兵员人数而言,大约相当於后世的“团”,大体以一两千人为常制,但也有一些较大的“部”,人数可达七八千人,这就近似於后世的“师”了。
经过统计,乐进、小夏、江鹄带来的铁官徒、奴及工匠总共有一千一百二十多人,其中工匠有一百多人。
乱世之中,工匠的价值远大於士兵,尤其乐进、小夏、江鹄带来的这些工匠还都是富有经验的铁匠,会冶铁、会打造兵器铠甲,价值更大,因此,荀贞不打算把他们编入作战部队,而是单独给他们编了一个“匠营”,如此一来,也就是说,剩下能上阵杀敌的徒、奴总计不到千人。
加上荀贞门下的二百多宾客,一千二百多人。
荀贞把这一千二百多人混编成了一“部”。
下分六“曲”,一“曲”二百人。
每“曲”又下分两“屯”,每屯百人。
每“屯”又下分两队,每队五十人。
每“队”又下分五什,每什十人。
每“什”又下分两伍,每伍五人。
多出来的还有二十多人,荀贞留为亲卫。
依照正规军制,“部”的最高长官是校尉。校尉乃是仅次於将军的高级将领,秩比二千石。尽管这支仓促成军的部队并非正规编制,而是民团性质,但荀贞一个区区百石兵曹椽也是没有资格统领的,因而,在编成军伍后,名义上的指挥权依然交给了文太守。
只是,指挥权虽交给了文太守,实际上的控制权却是在荀贞的手中,——这支部队的所有军官都是荀贞亲自选拔、任命的,绝大部分都是他门下的宾客或者心腹亲信。
要说起来,荀贞在军官的任命上也是下了挺大一番心思的。
他手下的门客、亲信虽还不到三百人,且其为首者多为西乡人,但不知不觉间已分成了几个山头。
一个是曾在西乡别院住过的轻侠们,如刘邓、高家兄弟、苏家兄弟、江鹄等等,以许仲、江禽为首。一个是原繁阳亭受训的里民,如史巨先等,包括程偃,以陈褒为首。一个是“客军”,也即高素、冯巩带来的那些助战门客,以高素为首。再一个就是“外地人”了,乐进、文聘。
此时正值用人之际,不能让谁觉得受委屈,也不能让哪一个山头一支独大。这样一来,在军官的任命上就得注意平衡。
经过仔细的考虑,荀贞把第一曲给了乐进。
乐进虽是外地人,不像许仲、陈褒那样“朋党”众多,但这一千多铁官徒都是他拉来的,他又有官身,乃是铁官主簿,因此,这第一曲的长官由他来当,名至实归,没有人提出异议。
第一曲下辖的两个屯、四个队,二十个什,四十个伍,总计六十六个中、低级军官。
一半由荀贞门下的宾客担任,一半由乐进从铁官徒中自选。
乐进在铁官里待了好几个月,颇拉拢了一些骁勇的铁官徒,用为心腹。这次他能够顺利地把铁官徒拉出来,这些人起了不小作用。有功就得行赏,三十多个职位,足够安排了。
第二曲给了许仲,第三曲给了江禽。
许仲、江禽两人投奔荀贞最早,两年多来忠心耿耿,剿灭寇贼、扑杀第三氏、雪夜攻庄、两次随荀贞出城与黄巾军野战,於荀贞门下的这些人中,他们功劳最大。
至於这两个曲下辖的诸屯、队等的长官,便悉由荀贞门下的轻侠们担任。
第四曲给了陈褒。
陈褒是荀贞在繁阳亭的“故吏”,要论勇武,他不及许仲、刘邓等,但若论机智灵活,在荀贞门下的这些宾客中,他稳居前列,且他有个别人难及的长处,那就是因为他性子活的关系,擅长与部众打成一片,能服众。
在荀贞离开西乡的日子里,他非但不负荀贞的嘱托,把繁阳亭受训的那百余里民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而且在得悉太平道将反之后,能在第一时间把这些里民组织起来,夜驰数十里,赶到颍阴救援。——只这一件事,就足可看出他的能力。
须知,“里民”不同轻侠,就算他们受过训练,也只是百姓而已,在得知有人将要揭旗造反之后,这些里民非但没有惧怕逃散,反而在他的组织下,敢驰奔数十里,主动前去颍阴救助,这是非常了不得的。
又在这几天的作战中,荀贞通过观察,发现陈褒亦是颇有带兵才能的。... -->>
汉之作战部队实行的是正规的部曲制,从上往下依次为:军、部、曲、屯、队、什、伍。
“军”不常设,通常在打仗的时候才设置,战事一结束,“兵皆散归”。
“军”以下则为常置的军事单位,其中“部”是基本编制单位,或称“营”、“校”,就其兵员人数而言,大约相当於后世的“团”,大体以一两千人为常制,但也有一些较大的“部”,人数可达七八千人,这就近似於后世的“师”了。
经过统计,乐进、小夏、江鹄带来的铁官徒、奴及工匠总共有一千一百二十多人,其中工匠有一百多人。
乱世之中,工匠的价值远大於士兵,尤其乐进、小夏、江鹄带来的这些工匠还都是富有经验的铁匠,会冶铁、会打造兵器铠甲,价值更大,因此,荀贞不打算把他们编入作战部队,而是单独给他们编了一个“匠营”,如此一来,也就是说,剩下能上阵杀敌的徒、奴总计不到千人。
加上荀贞门下的二百多宾客,一千二百多人。
荀贞把这一千二百多人混编成了一“部”。
下分六“曲”,一“曲”二百人。
每“曲”又下分两“屯”,每屯百人。
每“屯”又下分两队,每队五十人。
每“队”又下分五什,每什十人。
每“什”又下分两伍,每伍五人。
多出来的还有二十多人,荀贞留为亲卫。
依照正规军制,“部”的最高长官是校尉。校尉乃是仅次於将军的高级将领,秩比二千石。尽管这支仓促成军的部队并非正规编制,而是民团性质,但荀贞一个区区百石兵曹椽也是没有资格统领的,因而,在编成军伍后,名义上的指挥权依然交给了文太守。
只是,指挥权虽交给了文太守,实际上的控制权却是在荀贞的手中,——这支部队的所有军官都是荀贞亲自选拔、任命的,绝大部分都是他门下的宾客或者心腹亲信。
要说起来,荀贞在军官的任命上也是下了挺大一番心思的。
他手下的门客、亲信虽还不到三百人,且其为首者多为西乡人,但不知不觉间已分成了几个山头。
一个是曾在西乡别院住过的轻侠们,如刘邓、高家兄弟、苏家兄弟、江鹄等等,以许仲、江禽为首。一个是原繁阳亭受训的里民,如史巨先等,包括程偃,以陈褒为首。一个是“客军”,也即高素、冯巩带来的那些助战门客,以高素为首。再一个就是“外地人”了,乐进、文聘。
此时正值用人之际,不能让谁觉得受委屈,也不能让哪一个山头一支独大。这样一来,在军官的任命上就得注意平衡。
经过仔细的考虑,荀贞把第一曲给了乐进。
乐进虽是外地人,不像许仲、陈褒那样“朋党”众多,但这一千多铁官徒都是他拉来的,他又有官身,乃是铁官主簿,因此,这第一曲的长官由他来当,名至实归,没有人提出异议。
第一曲下辖的两个屯、四个队,二十个什,四十个伍,总计六十六个中、低级军官。
一半由荀贞门下的宾客担任,一半由乐进从铁官徒中自选。
乐进在铁官里待了好几个月,颇拉拢了一些骁勇的铁官徒,用为心腹。这次他能够顺利地把铁官徒拉出来,这些人起了不小作用。有功就得行赏,三十多个职位,足够安排了。
第二曲给了许仲,第三曲给了江禽。
许仲、江禽两人投奔荀贞最早,两年多来忠心耿耿,剿灭寇贼、扑杀第三氏、雪夜攻庄、两次随荀贞出城与黄巾军野战,於荀贞门下的这些人中,他们功劳最大。
至於这两个曲下辖的诸屯、队等的长官,便悉由荀贞门下的轻侠们担任。
第四曲给了陈褒。
陈褒是荀贞在繁阳亭的“故吏”,要论勇武,他不及许仲、刘邓等,但若论机智灵活,在荀贞门下的这些宾客中,他稳居前列,且他有个别人难及的长处,那就是因为他性子活的关系,擅长与部众打成一片,能服众。
在荀贞离开西乡的日子里,他非但不负荀贞的嘱托,把繁阳亭受训的那百余里民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而且在得悉太平道将反之后,能在第一时间把这些里民组织起来,夜驰数十里,赶到颍阴救援。——只这一件事,就足可看出他的能力。
须知,“里民”不同轻侠,就算他们受过训练,也只是百姓而已,在得知有人将要揭旗造反之后,这些里民非但没有惧怕逃散,反而在他的组织下,敢驰奔数十里,主动前去颍阴救助,这是非常了不得的。
又在这几天的作战中,荀贞通过观察,发现陈褒亦是颇有带兵才能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