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桓玄崛起 (1/2)
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南北朝之征伐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公元396年,对江东而言,真是多事之秋。
元月,孝武帝驾崩,中枢大权尽归司马道子。
三月,王恭在京口发布檄文,逼得司马道子下令诛杀了心腹王国宝。
不等江东上下松一口气,四月时,长江上游又突起一场大乱。
而掀起动乱的罪魁祸首,正是南郡公桓玄。
当初王恭之乱被平定后,司马道子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
其中刘牢之被任命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晋陵诸军事,成为北府名至实归的领袖。
不过,司马道子并不信任刘牢之,故并未让对方像王恭那样兼任兖、徐二州刺史。
基于此,司马道子加封会稽王府司马、右将军谢琰为卫将军、兖州刺史、假节,与刘牢之同驻京口。
又在司马尚之建议下,为拉拢刘裕,他改任刘裕为徐州刺史,接替刘牢之向南移驻淮阴。
让刘裕移驻淮阴目的十分明显,显然司马道子想借刘裕来分化、拉拢北府旧将。
如此一来,刘牢之前有谢琰监视,后又刘裕虎视,怕是再不敢轻易作乱。
安排好建康以东诸藩镇,司马道子开始将目光瞄准了荆州三藩。
眼下司马道子迫切需要破坏掉荆州三藩联盟,以此来解除长江上游威胁。
由于桓玄始终不肯去广州任职,司马道子不得不改任其为江州刺史。
不久,雍州刺史郗恢在荆州三藩联合反对下,被迫回朝廷任尚书。
雍州刺史一空缺,立即引来桓玄、杨佺期觊觎。
司马元显得知后,遂向其父会稽王建议,趁机瓦解荆州三藩联盟。
于是,司马道子下诏任命杨佺期为都督梁雍秦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
并进封桓冲之子桓修为荆州刺史,反倒将殷仲堪贬为广州刺史。
司马元显这一建议,很快起到了应用作用。
殷仲堪得到诏书以后,不禁勃然大怒,遂敦促桓玄、杨佺期再度联合威胁朝廷。
然而,接到殷仲堪书信,杨佺期、桓玄纷纷按兵不动,两人各有自己盘算。
对桓玄而言,此次利用形势变化,迫使朝廷将江州刺史交给自己,他已很满意。
而杨佺期虽有弘农杨氏背景,但在晋人眼里,他与刘牢之身份几乎不相上下,均为中下级士族阶层。
如今能够混迹都督三州,对他而言,也很不错了。
况且今王恭已死,而殷仲堪不会打仗,刘牢之又已归顺朝廷,再打下去,胜负难料。
反正好处已拿到手,何必非冒着灭门风险孤注一掷?见好就收最是稳妥。
桓玄、杨佺期不愿动弹,仅靠殷仲堪一人自是无法成事,不得已只好作罢。
不过,这样一来,荆州三藩之间矛盾已彻底激化,不过时暂时维持了表面和平。
然三人虽各怀鬼胎,但也不得不暂时结盟,以共同对抗司马道子。
但是经过一系列巨变后,三人之间地位、实力对比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名义上的老大殷仲堪被迫让位,与杨佺期共同推举桓玄为新盟主。
在结盟前夕,杨佺期秘密向殷仲堪建议,准备在歃血为盟时诛杀桓玄。
殷仲堪虽然对桓玄心存忌惮,但同样也不放心杨佺期。
他担心一旦杨佺期杀死了桓玄,将会进一步加害他,遂严厉阻止了刺杀行动。
而桓玄当上了盟主后,为了安抚殷仲堪,不得不让桓修将荆州刺史一职还给对方。
于是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荆州三藩总算再次达成妥协。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桓玄很快得知杨佺期密谋刺杀自己的计划。
桓玄是谁?天之骄子,豪门贵公子,向来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
如今受杨佺期算计,岂能不报复?
于是乎,当誓言尚言犹在耳之际,桓玄开始秘密计划灭掉杨佺期。
作为江州刺史,桓玄不仅没有去豫章上任,反而将江州治所迁到了夏口。
夏口,控御长江中游,向西可以防御江陵殷仲堪,向北可威胁襄阳杨佺期。
而桓玄迅速坐大,也越来越让殷仲堪感到不安,遂秘密联络杨佺期,欲合击桓玄。
然殷仲堪却不知,此时桓玄也觉得夺取荆州机会成熟。
于是,桓玄对外宣称将北伐关中,帮助大都... -->>
p
公元396年,对江东而言,真是多事之秋。
元月,孝武帝驾崩,中枢大权尽归司马道子。
三月,王恭在京口发布檄文,逼得司马道子下令诛杀了心腹王国宝。
不等江东上下松一口气,四月时,长江上游又突起一场大乱。
而掀起动乱的罪魁祸首,正是南郡公桓玄。
当初王恭之乱被平定后,司马道子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
其中刘牢之被任命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晋陵诸军事,成为北府名至实归的领袖。
不过,司马道子并不信任刘牢之,故并未让对方像王恭那样兼任兖、徐二州刺史。
基于此,司马道子加封会稽王府司马、右将军谢琰为卫将军、兖州刺史、假节,与刘牢之同驻京口。
又在司马尚之建议下,为拉拢刘裕,他改任刘裕为徐州刺史,接替刘牢之向南移驻淮阴。
让刘裕移驻淮阴目的十分明显,显然司马道子想借刘裕来分化、拉拢北府旧将。
如此一来,刘牢之前有谢琰监视,后又刘裕虎视,怕是再不敢轻易作乱。
安排好建康以东诸藩镇,司马道子开始将目光瞄准了荆州三藩。
眼下司马道子迫切需要破坏掉荆州三藩联盟,以此来解除长江上游威胁。
由于桓玄始终不肯去广州任职,司马道子不得不改任其为江州刺史。
不久,雍州刺史郗恢在荆州三藩联合反对下,被迫回朝廷任尚书。
雍州刺史一空缺,立即引来桓玄、杨佺期觊觎。
司马元显得知后,遂向其父会稽王建议,趁机瓦解荆州三藩联盟。
于是,司马道子下诏任命杨佺期为都督梁雍秦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
并进封桓冲之子桓修为荆州刺史,反倒将殷仲堪贬为广州刺史。
司马元显这一建议,很快起到了应用作用。
殷仲堪得到诏书以后,不禁勃然大怒,遂敦促桓玄、杨佺期再度联合威胁朝廷。
然而,接到殷仲堪书信,杨佺期、桓玄纷纷按兵不动,两人各有自己盘算。
对桓玄而言,此次利用形势变化,迫使朝廷将江州刺史交给自己,他已很满意。
而杨佺期虽有弘农杨氏背景,但在晋人眼里,他与刘牢之身份几乎不相上下,均为中下级士族阶层。
如今能够混迹都督三州,对他而言,也很不错了。
况且今王恭已死,而殷仲堪不会打仗,刘牢之又已归顺朝廷,再打下去,胜负难料。
反正好处已拿到手,何必非冒着灭门风险孤注一掷?见好就收最是稳妥。
桓玄、杨佺期不愿动弹,仅靠殷仲堪一人自是无法成事,不得已只好作罢。
不过,这样一来,荆州三藩之间矛盾已彻底激化,不过时暂时维持了表面和平。
然三人虽各怀鬼胎,但也不得不暂时结盟,以共同对抗司马道子。
但是经过一系列巨变后,三人之间地位、实力对比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名义上的老大殷仲堪被迫让位,与杨佺期共同推举桓玄为新盟主。
在结盟前夕,杨佺期秘密向殷仲堪建议,准备在歃血为盟时诛杀桓玄。
殷仲堪虽然对桓玄心存忌惮,但同样也不放心杨佺期。
他担心一旦杨佺期杀死了桓玄,将会进一步加害他,遂严厉阻止了刺杀行动。
而桓玄当上了盟主后,为了安抚殷仲堪,不得不让桓修将荆州刺史一职还给对方。
于是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荆州三藩总算再次达成妥协。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桓玄很快得知杨佺期密谋刺杀自己的计划。
桓玄是谁?天之骄子,豪门贵公子,向来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
如今受杨佺期算计,岂能不报复?
于是乎,当誓言尚言犹在耳之际,桓玄开始秘密计划灭掉杨佺期。
作为江州刺史,桓玄不仅没有去豫章上任,反而将江州治所迁到了夏口。
夏口,控御长江中游,向西可以防御江陵殷仲堪,向北可威胁襄阳杨佺期。
而桓玄迅速坐大,也越来越让殷仲堪感到不安,遂秘密联络杨佺期,欲合击桓玄。
然殷仲堪却不知,此时桓玄也觉得夺取荆州机会成熟。
于是,桓玄对外宣称将北伐关中,帮助大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