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苗安的种田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窝没有伪更哦!!而且粗长惹
元利十五年冬,大昱朝皇帝忽染恶疾,不日崩而太子未定。其子有三,长子南耀,次子南顷,三子南濯。众人拥耀继位,然南顷不甘,誓夺其位,历时一年二人皆亡,满朝悲痛。后南濯加冕,天下始定,国号庆安。
“真是无聊啊。”南濯坐在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龙椅上,单手托腮,饶有兴味地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礼部尚书与刑部尚书。
“陛下,您说个公道话。”礼部尚书白志清话锋一转请南濯评判。
“嗯,白爱卿言之有理。”南濯点头道。
“陛下,先皇妃子理应殉葬,皇上仁厚费了此制,怎能继续留她们在宫中生活?”刑部尚书江泉一脸正气。
“嗯,江爱卿也言之有理。”
“陛下三思。”众臣齐齐跪下,这情景自南濯登基一个月以来已经出现多次,南濯淡定抬手。
“众爱卿平身。”南濯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先皇妃子殉葬本就不可取,理应废除,当然,也不能让她们待在原来宫中,这样,有意出宫的,妥善安排,不愿出宫的,划出一片供其居住。爱卿们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大家又齐齐站起来,每次他们有所争议,皇上总是一言不发,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问他也只是一句“言之有理”,他们只能一起“逼”皇上决策。
“那此事就交给白爱卿和江爱卿。”这其实也不能怪南濯,一觉醒来,入目便是明黄的床帐,金灿灿的大床,再就是盘龙的寝殿,辉煌的古风建筑,他冷静良久才确定这不是梦境,他真的穿越成了登基前一晚的准皇帝。
了解到这位新皇的生前经历,南濯只觉得造化弄人,无意之人偏成赢家,无心争斗反遭其害,这原主的死必有蹊跷。嗟叹之余,他更担心自己,礼节之类尚且好说,治国之道凭借原主记忆和满朝文武也尚可应付,只是这古代想想就无趣,他担心自己不喜束缚的灵魂可以坚持多久。南濯轻叹一声,抬了抬手,身后的太监总管福石会意。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要奏。”户部尚书出列,躬身说到。
“何事?”
“安阳太守近日递上折子,请求朝廷发放赈灾粮款,然而国库空虚,所以微臣特请示陛下。”
南濯没有立刻答话,的确,皇位之争虽然只持续了一年但牵连甚广,致使朝唐动荡,他继位之后百废待兴,许多官职仍然空着,不过……
“如果朕没记错,近几年并未有何处受灾,这安阳……”
“陛下有所不知,五年前丹河水患,安阳受灾,民不聊生,尤其是河畔的青玉镇,田地皆被淹没,所以先皇下旨每年给予赈灾粮直到其百姓可以自给自足。”
“原来如此。国库当真筹不出银子了吗?”南濯思考着解决之道。
“陛下。臣以为,这灾,不必再济。”一道声音响起,温润却坚定,带着点秋日清晨凉凉的气息。南濯抬头,是户部侍郎,文竹。
“哦?文爱卿何出此言?”南濯对这个人倒是有印象。容貌俊秀,身姿挺拔,立在堂下好似青竹,气质脱俗,举手投足尽显谦谦君子之风,一袭官服,两袖清风,端得是个风流名士。不过听说有些刻板,现在见他进言,不疾不徐的样子让南濯起了兴趣。
文竹微微皱眉,皇上的眼神为何如此奇怪,一定是自己的错觉,此乃天子,不可亵渎。他悄悄捏了捏袖口,朗声道:“微臣一年前曾经去过青玉镇,那里民风淳朴,耕种已然恢复,且百姓发展之心坚定,相信假以时日必能重现往日富庶盛况。”
户部尚书挑眉:“既如此,多些粮食钱财岂不是更好?”
南濯没有说话,户部尚书所说恰是他所想,便继续盯着文竹瞧。
文竹又捏了捏袖口:“微臣在青玉镇时曾经问过百姓,朝廷所发粮款用意虽好却难以落到实处,尤其是……”
“百姓所言岂可当真?”吏部侍郎瞪着眼睛打断了文竹,“他们目不识丁,又怎能理解先皇与陛下的良苦用心?”
南濯直起身子,看向义愤填膺的吏部侍郎,根据密报,此人是护国公麾下之人。护国公南子彻,自己的皇叔,年龄只比双十的自己大十岁,手里握着一支不小的势力,但平日里都是直挺挺站在那,从上朝到散朝,现在也还是面无表情,吏部侍郎的发言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
文竹面对激动的吏部侍郎表情不变:“阁下所言未免有失偏颇,他们的确学识不高,但是陛下所思所想无一不是为了天下百姓,好与不好,自然也是他们说了算。”
吏部侍郎语塞,这不是说自己在贬低皇上捧在手心里的人吗?他话锋一转,“文侍郎倒是好兴致,当时正值多事之秋,还有心思探查民情?”
文竹的表情仍然淡淡的,南濯却莫名地捕捉到了一丝伤感:“并非下官有闲情雅致,只是下官的父亲离世,命我将之葬在祖籍青玉镇罢了。”
南濯恍然,在这个朝代为官,若遇父母去世,没有丁忧一说,也就是不用辞官,请假即可。不知怎的,他脱口而出一句:“那文爱卿家中还有何人?”
文竹一愣,继而恭敬道:“回陛下,家中尚有母亲和未出阁的妹妹... -->>
窝没有伪更哦!!而且粗长惹
元利十五年冬,大昱朝皇帝忽染恶疾,不日崩而太子未定。其子有三,长子南耀,次子南顷,三子南濯。众人拥耀继位,然南顷不甘,誓夺其位,历时一年二人皆亡,满朝悲痛。后南濯加冕,天下始定,国号庆安。
“真是无聊啊。”南濯坐在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龙椅上,单手托腮,饶有兴味地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礼部尚书与刑部尚书。
“陛下,您说个公道话。”礼部尚书白志清话锋一转请南濯评判。
“嗯,白爱卿言之有理。”南濯点头道。
“陛下,先皇妃子理应殉葬,皇上仁厚费了此制,怎能继续留她们在宫中生活?”刑部尚书江泉一脸正气。
“嗯,江爱卿也言之有理。”
“陛下三思。”众臣齐齐跪下,这情景自南濯登基一个月以来已经出现多次,南濯淡定抬手。
“众爱卿平身。”南濯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先皇妃子殉葬本就不可取,理应废除,当然,也不能让她们待在原来宫中,这样,有意出宫的,妥善安排,不愿出宫的,划出一片供其居住。爱卿们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大家又齐齐站起来,每次他们有所争议,皇上总是一言不发,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问他也只是一句“言之有理”,他们只能一起“逼”皇上决策。
“那此事就交给白爱卿和江爱卿。”这其实也不能怪南濯,一觉醒来,入目便是明黄的床帐,金灿灿的大床,再就是盘龙的寝殿,辉煌的古风建筑,他冷静良久才确定这不是梦境,他真的穿越成了登基前一晚的准皇帝。
了解到这位新皇的生前经历,南濯只觉得造化弄人,无意之人偏成赢家,无心争斗反遭其害,这原主的死必有蹊跷。嗟叹之余,他更担心自己,礼节之类尚且好说,治国之道凭借原主记忆和满朝文武也尚可应付,只是这古代想想就无趣,他担心自己不喜束缚的灵魂可以坚持多久。南濯轻叹一声,抬了抬手,身后的太监总管福石会意。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要奏。”户部尚书出列,躬身说到。
“何事?”
“安阳太守近日递上折子,请求朝廷发放赈灾粮款,然而国库空虚,所以微臣特请示陛下。”
南濯没有立刻答话,的确,皇位之争虽然只持续了一年但牵连甚广,致使朝唐动荡,他继位之后百废待兴,许多官职仍然空着,不过……
“如果朕没记错,近几年并未有何处受灾,这安阳……”
“陛下有所不知,五年前丹河水患,安阳受灾,民不聊生,尤其是河畔的青玉镇,田地皆被淹没,所以先皇下旨每年给予赈灾粮直到其百姓可以自给自足。”
“原来如此。国库当真筹不出银子了吗?”南濯思考着解决之道。
“陛下。臣以为,这灾,不必再济。”一道声音响起,温润却坚定,带着点秋日清晨凉凉的气息。南濯抬头,是户部侍郎,文竹。
“哦?文爱卿何出此言?”南濯对这个人倒是有印象。容貌俊秀,身姿挺拔,立在堂下好似青竹,气质脱俗,举手投足尽显谦谦君子之风,一袭官服,两袖清风,端得是个风流名士。不过听说有些刻板,现在见他进言,不疾不徐的样子让南濯起了兴趣。
文竹微微皱眉,皇上的眼神为何如此奇怪,一定是自己的错觉,此乃天子,不可亵渎。他悄悄捏了捏袖口,朗声道:“微臣一年前曾经去过青玉镇,那里民风淳朴,耕种已然恢复,且百姓发展之心坚定,相信假以时日必能重现往日富庶盛况。”
户部尚书挑眉:“既如此,多些粮食钱财岂不是更好?”
南濯没有说话,户部尚书所说恰是他所想,便继续盯着文竹瞧。
文竹又捏了捏袖口:“微臣在青玉镇时曾经问过百姓,朝廷所发粮款用意虽好却难以落到实处,尤其是……”
“百姓所言岂可当真?”吏部侍郎瞪着眼睛打断了文竹,“他们目不识丁,又怎能理解先皇与陛下的良苦用心?”
南濯直起身子,看向义愤填膺的吏部侍郎,根据密报,此人是护国公麾下之人。护国公南子彻,自己的皇叔,年龄只比双十的自己大十岁,手里握着一支不小的势力,但平日里都是直挺挺站在那,从上朝到散朝,现在也还是面无表情,吏部侍郎的发言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
文竹面对激动的吏部侍郎表情不变:“阁下所言未免有失偏颇,他们的确学识不高,但是陛下所思所想无一不是为了天下百姓,好与不好,自然也是他们说了算。”
吏部侍郎语塞,这不是说自己在贬低皇上捧在手心里的人吗?他话锋一转,“文侍郎倒是好兴致,当时正值多事之秋,还有心思探查民情?”
文竹的表情仍然淡淡的,南濯却莫名地捕捉到了一丝伤感:“并非下官有闲情雅致,只是下官的父亲离世,命我将之葬在祖籍青玉镇罢了。”
南濯恍然,在这个朝代为官,若遇父母去世,没有丁忧一说,也就是不用辞官,请假即可。不知怎的,他脱口而出一句:“那文爱卿家中还有何人?”
文竹一愣,继而恭敬道:“回陛下,家中尚有母亲和未出阁的妹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