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何以红尘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迁徙,最后,古灵州城由今宁夏吴忠市古城,第三次迁徙,迁至灵州“新城”(朱栴语)今宁夏灵武市。“大河东”,说明灵州“新城”是黄河改道紧贴城西流过,但,灵州“新城”地势比较高,属于鄂尔多斯台地边缘,正如朱栴所说的“地土高爽”。
明代工部尚书、驻守灵州的河东道张九德《新筑灵州河堤碑记》指出:“灵州阻河而城,其西南当河流之冲。复趋而北,可十里。每夏秋湍激,受害不啻,虽秦、汉二渠溉田至数千顷,而利与害错,其侵城实甚。”说明滨河而建的古灵州,既收黄河之利,也受黄河之害,这害就是黄河水泛滥改道不断“侵城实甚。”张九德接着指出:“洪武甲子(洪武十七年即1384年)迄今(今即明万历四十三年、1620年),城凡三徙,皆以河故。”张九德进一步确证朱栴所说故址在今吴忠市境内的古灵州,在明代初年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宣德三年(1428年)的44年中,曾三次迁徙,由今吴忠市第三次迁徙,迁至今日的宁夏灵武市。古灵州历史在新灵州城继续延续。因此,今日吴忠市与灵武市,原本就是一家人,两城离城相距仅有30里(15公里),一说34里(17公里) 无论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民族等各方面,都相同,两市均为回族聚居市,回族人口均超过或接近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两市人民语言均属“吴忠方言”(吴银官话),两市群众许多家甚至都还是亲戚。所以,吴忠与灵武,都源于一个古灵州,都是古灵州的继承者,都拥有古灵州的辉煌历史和文化。
张九德到新灵州(今灵武市)出任灵州河东兵备道的时候,黄河逼近新灵州城下,情况再次发生严重危急,他指出:“而河亦益徙而东,自不佞来受事不一载,去城仅数十武矣。” (古时候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数十武,意思是几十个半步远,就是非常近,黄河河水距城不远,已经到新灵州城城墙外面附近了。) 以至于灵州城“人情汹汹,议徙民、徙城”。 当地官员要求第四次次搬迁百姓搬迁灵州城。
张九德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至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两年时间,采取了以石块为材料,在黄河“故道”今吴忠市西部河岸,筑建“灵州河堤”,同时,疏浚秦、汉二渠,成功地阻止了黄河水害,加之灵州“新城”“地土高爽”,河堤建城之后,黄河水“去城已数十里矣!”河水后退了,终于没有再次淹没灵州新城,成功地阻止了黄河水害,使第三次迁徙的新灵州城(今灵武市)免遭第四次淹没、迁徙的祸害。但明末清初,黄河水患仍然继续不断发生,继续不断冲击新灵州城。迁至“地土高爽”的灵州“新城”(今灵武市)人,经历明末清初的黄河水患以及战乱之苦,不想再第四次被黄河水淹没,由于当时人们还信仰宗教风水,认为佛塔可以借助佛的力量“镇”住黄河,不让黄河肆虐泛滥冲圮新灵州城。于是,到清初康熙年间,新灵州便修建了镇河塔(镇海塔),以防该城市第四次被淹没而迁徙。这就是镇河塔建塔的历史背景。
2.历史沿革
据康熙年间《重建镇河塔碑记》(康熙六十一年立)记载: 镇河塔始建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塔与寺,同时竣工。塔建于寺内,寺在塔周围。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灵州发生地震,塔身被震裂。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再次发生特大地震,镇河塔连同寺庙塌为一片废墟。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原地重建,因连年自然灾害,粮食欠收,财力艰难,三年间塔身仅建起三层便中道而止。经过10年筹备,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3次开工再建,直至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历时20年,终于建成今日镇河塔。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地方绅士许相等人提出“无下殿不足壮观”,建议修下殿。经多方募化,两年后又在上殿对面依次建成中殿、下殿。1935年后,又在塔身周围分别建起一座八卦亭。当时寺院占地30亩,围墙高两丈,墙外有一丈多宽的护寺河,河两岸种植树木。1963年,镇河塔被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古建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期间,镇河塔寺院及围墙全部被拆除,寺院内外树木全部被砍光,护寺河也被填平。
——节选自《百度·百科·镇河塔》
迁徙,最后,古灵州城由今宁夏吴忠市古城,第三次迁徙,迁至灵州“新城”(朱栴语)今宁夏灵武市。“大河东”,说明灵州“新城”是黄河改道紧贴城西流过,但,灵州“新城”地势比较高,属于鄂尔多斯台地边缘,正如朱栴所说的“地土高爽”。
明代工部尚书、驻守灵州的河东道张九德《新筑灵州河堤碑记》指出:“灵州阻河而城,其西南当河流之冲。复趋而北,可十里。每夏秋湍激,受害不啻,虽秦、汉二渠溉田至数千顷,而利与害错,其侵城实甚。”说明滨河而建的古灵州,既收黄河之利,也受黄河之害,这害就是黄河水泛滥改道不断“侵城实甚。”张九德接着指出:“洪武甲子(洪武十七年即1384年)迄今(今即明万历四十三年、1620年),城凡三徙,皆以河故。”张九德进一步确证朱栴所说故址在今吴忠市境内的古灵州,在明代初年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宣德三年(1428年)的44年中,曾三次迁徙,由今吴忠市第三次迁徙,迁至今日的宁夏灵武市。古灵州历史在新灵州城继续延续。因此,今日吴忠市与灵武市,原本就是一家人,两城离城相距仅有30里(15公里),一说34里(17公里) 无论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民族等各方面,都相同,两市均为回族聚居市,回族人口均超过或接近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两市人民语言均属“吴忠方言”(吴银官话),两市群众许多家甚至都还是亲戚。所以,吴忠与灵武,都源于一个古灵州,都是古灵州的继承者,都拥有古灵州的辉煌历史和文化。
张九德到新灵州(今灵武市)出任灵州河东兵备道的时候,黄河逼近新灵州城下,情况再次发生严重危急,他指出:“而河亦益徙而东,自不佞来受事不一载,去城仅数十武矣。” (古时候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数十武,意思是几十个半步远,就是非常近,黄河河水距城不远,已经到新灵州城城墙外面附近了。) 以至于灵州城“人情汹汹,议徙民、徙城”。 当地官员要求第四次次搬迁百姓搬迁灵州城。
张九德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至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两年时间,采取了以石块为材料,在黄河“故道”今吴忠市西部河岸,筑建“灵州河堤”,同时,疏浚秦、汉二渠,成功地阻止了黄河水害,加之灵州“新城”“地土高爽”,河堤建城之后,黄河水“去城已数十里矣!”河水后退了,终于没有再次淹没灵州新城,成功地阻止了黄河水害,使第三次迁徙的新灵州城(今灵武市)免遭第四次淹没、迁徙的祸害。但明末清初,黄河水患仍然继续不断发生,继续不断冲击新灵州城。迁至“地土高爽”的灵州“新城”(今灵武市)人,经历明末清初的黄河水患以及战乱之苦,不想再第四次被黄河水淹没,由于当时人们还信仰宗教风水,认为佛塔可以借助佛的力量“镇”住黄河,不让黄河肆虐泛滥冲圮新灵州城。于是,到清初康熙年间,新灵州便修建了镇河塔(镇海塔),以防该城市第四次被淹没而迁徙。这就是镇河塔建塔的历史背景。
2.历史沿革
据康熙年间《重建镇河塔碑记》(康熙六十一年立)记载: 镇河塔始建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塔与寺,同时竣工。塔建于寺内,寺在塔周围。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灵州发生地震,塔身被震裂。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再次发生特大地震,镇河塔连同寺庙塌为一片废墟。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原地重建,因连年自然灾害,粮食欠收,财力艰难,三年间塔身仅建起三层便中道而止。经过10年筹备,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3次开工再建,直至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历时20年,终于建成今日镇河塔。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地方绅士许相等人提出“无下殿不足壮观”,建议修下殿。经多方募化,两年后又在上殿对面依次建成中殿、下殿。1935年后,又在塔身周围分别建起一座八卦亭。当时寺院占地30亩,围墙高两丈,墙外有一丈多宽的护寺河,河两岸种植树木。1963年,镇河塔被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古建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期间,镇河塔寺院及围墙全部被拆除,寺院内外树木全部被砍光,护寺河也被填平。
——节选自《百度·百科·镇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