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慈噎了一下,回道,“不花这些咱们可以赚更多。”
董慈立马道,“目前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伤兵,或者伤兵的家属,还有很多是战死前线兵将的家属后人,咱们多考虑一些也是应该的,城区里配些医舍很有必要,万一像之前一样发生了事故,医师来得及时,说不定就不会出命案了。”
董慈不松口,董毅哭笑不得,实在劝不动她,只好照办了。
董慈等自家二哥出去了这才长长吐了口气,拿起文简又仔细看了一遍。
就算考虑她的意见,董毅和吕不韦重新拟定的这份也依然是严重剥削。
董慈虽是照这个时代的常态规矩让他们俩来定,但实在是干不出干活不发工资的事来。
董慈安慰自己说这不是她不适应这个社会非得要标新立异,她学习社会主义二十多年,在这方面另类些是应该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赚钱的愿望虽是迫切,但毕竟不是没饭吃,就当花钱买个心安理得,该加的适当加了一些。
董慈和董毅吕不韦等人来回探讨了几次,这才有了这么一份在董慈看来依然很辣眼睛的最终成果。
初初的设想经过反复商议论证,变成了一整套事无巨细完美的计划书。
这些完整的成果摆到赵政面前,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了,赵政听完后看了她好半响,听董慈说新城亏了她自己负责,盈利了每年给国库上缴十之一二的赋税,首肯了,并且将她一直想要没要到的《谏逐客书》原版真迹给她了,让她暂且将事情交给董毅去做,好好待在宫里安胎,董慈乐得眉开眼笑,忙不迭的点头应了,拿着这卷千古名文,宝贝一样给还有一个月出生的胡亥念了无数遍。
作者有话要说:赶上更新~(≧▽≦)/~啦啦啦
第123章我的名字叫胡亥
赵政早先让人查过秦国上下包括各州郡官员里墨家子弟的名册。
秦鸣来回禀的时候只捡着重要的说了一些,具体的都记录成册,足足有两箱子这么多,这还只是秦国里的。
李斯神色凝重,赵政听了后也未言语,只让秦鸣去安排,郡守以上官职的墨家弟子都派人暗中盯着。
秦鸣只是感慨墨门弟子遍布天下,听了吩咐就有些疑惑,儒墨两家弟子众多,在朝做官算起来儒家的弟子还要多一些,让彻查墨家弟子的名录本就奇怪了,现在还让人把这些有实权的官员给盯起来。
秦鸣踌躇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王上和上卿可是觉得有不妥之处。”
墨家非比寻常,尤其这百余年来年年战乱兵祸,墨门的子弟就越发多了。
以后会如何,谁都不敢下定论。
李斯摇摇头,倒是问了秦鸣一句,“秦鸣你近来接触得多,觉得墨家如何?”
秦鸣松了口气,回道,“原先听姑娘说墨门弟子是侠之大者,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属下不以为然,没成想竟是真的,墨门弟子果真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腓无拔,胫无毛说的就是他们了,连为官为将的弟子们都会自觉拿出一半的俸禄送回墨门去,用来帮助更多的人,能做到这种地步,当真非常人所能及。”
秦鸣顿了顿,还是接着道,“而且他们还讲义气,魏王魏增曾求助于墨家守卫大梁城,大梁失守,魏增不敌出逃被俘,反倒是墨家弟子死守大梁,言必信,行必果,最后一百二十余人全部死于大梁城。”
秦鸣语气里满是对墨家的钦佩之情,说是赞不绝口也不为过。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赵政未说什么,只摆手道,“先盯着便是,隐秘些,莫要打草惊蛇。”
秦鸣应了一声,领命出去了。
书房里就剩下了李斯赵政兴平三人,李斯在旁边坐下来,闲谈道,“原先倒不曾注意过,自出了六玄子杀子祭刑一事后,墨家便活络了。”
六玄子杀子祭刑,祭的是墨家的刑法,与秦国律法无关。
赵政将手里的文简递给李斯,回得漫不经心,“有兵有将,属下忠心耿耿上下一心,有钱有粮,有百姓、士人、商人拥戴,比之一大国也不差,难怪当年惠文王遇到墨家也要礼遇三分。”
李斯与兴平都听明白了赵政的言下之意,如今墨家的实力也不是当年的墨家可比的。
李斯点头,斟酌道,“四年前那群僧人在书舍里留的经书典籍,臣下细细研读过了,佛教与之墨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照里面的记载,彼处教众之多,影响之大超出想象,对墨家若放任自流,百年之后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政点头,想了想便道,“暂且按兵不动,蒙恬传来密信,十余波人相救张耳及其族人,半数以上皆为墨门人,待押回咸阳,行刑之时只怕更热闹,届时再做打算不迟。”
兴平虽是知道墨家有可取之处,但先前六玄子枉顾秦法在前,家规高于国律,为权当政,这不是可放任自流的事。
墨家虽是难对付,但麻烦的不止这个,兴平忧心忡忡,迟疑问,“咱们如何打算都好说,只是姑娘那里……”
董慈对墨家推崇之极,走得又近,当真要动墨家,她这一关就难过,闹起来只怕就不是小吵小闹了。
赵政揉了揉发胀的额头,摆手示意兴平此事先放一放,他的王后平日好说话,又听话又软和,只是一旦涉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整个人就跟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能一下子跳起来挠你几下,便是夫妻多年,设想在这件事上董慈能支持他是天方夜谭,绝对没有可能的。
李斯亦了解董慈,听了兴平的担忧,想起当年董慈逃离咸阳时浑身是伤的情形,见赵政眉头微蹙,便劝道,“阿政回去好好与阿慈说,事关重大,说清楚了她会明白的。”
赵政点头应了,董慈吵也好,闹也好,是打是骂他都能受了,只莫要如当年一般,说什么分手要离开他便好,这是她不能碰的地方。
李斯说完正事便告退了。
蒙恬五日后便可至咸阳,董慈生下胡亥的日子也近了,这件事还是先瞒一瞒的好。
赵政朝兴平吩咐道,“王后身边的人都交代一番,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嘴巴,另外把扶苏接回来,让他陪着王后,这一月暂且不用去军营了。”
兴平点头应了。
除非赵政打算采用墨家的主张,否则这是一统江山必走的一步棋,越早处理越好,非做不可。
临近胡亥出生的日子,除却朝堂政事,赵政基本都陪着董慈,董慈以为是朝事平顺的缘故。
事实上是赵政将消息隔绝到了宫门之外,董慈成日都呆在寝宫,连偶尔会进宫来说事情的董毅都被交代过不与她说墨家的事,咸阳城里发生了什么她一概不知。
蒙恬押解张耳至咸阳,与先前在咸阳散步谣言生事的六国商人并沿途抓获的刺客一起,共五百余人,渭水长堤处刑。
灭门必定要斩草除根,斩首之列的人数更多。
墨家向来讲究以暴制暴,以暴行侠,行刑当日出来行侠仗义是必然的事,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只是结果出人意料。
蒙恬方成领五百禁军埋伏渭水长堤,劫狱者不足百余人,怎么算都一场稳赢的仗,结果半数以上的逆贼给救走了,长堤之上喊杀声一片,蒙恬带兵追至城郊二十里,跟丢了。
蒙恬进宫来回禀的时候赵政正陪董慈用膳,赵政见他步履匆忙脸色铁青,便知事情有异,领着人去书房,一进门蒙恬便跪地行礼告罪,“臣该死,让逆贼逃了。”
秦川之内咸阳城君王脚下,墨家如入无人之地,在禁军眼皮底下把这么多人救走了。
赵政在书房里走了两步,吩咐道,“你和方成各带一路人马,以剿灭流匪的名义追讨逆贼,先摸清墨家的据点,围起来按兵不动,听令行事。”
慈噎了一下,回道,“不花这些咱们可以赚更多。”
董慈立马道,“目前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伤兵,或者伤兵的家属,还有很多是战死前线兵将的家属后人,咱们多考虑一些也是应该的,城区里配些医舍很有必要,万一像之前一样发生了事故,医师来得及时,说不定就不会出命案了。”
董慈不松口,董毅哭笑不得,实在劝不动她,只好照办了。
董慈等自家二哥出去了这才长长吐了口气,拿起文简又仔细看了一遍。
就算考虑她的意见,董毅和吕不韦重新拟定的这份也依然是严重剥削。
董慈虽是照这个时代的常态规矩让他们俩来定,但实在是干不出干活不发工资的事来。
董慈安慰自己说这不是她不适应这个社会非得要标新立异,她学习社会主义二十多年,在这方面另类些是应该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赚钱的愿望虽是迫切,但毕竟不是没饭吃,就当花钱买个心安理得,该加的适当加了一些。
董慈和董毅吕不韦等人来回探讨了几次,这才有了这么一份在董慈看来依然很辣眼睛的最终成果。
初初的设想经过反复商议论证,变成了一整套事无巨细完美的计划书。
这些完整的成果摆到赵政面前,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了,赵政听完后看了她好半响,听董慈说新城亏了她自己负责,盈利了每年给国库上缴十之一二的赋税,首肯了,并且将她一直想要没要到的《谏逐客书》原版真迹给她了,让她暂且将事情交给董毅去做,好好待在宫里安胎,董慈乐得眉开眼笑,忙不迭的点头应了,拿着这卷千古名文,宝贝一样给还有一个月出生的胡亥念了无数遍。
作者有话要说:赶上更新~(≧▽≦)/~啦啦啦
第123章我的名字叫胡亥
赵政早先让人查过秦国上下包括各州郡官员里墨家子弟的名册。
秦鸣来回禀的时候只捡着重要的说了一些,具体的都记录成册,足足有两箱子这么多,这还只是秦国里的。
李斯神色凝重,赵政听了后也未言语,只让秦鸣去安排,郡守以上官职的墨家弟子都派人暗中盯着。
秦鸣只是感慨墨门弟子遍布天下,听了吩咐就有些疑惑,儒墨两家弟子众多,在朝做官算起来儒家的弟子还要多一些,让彻查墨家弟子的名录本就奇怪了,现在还让人把这些有实权的官员给盯起来。
秦鸣踌躇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王上和上卿可是觉得有不妥之处。”
墨家非比寻常,尤其这百余年来年年战乱兵祸,墨门的子弟就越发多了。
以后会如何,谁都不敢下定论。
李斯摇摇头,倒是问了秦鸣一句,“秦鸣你近来接触得多,觉得墨家如何?”
秦鸣松了口气,回道,“原先听姑娘说墨门弟子是侠之大者,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属下不以为然,没成想竟是真的,墨门弟子果真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腓无拔,胫无毛说的就是他们了,连为官为将的弟子们都会自觉拿出一半的俸禄送回墨门去,用来帮助更多的人,能做到这种地步,当真非常人所能及。”
秦鸣顿了顿,还是接着道,“而且他们还讲义气,魏王魏增曾求助于墨家守卫大梁城,大梁失守,魏增不敌出逃被俘,反倒是墨家弟子死守大梁,言必信,行必果,最后一百二十余人全部死于大梁城。”
秦鸣语气里满是对墨家的钦佩之情,说是赞不绝口也不为过。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赵政未说什么,只摆手道,“先盯着便是,隐秘些,莫要打草惊蛇。”
秦鸣应了一声,领命出去了。
书房里就剩下了李斯赵政兴平三人,李斯在旁边坐下来,闲谈道,“原先倒不曾注意过,自出了六玄子杀子祭刑一事后,墨家便活络了。”
六玄子杀子祭刑,祭的是墨家的刑法,与秦国律法无关。
赵政将手里的文简递给李斯,回得漫不经心,“有兵有将,属下忠心耿耿上下一心,有钱有粮,有百姓、士人、商人拥戴,比之一大国也不差,难怪当年惠文王遇到墨家也要礼遇三分。”
李斯与兴平都听明白了赵政的言下之意,如今墨家的实力也不是当年的墨家可比的。
李斯点头,斟酌道,“四年前那群僧人在书舍里留的经书典籍,臣下细细研读过了,佛教与之墨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照里面的记载,彼处教众之多,影响之大超出想象,对墨家若放任自流,百年之后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政点头,想了想便道,“暂且按兵不动,蒙恬传来密信,十余波人相救张耳及其族人,半数以上皆为墨门人,待押回咸阳,行刑之时只怕更热闹,届时再做打算不迟。”
兴平虽是知道墨家有可取之处,但先前六玄子枉顾秦法在前,家规高于国律,为权当政,这不是可放任自流的事。
墨家虽是难对付,但麻烦的不止这个,兴平忧心忡忡,迟疑问,“咱们如何打算都好说,只是姑娘那里……”
董慈对墨家推崇之极,走得又近,当真要动墨家,她这一关就难过,闹起来只怕就不是小吵小闹了。
赵政揉了揉发胀的额头,摆手示意兴平此事先放一放,他的王后平日好说话,又听话又软和,只是一旦涉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整个人就跟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能一下子跳起来挠你几下,便是夫妻多年,设想在这件事上董慈能支持他是天方夜谭,绝对没有可能的。
李斯亦了解董慈,听了兴平的担忧,想起当年董慈逃离咸阳时浑身是伤的情形,见赵政眉头微蹙,便劝道,“阿政回去好好与阿慈说,事关重大,说清楚了她会明白的。”
赵政点头应了,董慈吵也好,闹也好,是打是骂他都能受了,只莫要如当年一般,说什么分手要离开他便好,这是她不能碰的地方。
李斯说完正事便告退了。
蒙恬五日后便可至咸阳,董慈生下胡亥的日子也近了,这件事还是先瞒一瞒的好。
赵政朝兴平吩咐道,“王后身边的人都交代一番,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嘴巴,另外把扶苏接回来,让他陪着王后,这一月暂且不用去军营了。”
兴平点头应了。
除非赵政打算采用墨家的主张,否则这是一统江山必走的一步棋,越早处理越好,非做不可。
临近胡亥出生的日子,除却朝堂政事,赵政基本都陪着董慈,董慈以为是朝事平顺的缘故。
事实上是赵政将消息隔绝到了宫门之外,董慈成日都呆在寝宫,连偶尔会进宫来说事情的董毅都被交代过不与她说墨家的事,咸阳城里发生了什么她一概不知。
蒙恬押解张耳至咸阳,与先前在咸阳散步谣言生事的六国商人并沿途抓获的刺客一起,共五百余人,渭水长堤处刑。
灭门必定要斩草除根,斩首之列的人数更多。
墨家向来讲究以暴制暴,以暴行侠,行刑当日出来行侠仗义是必然的事,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只是结果出人意料。
蒙恬方成领五百禁军埋伏渭水长堤,劫狱者不足百余人,怎么算都一场稳赢的仗,结果半数以上的逆贼给救走了,长堤之上喊杀声一片,蒙恬带兵追至城郊二十里,跟丢了。
蒙恬进宫来回禀的时候赵政正陪董慈用膳,赵政见他步履匆忙脸色铁青,便知事情有异,领着人去书房,一进门蒙恬便跪地行礼告罪,“臣该死,让逆贼逃了。”
秦川之内咸阳城君王脚下,墨家如入无人之地,在禁军眼皮底下把这么多人救走了。
赵政在书房里走了两步,吩咐道,“你和方成各带一路人马,以剿灭流匪的名义追讨逆贼,先摸清墨家的据点,围起来按兵不动,听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