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孙权将陆胤缉拿下狱。
陆逊就像一条被孙权盯上的大鱼,只因孙权忌惮陆逊的实力,不便直接下手。如今,随着吾粲、顾氏兄弟、陆胤一个个被捏,孙权终于要收网了。
“吴郡四姓”,哼!继张氏、顾氏之后,也该轮到你陆氏了!
“杨竺,交代你的事办得怎么样啦?”
“臣列举了陆逊二十条罪状,都写得清清楚楚。”杨竺递上一篇弹劾状,这上面所列的罪名都是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
“好!”孙权看毕,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心里盘算着:当陆逊看到这些罪状后会做何反应?若换作别人,自知死路一条,大概会举兵谋反都说不定,可陆逊断然不会,陆氏家大业大,族人多在建邺,对他来说,家族安危远比他的命重要得多。
想到这里,孙权唤来一名使臣,吩咐道:“你拿着这封罪状书,去武昌找陆逊问个明白,让他自己看着办吧!”这样的手段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君主给臣子下罪状书,结果无非有两种——要么逼死,要么逼反。孙权正是料定陆逊不会反,才敢使出这样的手段。
使臣来到武昌后,使尽浑身解数责难陆逊,然后回建邺复命。
“陆逊有什么反应?”孙权询问道。
“他什么都没说。”
“再去质问他!”
就这样,孙权几次三番派出使者前往武昌责备陆逊。
陆逊心里拔凉拔凉的,他年已六十三岁,忍受不了这样的屈辱,没几天便气病了。陆逊病得越来越重,事实上,他心底里早已放弃了活下去的念头,他盼望能马上病死,因为对他来说,这已算是最体面的死法——至少没让孙权直接下手,也没落到自杀的地步。
五十年前,陆逊的族祖父陆康在孙策的围攻下破城身亡,诸多陆氏族人也死于此役。虽说当初孙策是在受制于袁术的情况下和陆康开战,但陆氏对孙氏的仇恨却是实实在在的。
“比起陆氏的繁盛,仇恨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是年幼的陆逊最后一次听到陆康的话。
此时此刻,陆逊不知是在梦里见到了陆康,还是在诉说临终遗言。“比起陆氏的繁盛,仇恨又算得了什么呢?”他闭着眼睛,反复念叨着。
“陆氏的繁盛……”
陆逊的儿子陆抗伏在父亲的床边,痛苦地点着头。
公元245年的春天,江东最大豪族陆氏的大佬,就这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孙权逼死了。
陆逊死后,孙权又拿出这封罪状书质问陆抗。陆抗强压怒火,不卑不亢逐条辩驳。在《世说新语》中描述江东“吴郡四姓”中的陆氏以忠著称,可是,没有人能真正理解陆氏背负的“忠”有多么沉重。
孙权听完陆抗的辩驳佯装懊悔,“我起初听信谗言,辜负你父亲的忠义,今天,我把这罪状书烧掉,以后再不想看到了。”说罢,他强挤出几滴眼泪。
陆抗垂着头,面无表情。他知道孙权的眼泪根本廉价得一文不值。所有屈辱和仇恨自己都必须忍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换来陆氏的安泰。多年后,陆抗成为吴国末期的名将,后面还会讲到他的故事。
这个时候,陆逊的侄子——陆胤仍被关在监牢中饱受严刑拷打。
“说!你从谁那听到鲁王要当太子的?”
一定不能做出背叛太子的事。陆胤咬紧牙关,誓死没有出卖孙和。最后,他实在忍受不住折磨,遂大声喊道:“我招供,是杨竺告诉我的,全都是杨竺说的!”
杨竺泄密?!孙权当即将杨竺下狱。杨竺被屈打成招并处以死刑。
陆逊之死,标志着“南鲁党争”第一回合结束。陆逊死后第二年,孙权拜步骘为丞相、吕岱升任上大将军、全琮升任右大司马,以上三人全是支持鲁王孙霸的重臣。貌似局势已经了然,孙权是有意拿太子党开刀,力挺鲁王党。但先别忙下结论,继续往下看,身为太子党中流砥柱的诸葛恪(诸葛瑾的儿子)升任大将军,驻军武昌,接替陆逊镇守荆州,而同是太子党的朱然也升任左大司马。
孙权内心到底是偏向太子党还是鲁王党?吴国群臣被搞得云里雾里。我们对这几位获得升迁的重臣身世稍加分析即可一窥究竟。
诸葛恪,徐州琅邪人;步骘,徐州淮阴人;吕岱,徐州广陵人。显然,孙权在大力提拔江北士族。
有点疑问的是朱然,表面上看他是江东人,但考证他的身份可以知道,他原本姓施,只是后来过继给江东丹杨郡的朱治为养子(丹杨朱氏和吴郡朱氏并非同族),另外,在昌黎所作的《太学博士施士丐墓铭》中又记载施然(朱然)祖籍非江东。所以,朱然的身份也确定了,他过继给朱治前是江北人,即便过继后也不属于“吴郡四姓”中的朱氏。
可全琮却是江东吴郡实打实的豪族,他排在孙权提拔的名单里,一是因为他非陆逊一党,二是因为他老婆孙鲁班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孙鲁班在“南鲁党争”背后的巨大能量。
至此,吴国一些明眼人总算恍然大悟,原来孙权并非在太子党和鲁王党之间画线,而是一门心思要整垮以陆逊为首的江东豪族,同时力挺那些非江东籍重臣。
往后的几年里,“南鲁党争”依然会继续下去,孙权也没有停止他的杀戮,我们会在后面继续探究这场吴国政治浩劫的始末。不过现在,我们还是把目光转移回魏国,因为那里正在酝酿着一场更加夸张,而且是天翻地覆的巨变。
正始年:曹爽亮剑
曹爽伐蜀失败后,怀着满腔怒火回到朝廷,他与司马懿的暗斗日趋升温,终于不可避免地到了白热化阶段。曹爽不再顾及舆论,他将采取一系列极强硬的手段把那些阻挡他的人踢出局。在这场对抗中,不存在正义与邪恶之分,两派都有奸佞小人,也都有品行高洁之士,所有人无不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奋斗。当然也有人,仅仅出于个人好恶,或是学术流派等原因被卷了进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魏朝司马懿和曹爽两大派系的权力架构对比,顺便,也让双方的重要角色露露脸。
司马懿派vs曹爽派
尚书令(尚书台首席)司马孚
吏部尚书(人事部长)卢毓
河南尹(京畿郡行政官)王观
洛阳令(京都县行政官)
李胜
中护军(皇宫外禁军统领)司马师
中领军(皇宫内禁军统领)
曹羲(曹爽弟)
武卫将军(中层禁军统领)
曹训(曹爽弟)
散骑常侍(皇帝近臣)司马昭、钟毓
曹彦(曹爽弟)、丁谧
藩镇统帅王昶(荆州、豫州)
夏侯玄(雍州、凉州)
由此可见,双方大致势均力敌,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在司马懿的背后,有强大的士族集团作为后盾,但曹爽背后,却只有少数被他拉拢的政坛新锐(大多是“太和浮华党”)。不言而喻,曹爽派系的政治资望远逊于那些老牌士族。曹爽看得很明白,因此,他没有将矛头直接指向司马懿,而是采取迂回策略将司马懿的政治盟友逐一肃清,这很类似前面孙权对付陆逊的方式。
曹爽首先盯上了朝廷最大的行政机构——尚书台。不过,他为了避免和司马懿的冲突过早激化,并没有碰尚书令司马孚,而是将目标锁定在吏部尚书这个重要职位。吏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长,负责官员考核、升降、调动,只要能控制吏部,就等于控制了魏国官吏。当时担任吏部尚书的正是卢毓。可卢毓是魏国老牌士族,早年在官吏任免问题上敢跟曹叡公然叫板,又跟司马懿沆瀣一气劝曹爽退兵,曹爽自然指使不动。
这天,曹爽奏请朝廷,提议让卢毓晋升尚书仆射。尚书仆射是尚书台二把手,反正曹爽动不了尚书令,索性把卢毓和司马孚归到一堆。而且从吏部尚书到尚书仆射算升迁,这样卢毓和司马懿自然说不出什么话。可这么一来,吏部就空了出来。接着,曹爽举荐何晏继任吏部尚书。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这位何晏大有来头,他是汉末遭宦官刺杀的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何晏父亲早亡,母亲尹氏后来被曹操纳为夫人,他便自幼跟在曹操身边。曹操很喜欢何晏,一次,曹操问他:“我想收你为养子,你改姓曹,好不好啊?”
年仅七岁的何晏听罢,什么都没说,只是蹲在地上画了个圈,然后默默地站在圈里。
曹操不解:“你这什么意思?”
“这是我何氏之庐!”何晏一本正经地答道。
“是个不忘本的孩子啊!”曹操对何晏更加喜爱,让何晏改姓也没再提。
何晏成年后,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为妻,成为皇族的女婿。十几年前,他卷入“太和浮华案”中遭罢黜,而后,他依附曹爽东山再起。可能一些人对何晏有所了... -->>
孙权将陆胤缉拿下狱。
陆逊就像一条被孙权盯上的大鱼,只因孙权忌惮陆逊的实力,不便直接下手。如今,随着吾粲、顾氏兄弟、陆胤一个个被捏,孙权终于要收网了。
“吴郡四姓”,哼!继张氏、顾氏之后,也该轮到你陆氏了!
“杨竺,交代你的事办得怎么样啦?”
“臣列举了陆逊二十条罪状,都写得清清楚楚。”杨竺递上一篇弹劾状,这上面所列的罪名都是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
“好!”孙权看毕,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心里盘算着:当陆逊看到这些罪状后会做何反应?若换作别人,自知死路一条,大概会举兵谋反都说不定,可陆逊断然不会,陆氏家大业大,族人多在建邺,对他来说,家族安危远比他的命重要得多。
想到这里,孙权唤来一名使臣,吩咐道:“你拿着这封罪状书,去武昌找陆逊问个明白,让他自己看着办吧!”这样的手段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君主给臣子下罪状书,结果无非有两种——要么逼死,要么逼反。孙权正是料定陆逊不会反,才敢使出这样的手段。
使臣来到武昌后,使尽浑身解数责难陆逊,然后回建邺复命。
“陆逊有什么反应?”孙权询问道。
“他什么都没说。”
“再去质问他!”
就这样,孙权几次三番派出使者前往武昌责备陆逊。
陆逊心里拔凉拔凉的,他年已六十三岁,忍受不了这样的屈辱,没几天便气病了。陆逊病得越来越重,事实上,他心底里早已放弃了活下去的念头,他盼望能马上病死,因为对他来说,这已算是最体面的死法——至少没让孙权直接下手,也没落到自杀的地步。
五十年前,陆逊的族祖父陆康在孙策的围攻下破城身亡,诸多陆氏族人也死于此役。虽说当初孙策是在受制于袁术的情况下和陆康开战,但陆氏对孙氏的仇恨却是实实在在的。
“比起陆氏的繁盛,仇恨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是年幼的陆逊最后一次听到陆康的话。
此时此刻,陆逊不知是在梦里见到了陆康,还是在诉说临终遗言。“比起陆氏的繁盛,仇恨又算得了什么呢?”他闭着眼睛,反复念叨着。
“陆氏的繁盛……”
陆逊的儿子陆抗伏在父亲的床边,痛苦地点着头。
公元245年的春天,江东最大豪族陆氏的大佬,就这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孙权逼死了。
陆逊死后,孙权又拿出这封罪状书质问陆抗。陆抗强压怒火,不卑不亢逐条辩驳。在《世说新语》中描述江东“吴郡四姓”中的陆氏以忠著称,可是,没有人能真正理解陆氏背负的“忠”有多么沉重。
孙权听完陆抗的辩驳佯装懊悔,“我起初听信谗言,辜负你父亲的忠义,今天,我把这罪状书烧掉,以后再不想看到了。”说罢,他强挤出几滴眼泪。
陆抗垂着头,面无表情。他知道孙权的眼泪根本廉价得一文不值。所有屈辱和仇恨自己都必须忍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换来陆氏的安泰。多年后,陆抗成为吴国末期的名将,后面还会讲到他的故事。
这个时候,陆逊的侄子——陆胤仍被关在监牢中饱受严刑拷打。
“说!你从谁那听到鲁王要当太子的?”
一定不能做出背叛太子的事。陆胤咬紧牙关,誓死没有出卖孙和。最后,他实在忍受不住折磨,遂大声喊道:“我招供,是杨竺告诉我的,全都是杨竺说的!”
杨竺泄密?!孙权当即将杨竺下狱。杨竺被屈打成招并处以死刑。
陆逊之死,标志着“南鲁党争”第一回合结束。陆逊死后第二年,孙权拜步骘为丞相、吕岱升任上大将军、全琮升任右大司马,以上三人全是支持鲁王孙霸的重臣。貌似局势已经了然,孙权是有意拿太子党开刀,力挺鲁王党。但先别忙下结论,继续往下看,身为太子党中流砥柱的诸葛恪(诸葛瑾的儿子)升任大将军,驻军武昌,接替陆逊镇守荆州,而同是太子党的朱然也升任左大司马。
孙权内心到底是偏向太子党还是鲁王党?吴国群臣被搞得云里雾里。我们对这几位获得升迁的重臣身世稍加分析即可一窥究竟。
诸葛恪,徐州琅邪人;步骘,徐州淮阴人;吕岱,徐州广陵人。显然,孙权在大力提拔江北士族。
有点疑问的是朱然,表面上看他是江东人,但考证他的身份可以知道,他原本姓施,只是后来过继给江东丹杨郡的朱治为养子(丹杨朱氏和吴郡朱氏并非同族),另外,在昌黎所作的《太学博士施士丐墓铭》中又记载施然(朱然)祖籍非江东。所以,朱然的身份也确定了,他过继给朱治前是江北人,即便过继后也不属于“吴郡四姓”中的朱氏。
可全琮却是江东吴郡实打实的豪族,他排在孙权提拔的名单里,一是因为他非陆逊一党,二是因为他老婆孙鲁班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孙鲁班在“南鲁党争”背后的巨大能量。
至此,吴国一些明眼人总算恍然大悟,原来孙权并非在太子党和鲁王党之间画线,而是一门心思要整垮以陆逊为首的江东豪族,同时力挺那些非江东籍重臣。
往后的几年里,“南鲁党争”依然会继续下去,孙权也没有停止他的杀戮,我们会在后面继续探究这场吴国政治浩劫的始末。不过现在,我们还是把目光转移回魏国,因为那里正在酝酿着一场更加夸张,而且是天翻地覆的巨变。
正始年:曹爽亮剑
曹爽伐蜀失败后,怀着满腔怒火回到朝廷,他与司马懿的暗斗日趋升温,终于不可避免地到了白热化阶段。曹爽不再顾及舆论,他将采取一系列极强硬的手段把那些阻挡他的人踢出局。在这场对抗中,不存在正义与邪恶之分,两派都有奸佞小人,也都有品行高洁之士,所有人无不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奋斗。当然也有人,仅仅出于个人好恶,或是学术流派等原因被卷了进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魏朝司马懿和曹爽两大派系的权力架构对比,顺便,也让双方的重要角色露露脸。
司马懿派vs曹爽派
尚书令(尚书台首席)司马孚
吏部尚书(人事部长)卢毓
河南尹(京畿郡行政官)王观
洛阳令(京都县行政官)
李胜
中护军(皇宫外禁军统领)司马师
中领军(皇宫内禁军统领)
曹羲(曹爽弟)
武卫将军(中层禁军统领)
曹训(曹爽弟)
散骑常侍(皇帝近臣)司马昭、钟毓
曹彦(曹爽弟)、丁谧
藩镇统帅王昶(荆州、豫州)
夏侯玄(雍州、凉州)
由此可见,双方大致势均力敌,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在司马懿的背后,有强大的士族集团作为后盾,但曹爽背后,却只有少数被他拉拢的政坛新锐(大多是“太和浮华党”)。不言而喻,曹爽派系的政治资望远逊于那些老牌士族。曹爽看得很明白,因此,他没有将矛头直接指向司马懿,而是采取迂回策略将司马懿的政治盟友逐一肃清,这很类似前面孙权对付陆逊的方式。
曹爽首先盯上了朝廷最大的行政机构——尚书台。不过,他为了避免和司马懿的冲突过早激化,并没有碰尚书令司马孚,而是将目标锁定在吏部尚书这个重要职位。吏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长,负责官员考核、升降、调动,只要能控制吏部,就等于控制了魏国官吏。当时担任吏部尚书的正是卢毓。可卢毓是魏国老牌士族,早年在官吏任免问题上敢跟曹叡公然叫板,又跟司马懿沆瀣一气劝曹爽退兵,曹爽自然指使不动。
这天,曹爽奏请朝廷,提议让卢毓晋升尚书仆射。尚书仆射是尚书台二把手,反正曹爽动不了尚书令,索性把卢毓和司马孚归到一堆。而且从吏部尚书到尚书仆射算升迁,这样卢毓和司马懿自然说不出什么话。可这么一来,吏部就空了出来。接着,曹爽举荐何晏继任吏部尚书。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这位何晏大有来头,他是汉末遭宦官刺杀的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何晏父亲早亡,母亲尹氏后来被曹操纳为夫人,他便自幼跟在曹操身边。曹操很喜欢何晏,一次,曹操问他:“我想收你为养子,你改姓曹,好不好啊?”
年仅七岁的何晏听罢,什么都没说,只是蹲在地上画了个圈,然后默默地站在圈里。
曹操不解:“你这什么意思?”
“这是我何氏之庐!”何晏一本正经地答道。
“是个不忘本的孩子啊!”曹操对何晏更加喜爱,让何晏改姓也没再提。
何晏成年后,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为妻,成为皇族的女婿。十几年前,他卷入“太和浮华案”中遭罢黜,而后,他依附曹爽东山再起。可能一些人对何晏有所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