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梳头娘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至连那出行的马车,也不是人人都有的。二十六郎之所以会缠上李穆,便是因为,李穆有一辆宜嘉夫人特意拨给他专用的马车。
见二十六郎缩起脖子,二十三郎和二十七郎对眼一笑。二十三郎又交待了两个弟弟几句“不许贪玩”的话,便回到他阿公和那些同窗身边去了。
二十六郎则凑到车窗那里,眼带羡慕地看了二十三郎好一会儿,才放下那厚厚的织锦窗帘,回头问着李穆道:“不是说,宜嘉夫人要另替你请个名师的吗?这事如何了?”
虽然府里每个小郎小娘到了年纪都会被送进王府学堂里去开蒙就读,可学里先生教书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因此,但凡求上进的,或者有本事有门路的,都宁愿于府外另寻个名师。
那二十三郎的生母张氏原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是广陵城里梅花书院的掌院,人称“永昌先生”。因张氏年轻时极具才名,却再想不到因这名声惹祸上身,叫她于一夜之间被人掳了去。等永昌先生好不容易查访到她的下落时,她已经被那好色的广陵王给圈进了内宅。
虽说张氏沦落为王府的一个无名姬妾,且那时已经有了二十三郎,作为读书人的他亲阿舅和亲阿公,倒并没有因此就不肯认下这个女儿和外孙。虽然于官方的名义上,二十三郎跟他家再无关系,一家人依旧还是想着法儿地将二十三郎弄进了梅花书院里读书。
而于这种“积极要求上进”的事,只要不用王府里另外开支钱粮,王妃倒显得很是大度,从来不过问这等“闲事”。
和中规中矩叫着他阿公“永昌先生”的二十三郎不同,李穆从来不忌讳让人知道他和宜嘉夫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因此答着二十六郎道:“我姨母的意思,想请个靠得住的先生住馆,在她府上教我。我倒想考一考那梅花书院试试。怎么说那梅花书院都是大唐十三所名院之一,学问应该不差的。只是,我病了这么多年,功课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只怕考不上呢。”
二十六郎看看他,一竖拇指,道:“有志气。”又笑道:“我是不行的,提到读书二字头就疼。好在便是我不学无术,将来也照样有一份俸禄可拿,总饿不死我便是。”
李穆横他一眼,倒没怎么狠劝他向学。顿了顿,他只问道:“你怎么说?是回府,还是跟我去我姨母那里吃午饭?”
“当然跟你走了!”李程立时道,“我才不要在这街头上冻个半死,等着府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派车来接呢。”又羡慕地抬眼看着李穆这辆装饰豪华的马车,道:“还是你和二十三哥有福气。哪像我,不仅指望不上那些人,还得防着那些人来扒我的皮。”
李穆看看他,不禁一阵沉默。
因他什么都不记得了,有关王府里的一切,其实都是他于这一年里才恶补起来的。
要说起广陵王府,于整个大唐来说,可算得是个笑话。那广陵王的好色之名,甚至已经传到了西域诸国。王府里,侍候着大王的姬妾少说也过了百,至于子女,就皇家玉牒上的记载,则已经足足有八十八位之多了。
而和别的王府里常常不给姬妾所生的子女报名不同,广陵王府的王妃陆氏是个极公正之人,哪怕那广陵王如一个懒农夫一般,只管撒种不管收,她也算得是个极合格的农妇,只要王府里“收成”一个新生儿,她就极负责任地将那孩子抱养过去,同时往宗人府里报个名。因此,广陵王府竟是大唐所有皇室家族里,唯一一个将所有孩子都上了玉牒的人家。
而且,世家女出身的王妃还极讲究个规矩体统。便是她其实也很不耐烦教养府里的那些小郎小娘子们,她也绝不肯叫那些低贱的姬妾们教养了这些记在她名下的子女——反正王府里多的是各色奶娘仆从。
甚至,因那些孩子才刚出生就被王妃派人抱走了,以至于那些不受宠的姬妾,连自己生的是男孩是女孩都不知道。不仅如此,王府里许多的小郎小娘子们也搞不清自己的生母是哪一个,除非他们的生母能够像二十三郎、二十六郎或二十七郎的生母那样,曾于广陵王的面前得宠过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
而对于知道自己生母是谁的小郎小娘们来说,这却未必是一件幸事。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像二十三郎的生母那样,是被强掳来的,许多人都如李穆的生母牡丹娘子和二十六郎的生母承欢娘子那样,是家里趋炎附势,主动将女儿送进王府的。因此,这些知道自身出处的小郎小娘们,不免会被自己的生母以及母族亲戚们以各种理由给缠上。
不说二十六郎,便是生母已经亡故了的李穆,若不是受着宜嘉夫人的庇佑,他也少不得会被赵家人给缠上。
虽然同情着他二十六哥,李穆却是什么也说不得,只应道:“你的钱可够用?若是不够……”
不等他的话说完,李程已经挥着手拒绝了,道:“我宁愿我身上没钱。只要我确实没钱,谁也拿我没办法。”
二人于车帘低垂的车上说着话时,谁也没留意到,他们的马车正巧驶过莫娘子和阿愁的身旁。
因那跟车的侍卫看着眼熟,便叫阿愁多看了那车一眼,却是一下子就认了出来,这正是她差点闯了祸的那辆车。
于是她拉了拉莫娘子的手,将那车指给莫娘子看。
莫娘子看看那车,又冲着她一阵不赞同地摇头,道:“女子走路该目不斜视才对。”又挑剔地看看阿愁,“你的仪态该好好练上一练才行。”
顿时,阿愁一噎——好吧,前世被她奶奶这般教训过太多次了,所以阿愁倒并不觉得怎么难受。
倒是莫娘子,回过神来时,不禁悄悄看了阿愁一眼。见这丫头竟心大地不以为意,她不禁又暗暗摇了摇头,一时不知道阿愁这样豁达是好还是不好。
而,阿愁和李穆都不知道的是,当阿愁想到她奶奶时,马车上的李穆猛地一怔。因为那一瞬,他的脑际再次闪过那种熟悉的感觉。
“怎么了?”
见他忽然变了脸色,二十六郎赶紧把头凑了过来。
李穆立时不客气地一巴掌推开他的脸,皱眉道:“别出声!”
却是维持着一只手仍盖在李程脸上的动作,就那么皱着眉头,使劲追踪着脑海里那个飘忽着的……形容不出来的感觉。
半晌,李程才于他的掌下哼哼道:“我能动了吗?”
李穆回过神来,这才收回手,又狠拧起眉,揉着额头道:“你不许出声儿,我要想事儿呢。”
李程忽地就笑开了,道:“又来了,你明明比我还小了三四个月呢,竟总装着个大人的腔调说话。你这么个小人儿,能有什么大事想?”
他伸手想要去戳李穆的脑门,却叫李穆不客气地一巴掌打开他的手,不耐烦道:“别吵,我好像就要想起来了。”
“想起什么?”李程不解。
“很重要的事。”李穆推开他,闭着眼靠在车壁上,又警告道:“你别再跟我说话,不然我可要赶你下车了。”
知道他说一不二性情的李程噎了噎,只得闭了嘴,挑开车帘无聊地往车外看去。
此时他们已经到了东凰大街上。因街上车多,叫他们的车一时堵住了。于是,便这么,李程再次看到了那个“丑丫头”。
他扭回头,想把那“丑丫头”指给李穆看。可看看李穆紧皱起的眉,李程撇了撇嘴,到底没敢打扰他,只自顾自地探着个头,看着那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两道细缝的丑女孩。
“你笑什么?”
忽然,一旁传来李穆的声音。
“啊?”
李程扭回头,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他居然也在笑着——细究起来,却是因为,那女孩虽然生得丑,可不得不说,她笑起来的模样,极能够感染人。
于是他再次撩起窗帘,指着车外道:“哦,就是刚才那个丑丫头……咦,人呢?”
车外,人流中早已经看不到莫娘子师徒的踪影了。
第三十四章·梦境
来到宜嘉夫人府上,李穆俩兄弟才刚向着宜嘉夫人见礼毕,那于人前一向摆着个端庄架式的宜嘉夫人就笑弯了眉眼,却是不顾二十六郎还在一旁看着,就这么一把将李穆搂进怀里,且还不用丫鬟帮忙,亲自动手替李穆除了外罩的斗篷和大氅,一边问着他:“冷不冷?”
“不冷。”
李穆笑嘻嘻地应着,也于瞬间化身为一个实实的十岁少年,靠着他姨母的胳膊就是一阵叽叽咕咕,只恨不能把上午跟他两个兄长去坊间给人写春联的趣事全都一一交待给宜嘉夫人。
即便那二十六郎跟着廿七郎于宜嘉夫人府上也是常来常往的,且也没少见过这姨侄二人不避人的腻歪,如今再次看到,他仍是忍不住冲着廿七郎鄙夷地一撇嘴——亏他才评说这廿七郎总装着个小大人的模样呢,一见到他姨母,竟立时就现出小儿的原形了!
至连那出行的马车,也不是人人都有的。二十六郎之所以会缠上李穆,便是因为,李穆有一辆宜嘉夫人特意拨给他专用的马车。
见二十六郎缩起脖子,二十三郎和二十七郎对眼一笑。二十三郎又交待了两个弟弟几句“不许贪玩”的话,便回到他阿公和那些同窗身边去了。
二十六郎则凑到车窗那里,眼带羡慕地看了二十三郎好一会儿,才放下那厚厚的织锦窗帘,回头问着李穆道:“不是说,宜嘉夫人要另替你请个名师的吗?这事如何了?”
虽然府里每个小郎小娘到了年纪都会被送进王府学堂里去开蒙就读,可学里先生教书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因此,但凡求上进的,或者有本事有门路的,都宁愿于府外另寻个名师。
那二十三郎的生母张氏原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是广陵城里梅花书院的掌院,人称“永昌先生”。因张氏年轻时极具才名,却再想不到因这名声惹祸上身,叫她于一夜之间被人掳了去。等永昌先生好不容易查访到她的下落时,她已经被那好色的广陵王给圈进了内宅。
虽说张氏沦落为王府的一个无名姬妾,且那时已经有了二十三郎,作为读书人的他亲阿舅和亲阿公,倒并没有因此就不肯认下这个女儿和外孙。虽然于官方的名义上,二十三郎跟他家再无关系,一家人依旧还是想着法儿地将二十三郎弄进了梅花书院里读书。
而于这种“积极要求上进”的事,只要不用王府里另外开支钱粮,王妃倒显得很是大度,从来不过问这等“闲事”。
和中规中矩叫着他阿公“永昌先生”的二十三郎不同,李穆从来不忌讳让人知道他和宜嘉夫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因此答着二十六郎道:“我姨母的意思,想请个靠得住的先生住馆,在她府上教我。我倒想考一考那梅花书院试试。怎么说那梅花书院都是大唐十三所名院之一,学问应该不差的。只是,我病了这么多年,功课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只怕考不上呢。”
二十六郎看看他,一竖拇指,道:“有志气。”又笑道:“我是不行的,提到读书二字头就疼。好在便是我不学无术,将来也照样有一份俸禄可拿,总饿不死我便是。”
李穆横他一眼,倒没怎么狠劝他向学。顿了顿,他只问道:“你怎么说?是回府,还是跟我去我姨母那里吃午饭?”
“当然跟你走了!”李程立时道,“我才不要在这街头上冻个半死,等着府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派车来接呢。”又羡慕地抬眼看着李穆这辆装饰豪华的马车,道:“还是你和二十三哥有福气。哪像我,不仅指望不上那些人,还得防着那些人来扒我的皮。”
李穆看看他,不禁一阵沉默。
因他什么都不记得了,有关王府里的一切,其实都是他于这一年里才恶补起来的。
要说起广陵王府,于整个大唐来说,可算得是个笑话。那广陵王的好色之名,甚至已经传到了西域诸国。王府里,侍候着大王的姬妾少说也过了百,至于子女,就皇家玉牒上的记载,则已经足足有八十八位之多了。
而和别的王府里常常不给姬妾所生的子女报名不同,广陵王府的王妃陆氏是个极公正之人,哪怕那广陵王如一个懒农夫一般,只管撒种不管收,她也算得是个极合格的农妇,只要王府里“收成”一个新生儿,她就极负责任地将那孩子抱养过去,同时往宗人府里报个名。因此,广陵王府竟是大唐所有皇室家族里,唯一一个将所有孩子都上了玉牒的人家。
而且,世家女出身的王妃还极讲究个规矩体统。便是她其实也很不耐烦教养府里的那些小郎小娘子们,她也绝不肯叫那些低贱的姬妾们教养了这些记在她名下的子女——反正王府里多的是各色奶娘仆从。
甚至,因那些孩子才刚出生就被王妃派人抱走了,以至于那些不受宠的姬妾,连自己生的是男孩是女孩都不知道。不仅如此,王府里许多的小郎小娘子们也搞不清自己的生母是哪一个,除非他们的生母能够像二十三郎、二十六郎或二十七郎的生母那样,曾于广陵王的面前得宠过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
而对于知道自己生母是谁的小郎小娘们来说,这却未必是一件幸事。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像二十三郎的生母那样,是被强掳来的,许多人都如李穆的生母牡丹娘子和二十六郎的生母承欢娘子那样,是家里趋炎附势,主动将女儿送进王府的。因此,这些知道自身出处的小郎小娘们,不免会被自己的生母以及母族亲戚们以各种理由给缠上。
不说二十六郎,便是生母已经亡故了的李穆,若不是受着宜嘉夫人的庇佑,他也少不得会被赵家人给缠上。
虽然同情着他二十六哥,李穆却是什么也说不得,只应道:“你的钱可够用?若是不够……”
不等他的话说完,李程已经挥着手拒绝了,道:“我宁愿我身上没钱。只要我确实没钱,谁也拿我没办法。”
二人于车帘低垂的车上说着话时,谁也没留意到,他们的马车正巧驶过莫娘子和阿愁的身旁。
因那跟车的侍卫看着眼熟,便叫阿愁多看了那车一眼,却是一下子就认了出来,这正是她差点闯了祸的那辆车。
于是她拉了拉莫娘子的手,将那车指给莫娘子看。
莫娘子看看那车,又冲着她一阵不赞同地摇头,道:“女子走路该目不斜视才对。”又挑剔地看看阿愁,“你的仪态该好好练上一练才行。”
顿时,阿愁一噎——好吧,前世被她奶奶这般教训过太多次了,所以阿愁倒并不觉得怎么难受。
倒是莫娘子,回过神来时,不禁悄悄看了阿愁一眼。见这丫头竟心大地不以为意,她不禁又暗暗摇了摇头,一时不知道阿愁这样豁达是好还是不好。
而,阿愁和李穆都不知道的是,当阿愁想到她奶奶时,马车上的李穆猛地一怔。因为那一瞬,他的脑际再次闪过那种熟悉的感觉。
“怎么了?”
见他忽然变了脸色,二十六郎赶紧把头凑了过来。
李穆立时不客气地一巴掌推开他的脸,皱眉道:“别出声!”
却是维持着一只手仍盖在李程脸上的动作,就那么皱着眉头,使劲追踪着脑海里那个飘忽着的……形容不出来的感觉。
半晌,李程才于他的掌下哼哼道:“我能动了吗?”
李穆回过神来,这才收回手,又狠拧起眉,揉着额头道:“你不许出声儿,我要想事儿呢。”
李程忽地就笑开了,道:“又来了,你明明比我还小了三四个月呢,竟总装着个大人的腔调说话。你这么个小人儿,能有什么大事想?”
他伸手想要去戳李穆的脑门,却叫李穆不客气地一巴掌打开他的手,不耐烦道:“别吵,我好像就要想起来了。”
“想起什么?”李程不解。
“很重要的事。”李穆推开他,闭着眼靠在车壁上,又警告道:“你别再跟我说话,不然我可要赶你下车了。”
知道他说一不二性情的李程噎了噎,只得闭了嘴,挑开车帘无聊地往车外看去。
此时他们已经到了东凰大街上。因街上车多,叫他们的车一时堵住了。于是,便这么,李程再次看到了那个“丑丫头”。
他扭回头,想把那“丑丫头”指给李穆看。可看看李穆紧皱起的眉,李程撇了撇嘴,到底没敢打扰他,只自顾自地探着个头,看着那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两道细缝的丑女孩。
“你笑什么?”
忽然,一旁传来李穆的声音。
“啊?”
李程扭回头,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他居然也在笑着——细究起来,却是因为,那女孩虽然生得丑,可不得不说,她笑起来的模样,极能够感染人。
于是他再次撩起窗帘,指着车外道:“哦,就是刚才那个丑丫头……咦,人呢?”
车外,人流中早已经看不到莫娘子师徒的踪影了。
第三十四章·梦境
来到宜嘉夫人府上,李穆俩兄弟才刚向着宜嘉夫人见礼毕,那于人前一向摆着个端庄架式的宜嘉夫人就笑弯了眉眼,却是不顾二十六郎还在一旁看着,就这么一把将李穆搂进怀里,且还不用丫鬟帮忙,亲自动手替李穆除了外罩的斗篷和大氅,一边问着他:“冷不冷?”
“不冷。”
李穆笑嘻嘻地应着,也于瞬间化身为一个实实的十岁少年,靠着他姨母的胳膊就是一阵叽叽咕咕,只恨不能把上午跟他两个兄长去坊间给人写春联的趣事全都一一交待给宜嘉夫人。
即便那二十六郎跟着廿七郎于宜嘉夫人府上也是常来常往的,且也没少见过这姨侄二人不避人的腻歪,如今再次看到,他仍是忍不住冲着廿七郎鄙夷地一撇嘴——亏他才评说这廿七郎总装着个小大人的模样呢,一见到他姨母,竟立时就现出小儿的原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