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衣食无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愧空荡荡的腋下那里,补上了几针。
绣娘给有愧缝衣服的时候,有愧连动都不敢动一下,她僵在原地,摒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在她的记忆力,娘亲从来没有和她离得这么近过,她可以闻到绣娘身上的母亲的气味儿,她能看见绣娘眼角边上母亲的细纹。
绣娘用嘴咬断了线头,对有愧笑了笑。
有愧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绣娘给她端来了一脸盆的热水。
氤氲雾气里,绣娘绞了一条白毛巾,给有愧擦了脸颊,擦了眉梢,最后取来木头梳子,沾了水,从上到下给有愧的头发梳了一把。有愧的头发很少,所有头发收起来一把都抓不满,那条花辫子越编到后面越窄,像一个耗子的小尾巴,在脑袋后面拖着。
辫子编好后,绣娘在有愧的发梢上别了一根簪子。这簪子是绣娘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通体碧绿,雕刻成云朵的形状。她身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只簪子是她唯一拿得出手的。
她看着镜子里有些迷茫的有愧,伸手摸了摸有愧的脸颊,说:“今个跟我和阿爹上街去吧。”
☆、第2章
牛大十八岁娶了绣娘,成婚三年多才有了第一个孩子。绣娘怀这孩子的时候,可把牛大高兴坏了,他终于当爹了,这一喜,把绣娘照顾得顶好,后来生下一个六斤六两的大胖小子。
儿子生下来后,牛大却睡不着了。他思前想后,辗转反侧了几个晚上,心想着一定要给自己的长子取一个响当当的好名字。他从东家借来笔,到西家要来纸,跑了一里路去村头找来吴姓秀才,要他给出出主意。
吴秀才捋着下巴上那几根短毛,沉吟了一下午,最后大手一挥,在纸上给牛大题了三个字:“牛大顺。”
吴秀才把那张纸赏给牛大,说:“六六,乃大顺也。”
牛大幸喜地将这张纸揣在怀里,带回家去,跟绣娘说,这牛家长子,取名大顺。
第二年,绣娘怀了第二个,这一次牛大有了为人父母的经验,倒是不急了。每日心安理得的吃着绣娘给他做的饭,说:“这次你肚子要争点气,给我生个八斤八两的大胖小子,叫牛大发。”
然而这次,绣娘给他生了一个闺女。
这女娃小小的,出生的时候还没足月,勉勉强强五斤来重。牛大从助生婆手里接过这小小的娃儿,这娃娃儿的脸皱巴巴的,像一个小老头,看不出是男是女。牛大伸手就要把襁褓给解了,助生婆忙说:“孩子不足月就出生了,身体不好,不能见风。”然后她顿了一会儿,小声说:“是个丫头。”
牛大一听,脸顿时黑了。他气急败坏的将那娃娃儿往助生婆怀里一塞,拉着他牛家长子又白又胖的小手往屋外走,一边走一边嘴里还骂骂咧咧,说什么肚皮不争气,赔钱货。
绣娘听见牛大出去,又不能起身去拦,只能在床上哭。助生婆忙说:“现在不能哭,来看看,这小丫头,长得多水灵,以后一定是个美人胚子。”
绣娘泪眼朦胧地接了过来,小娃娃眼睛闭着,鼻子和嘴挤成一团,看都看不清楚,更别提好看了,绣娘抹了把泪,说:“麻烦吴大娘给丫头取个名儿吧。”
吴大娘沉吟了片刻,说:“丫头不足月就来了,肯定是很想早点来,就叫她盼朝吧。”
于是盼朝成了牛大的第一个女儿。
盼朝三岁的时候,绣娘有了第三个孩子,这次牛大连问都不问一声了,他还埋怨着绣娘肚子不争气,给他生了个赔钱闺女,说:“不知道你肚子里这次又会出来什么东西。”
绣娘听了伤心极了,但她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挺着个大肚子一边烧火做饭,一边掉眼泪,这一次她的肚子比哪一次都大,吃什么吐什么,手扶着腰,走路像鸭子一样一摇一晃。村里人在后面看着,心里都怕,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肚子,绣娘这次是难啰。接着就会有人捂着嘴巴说,“我看这次绣娘要死在这上面了。”
但绣娘没死,她在走了两次鬼门关,去给牛大从阎王手里抢了一双儿女,但这次她是生不如死。她的身子太瘦弱了,比上两次瘦的多,而胎盘却比上两次足足大了一倍。她是卯足了劲,死去活来的又哭又叫,这孩子硬是生不下来,像是卡死在了里面。
一盆一盆的血水从房间里往外送,折腾了整整一个晚上,绣娘喊得没气了,助生婆终于看见了孩子毛绒绒的脑袋。她费力地将手伸了进去,硬生生将这个孩子拽出来,孩子出来的时候还是很小的一个,浑身站满了血。
助生婆有些奇怪,没想到就是这么小的一个人儿,把自己娘亲的肚子撑得这么大。
这个孩子一离开母亲的身体,马上冷了下来,像一个冰坨子。
绣娘气若游丝地问道:“孩子呢?怎么没听见孩子的声音?”
助生婆这才发现孩子没气了,她掐了一把孩子的屁股,那孩子连一声都没叫。
“我的孩子呢?”绣娘急了,又问了一声。
助生婆将孩子用布包着,不做声。
这时绣娘哎哟哎哟的又叫了起来,说自己的肚子疼,好疼。
助生婆这才发现绣娘的肚子里还有一个,是双生子,这功夫已经把头给伸了出来。吴大娘将这一个抱了出来,又是一个女娃子,足足有八斤八两。吴大娘吓了一跳,心想就是这丫头在娘亲的肚子里,把自己弟弟的魂给吞了。
牛大将大顺抱在怀里,一手牵着盼朝,从屋外进来,问:“生了吗?”
吴大娘点点头。
牛大便接着问:“男娃女娃。”
吴大娘语塞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
绣娘生了一个男娃一个女娃,可死的偏偏是那个男娃。绣娘给活下来的这个个女娃取了一个名字,叫有愧,于心有愧。
有愧没爹疼,没娘爱,就这么自己在泥巴坑里打着滚,长到了十四岁。
***
初冬雪霁,楼阁飞檐之上是红砖绿瓦,红砖绿瓦之上是皑皑白雪,皑皑白雪之上又是晨曦的薄雾,静谧而神圣的汇聚成一圈金色的光。车马粼粼川流不息,古老的青石板砖上回荡着哒哒马蹄声,合着骏马的长鸣,小贩的吆喝,汇聚成亘古不变的喧闹。这是太平盛世才有的人气,这是瑞雪丰年才有的喜庆。有愧贪婪地深吸了口气,她闻见那家青石巷道转角处饼店的香味,金灿灿的米饼夹着各色各样的馅,整整齐齐地摆在用芦苇编制的箩筐里。
饥荒好像被一道城墙隔在了外面。城外哀鸿满地,城内歌舞升平。这一道厚重的城墙,除了曾为入侵的外敌开启,再也不曾打开。
牛大走得飞快,他早上吃的饱,浑身都是力气,两条腿走得飞快,将绣娘和有愧远远的甩在了身后,等到牛大回头没了人影的时候,他便不耐烦地大吼道:“走快些。”
牛大带着绣娘和有愧七拐八拐,进到一条偏僻的小巷。巷子的尽头是一间破旧的小屋。裂了三条缝的门扉上贴着一张被风吹日晒得没了颜色的倒“福”字。一只破了个窟窿的灯笼挂在门框上,露出里面一根烧尽煤油的灯芯。
门虚掩着,还能听见屋里说话的声音。牛大伸手叩了叩,还没等屋里人回应,便将门推开走了进去,说:“吴大婶,还要丫头吗?”
吴大婶从闻声从屋里出来,说:“要,当然要。”
她比以前似乎胖了一些,脸也圆润了,本来就又塌又小的鼻梁陷在肉里,更加不见踪影,两颊那两块又高又大的颧骨被肉包裹住,把整个脸盘撑得像一轮十六圆月。这张脸气色极好,红润而泛着油光,将一旁干瘪而枯黄的绣娘比的像一株枯萎了的柳条。
有愧空荡荡的腋下那里,补上了几针。
绣娘给有愧缝衣服的时候,有愧连动都不敢动一下,她僵在原地,摒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在她的记忆力,娘亲从来没有和她离得这么近过,她可以闻到绣娘身上的母亲的气味儿,她能看见绣娘眼角边上母亲的细纹。
绣娘用嘴咬断了线头,对有愧笑了笑。
有愧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绣娘给她端来了一脸盆的热水。
氤氲雾气里,绣娘绞了一条白毛巾,给有愧擦了脸颊,擦了眉梢,最后取来木头梳子,沾了水,从上到下给有愧的头发梳了一把。有愧的头发很少,所有头发收起来一把都抓不满,那条花辫子越编到后面越窄,像一个耗子的小尾巴,在脑袋后面拖着。
辫子编好后,绣娘在有愧的发梢上别了一根簪子。这簪子是绣娘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通体碧绿,雕刻成云朵的形状。她身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只簪子是她唯一拿得出手的。
她看着镜子里有些迷茫的有愧,伸手摸了摸有愧的脸颊,说:“今个跟我和阿爹上街去吧。”
☆、第2章
牛大十八岁娶了绣娘,成婚三年多才有了第一个孩子。绣娘怀这孩子的时候,可把牛大高兴坏了,他终于当爹了,这一喜,把绣娘照顾得顶好,后来生下一个六斤六两的大胖小子。
儿子生下来后,牛大却睡不着了。他思前想后,辗转反侧了几个晚上,心想着一定要给自己的长子取一个响当当的好名字。他从东家借来笔,到西家要来纸,跑了一里路去村头找来吴姓秀才,要他给出出主意。
吴秀才捋着下巴上那几根短毛,沉吟了一下午,最后大手一挥,在纸上给牛大题了三个字:“牛大顺。”
吴秀才把那张纸赏给牛大,说:“六六,乃大顺也。”
牛大幸喜地将这张纸揣在怀里,带回家去,跟绣娘说,这牛家长子,取名大顺。
第二年,绣娘怀了第二个,这一次牛大有了为人父母的经验,倒是不急了。每日心安理得的吃着绣娘给他做的饭,说:“这次你肚子要争点气,给我生个八斤八两的大胖小子,叫牛大发。”
然而这次,绣娘给他生了一个闺女。
这女娃小小的,出生的时候还没足月,勉勉强强五斤来重。牛大从助生婆手里接过这小小的娃儿,这娃娃儿的脸皱巴巴的,像一个小老头,看不出是男是女。牛大伸手就要把襁褓给解了,助生婆忙说:“孩子不足月就出生了,身体不好,不能见风。”然后她顿了一会儿,小声说:“是个丫头。”
牛大一听,脸顿时黑了。他气急败坏的将那娃娃儿往助生婆怀里一塞,拉着他牛家长子又白又胖的小手往屋外走,一边走一边嘴里还骂骂咧咧,说什么肚皮不争气,赔钱货。
绣娘听见牛大出去,又不能起身去拦,只能在床上哭。助生婆忙说:“现在不能哭,来看看,这小丫头,长得多水灵,以后一定是个美人胚子。”
绣娘泪眼朦胧地接了过来,小娃娃眼睛闭着,鼻子和嘴挤成一团,看都看不清楚,更别提好看了,绣娘抹了把泪,说:“麻烦吴大娘给丫头取个名儿吧。”
吴大娘沉吟了片刻,说:“丫头不足月就来了,肯定是很想早点来,就叫她盼朝吧。”
于是盼朝成了牛大的第一个女儿。
盼朝三岁的时候,绣娘有了第三个孩子,这次牛大连问都不问一声了,他还埋怨着绣娘肚子不争气,给他生了个赔钱闺女,说:“不知道你肚子里这次又会出来什么东西。”
绣娘听了伤心极了,但她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挺着个大肚子一边烧火做饭,一边掉眼泪,这一次她的肚子比哪一次都大,吃什么吐什么,手扶着腰,走路像鸭子一样一摇一晃。村里人在后面看着,心里都怕,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肚子,绣娘这次是难啰。接着就会有人捂着嘴巴说,“我看这次绣娘要死在这上面了。”
但绣娘没死,她在走了两次鬼门关,去给牛大从阎王手里抢了一双儿女,但这次她是生不如死。她的身子太瘦弱了,比上两次瘦的多,而胎盘却比上两次足足大了一倍。她是卯足了劲,死去活来的又哭又叫,这孩子硬是生不下来,像是卡死在了里面。
一盆一盆的血水从房间里往外送,折腾了整整一个晚上,绣娘喊得没气了,助生婆终于看见了孩子毛绒绒的脑袋。她费力地将手伸了进去,硬生生将这个孩子拽出来,孩子出来的时候还是很小的一个,浑身站满了血。
助生婆有些奇怪,没想到就是这么小的一个人儿,把自己娘亲的肚子撑得这么大。
这个孩子一离开母亲的身体,马上冷了下来,像一个冰坨子。
绣娘气若游丝地问道:“孩子呢?怎么没听见孩子的声音?”
助生婆这才发现孩子没气了,她掐了一把孩子的屁股,那孩子连一声都没叫。
“我的孩子呢?”绣娘急了,又问了一声。
助生婆将孩子用布包着,不做声。
这时绣娘哎哟哎哟的又叫了起来,说自己的肚子疼,好疼。
助生婆这才发现绣娘的肚子里还有一个,是双生子,这功夫已经把头给伸了出来。吴大娘将这一个抱了出来,又是一个女娃子,足足有八斤八两。吴大娘吓了一跳,心想就是这丫头在娘亲的肚子里,把自己弟弟的魂给吞了。
牛大将大顺抱在怀里,一手牵着盼朝,从屋外进来,问:“生了吗?”
吴大娘点点头。
牛大便接着问:“男娃女娃。”
吴大娘语塞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
绣娘生了一个男娃一个女娃,可死的偏偏是那个男娃。绣娘给活下来的这个个女娃取了一个名字,叫有愧,于心有愧。
有愧没爹疼,没娘爱,就这么自己在泥巴坑里打着滚,长到了十四岁。
***
初冬雪霁,楼阁飞檐之上是红砖绿瓦,红砖绿瓦之上是皑皑白雪,皑皑白雪之上又是晨曦的薄雾,静谧而神圣的汇聚成一圈金色的光。车马粼粼川流不息,古老的青石板砖上回荡着哒哒马蹄声,合着骏马的长鸣,小贩的吆喝,汇聚成亘古不变的喧闹。这是太平盛世才有的人气,这是瑞雪丰年才有的喜庆。有愧贪婪地深吸了口气,她闻见那家青石巷道转角处饼店的香味,金灿灿的米饼夹着各色各样的馅,整整齐齐地摆在用芦苇编制的箩筐里。
饥荒好像被一道城墙隔在了外面。城外哀鸿满地,城内歌舞升平。这一道厚重的城墙,除了曾为入侵的外敌开启,再也不曾打开。
牛大走得飞快,他早上吃的饱,浑身都是力气,两条腿走得飞快,将绣娘和有愧远远的甩在了身后,等到牛大回头没了人影的时候,他便不耐烦地大吼道:“走快些。”
牛大带着绣娘和有愧七拐八拐,进到一条偏僻的小巷。巷子的尽头是一间破旧的小屋。裂了三条缝的门扉上贴着一张被风吹日晒得没了颜色的倒“福”字。一只破了个窟窿的灯笼挂在门框上,露出里面一根烧尽煤油的灯芯。
门虚掩着,还能听见屋里说话的声音。牛大伸手叩了叩,还没等屋里人回应,便将门推开走了进去,说:“吴大婶,还要丫头吗?”
吴大婶从闻声从屋里出来,说:“要,当然要。”
她比以前似乎胖了一些,脸也圆润了,本来就又塌又小的鼻梁陷在肉里,更加不见踪影,两颊那两块又高又大的颧骨被肉包裹住,把整个脸盘撑得像一轮十六圆月。这张脸气色极好,红润而泛着油光,将一旁干瘪而枯黄的绣娘比的像一株枯萎了的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