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崇云敬梅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年间,在淮南如皋县丰掘盐场北部,有一个灶区叫苴镇。古时候原是海滨沼泽中一个水草丰茂的去处,后来人丁生聚,就拿“苴镇”二字来做了镇名。灶区有一道西北、东南走向的拦海大堤,因为初始兴筑的动议起于宋代一个名叫范仲淹的淮南盐官,后来他又贵为宰相,因此,大家为了纪念他的功劳,就称由他倡筑的堤岸叫“范公堤”这一叫开了头,以后也就一直这样叫下来了。当地灶民多不识字,也不细晓个中原委,因见每次修筑都得由大臣奉到皇上下达的圣旨才能动工,所以一般老百姓只把范公堤叫做“皇岸”
这皇岸高约1丈5尺,顶宽1丈,基厚3丈,东南连接启东县的吕四盐场,西北抵达阜宁县的庙湾盐场,全长800余华里,宛如一条捍海长龙偃卧海滨,将农区与盐区截然分隔。岸内绿柳似烟,禾苗如茵;岸外,一望无垠的都是沙滩,非逢大汛,潮汐不到岸脚。点缀其间的座座高阜之处,名曰避潮墩。盐民们在潮墩周围开辟亭场,用于晒灰淋卤;在潮墩上面起几间茅屋,里面砌灶支锅,用于煮卤煎盐;所以盐民都把避潮墩称做灶墩儿或者盐墩儿。
苴镇北边有个乡叫憨亢乡,乡里有个庄子叫杨家畈。庄里住着一户姓丁的盐民,父亲叫丁士开,儿子叫丁维勇。丁家世代居住在皇岸里边。家里有3间茅草屋,草屋左近种几亩碱地。地力薄,长不起庄稼,十年倒有九年荒。所以主要依靠在皇岸外边的盐墩上烧盐为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习以为常。只因官定的收购价十分低贱,如将所烧的盐货全部交售给垣商,一家人非喝西北风不可;要是私下里卖点盐给私盐贩子呢,让缉私营盐兵碰见,即使不送命也得脱层皮;所以一家人虽然终年辛劳,生活还是十分寒苦。
1936年农历七月十六日,丁维勇在皇岸外边自家的盐墩儿上劳作了一天。到了傍晚时分,想到家里有两缸等待腌制的菜瓜,——那可是全家半年的咸菜啊!估摸着巡缉“私盐”的盐兵们差不多已经回到苴镇老窠里去了,便放心大胆地从自家的卤池里挑起一担子白卤,大步流星地从灶区往范公堤上走来。
俗话说:“月半十六两头红。”这时正是夕阳西下、明月东升的当儿。远远近近的牧童,一个个横躺在晚归的牛背上,用笛子信口吹奏着他们自编的曲调,悠闲地顺着堤岸向家里走去。维勇挑着卤担,走在堤岸顶上,扁担“咯吱咯吱”有节奏地叫着,一前一后两个木桶擦着堤边丛生的江芦,发出“沙—沙—”的声响。眼看离家越来越近了。维勇望着西天如血的夕阳、东天如水的明月,想到一年到头烧盐劳动的艰辛,心里一阵发酸,不由得亮开嗓子哼唱起来。歌声唱道:
“烧盐的苦楚世上少,世人哪里能知晓?三伏的太阳如火烧,晒得烧盐的背脊焦。东天发白上盐场,亮月儿当头收工跑。杨树扁担两头翘,灰担压弯我的腰。烧出的盐花白如银,灶头见了嘻嘻笑。装了一包又一包,烧盐的哥哥眼泪抛。种田的还能够吃顿新米饭,这盐又不能去当饱。”
突然,维勇的歌声停在了嗓子眼儿里,脚步也僵住了。原来,从皇岸的草丛里刚刚钻出来两个缉私营盐兵,正勒眼挺腰地堵在前边不远处的路心,挡住了维勇的去路。
“站住!贩私盐,还想逃得出老子的手心儿?”一个瘦高个儿的盐兵挥动着手中的短枪,大声吆喝道。“他妈的,今天总算没白钻这草棵子!”另一个手拿长枪的矮胖子盐兵知道又等到了敲诈的机会,庆幸地骂道。两人边说边向丁维勇这边走过来。
“老总,我不是贩私盐的。我只挑了点卤水,回去腌咸瓜子用的。请二位老总行个方便,放我过去吧。”维勇眼见遇上了凶神,只得停下脚步,低三下四地求情。
“不是贩私盐的?你把老子当三岁的小孩子哄哪?这白卤就是私盐!”瘦高子大声叫道。“我们是盐民,自己烧盐,总不能为了腌点儿咸瓜子,还要去买你们摊派的官盐吧?”维勇把卤担子转了个肩,争辩说“天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吧!”
“你的眼睛长了是干啥的,没看见墙上贴的告示吗?烧盐的也得摊买官盐,这就是道理!”短胖子在一旁帮腔说。
“我不识字,弄不懂你们的那些邪门歪理!”维勇冷冷地说道。
“他妈的,你还敢狡辩!”瘦高子不耐烦地咆哮起来“你说!今天这事到底怎么办?你究竟认罚多少钱?”
“我们家里穷得叮当响,要钱没有,要命倒是有一条!”维勇放下卤担子,心知今天是在劫难逃了。
“好你个小子!”两个家伙见敲诈不成,恼羞成怒“那就跟我们到苴镇街上走一趟!”说着,瘦高子用短枪逼住维勇,矮胖子掏出麻绳就要捆绑。
“狗强盗!我丁维勇今天同你们拼了!抓强盗啊!”丁维勇牙一咬,心一横,一边高叫,一边伸手就去夺瘦高子的短枪。
“砰!”瘦高子扣动了扳机。子弹洞穿了丁维勇的左肩胛,殷红的鲜血立刻涌流出来,一滴一滴地滴在范公堤岸上的沙土里。维勇忍住剧痛,狠劲一拳,正砸在瘦高子的鼻梁上。只听“哎哟”一声,瘦高子一个趔趄,仰面向后跌倒在地,手不由得一松劲,维勇乘势夺过短枪,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里。
枪声惊动了附近的群众。盐民唐长宽等人闻声蜂拥而至。大家用铁叉戳伤了矮胖子盐兵。又将两个盐兵都捆捆扎扎,扔在皇岸边坡的芦草丛里。
驻在苴镇的税警中队周队长闻报大叫:“他妈的,盐花子要造反啦!”连忙集合盐兵飞速驰援。一到范... -->>
民国年间,在淮南如皋县丰掘盐场北部,有一个灶区叫苴镇。古时候原是海滨沼泽中一个水草丰茂的去处,后来人丁生聚,就拿“苴镇”二字来做了镇名。灶区有一道西北、东南走向的拦海大堤,因为初始兴筑的动议起于宋代一个名叫范仲淹的淮南盐官,后来他又贵为宰相,因此,大家为了纪念他的功劳,就称由他倡筑的堤岸叫“范公堤”这一叫开了头,以后也就一直这样叫下来了。当地灶民多不识字,也不细晓个中原委,因见每次修筑都得由大臣奉到皇上下达的圣旨才能动工,所以一般老百姓只把范公堤叫做“皇岸”
这皇岸高约1丈5尺,顶宽1丈,基厚3丈,东南连接启东县的吕四盐场,西北抵达阜宁县的庙湾盐场,全长800余华里,宛如一条捍海长龙偃卧海滨,将农区与盐区截然分隔。岸内绿柳似烟,禾苗如茵;岸外,一望无垠的都是沙滩,非逢大汛,潮汐不到岸脚。点缀其间的座座高阜之处,名曰避潮墩。盐民们在潮墩周围开辟亭场,用于晒灰淋卤;在潮墩上面起几间茅屋,里面砌灶支锅,用于煮卤煎盐;所以盐民都把避潮墩称做灶墩儿或者盐墩儿。
苴镇北边有个乡叫憨亢乡,乡里有个庄子叫杨家畈。庄里住着一户姓丁的盐民,父亲叫丁士开,儿子叫丁维勇。丁家世代居住在皇岸里边。家里有3间茅草屋,草屋左近种几亩碱地。地力薄,长不起庄稼,十年倒有九年荒。所以主要依靠在皇岸外边的盐墩上烧盐为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习以为常。只因官定的收购价十分低贱,如将所烧的盐货全部交售给垣商,一家人非喝西北风不可;要是私下里卖点盐给私盐贩子呢,让缉私营盐兵碰见,即使不送命也得脱层皮;所以一家人虽然终年辛劳,生活还是十分寒苦。
1936年农历七月十六日,丁维勇在皇岸外边自家的盐墩儿上劳作了一天。到了傍晚时分,想到家里有两缸等待腌制的菜瓜,——那可是全家半年的咸菜啊!估摸着巡缉“私盐”的盐兵们差不多已经回到苴镇老窠里去了,便放心大胆地从自家的卤池里挑起一担子白卤,大步流星地从灶区往范公堤上走来。
俗话说:“月半十六两头红。”这时正是夕阳西下、明月东升的当儿。远远近近的牧童,一个个横躺在晚归的牛背上,用笛子信口吹奏着他们自编的曲调,悠闲地顺着堤岸向家里走去。维勇挑着卤担,走在堤岸顶上,扁担“咯吱咯吱”有节奏地叫着,一前一后两个木桶擦着堤边丛生的江芦,发出“沙—沙—”的声响。眼看离家越来越近了。维勇望着西天如血的夕阳、东天如水的明月,想到一年到头烧盐劳动的艰辛,心里一阵发酸,不由得亮开嗓子哼唱起来。歌声唱道:
“烧盐的苦楚世上少,世人哪里能知晓?三伏的太阳如火烧,晒得烧盐的背脊焦。东天发白上盐场,亮月儿当头收工跑。杨树扁担两头翘,灰担压弯我的腰。烧出的盐花白如银,灶头见了嘻嘻笑。装了一包又一包,烧盐的哥哥眼泪抛。种田的还能够吃顿新米饭,这盐又不能去当饱。”
突然,维勇的歌声停在了嗓子眼儿里,脚步也僵住了。原来,从皇岸的草丛里刚刚钻出来两个缉私营盐兵,正勒眼挺腰地堵在前边不远处的路心,挡住了维勇的去路。
“站住!贩私盐,还想逃得出老子的手心儿?”一个瘦高个儿的盐兵挥动着手中的短枪,大声吆喝道。“他妈的,今天总算没白钻这草棵子!”另一个手拿长枪的矮胖子盐兵知道又等到了敲诈的机会,庆幸地骂道。两人边说边向丁维勇这边走过来。
“老总,我不是贩私盐的。我只挑了点卤水,回去腌咸瓜子用的。请二位老总行个方便,放我过去吧。”维勇眼见遇上了凶神,只得停下脚步,低三下四地求情。
“不是贩私盐的?你把老子当三岁的小孩子哄哪?这白卤就是私盐!”瘦高子大声叫道。“我们是盐民,自己烧盐,总不能为了腌点儿咸瓜子,还要去买你们摊派的官盐吧?”维勇把卤担子转了个肩,争辩说“天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吧!”
“你的眼睛长了是干啥的,没看见墙上贴的告示吗?烧盐的也得摊买官盐,这就是道理!”短胖子在一旁帮腔说。
“我不识字,弄不懂你们的那些邪门歪理!”维勇冷冷地说道。
“他妈的,你还敢狡辩!”瘦高子不耐烦地咆哮起来“你说!今天这事到底怎么办?你究竟认罚多少钱?”
“我们家里穷得叮当响,要钱没有,要命倒是有一条!”维勇放下卤担子,心知今天是在劫难逃了。
“好你个小子!”两个家伙见敲诈不成,恼羞成怒“那就跟我们到苴镇街上走一趟!”说着,瘦高子用短枪逼住维勇,矮胖子掏出麻绳就要捆绑。
“狗强盗!我丁维勇今天同你们拼了!抓强盗啊!”丁维勇牙一咬,心一横,一边高叫,一边伸手就去夺瘦高子的短枪。
“砰!”瘦高子扣动了扳机。子弹洞穿了丁维勇的左肩胛,殷红的鲜血立刻涌流出来,一滴一滴地滴在范公堤岸上的沙土里。维勇忍住剧痛,狠劲一拳,正砸在瘦高子的鼻梁上。只听“哎哟”一声,瘦高子一个趔趄,仰面向后跌倒在地,手不由得一松劲,维勇乘势夺过短枪,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里。
枪声惊动了附近的群众。盐民唐长宽等人闻声蜂拥而至。大家用铁叉戳伤了矮胖子盐兵。又将两个盐兵都捆捆扎扎,扔在皇岸边坡的芦草丛里。
驻在苴镇的税警中队周队长闻报大叫:“他妈的,盐花子要造反啦!”连忙集合盐兵飞速驰援。一到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