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曹哲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荠儿菜,顶锅盖;亲戚来了人没在。
在街头看见那些买荠儿菜,买苜蓿菜的农人,不禁使我想起儿时小伙伴们经常挂在嘴上的这则顺口溜。
那时候,每到春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就会三五成群地到田间地头去剜荠儿菜。喜欢较真的我们,总会比赛看谁剜的多,谁剜下的大。有时甚至划分地盘,各自在被“领袖”划分好的范围内去剜,有调皮的同伴就会强别人的,为了争夺,同伴之间“打架斗殴”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时隔多年,已经再没有机会去重新感受儿时的那种快乐滋味了。工作以后,走进城里,荠儿菜也跟着走进了城里。城里没有土地,她就住在塑料袋里,躺在街头,而且地位也越来越高,成了城里人的惜悭。
你问那些买荠儿菜的人,那家伙一斤好几块钱呢。但城里人依然对它乐此不疲。城里人生活水平高,人们在吃货方面也不欠缺,大鱼大肉是家常便饭。但现在人们追求吃喝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大鱼大肉,渐渐地也不是主流了,现在追求营养,都流行吃五谷杂粮了。黄面巴子,荞面节节、洋芋搅团,荠儿菜、苜蓿菜、苦苦菜、香椿、椒叶等成了城里人最求的对象。吃这些的大概有两种人,一种是年纪大些的,他们是从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走过来的,现在生活好了,大鱼大肉地吃有些腻了,不习惯了,于是总惦记那个年代的吃货,这是一种怀旧,一种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和重温。领一种人是怀有强烈好奇心的年轻人,他们多是在城里长大的娃们儿,压根也就没有见过荠儿菜,以为是什么稀罕物,不惜掏个大价钱尝尝鲜。只有在农民眼里荠儿菜是粮食地里的杂草,他们会毫不留情地铲除,要他们做熟了去吃,那也几乎不可能。在粮食紧张的年代他们也吃怕了、吃伤了,现在谁还去吃那些东西呢,提起荠儿菜他们就胃里泛酸水。回想起来,其实我们小时候剜的荠儿菜又有多少人回家弄了吃呢,多的回去都倒进猪圈、鸡圈让动物们享受了。
遗憾的是今天,这则顺口溜现在也听不到了,农村的孩子也没有人再去剜荠儿菜了,他们渐渐地没有了对荠儿菜的记忆,他们知道的是大棚菜,什么黄瓜、西红柿、蘑菇、蒜苔之类的菜名。
仔细想来,这则童谣里包含着这样一个意思,这个只有在特定历史年代才会有的意思,他大概描述了粮食紧张时期的一个生活场景:
五、六十年代。
有一天,王奶奶家里实在没东西可吃了。
一大早她就带着刚会跑的孙子,到田地里剜荠儿菜用来充饥。
回到家她拣完荠儿菜刚下锅,邻居有人捎话说:在路上碰见他家亲戚要来。王奶奶一听发愁了,家里又没有啥吃的,亲戚来了怎么办呢?所以她打算出去躲一躲。结果亲戚来了,屋里没人。亲戚走进厨房一看,锅里水煎着,顶得锅盖嘟嘟作响,他揭开一看,里面煮的满是荠儿菜。于是便顺口说了一句:荠儿菜顶锅盖;亲戚来了人没在。随后这件事就传便了村子,成为人们街传巷议的笑料,成了不懂事的孩子嘴边的歌谣。
其实,最初这则顺口溜就是用来反应家境贫困的,在五、六十年代,这样的事情是常有的。听父母说,那个时候只要能有吃的就不错了。尤其是到了二、三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吃的东西都让人吃了,什么榆树皮、榆钱、荠儿菜、苜蓿菜了,饿急了还管什么生熟呢,就直接填到嘴里了。农村人现在不爱吃荠儿菜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候荠儿菜吃怕了,紧巴日子过怕了。
现在又迎来了吃野菜的年代,可是吃法不同了,吃的档次也不同了。最低档就是在家里,把拣好的荠儿菜放在开水锅里炸了,出锅晾凉,用芝麻香油凉拌了吃,高档点的就不知到怎么怎么炮制了,然后安上一个好听的名字,端到桌子上一盘几十元,人们也无法辨认出它到底是什么了。人,就是这么奇怪,菜谱上白糖拌西红柿他不会点,他却点雪盖火焰山,粉条炒肉他不点,他却点蚂蚁上树,这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他不喜欢直来直去,他喜欢故弄玄虚,喜欢猎奇。
带着街头农人的提示,昨天回家顺便也采了些苜蓿芽,想要剜荠儿菜,却也没有顾得上,今天中午迫不及待地做的吃了,很好吃,从苜蓿菜里我偿出了春天的味道。
荠儿菜,顶锅盖;亲戚来了人没在。
在街头看见那些买荠儿菜,买苜蓿菜的农人,不禁使我想起儿时小伙伴们经常挂在嘴上的这则顺口溜。
那时候,每到春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就会三五成群地到田间地头去剜荠儿菜。喜欢较真的我们,总会比赛看谁剜的多,谁剜下的大。有时甚至划分地盘,各自在被“领袖”划分好的范围内去剜,有调皮的同伴就会强别人的,为了争夺,同伴之间“打架斗殴”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时隔多年,已经再没有机会去重新感受儿时的那种快乐滋味了。工作以后,走进城里,荠儿菜也跟着走进了城里。城里没有土地,她就住在塑料袋里,躺在街头,而且地位也越来越高,成了城里人的惜悭。
你问那些买荠儿菜的人,那家伙一斤好几块钱呢。但城里人依然对它乐此不疲。城里人生活水平高,人们在吃货方面也不欠缺,大鱼大肉是家常便饭。但现在人们追求吃喝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大鱼大肉,渐渐地也不是主流了,现在追求营养,都流行吃五谷杂粮了。黄面巴子,荞面节节、洋芋搅团,荠儿菜、苜蓿菜、苦苦菜、香椿、椒叶等成了城里人最求的对象。吃这些的大概有两种人,一种是年纪大些的,他们是从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走过来的,现在生活好了,大鱼大肉地吃有些腻了,不习惯了,于是总惦记那个年代的吃货,这是一种怀旧,一种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和重温。领一种人是怀有强烈好奇心的年轻人,他们多是在城里长大的娃们儿,压根也就没有见过荠儿菜,以为是什么稀罕物,不惜掏个大价钱尝尝鲜。只有在农民眼里荠儿菜是粮食地里的杂草,他们会毫不留情地铲除,要他们做熟了去吃,那也几乎不可能。在粮食紧张的年代他们也吃怕了、吃伤了,现在谁还去吃那些东西呢,提起荠儿菜他们就胃里泛酸水。回想起来,其实我们小时候剜的荠儿菜又有多少人回家弄了吃呢,多的回去都倒进猪圈、鸡圈让动物们享受了。
遗憾的是今天,这则顺口溜现在也听不到了,农村的孩子也没有人再去剜荠儿菜了,他们渐渐地没有了对荠儿菜的记忆,他们知道的是大棚菜,什么黄瓜、西红柿、蘑菇、蒜苔之类的菜名。
仔细想来,这则童谣里包含着这样一个意思,这个只有在特定历史年代才会有的意思,他大概描述了粮食紧张时期的一个生活场景:
五、六十年代。
有一天,王奶奶家里实在没东西可吃了。
一大早她就带着刚会跑的孙子,到田地里剜荠儿菜用来充饥。
回到家她拣完荠儿菜刚下锅,邻居有人捎话说:在路上碰见他家亲戚要来。王奶奶一听发愁了,家里又没有啥吃的,亲戚来了怎么办呢?所以她打算出去躲一躲。结果亲戚来了,屋里没人。亲戚走进厨房一看,锅里水煎着,顶得锅盖嘟嘟作响,他揭开一看,里面煮的满是荠儿菜。于是便顺口说了一句:荠儿菜顶锅盖;亲戚来了人没在。随后这件事就传便了村子,成为人们街传巷议的笑料,成了不懂事的孩子嘴边的歌谣。
其实,最初这则顺口溜就是用来反应家境贫困的,在五、六十年代,这样的事情是常有的。听父母说,那个时候只要能有吃的就不错了。尤其是到了二、三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吃的东西都让人吃了,什么榆树皮、榆钱、荠儿菜、苜蓿菜了,饿急了还管什么生熟呢,就直接填到嘴里了。农村人现在不爱吃荠儿菜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候荠儿菜吃怕了,紧巴日子过怕了。
现在又迎来了吃野菜的年代,可是吃法不同了,吃的档次也不同了。最低档就是在家里,把拣好的荠儿菜放在开水锅里炸了,出锅晾凉,用芝麻香油凉拌了吃,高档点的就不知到怎么怎么炮制了,然后安上一个好听的名字,端到桌子上一盘几十元,人们也无法辨认出它到底是什么了。人,就是这么奇怪,菜谱上白糖拌西红柿他不会点,他却点雪盖火焰山,粉条炒肉他不点,他却点蚂蚁上树,这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他不喜欢直来直去,他喜欢故弄玄虚,喜欢猎奇。
带着街头农人的提示,昨天回家顺便也采了些苜蓿芽,想要剜荠儿菜,却也没有顾得上,今天中午迫不及待地做的吃了,很好吃,从苜蓿菜里我偿出了春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