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乱世第一名相谢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其实要说在这儿全歼这5万人,现在已经不再困难,但是谢玄心里惦记着前线呢,不能在这儿恋战哪,后面还有更艰巨的任务。于是,他就把洛涧这边儿的事,都交给了刘牢之,然后和谢琰一起,渡过洛涧,带着大军,直向淝水进兵了。刘牢之乘胜追赶,这些北方的士兵,即使逃命,也非要往北逃,无端觉得,那边儿才是他们的家,真是应了那句话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可是往北就是淮河,哪有什么退路,要说往南,倒说不定还能先保住命呢。但这些北人士兵哪儿会想这些。结果,5万人,连被杀,带掉进淮河淹死的,有15000多。刘牢之就一路追击,那些好不容易渡过了淮河的秦兵,也都丢了军械辎重,四散逃命去了,刘牢之一路缴获,这一仗打得,光战利品,就够清点儿好一阵儿。
结果,“洛涧”这一战,一个“奇袭”之计,加以刘牢之的神勇,再加北府兵的强大,只用了5000人,就一举攻破了前秦的防线,让苻坚“压制东西,直取中州”的战略彻底泡了汤。人家最强大的东路军打过来了,你就准备应付吧。
在这一战里,前秦一共有10名大将被杀。特别是主帅梁成,从来跟晋军作战,就几乎没败过,这回就这么简单地丢了命。前秦连死带逃,丢了5万人。就算剩下的这些人能归队,也一时半会儿到不了淝水。损失的这些人,可不是那些乌合之众呀,都是前秦的前锋主力!这样一来,真正在淝水集结有战斗力的秦军,可就剩下15万了……北府兵本来就极高的士气值,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接近涨停;可再看前秦军呢,原本发兵时就差不多垂头丧气,现在真难说会低落到哪里去了。
第十三章退后一步是人生
退后一步是人生
洛涧大捷,这对东晋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以5千破5万,谁说他们强大?谁说咱们打不过?这下儿,大家的心里可有底了,倒想,看来咱谢相这个“处变不惊”,还是心里有谱儿啊。
但是,就在大家这一片兴奋之中,谁也不会想到的是,谢安竟然不事声张的,给司马曜上了一道表,请司马曜的亲弟弟,19岁的琅玡王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这个“尚书六条事”,到底是个啥意思,人们至今也没太搞清,最可能的方式是:谢安还是有权处理国家的一切大事,但是,司马道子也有权对他干的所有事儿提出建议和质疑。那就是说,首先,谢安在把他所做的一切向皇室完全公开;另外,司马道子说的话,也同样有份量,他也不能不听。那么,从公元376年开始的谢安“录尚书事”,将国家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局面,就将宣告结束。此后,这个国家,就变成他和司马道子共掌了……
如果说,这件事儿对当时的人来说,甚至对皇上司马曜来说,都是出乎意料的话,其实对我们后人,也同样如此啊。这样一个重比泰山的权力,他居然就选择了开始去放弃,而且还做得平平静静,完全不像在面对多么重大的事。假设谢安不让的话,就算司马曜心里再不舒服,但在他大权在握,重兵在手的情势下(这个北府兵还就在眼前,不像王敦桓温那时候,远在荆州),也根本不敢对他怎么样。
那么谢安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一个对任何人都会无比诱惑,而他又已经牢牢握在手里的好东西,他为什么要去放弃?田余庆先生说:“这是谢安作为政治家的高明处”,那么这个“高明”,又在哪里呢?
首先,随着淝水之战的发展,前秦那边儿的信息,他得到的越来越多,那么这场战争的胜算,也比最初时更多了一些。倘若这一战东晋取胜了呢?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淝水之战,功在一族啊。从将帅到士兵,脑袋上都顶着这一个“谢”字,甚至连决战的战场豫州,也都是谢家的老地盘儿。虽然这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这出生入死的风险和压力,几乎都是他们谢家人在承担,但是如果得胜了呢?谢氏家族的威势、声望、荣耀等等等等,就将会达到无以复加的顶峰。那就会超出皇室所能容纳的极限了。这并不是皇室的不对,而只是一种客观必然。其实细想,这历来的“功高震主”,到底又是谁的不对呢??而且,一旦获胜,谢氏家族必然木秀于林,其他高门,也不一定会这样支持他了……那么现在,这个淝水之战,对于谢安来说,几乎就是,胜也不对,败也不对。他只能,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将即将爆发的矛盾和冲突,减小到最低的程度……这天下的事儿,永远都像是那月亮,从一个月牙儿开始,一天天长大,直到变成满月,可是,这个“满月”,又维持了几天呢?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呀。那么,就退后一步吧,不要觉得委曲,因为现在的大局,是轮到你来做出牺牲了……
另外,谢安所以请司马道子来跟他一起“录尚书事”,也是经过了一番考虑的。司马道子是司马曜的亲弟弟,生母也是那位“昆仑婢”。这位王爷可是“有能量”得很哪,到后来,他从谢安手里接过了大权,没用多久,就把个“政治清明”的东晋,搞成了乌烟瘴气,接着又跟他这位皇帝亲哥哥斗得不可开交,然后就引发了孙恩乱,王恭反。不过现在他还小,这能量也还没表现出来。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司马曜同母所生的弟弟,司马曜看着谢安,心里不舒服,但又不敢怎么样,反倒是越看司马道子,就越觉得顺眼了。
谢安为什么非要推举司马道子呢?一方面,皇上就跟这兄弟亲啊,你要推举别人,不但不一定会被允许,还没准儿会招来更多的猜疑呢,那么就顺着他们的心思吧,这才是缓和矛盾的最好办法呀。另一方面,谢安是早晚要把这个权力交出来的,因为他知道,他这个位置是不对的。这个天下,他本来没有资格和司马家共有。也许王导和桓温都不这样认为吧,但不管人家怎么样,他却是这么想的。
所以后来,我们就看到,这当轴士族与司马家“共天下”的门阀政治格局,随着谢安渐渐地把权力交还给王室,就开始一步步走向了衰落。直到谢安去世,这种奇特的政治模式,也跟着寿终正寝。陈郡谢氏家族成为最后一个与司马“共天下”的高门。皇权终于回到了正常状态,后来,司马曜和司马道子虽然继续内斗,但那已经是皇室的内部矛盾,是属于我们整个历史当中,屡见不鲜的那个类型了……
第十四章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当然,无论后方发生了多么重大的变化,前线的仗也还要顺顺利利地打,就算谢安已经看到,这一仗胜了,对谢家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这一仗也必须要竭尽全力地打赢,不能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因为这事儿就应该这么做。即便从此他就将进退两难,但那也是他必须要认下来的命。
其实说到这儿,除了让权,谢安本来还应该有很多办法的,比如最常用的,就拿这个打了半截儿的战争,去跟司马曜摆摆谱儿,讲讲价钱,为事后稳固住谢家的地位,双方商订些利益交换。司马曜是除了答应以外,别无选择,淝水之战的胜利,这第一个受益者,是他这个皇帝呀,而且现在,他还得指着人家谢家人给他卖命呢。只要稍微要挟一下儿,司马曜就得就范。但谢安偏就不这么做。他可以不要那个权位,但却绝不肯去干那种阴险苟且的勾当。
那么不管朝廷这边儿到底怎么样吧,谢玄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估计谢安就没把这些事儿告诉他。洛涧大捷之后,不光东路军,谢石和桓伊那边儿,士气也都大大高涨,晋军水陆并进,一齐向寿阳方向集结。
其实这时候,苻坚并不在淝水前线,但是因为苻融理解错了晋军的一个情报,弄得苻坚以为胜利在望,就跑来了。
就在谢玄突破洛涧之前,早被围困在硖石的胡彬,带5000人撑了这许久,军粮也没了,一听谢石带着大军来了,就立刻给谢石写了封求援信,派人突围送出去。当然,他也不知道谢安这回怎么部署的,还以为谢石的水军是全部主力呢。结果这送信的,没过了秦军的防线,就被抓住了。这信就到了苻融的手里。苻融看了信,也以为东晋的这个“大军”,就是谢石这一两万水军呢。于是他就派人给苻坚送信,说,敌人少啊,您快进兵吧,别让谢石他们逃了。苻坚一听这个高兴,看来自己“压制东西,直取中州”的计策是奏效了,就立刻带了8000装点门面的“羽林郎”,连夜赶往前线督战,把那个也派不上啥用场的60万“大军”,扔在了项城。他就准备亲自指挥这20万前锋,一举先荡平豫州,兵临历阳了。
不过苻坚还没有赶到寿阳,苻融就发现,可有点儿不对了。很快,洛涧被突破的消息就报来了,这消息刚传到他耳朵里,谢玄谢琰的北府兵就跟着到了淝水。这时候,桓伊一直没敢直接出来挑战,一看谢玄来得这么快,惊喜中立刻同他合兵一处,这两队陆军就完成了集结。
谢石这水军,不是被误以为主力吗,很得苻融的“重视”,就派张蚝向他发起了进攻。这里倒有些问题,史料没有记载张蚝到底带的是水军还是陆军,那么他跟谢石的水军,是怎么打起来的,就是个很大的疑问。当时最可能的情况是,张蚝带了重兵,准备强渡淝水,这样就跟在淝水上准备阻断敌军的谢石打起来了。不过,张蚝人多,谢石人少。谢石不是对手,就退向了淝水右岸这一边儿。张蚝就想乘胜抢渡,谢玄一看,马上和谢琰带了6万人,在岸边森严列阵,准备迎击。张蚝瞧瞧这阵势,估计是突破不了,就又退回了岸边。
于是结果就是,谢玄、谢琰和桓伊,一共率领晋军7万左右,就隔着这条淝水,跟前秦15万大军,形成了对峙。
这时,苻坚带着他的“羽林郎”们,日夜兼程地赶来了。没想到,到这儿的第一件事儿,就让他吃了一惊,原来,苻融那情报根本就是不对的!洛涧竟然被人家突破了!而且包括梁成在内,竟然有10员大将被杀!苻坚忽然觉得有点儿没底了,他这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是低估了东晋哪。原来建康那些人,并不像他想像得那么不堪一击呀。又想起4年前淮南的惨败,他觉得这事儿可有问题了。于是,他就立即命令苻融,你跟我瞧瞧去,我就看看这个晋军,到底是个什么样儿。
当晚,苻融陪着苻坚登上了寿阳城头,就向淝水对岸眺望。那边儿正是八公山,谢玄的大军就在山前列阵,军容严整,气势逼人。苻坚看着,忽然有点儿怅然若失。要说到现在,这还是他第一回瞧见北府兵呢。就是这支军队,屡屡把他的大军打得惨败。苻坚也见过无数的阵仗啊,现在他可是真的意识到,自己可能把好多事儿都想错了。结果他这一失落,抬头往八公山上一看,当时就是一惊,是怎么看那山上的树木,怎么都像人。其实这是因为他心里慌了,所以就两眼昏花,愣把山上的草木看成了晋军。于是,“草木皆兵”这个成语,也就由此流传下来了。苻坚怅怅然地瞧着苻融:你怎么说敌人很弱呢!这可实在是劲敌啊……
其实,这里倒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这位苻天王,对他那个60万的大军,是真没什么指望啊。谢玄再军容整齐,再气势高涨,他总共也就那7万人吧,苻坚如果不是心里没底了,也不至于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人。他那个“大军”但凡能顶上些用场,何至于,看见几万“劲敌”,就没了底气,就“草木皆兵”了呢?
神秘的小角色——朱序
朱序这位将军,在我们的故事里已经出场好几回了,我们知道他是桓家的人,不屈不挠地坚守过襄阳,还有位深明大义的老娘,为人也挺仗义,不肯让别人替自己顶罪。现在呢,他就在苻坚那儿,当了个尚书混日子。
在这场战争里,朱序也扮演了一个很独特的角色噢。一般认为,首先,他趁苻坚派他来游说谢石的时候,向谢石透露了前秦军的内情,于是晋军就采取了速战的策略。其次,他在那场十几万人的大溃败中,站在军队后面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然后就加速了秦军的逃亡。所以,有的评论认为,朱序在淝水之战里,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不过,这个还有待商榷啊。那么我们就不妨来瞧瞧,朱序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扮演:
疑惑一:史书的相互抵触
朱序游说谢石:秦军的主力现在还没有到达前线,不如早点儿出战,打败他们的前锋,先挫了他们的锐气,很可能就能得胜。
这件事儿《晋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但时间上却不一致。《晋书》记载是在两军列阵对峙淝水之后,也就是现在这时候。《通鉴》则要早一点儿。从合理性上看,还是《晋书》更可信些。
不过,关于这一段儿,《晋书》自己也出现了抵触。《苻坚载记下》:“琰劝(谢石)从序言,遣使请战,许之”。如果说,谢琰劝谢石听朱序的,那当时谢琰就该和谢石在一块儿,那这个“请战”还用得着“遣使”吗?从当时几路晋军的部署,还有后面淝水之战的战况来看,当时谢琰极大可能,并没有和谢石在一起。那“遣使”就能说通了,但前面那个“劝从序言”,就又不对了。如果一定要解释合理的话,那就只能是,谢石听了朱序的话,立时派人密报给各军,问问大家的意思。然后,谢琰第一个表示,愿领兵出战,就派人来请命。
但是,朱序这个密报,是不是就是谢玄谢琰的主力,采用速战决策的决定原因呢?不可否认,他这一番话,无疑是给了作为大都督的谢石一些信心。本来谢石一听说,苻坚到了寿阳,心里就有点儿害怕,想干脆不打,先拖垮了秦军再说。但听朱序这么一说,他也觉得挺有理。这时谢琰又派人来请战。所以,他就答应了。应该说,朱序对于这回的“速战”决策,是起了作用的,但并不一定就是决定的。我们不妨看回去,从谢玄领北府兵开始,所有的战役,一直都是凭着高涨的士气和强大的战斗力,一鼓作气打下来的,而且还都是在敌人非常强大的情况下。那这一回,谢玄也完全没有耗着的道理呀。很可能,这兄弟俩正憋着要打呢,朱序的话,正好又给他们增加了信心。
另外,从我们旁观者来看,就算当时谢石没听朱序的,没答应让谢琰他们去打,就耗着了,但只要守住了淝水,苻坚那个“大军”并没有多少战斗力,他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 -->>
其实要说在这儿全歼这5万人,现在已经不再困难,但是谢玄心里惦记着前线呢,不能在这儿恋战哪,后面还有更艰巨的任务。于是,他就把洛涧这边儿的事,都交给了刘牢之,然后和谢琰一起,渡过洛涧,带着大军,直向淝水进兵了。刘牢之乘胜追赶,这些北方的士兵,即使逃命,也非要往北逃,无端觉得,那边儿才是他们的家,真是应了那句话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可是往北就是淮河,哪有什么退路,要说往南,倒说不定还能先保住命呢。但这些北人士兵哪儿会想这些。结果,5万人,连被杀,带掉进淮河淹死的,有15000多。刘牢之就一路追击,那些好不容易渡过了淮河的秦兵,也都丢了军械辎重,四散逃命去了,刘牢之一路缴获,这一仗打得,光战利品,就够清点儿好一阵儿。
结果,“洛涧”这一战,一个“奇袭”之计,加以刘牢之的神勇,再加北府兵的强大,只用了5000人,就一举攻破了前秦的防线,让苻坚“压制东西,直取中州”的战略彻底泡了汤。人家最强大的东路军打过来了,你就准备应付吧。
在这一战里,前秦一共有10名大将被杀。特别是主帅梁成,从来跟晋军作战,就几乎没败过,这回就这么简单地丢了命。前秦连死带逃,丢了5万人。就算剩下的这些人能归队,也一时半会儿到不了淝水。损失的这些人,可不是那些乌合之众呀,都是前秦的前锋主力!这样一来,真正在淝水集结有战斗力的秦军,可就剩下15万了……北府兵本来就极高的士气值,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接近涨停;可再看前秦军呢,原本发兵时就差不多垂头丧气,现在真难说会低落到哪里去了。
第十三章退后一步是人生
退后一步是人生
洛涧大捷,这对东晋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以5千破5万,谁说他们强大?谁说咱们打不过?这下儿,大家的心里可有底了,倒想,看来咱谢相这个“处变不惊”,还是心里有谱儿啊。
但是,就在大家这一片兴奋之中,谁也不会想到的是,谢安竟然不事声张的,给司马曜上了一道表,请司马曜的亲弟弟,19岁的琅玡王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这个“尚书六条事”,到底是个啥意思,人们至今也没太搞清,最可能的方式是:谢安还是有权处理国家的一切大事,但是,司马道子也有权对他干的所有事儿提出建议和质疑。那就是说,首先,谢安在把他所做的一切向皇室完全公开;另外,司马道子说的话,也同样有份量,他也不能不听。那么,从公元376年开始的谢安“录尚书事”,将国家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局面,就将宣告结束。此后,这个国家,就变成他和司马道子共掌了……
如果说,这件事儿对当时的人来说,甚至对皇上司马曜来说,都是出乎意料的话,其实对我们后人,也同样如此啊。这样一个重比泰山的权力,他居然就选择了开始去放弃,而且还做得平平静静,完全不像在面对多么重大的事。假设谢安不让的话,就算司马曜心里再不舒服,但在他大权在握,重兵在手的情势下(这个北府兵还就在眼前,不像王敦桓温那时候,远在荆州),也根本不敢对他怎么样。
那么谢安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一个对任何人都会无比诱惑,而他又已经牢牢握在手里的好东西,他为什么要去放弃?田余庆先生说:“这是谢安作为政治家的高明处”,那么这个“高明”,又在哪里呢?
首先,随着淝水之战的发展,前秦那边儿的信息,他得到的越来越多,那么这场战争的胜算,也比最初时更多了一些。倘若这一战东晋取胜了呢?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淝水之战,功在一族啊。从将帅到士兵,脑袋上都顶着这一个“谢”字,甚至连决战的战场豫州,也都是谢家的老地盘儿。虽然这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这出生入死的风险和压力,几乎都是他们谢家人在承担,但是如果得胜了呢?谢氏家族的威势、声望、荣耀等等等等,就将会达到无以复加的顶峰。那就会超出皇室所能容纳的极限了。这并不是皇室的不对,而只是一种客观必然。其实细想,这历来的“功高震主”,到底又是谁的不对呢??而且,一旦获胜,谢氏家族必然木秀于林,其他高门,也不一定会这样支持他了……那么现在,这个淝水之战,对于谢安来说,几乎就是,胜也不对,败也不对。他只能,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将即将爆发的矛盾和冲突,减小到最低的程度……这天下的事儿,永远都像是那月亮,从一个月牙儿开始,一天天长大,直到变成满月,可是,这个“满月”,又维持了几天呢?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呀。那么,就退后一步吧,不要觉得委曲,因为现在的大局,是轮到你来做出牺牲了……
另外,谢安所以请司马道子来跟他一起“录尚书事”,也是经过了一番考虑的。司马道子是司马曜的亲弟弟,生母也是那位“昆仑婢”。这位王爷可是“有能量”得很哪,到后来,他从谢安手里接过了大权,没用多久,就把个“政治清明”的东晋,搞成了乌烟瘴气,接着又跟他这位皇帝亲哥哥斗得不可开交,然后就引发了孙恩乱,王恭反。不过现在他还小,这能量也还没表现出来。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司马曜同母所生的弟弟,司马曜看着谢安,心里不舒服,但又不敢怎么样,反倒是越看司马道子,就越觉得顺眼了。
谢安为什么非要推举司马道子呢?一方面,皇上就跟这兄弟亲啊,你要推举别人,不但不一定会被允许,还没准儿会招来更多的猜疑呢,那么就顺着他们的心思吧,这才是缓和矛盾的最好办法呀。另一方面,谢安是早晚要把这个权力交出来的,因为他知道,他这个位置是不对的。这个天下,他本来没有资格和司马家共有。也许王导和桓温都不这样认为吧,但不管人家怎么样,他却是这么想的。
所以后来,我们就看到,这当轴士族与司马家“共天下”的门阀政治格局,随着谢安渐渐地把权力交还给王室,就开始一步步走向了衰落。直到谢安去世,这种奇特的政治模式,也跟着寿终正寝。陈郡谢氏家族成为最后一个与司马“共天下”的高门。皇权终于回到了正常状态,后来,司马曜和司马道子虽然继续内斗,但那已经是皇室的内部矛盾,是属于我们整个历史当中,屡见不鲜的那个类型了……
第十四章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当然,无论后方发生了多么重大的变化,前线的仗也还要顺顺利利地打,就算谢安已经看到,这一仗胜了,对谢家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这一仗也必须要竭尽全力地打赢,不能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因为这事儿就应该这么做。即便从此他就将进退两难,但那也是他必须要认下来的命。
其实说到这儿,除了让权,谢安本来还应该有很多办法的,比如最常用的,就拿这个打了半截儿的战争,去跟司马曜摆摆谱儿,讲讲价钱,为事后稳固住谢家的地位,双方商订些利益交换。司马曜是除了答应以外,别无选择,淝水之战的胜利,这第一个受益者,是他这个皇帝呀,而且现在,他还得指着人家谢家人给他卖命呢。只要稍微要挟一下儿,司马曜就得就范。但谢安偏就不这么做。他可以不要那个权位,但却绝不肯去干那种阴险苟且的勾当。
那么不管朝廷这边儿到底怎么样吧,谢玄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估计谢安就没把这些事儿告诉他。洛涧大捷之后,不光东路军,谢石和桓伊那边儿,士气也都大大高涨,晋军水陆并进,一齐向寿阳方向集结。
其实这时候,苻坚并不在淝水前线,但是因为苻融理解错了晋军的一个情报,弄得苻坚以为胜利在望,就跑来了。
就在谢玄突破洛涧之前,早被围困在硖石的胡彬,带5000人撑了这许久,军粮也没了,一听谢石带着大军来了,就立刻给谢石写了封求援信,派人突围送出去。当然,他也不知道谢安这回怎么部署的,还以为谢石的水军是全部主力呢。结果这送信的,没过了秦军的防线,就被抓住了。这信就到了苻融的手里。苻融看了信,也以为东晋的这个“大军”,就是谢石这一两万水军呢。于是他就派人给苻坚送信,说,敌人少啊,您快进兵吧,别让谢石他们逃了。苻坚一听这个高兴,看来自己“压制东西,直取中州”的计策是奏效了,就立刻带了8000装点门面的“羽林郎”,连夜赶往前线督战,把那个也派不上啥用场的60万“大军”,扔在了项城。他就准备亲自指挥这20万前锋,一举先荡平豫州,兵临历阳了。
不过苻坚还没有赶到寿阳,苻融就发现,可有点儿不对了。很快,洛涧被突破的消息就报来了,这消息刚传到他耳朵里,谢玄谢琰的北府兵就跟着到了淝水。这时候,桓伊一直没敢直接出来挑战,一看谢玄来得这么快,惊喜中立刻同他合兵一处,这两队陆军就完成了集结。
谢石这水军,不是被误以为主力吗,很得苻融的“重视”,就派张蚝向他发起了进攻。这里倒有些问题,史料没有记载张蚝到底带的是水军还是陆军,那么他跟谢石的水军,是怎么打起来的,就是个很大的疑问。当时最可能的情况是,张蚝带了重兵,准备强渡淝水,这样就跟在淝水上准备阻断敌军的谢石打起来了。不过,张蚝人多,谢石人少。谢石不是对手,就退向了淝水右岸这一边儿。张蚝就想乘胜抢渡,谢玄一看,马上和谢琰带了6万人,在岸边森严列阵,准备迎击。张蚝瞧瞧这阵势,估计是突破不了,就又退回了岸边。
于是结果就是,谢玄、谢琰和桓伊,一共率领晋军7万左右,就隔着这条淝水,跟前秦15万大军,形成了对峙。
这时,苻坚带着他的“羽林郎”们,日夜兼程地赶来了。没想到,到这儿的第一件事儿,就让他吃了一惊,原来,苻融那情报根本就是不对的!洛涧竟然被人家突破了!而且包括梁成在内,竟然有10员大将被杀!苻坚忽然觉得有点儿没底了,他这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是低估了东晋哪。原来建康那些人,并不像他想像得那么不堪一击呀。又想起4年前淮南的惨败,他觉得这事儿可有问题了。于是,他就立即命令苻融,你跟我瞧瞧去,我就看看这个晋军,到底是个什么样儿。
当晚,苻融陪着苻坚登上了寿阳城头,就向淝水对岸眺望。那边儿正是八公山,谢玄的大军就在山前列阵,军容严整,气势逼人。苻坚看着,忽然有点儿怅然若失。要说到现在,这还是他第一回瞧见北府兵呢。就是这支军队,屡屡把他的大军打得惨败。苻坚也见过无数的阵仗啊,现在他可是真的意识到,自己可能把好多事儿都想错了。结果他这一失落,抬头往八公山上一看,当时就是一惊,是怎么看那山上的树木,怎么都像人。其实这是因为他心里慌了,所以就两眼昏花,愣把山上的草木看成了晋军。于是,“草木皆兵”这个成语,也就由此流传下来了。苻坚怅怅然地瞧着苻融:你怎么说敌人很弱呢!这可实在是劲敌啊……
其实,这里倒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这位苻天王,对他那个60万的大军,是真没什么指望啊。谢玄再军容整齐,再气势高涨,他总共也就那7万人吧,苻坚如果不是心里没底了,也不至于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人。他那个“大军”但凡能顶上些用场,何至于,看见几万“劲敌”,就没了底气,就“草木皆兵”了呢?
神秘的小角色——朱序
朱序这位将军,在我们的故事里已经出场好几回了,我们知道他是桓家的人,不屈不挠地坚守过襄阳,还有位深明大义的老娘,为人也挺仗义,不肯让别人替自己顶罪。现在呢,他就在苻坚那儿,当了个尚书混日子。
在这场战争里,朱序也扮演了一个很独特的角色噢。一般认为,首先,他趁苻坚派他来游说谢石的时候,向谢石透露了前秦军的内情,于是晋军就采取了速战的策略。其次,他在那场十几万人的大溃败中,站在军队后面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然后就加速了秦军的逃亡。所以,有的评论认为,朱序在淝水之战里,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不过,这个还有待商榷啊。那么我们就不妨来瞧瞧,朱序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扮演:
疑惑一:史书的相互抵触
朱序游说谢石:秦军的主力现在还没有到达前线,不如早点儿出战,打败他们的前锋,先挫了他们的锐气,很可能就能得胜。
这件事儿《晋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但时间上却不一致。《晋书》记载是在两军列阵对峙淝水之后,也就是现在这时候。《通鉴》则要早一点儿。从合理性上看,还是《晋书》更可信些。
不过,关于这一段儿,《晋书》自己也出现了抵触。《苻坚载记下》:“琰劝(谢石)从序言,遣使请战,许之”。如果说,谢琰劝谢石听朱序的,那当时谢琰就该和谢石在一块儿,那这个“请战”还用得着“遣使”吗?从当时几路晋军的部署,还有后面淝水之战的战况来看,当时谢琰极大可能,并没有和谢石在一起。那“遣使”就能说通了,但前面那个“劝从序言”,就又不对了。如果一定要解释合理的话,那就只能是,谢石听了朱序的话,立时派人密报给各军,问问大家的意思。然后,谢琰第一个表示,愿领兵出战,就派人来请命。
但是,朱序这个密报,是不是就是谢玄谢琰的主力,采用速战决策的决定原因呢?不可否认,他这一番话,无疑是给了作为大都督的谢石一些信心。本来谢石一听说,苻坚到了寿阳,心里就有点儿害怕,想干脆不打,先拖垮了秦军再说。但听朱序这么一说,他也觉得挺有理。这时谢琰又派人来请战。所以,他就答应了。应该说,朱序对于这回的“速战”决策,是起了作用的,但并不一定就是决定的。我们不妨看回去,从谢玄领北府兵开始,所有的战役,一直都是凭着高涨的士气和强大的战斗力,一鼓作气打下来的,而且还都是在敌人非常强大的情况下。那这一回,谢玄也完全没有耗着的道理呀。很可能,这兄弟俩正憋着要打呢,朱序的话,正好又给他们增加了信心。
另外,从我们旁观者来看,就算当时谢石没听朱序的,没答应让谢琰他们去打,就耗着了,但只要守住了淝水,苻坚那个“大军”并没有多少战斗力,他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