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大曜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成帝面上表情很淡,只是略带惋惜地叹了一声:“可惜啊,你的计策尚未来得及付诸实施,李往昔他……便出事了。”
韶宁和听这口风,应当不是为责罚而来,心中略略松了口气,躬身道:“请皇上节哀。”
成帝沉默片刻,道:“朕此次召你们进宫,是想问一问,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朝廷该如何应对才比较妥当?”
韶宁和心中微讶,他原本以为,皇上年轻气盛,当初既以强硬姿态除去了宋翊,如今听闻李往昔的噩耗,必定会雷霆震怒,以同样强硬的手腕肃清西北大军中的宋党余孽。却不料,皇上在面对此事时的反应,远比他想象的要冷静、慎重。
想到此,韶宁和躬身道:“微臣有一言,不知……”
成帝颔首:“你说。”
“微臣觉得,李大人死得有些蹊跷。”
成帝微微挑眉:“你知道内幕?”
“微臣不知。”韶宁和在度过了最初的紧张之后,渐渐恢复了平静,侃侃道,“微臣也是今日才得知这一噩耗,原本微臣以为,李大人必定是被宋党余孽迁怒暗害了,但在入宫面圣的路上,微臣反复思索这个问题,越想越觉得,如果真是如此,李大人死的时间……就太有问题了。”
成帝神色专注地看着他:“继续讲。”
“宋党余孽如果想借此事与朝廷抗衡,应该在宋翊叛军被剿灭之前就对李大人下手了,而不是等到朝廷军大获全胜之后。”他顿了顿,道,“所以微臣认为,如果李大人死亡的时间没有错,那么也许是我们把事态估量得过于严重了,也许李大人之死,与宋党余孽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一百零二章
成帝听到此处,眯了眯眼:“所以你的意思是……朝廷无需劳师动众地追查此事?”
韶宁和摇头道:“查还是要查的,李大人不能枉死,总得还他一个清白。但微臣认为,追查李大人的案子,应与朝廷肃清西北大军宋党余孽之事区分开,表明朝廷的公正态度,而不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李大人定是被宋党余孽所害,以免造成军心动荡。”
成帝颔首道:“那么李往昔的案子暂且不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你认为,你上次提出的‘攻心’之计,现在实施还来得及么?”
韶宁和想了想,道:“不论李往昔的案子是否跟宋党余孽扯上关系,‘攻心’之计还是必要的,但微臣建议再加一条,将宋翊亲族宋简之调往西北大军。”
“宋简之?”成帝向前倾了倾身,疑惑地看着他,“朕听说,上次有人推举宋简之的时候,是你提出了反对意见,转而举荐了上官远途。如今为何又举荐宋简之,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皇上,这并非自相矛盾,而是局势有所变化的缘故。”韶宁和道,“之前朝廷虽然赦免了那些中途投降的叛军将领,但在那些人的心中,必定还是惴惴难安的,他们一方面受到宋党余孽施加的压力,一方面又担心朝廷出尔反尔、事后追究,所以一直摇摆不定。
“如果朝廷将宋简之派往西北驻军,不但能安抚那些惶惶不安的将领们,还能利用宋简之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对宋党余孽起到压制的作用。”
成帝皱眉沉思了片刻,道:“你如何肯定,宋简之会甘心效忠于朝廷,不会趁机反叛?”
“一则,朝廷没有因为宋翊反叛之罪而诛灭宋氏九族,这对包括宋简之在内的所有宋家将领来说,已是天大的恩惠,宋简之若是个明事理的人,应当知恩图报;二则,宋简之毕竟还年轻,在军中人脉有限,不如宋翊那般根系深厚,连宋翊都失败了,宋简之又怎会不自量力地步其后尘呢?”
成帝听罢,颔首笑道:“韶爱卿说得有理,那朕就采纳你的建议,封宋简之为……护军都尉,与上官远途平起平坐,如此可好?”
“皇上所虑周详,”韶宁和恭维道,“如此一来,既给了宋简之足够的军权,又能让宋简之与上官远途之间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一举两得。”
成帝看了看韶宁和,又道:“至于李往昔的案子,朕就命你来查吧。”
韶宁和一怔:“微臣?”
“朕任命你为监军御史,前往西北驻地,一方面是接替李往昔的位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你能查清李往昔命案的罪魁祸首。”成帝顿了顿,又道,“当然,朕不会让你孤军奋战的,届时,廷尉丞与廷尉正会与你一同前往,直到查明真相为止。”
韶宁和一怔,这廷尉丞与廷尉正,不就是杜思危与周长风这两个廷尉府的大红人么?
成帝也不等韶宁和做出任何反应,便转头问御史大夫姚文川:“姚大人,你看,朕如此安排可好?”
姚文川一边咳嗽一边奉承:“皇上圣明。”
从御书房里出来时,韶宁和依然有些晕晕乎乎的。
他原本以为,自己在谏议大夫的位置上还要坐很久才能接触实政事务,没想到第一次面圣,就被封了个监军御史,以至于他到现在还有些不真实感。
监军御史,等级不高,也就是个从五品官,若是放在京城,或许还不如谏议大夫来得清闲悠哉;但到了军中,却是以文御武的一块肥缺,一旦建了功勋,升迁指日可待。也难怪当初李往昔宁愿弃了光禄丞的高位,也要自荐去任这监军御史。
只不过,如今李往昔突然离世,韶宁和替了他的位子,还要协助朝廷追查他的死因,心境就十分复杂了。
但比起韶宁和的五味陈杂,此时的蔡衡宇则是完完全全黑了脸,满腹抑郁一声不吭地在前边走。
蔡衡宇身为四大夫之首,人是他带过去的,皇上从头至尾只对着韶宁和问话,把他撂在一边当透明人,任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韶宁和意识到这一点,立即按下自己的情绪,低眉顺眼地跟在蔡衡宇身后,不敢对他表现出一丝不敬。
蔡衡宇到底是官场中的老人了,即便心里再不舒服,这场面还是要圆回来的。他径自走了片刻,待情绪渐渐平复下去之后,才慢下脚步,转身对韶宁和微笑作揖:“看来,老夫该恭喜韶大人了。”
“不敢不敢,”韶宁和忙还礼,谦逊地道,“还得多谢蔡大人在皇上面前替下官美言。”
韶宁和这话说得不假,当初蔡衡宇大可将韶宁和的名字从议事人名单中抹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可见他行事还是光明磊落的。韶宁和先前低估了他这份磊落,心中既感激又惭愧,所以这一声谢,他道得真心实意。
蔡衡宇见他还算知晓人情世故,这句话听在耳中颇为受用,面色便又和悦了不少,转了话题道:“韶大人,看在同僚一场的份上,有些话,我想还是提醒几句比较好。”
韶宁和一脸肃穆地道:“蔡大人请讲。”
“之前在御书房见到的那位姚大人,虽说身体不好,很少上朝参与政事,但他手下十几位御史的政绩,却是丝毫不带含糊的,可见这位大人的手段,也非寻常人能比。”他压低声音说了这没头没脑的一句,便不再往下说了,剩下的便是要韶宁和自己去悟。
韶宁和若有所思地看了蔡衡宇一眼,垂首道:“下官多谢蔡大人提点。”
bsp; 成帝面上表情很淡,只是略带惋惜地叹了一声:“可惜啊,你的计策尚未来得及付诸实施,李往昔他……便出事了。”
韶宁和听这口风,应当不是为责罚而来,心中略略松了口气,躬身道:“请皇上节哀。”
成帝沉默片刻,道:“朕此次召你们进宫,是想问一问,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朝廷该如何应对才比较妥当?”
韶宁和心中微讶,他原本以为,皇上年轻气盛,当初既以强硬姿态除去了宋翊,如今听闻李往昔的噩耗,必定会雷霆震怒,以同样强硬的手腕肃清西北大军中的宋党余孽。却不料,皇上在面对此事时的反应,远比他想象的要冷静、慎重。
想到此,韶宁和躬身道:“微臣有一言,不知……”
成帝颔首:“你说。”
“微臣觉得,李大人死得有些蹊跷。”
成帝微微挑眉:“你知道内幕?”
“微臣不知。”韶宁和在度过了最初的紧张之后,渐渐恢复了平静,侃侃道,“微臣也是今日才得知这一噩耗,原本微臣以为,李大人必定是被宋党余孽迁怒暗害了,但在入宫面圣的路上,微臣反复思索这个问题,越想越觉得,如果真是如此,李大人死的时间……就太有问题了。”
成帝神色专注地看着他:“继续讲。”
“宋党余孽如果想借此事与朝廷抗衡,应该在宋翊叛军被剿灭之前就对李大人下手了,而不是等到朝廷军大获全胜之后。”他顿了顿,道,“所以微臣认为,如果李大人死亡的时间没有错,那么也许是我们把事态估量得过于严重了,也许李大人之死,与宋党余孽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一百零二章
成帝听到此处,眯了眯眼:“所以你的意思是……朝廷无需劳师动众地追查此事?”
韶宁和摇头道:“查还是要查的,李大人不能枉死,总得还他一个清白。但微臣认为,追查李大人的案子,应与朝廷肃清西北大军宋党余孽之事区分开,表明朝廷的公正态度,而不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李大人定是被宋党余孽所害,以免造成军心动荡。”
成帝颔首道:“那么李往昔的案子暂且不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你认为,你上次提出的‘攻心’之计,现在实施还来得及么?”
韶宁和想了想,道:“不论李往昔的案子是否跟宋党余孽扯上关系,‘攻心’之计还是必要的,但微臣建议再加一条,将宋翊亲族宋简之调往西北大军。”
“宋简之?”成帝向前倾了倾身,疑惑地看着他,“朕听说,上次有人推举宋简之的时候,是你提出了反对意见,转而举荐了上官远途。如今为何又举荐宋简之,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皇上,这并非自相矛盾,而是局势有所变化的缘故。”韶宁和道,“之前朝廷虽然赦免了那些中途投降的叛军将领,但在那些人的心中,必定还是惴惴难安的,他们一方面受到宋党余孽施加的压力,一方面又担心朝廷出尔反尔、事后追究,所以一直摇摆不定。
“如果朝廷将宋简之派往西北驻军,不但能安抚那些惶惶不安的将领们,还能利用宋简之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对宋党余孽起到压制的作用。”
成帝皱眉沉思了片刻,道:“你如何肯定,宋简之会甘心效忠于朝廷,不会趁机反叛?”
“一则,朝廷没有因为宋翊反叛之罪而诛灭宋氏九族,这对包括宋简之在内的所有宋家将领来说,已是天大的恩惠,宋简之若是个明事理的人,应当知恩图报;二则,宋简之毕竟还年轻,在军中人脉有限,不如宋翊那般根系深厚,连宋翊都失败了,宋简之又怎会不自量力地步其后尘呢?”
成帝听罢,颔首笑道:“韶爱卿说得有理,那朕就采纳你的建议,封宋简之为……护军都尉,与上官远途平起平坐,如此可好?”
“皇上所虑周详,”韶宁和恭维道,“如此一来,既给了宋简之足够的军权,又能让宋简之与上官远途之间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一举两得。”
成帝看了看韶宁和,又道:“至于李往昔的案子,朕就命你来查吧。”
韶宁和一怔:“微臣?”
“朕任命你为监军御史,前往西北驻地,一方面是接替李往昔的位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你能查清李往昔命案的罪魁祸首。”成帝顿了顿,又道,“当然,朕不会让你孤军奋战的,届时,廷尉丞与廷尉正会与你一同前往,直到查明真相为止。”
韶宁和一怔,这廷尉丞与廷尉正,不就是杜思危与周长风这两个廷尉府的大红人么?
成帝也不等韶宁和做出任何反应,便转头问御史大夫姚文川:“姚大人,你看,朕如此安排可好?”
姚文川一边咳嗽一边奉承:“皇上圣明。”
从御书房里出来时,韶宁和依然有些晕晕乎乎的。
他原本以为,自己在谏议大夫的位置上还要坐很久才能接触实政事务,没想到第一次面圣,就被封了个监军御史,以至于他到现在还有些不真实感。
监军御史,等级不高,也就是个从五品官,若是放在京城,或许还不如谏议大夫来得清闲悠哉;但到了军中,却是以文御武的一块肥缺,一旦建了功勋,升迁指日可待。也难怪当初李往昔宁愿弃了光禄丞的高位,也要自荐去任这监军御史。
只不过,如今李往昔突然离世,韶宁和替了他的位子,还要协助朝廷追查他的死因,心境就十分复杂了。
但比起韶宁和的五味陈杂,此时的蔡衡宇则是完完全全黑了脸,满腹抑郁一声不吭地在前边走。
蔡衡宇身为四大夫之首,人是他带过去的,皇上从头至尾只对着韶宁和问话,把他撂在一边当透明人,任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韶宁和意识到这一点,立即按下自己的情绪,低眉顺眼地跟在蔡衡宇身后,不敢对他表现出一丝不敬。
蔡衡宇到底是官场中的老人了,即便心里再不舒服,这场面还是要圆回来的。他径自走了片刻,待情绪渐渐平复下去之后,才慢下脚步,转身对韶宁和微笑作揖:“看来,老夫该恭喜韶大人了。”
“不敢不敢,”韶宁和忙还礼,谦逊地道,“还得多谢蔡大人在皇上面前替下官美言。”
韶宁和这话说得不假,当初蔡衡宇大可将韶宁和的名字从议事人名单中抹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可见他行事还是光明磊落的。韶宁和先前低估了他这份磊落,心中既感激又惭愧,所以这一声谢,他道得真心实意。
蔡衡宇见他还算知晓人情世故,这句话听在耳中颇为受用,面色便又和悦了不少,转了话题道:“韶大人,看在同僚一场的份上,有些话,我想还是提醒几句比较好。”
韶宁和一脸肃穆地道:“蔡大人请讲。”
“之前在御书房见到的那位姚大人,虽说身体不好,很少上朝参与政事,但他手下十几位御史的政绩,却是丝毫不带含糊的,可见这位大人的手段,也非寻常人能比。”他压低声音说了这没头没脑的一句,便不再往下说了,剩下的便是要韶宁和自己去悟。
韶宁和若有所思地看了蔡衡宇一眼,垂首道:“下官多谢蔡大人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