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势第五 (1/2)
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提要]
“势”者,“形”之象也。“形”是运动的物质,“势”是物质的运动。“形”是客观物质力量的积聚,“势”是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孙子曰:“战势不过奇正。”“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正”是情理之中而“奇”是意料之外,将“正”与“奇”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强不可挡的“兵势”!
[原文]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孙子说:要做到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是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要做到指挥人数多的部队,像指挥人数少的军队一样,这是指挥号令的问题。全国军队之多,要使其如果遭受敌人进攻而不失败的,这是“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军队进攻敌人,要能像用石头打鸡蛋一样,所向无敌,这是“避实就虚”的正确运用问题。
大凡作战,一般都是以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变化就像天地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永不枯竭。终而复始,是像日月的运行一样;死而复生,像四季更替一般。
声乐不过五种,然而五种声音变化,却会产生出听不胜听的声调来;颜色不过五种,而五种颜色的变化就看不胜看;味道不过五种,然而五种味道的变化就会产生尝不胜尝的滋味来。作战的战术阵势,不过“奇”、“正”两种,然而奇正两种的变化就无穷无尽。“奇”、“正”相互变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一样,无头无尾,谁能穷尽它呢?
湍急的流水飞快地奔泻,以致能把石块漂移,这就是由于水势强大的缘故;雄鹰迅飞搏击,以致能捕杀鸟兽,这是由于节奏恰当的关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进攻时态势险峻,掌握的行动节奏是短促而猛烈的。险峻的形态就像张满的弓弩,急促的节奏就像触发弩机。
在旌旗纷纷,人马纭纭的混乱状态中作战而指挥自己的部队不发生混乱,在浑浑沌沌,迷迷蒙蒙的复杂形势下作战,必须把部队部署得四面八方都应付自如,使敌人无隙可乘,无以胜我。在一定条件下,“乱”可以由“治”产生,“怯”可以由“勇”产生,“弱”可以由“强”产生。严整混乱,这是组织编制指挥的问题;勇敢、怯懦,是态势好坏、破敌之势的问题;弱小,是军事实力的问题。所以善于调动,用小利引诱敌人,敌人必然会来夺取。然后用自己预先布置好的重兵破敌。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的注意力总是在“兵势”上,而不责成部属,因而他能选择将帅去造成有利于破敌的态势。善于造成有利态势的将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滚动木头和石头一样。木头、石头的特性是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比较稳定,放在陡险倾斜的地方就滚动,方形的静止不动,圆形的滚动灵活。所以高明的将帅指挥部队与敌人作战时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好像把圆石从几千尺的高山上往下飞滚一样,不可阻挡,这就是“势”。
[兵法精粹]
奇正相合,善变取胜
管理大部队就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简单,这是善于组织编制的关健;指挥大部队作战,就象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容易,这是善于运用号令的关系。军队人数虽多,然而,一旦受敌人攻击而不溃败,就要靠奇正战术互相运用;要想攻敌能象以石击卵般所向无敌,就要以我之实击敌之虚。
大凡作战,都是运用兵的正常法则与敌人交锋(正)然后把握时机,用奇兵取胜(奇)。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如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又象江河那样不会枯竭;周而复始,如日月循环;生生不息,如四季交替。
乐音不过宫、商、角、征、羽五种音阶,但是其配合变化,却让人听不胜听;颜色不过青、赤、黄、白、黑五种色素,但是其配合变化,却让人看不胜看;口味不过酸、咸、辛、苦、甘五种味素,但是其配合变化,却让人尝不胜尝;作战的形态不过是奇正两种,但是其配合变化,却无穷无尽,奇正互相变化,永无止尽。就象圆环一样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呢?
运用兵势,势不可挡
激流快疾奔泻,足以冲走石块,是由于流速飞快的缘故;猛禽高飞疾下,足以撕毁兽骨,是因为善于凝聚力,全力一击。所以善于用兵的将帅,其气热险强如张满弓的弩,其节奏急短如扣发板机。
在纷纭混乱的状态中作战,要使自己的军队不乱;在浑沌不清的情况下打仗,要使自己的部队、部署妥当,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让敌人无机可乘。在敌人面前假装混乱,自身和须有严格的训练;在敌人面前假装怯懦,自身必须有勇敢的素质;在敌人面前假装弱小,自身必须有强大的兵力。
队形的严正或混乱,是军队编组(数)的问题;对敌人显示勇敢或怯懦,是态势(势)的运用问题;兵力表现出来的强或弱,是战力展示(形)的问题。所以善于引诱敌人,使敌人盲动的将帅,会利用各种假象,左右敌人的行动;或以小利为饵,诱惑敌人来攻,如此就能以利诱敌,然后用强大的兵力击败敌人。
善于作战的人,会在战争的态势上求胜,而不苛求每一部属的战斗力,因而他能选择适当人才,利用有利的态势(任势)。
善于“任势”的人,与敌作战,好像转动圆木和石头一样。圆木和石头的特性是:放在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陡斜的地方就容易滚动,遇方正即停止,遇圆滑即滚动。所以高明的将帅所造成的态势,就像把圆石从千丈高山滚下来那样,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上所谓的“势”。
以正合,以奇胜
[兵家使用范例]
曹操破乌巢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的这句话历来为兵家所尊崇。但是关于奇正的解释,各家不同,有的说“先出为正,后出为奇”;有的说“明战为正,暗攻为奇”;有的说“正面作战为正,侧翼作战为奇”;有的说“静为正,动为奇”。虽然说法不一,但大致出入不大,强调的都是在战争中奇与正的交叉,融合。
相对于“正”,孙子更重视“奇”,更重视“奇”之运用,因而他强调“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所谓“以奇胜”,就是我们常讲的奇制胜。在具体运用中,就是要不拘常法,不守常规,敢于突破传统的逻辑程序框框,善于造成现象与本质的强烈反差,使其假中隐真,虚实结合,看似不能而能,荒谬与怪诞中隐含着科学和真理,从而达到制敌目的。
东汉末年,,黄河南北地区在几经征伐之后逐渐形成了袁绍、曹操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袁绍兵多将广,地域辽阔,占有很大的优势,曹操担心受到袁绍攻伐,自己防不胜防,于是陈兵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以吸引袁绍。公元200年八月,袁绍率大军接近官渡,东西连营几十里。双方相持了三个月,互有伤亡,不分胜负。曹操的实力远不如袁绍,时间一久,曹军的粮食供给发生了问题。曹操动摇起来,想撤军回许昌。他给在许昌的谋士荀彧写信以征询意见。
荀彧坚决反对曹操回师。他在回信中写道:“袁绍军人数虽然众多个战斗力很差。我军以其十分之一的兵力扼守官渡半年多,袁绍竟不能前进半步,这就是证明。现在袁绍的军队也已很疲乏,此时正是出奇制胜的时候,万万不可错过良机……”荀彧的信坚定了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的信心。
几天后,曹军捉获袁军的一个间谍,间谍供认:袁军将领韩猛押送粮车数千辆将要运至官渡,他是来给韩猛探路的。曹操立即派徐晃、史涣二将前去堵截。韩猛不敌徐、史二将,粮食全被徐、史劫走。袁绍失去几千车粮食,十分懊丧。再次运粮时,他派大将淳于琼率万人护送,并将粮食囤积在距自己大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河南延津东南)。
14-劫乌巢曹操烧粮
扫描图像三国志112
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为自己的亲属争辩了几句,袁绍大怒,将其遂出军营。许攸一气之下离开袁绍,投降了曹操,并把袁绍的军粮全集中在乌巢一事报告给曹操。曹操正在为如何才能出奇制胜而大伤脑筋,听完许攸的话,顿时胸有成竹。他连夜采取行动,命令曹洪留守大营,亲自率领5000精兵,打着袁军的旗号,骗过巡逻的袁军,在破晓之前赶到乌巢。5000精兵,人人带有引火的柴草,众人一齐动手,乌巢顿时火光冲天,而负责守护乌巢的淳于琼还来不及上马,就已成为曹操的俘虏。乌巢的军粮被曹操焚毁后,袁军军心动摇。袁绍又偏听偏信郭图的话逼走了大将张(合阝)、高览,士气愈发衰落。
曹操抓住战机,发起猛攻,袁军折损了7万余人,袁绍和儿子袁谭落荒而逃,逃到河北时,仅剩下800余名骑兵。
朱棣“清君侧”
作战中战术上应该做到出奇制胜,以实击虚,创造必胜条件。
历史上,以实击虚以奇致胜的事例很多。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太子朱允炆即位。同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造反,燕军与建文帝的官军展开了两年多的拉锯战,双方各有胜负。尽管朱棣身先士卒,出生入死,但他所攻占的城镇,撤军后又很快被官军夺去。总之,形势对他十分不利。为此,朱棣忧心忡忡。就在这时,一名朝廷贬官前来投靠朱棣,官报都城空虚,朱棣的心腹谍臣道衍同样从北平城派人送来书信,建议朱棣攻打京城。朱棣绝路逢生,喜出望外。他避开与建文帝的官军正面作战的战场,破釜沉舟,远袭京师,不到五个月就攻到了长江北岸,与京师仅一水之隔。建文帝未料到燕王会有此举,大兵全已派出,京城无力防卫,只好向朱棣请求割地以求和,朱棣胜券在据,不肯罢休,挥师过江,一举攻下京城,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准之役。
燕王以奇致胜,以实击虚的战略不仅让他反败为胜,而且让他夺得了“皇帝”的定座。
[商战使用范例]
一张神奇的海报
出奇制胜,是社会竞争中的普遍方略。社会竞争的现实是,许多... -->>
[提要]
“势”者,“形”之象也。“形”是运动的物质,“势”是物质的运动。“形”是客观物质力量的积聚,“势”是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孙子曰:“战势不过奇正。”“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正”是情理之中而“奇”是意料之外,将“正”与“奇”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强不可挡的“兵势”!
[原文]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孙子说:要做到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是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要做到指挥人数多的部队,像指挥人数少的军队一样,这是指挥号令的问题。全国军队之多,要使其如果遭受敌人进攻而不失败的,这是“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军队进攻敌人,要能像用石头打鸡蛋一样,所向无敌,这是“避实就虚”的正确运用问题。
大凡作战,一般都是以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变化就像天地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永不枯竭。终而复始,是像日月的运行一样;死而复生,像四季更替一般。
声乐不过五种,然而五种声音变化,却会产生出听不胜听的声调来;颜色不过五种,而五种颜色的变化就看不胜看;味道不过五种,然而五种味道的变化就会产生尝不胜尝的滋味来。作战的战术阵势,不过“奇”、“正”两种,然而奇正两种的变化就无穷无尽。“奇”、“正”相互变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一样,无头无尾,谁能穷尽它呢?
湍急的流水飞快地奔泻,以致能把石块漂移,这就是由于水势强大的缘故;雄鹰迅飞搏击,以致能捕杀鸟兽,这是由于节奏恰当的关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进攻时态势险峻,掌握的行动节奏是短促而猛烈的。险峻的形态就像张满的弓弩,急促的节奏就像触发弩机。
在旌旗纷纷,人马纭纭的混乱状态中作战而指挥自己的部队不发生混乱,在浑浑沌沌,迷迷蒙蒙的复杂形势下作战,必须把部队部署得四面八方都应付自如,使敌人无隙可乘,无以胜我。在一定条件下,“乱”可以由“治”产生,“怯”可以由“勇”产生,“弱”可以由“强”产生。严整混乱,这是组织编制指挥的问题;勇敢、怯懦,是态势好坏、破敌之势的问题;弱小,是军事实力的问题。所以善于调动,用小利引诱敌人,敌人必然会来夺取。然后用自己预先布置好的重兵破敌。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的注意力总是在“兵势”上,而不责成部属,因而他能选择将帅去造成有利于破敌的态势。善于造成有利态势的将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滚动木头和石头一样。木头、石头的特性是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比较稳定,放在陡险倾斜的地方就滚动,方形的静止不动,圆形的滚动灵活。所以高明的将帅指挥部队与敌人作战时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好像把圆石从几千尺的高山上往下飞滚一样,不可阻挡,这就是“势”。
[兵法精粹]
奇正相合,善变取胜
管理大部队就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简单,这是善于组织编制的关健;指挥大部队作战,就象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容易,这是善于运用号令的关系。军队人数虽多,然而,一旦受敌人攻击而不溃败,就要靠奇正战术互相运用;要想攻敌能象以石击卵般所向无敌,就要以我之实击敌之虚。
大凡作战,都是运用兵的正常法则与敌人交锋(正)然后把握时机,用奇兵取胜(奇)。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如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又象江河那样不会枯竭;周而复始,如日月循环;生生不息,如四季交替。
乐音不过宫、商、角、征、羽五种音阶,但是其配合变化,却让人听不胜听;颜色不过青、赤、黄、白、黑五种色素,但是其配合变化,却让人看不胜看;口味不过酸、咸、辛、苦、甘五种味素,但是其配合变化,却让人尝不胜尝;作战的形态不过是奇正两种,但是其配合变化,却无穷无尽,奇正互相变化,永无止尽。就象圆环一样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呢?
运用兵势,势不可挡
激流快疾奔泻,足以冲走石块,是由于流速飞快的缘故;猛禽高飞疾下,足以撕毁兽骨,是因为善于凝聚力,全力一击。所以善于用兵的将帅,其气热险强如张满弓的弩,其节奏急短如扣发板机。
在纷纭混乱的状态中作战,要使自己的军队不乱;在浑沌不清的情况下打仗,要使自己的部队、部署妥当,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让敌人无机可乘。在敌人面前假装混乱,自身和须有严格的训练;在敌人面前假装怯懦,自身必须有勇敢的素质;在敌人面前假装弱小,自身必须有强大的兵力。
队形的严正或混乱,是军队编组(数)的问题;对敌人显示勇敢或怯懦,是态势(势)的运用问题;兵力表现出来的强或弱,是战力展示(形)的问题。所以善于引诱敌人,使敌人盲动的将帅,会利用各种假象,左右敌人的行动;或以小利为饵,诱惑敌人来攻,如此就能以利诱敌,然后用强大的兵力击败敌人。
善于作战的人,会在战争的态势上求胜,而不苛求每一部属的战斗力,因而他能选择适当人才,利用有利的态势(任势)。
善于“任势”的人,与敌作战,好像转动圆木和石头一样。圆木和石头的特性是:放在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陡斜的地方就容易滚动,遇方正即停止,遇圆滑即滚动。所以高明的将帅所造成的态势,就像把圆石从千丈高山滚下来那样,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上所谓的“势”。
以正合,以奇胜
[兵家使用范例]
曹操破乌巢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的这句话历来为兵家所尊崇。但是关于奇正的解释,各家不同,有的说“先出为正,后出为奇”;有的说“明战为正,暗攻为奇”;有的说“正面作战为正,侧翼作战为奇”;有的说“静为正,动为奇”。虽然说法不一,但大致出入不大,强调的都是在战争中奇与正的交叉,融合。
相对于“正”,孙子更重视“奇”,更重视“奇”之运用,因而他强调“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所谓“以奇胜”,就是我们常讲的奇制胜。在具体运用中,就是要不拘常法,不守常规,敢于突破传统的逻辑程序框框,善于造成现象与本质的强烈反差,使其假中隐真,虚实结合,看似不能而能,荒谬与怪诞中隐含着科学和真理,从而达到制敌目的。
东汉末年,,黄河南北地区在几经征伐之后逐渐形成了袁绍、曹操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袁绍兵多将广,地域辽阔,占有很大的优势,曹操担心受到袁绍攻伐,自己防不胜防,于是陈兵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以吸引袁绍。公元200年八月,袁绍率大军接近官渡,东西连营几十里。双方相持了三个月,互有伤亡,不分胜负。曹操的实力远不如袁绍,时间一久,曹军的粮食供给发生了问题。曹操动摇起来,想撤军回许昌。他给在许昌的谋士荀彧写信以征询意见。
荀彧坚决反对曹操回师。他在回信中写道:“袁绍军人数虽然众多个战斗力很差。我军以其十分之一的兵力扼守官渡半年多,袁绍竟不能前进半步,这就是证明。现在袁绍的军队也已很疲乏,此时正是出奇制胜的时候,万万不可错过良机……”荀彧的信坚定了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的信心。
几天后,曹军捉获袁军的一个间谍,间谍供认:袁军将领韩猛押送粮车数千辆将要运至官渡,他是来给韩猛探路的。曹操立即派徐晃、史涣二将前去堵截。韩猛不敌徐、史二将,粮食全被徐、史劫走。袁绍失去几千车粮食,十分懊丧。再次运粮时,他派大将淳于琼率万人护送,并将粮食囤积在距自己大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河南延津东南)。
14-劫乌巢曹操烧粮
扫描图像三国志112
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为自己的亲属争辩了几句,袁绍大怒,将其遂出军营。许攸一气之下离开袁绍,投降了曹操,并把袁绍的军粮全集中在乌巢一事报告给曹操。曹操正在为如何才能出奇制胜而大伤脑筋,听完许攸的话,顿时胸有成竹。他连夜采取行动,命令曹洪留守大营,亲自率领5000精兵,打着袁军的旗号,骗过巡逻的袁军,在破晓之前赶到乌巢。5000精兵,人人带有引火的柴草,众人一齐动手,乌巢顿时火光冲天,而负责守护乌巢的淳于琼还来不及上马,就已成为曹操的俘虏。乌巢的军粮被曹操焚毁后,袁军军心动摇。袁绍又偏听偏信郭图的话逼走了大将张(合阝)、高览,士气愈发衰落。
曹操抓住战机,发起猛攻,袁军折损了7万余人,袁绍和儿子袁谭落荒而逃,逃到河北时,仅剩下800余名骑兵。
朱棣“清君侧”
作战中战术上应该做到出奇制胜,以实击虚,创造必胜条件。
历史上,以实击虚以奇致胜的事例很多。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太子朱允炆即位。同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造反,燕军与建文帝的官军展开了两年多的拉锯战,双方各有胜负。尽管朱棣身先士卒,出生入死,但他所攻占的城镇,撤军后又很快被官军夺去。总之,形势对他十分不利。为此,朱棣忧心忡忡。就在这时,一名朝廷贬官前来投靠朱棣,官报都城空虚,朱棣的心腹谍臣道衍同样从北平城派人送来书信,建议朱棣攻打京城。朱棣绝路逢生,喜出望外。他避开与建文帝的官军正面作战的战场,破釜沉舟,远袭京师,不到五个月就攻到了长江北岸,与京师仅一水之隔。建文帝未料到燕王会有此举,大兵全已派出,京城无力防卫,只好向朱棣请求割地以求和,朱棣胜券在据,不肯罢休,挥师过江,一举攻下京城,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准之役。
燕王以奇致胜,以实击虚的战略不仅让他反败为胜,而且让他夺得了“皇帝”的定座。
[商战使用范例]
一张神奇的海报
出奇制胜,是社会竞争中的普遍方略。社会竞争的现实是,许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