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反白莲正墨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室的公主,是人间最惨痛的悲剧。从古至今,政治联姻,远嫁和亲者不计其数,而能够善终顺遂者则更是屈指可数。
这件事,熟读史书的李和很早就知道了。
他是忠义伯爵李猛表侄,十二岁时随叔父入宫,被选为裕王朱载垕的伴读。裕王十三岁,与他年纪相仿,志趣相投,关系甚好。
伯爵府内虽也是明争暗斗,可比起宫中的险象环生,步步为营,则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从小在复杂环境中长大的李和,早就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
他第一次见到宁安公主,是在嘉靖二十八年的七月。
那年史书之上记有很多件大事:唐顺之编纂《武论》;《西麓堂琴统》出版;海瑞中举人;庄敬太子朱载壡因病夭折……
可是无人记得嘉靖帝长女,常安公主朱寿媖,同样也在那年七月悄然薨逝。
史书上也不过寥寥几句:常安公主朱寿媖病逝,时年十四岁,未下嫁,明世宗为此辍朝一日,诏治丧如归善公主例。
一个小小的公主而已,没有道理费墨着写,几个字就是一生。
那年的宁安公主十岁,已经养在张贵妃身边六七年了,好不容易才从失去生母的阴影中走出来,又骤然失去同母亲姐,大病一场后,性情突变,张贵妃毕竟不是公主生母,也不敢严管,皇上对公主的接连遭遇更是心疼愧疚,于是只要她不是太过分,凡事也就随她去了,所以公主的性子变得更加跋扈恣睢,不可一世。
那时李和刚刚被选为裕王伴读,进宫不到一月,从未见过这位宁安公主。
直到那一日,他因一些小事耽误了出宫时辰,等到太阳落尽,月亮升起时才慌忙赶到宫门口,遥见宫门早已下钥,李和摆首叹气,又往回走。
李和高估了自己的认路能力。皇宫楼阁错落有致,道路更是蜿蜒曲折,他心里又一直想着适才之事,心不在焉地走了许久才蓦然惊觉,身处之地全然陌生,已迷失在这午夜的九重宫阙里。
他停下来茫然四顾,周围寂寥无声,不见人影,惟面前一池清水在月下泛着清淡的波光,岸边堤柳树影婆娑,在风中如丝发飘舞,看得他心底渐起凉意,依稀辨认出这应是位处皇城西北的后苑,于是仰首望天,依照星辰方位辨出方向,找到南行的门,急急朝那里走去。
刚走至南门廊下,李和忽觉一侧假山后传出轻微的嘤嘤哭声,他悚然一惊,悄步转到假山后看去,但见那一团娇小纤柔的身形,环抱双膝,独坐在清冷夜风中,身上仅着一袭素白长裙,长发披散着直垂腰际,与月色相触,有幽蓝的光泽。
这宫中冤魂极多!李和猛然想起一位老太监曾跟他说的这句话,心中猛然一惧,刚想转头回去,那小姑娘已经听到了身后动静。
“谁在那里?”那声音轻婉清脆,倒没有鬼魅那般空灵幽怨。
李和被迫转回身去,那小姑娘站在他面前,比他矮一个头,容貌姣好,五官精致,大大的眼睛好奇的盯着他。
“你是谁?”
“你是谁?”
两人同时开口,不知谁先回答,一时静立无言。
李和大胆的看向她,眼神从上到下打量了她一番,最终停留在最底下那一双玉足上,白嫩小巧的双足,就这样无遮无挡的露了出来,她竟是跣足而出!
“放肆!”小姑娘有些羞窘,怒斥一声,抬手便打上来。
李和看的入神,直到眼前白袖呼来,他才猛然惊觉自己刚刚的做法有多么无礼,急忙低下头去,拱手致歉。
过了片刻,静的只能听到风吹柳叶的声音,他才敢小心翼翼的抬头,想解释一番,却发现眼前的小姑娘早已不见了踪影。
莫非真的是鬼魅?李和呆立半晌,抬手摸了摸脖颈,小姑娘刚刚是用那宽大的袖子甩过来的,并没有打在他的脸颊上,而是打在他颈侧,大约是因为身高悬殊的缘故。虽然不是很疼,但余温犹在,料想刚才一切并非虚幻,他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那时略含嗔怒的小公主站在他面前,可他却不知是谁,只觉得她犹如月下鬼魅一般骤然出现,瞬间将他的心魂摄住,让他终生难以逃脱。
约莫数日后,方皇后因宫中失物而要搜查六宫。李和常在宫中行走,自然也跟着裕王被带至皇后宫中盘问。
那日中宫熏香袅袅,方皇后身着描凤的鹅黄色轻纱褙子,戴着凤冠,端坐于殿中。但那一双精明的丹凤眼却环视在每个人脸上,让人不寒而栗。众多后宫嫔御,皇子公主,皆是敛声屏气,垂首危坐。
“宁安公主为何不在?”方皇后询问,看向身边的老女官伍氏。
“已经派人去承安宫请过,杨内侍说公主身子不舒服。”伍氏回道。
伍氏口中的杨内侍,名唤杨速之,是宁安公主身边的老太监了,李和有幸见过一面,倒是位宽和之人。
方皇后看了一眼旁边副座上的优雅女子,她梳着坠马髻,头上点翠华胜无数,耳上一对白玉葫芦耳坠,上穿一件圆领的月白色纱衫,下穿一件象牙白的绣花马面裙,清新淡雅的像朵百合花,让人见之忘俗。
李和认识那位娘娘,她是皇上的沈贵妃,与裕王生母康妃关系甚好,所以他曾在康妃宫中见过的,沈贵妃亦是宁安公主的养母,只是如今已经与公主分宫而住,但感情依旧亲密。此刻方皇后看向她,她却依然从容而坐,丝毫没有慌乱,也未看出对皇后有任何惧怕之意。
那样坦然淡定,方皇后便不再追究,只对众人道:”你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若要本宫亲自去搜宫,不大好,若真搜出来,你们更是没脸,倒不如主动交出来。”
皇后丢的是一颗珍贵的夜明珠,是从吐蕃进贡来的,仅此一颗,十分珍贵。
众人依旧低头颔首,无人出声,大殿一时又安静下来。
忽有一位宫人匆忙进来禀报:“回皇后,那夜明珠已找到。”
众人心中皆是一松,都觉得的自身嫌疑可除。
宫人呈上夜明珠,皇后仔细查看,确认无疑,方问:“从哪里寻回来的?”
“是从北苑湖边寻回。”
方皇后嘴角略漏出一丝薄笑:“本宫这颗夜明珠乃是五日前夜里所丢,可是夜明珠从来都好端端的放在宫中,怎会跑到北苑湖边去?定是贼人偷窃,然后将此物藏匿在湖边的。那湖边可还有什么东西吗?”
宫人道:“还搜出一串手镯。”
“什么手镯?”
“金丝连珠玉镯。”
这一问一答,众人心中已明白事情真相,这明摆着是针对宁安公主的。
金丝连珠手镯是用金丝将二十六颗粉色珍珠镶嵌串连起来的镯子,工艺巧妙,那是宁安公主去年生辰时,皇上特地命人打造的。
李和默然站在一旁,他只觉得此事蹊跷,但对金丝连珠手镯并不晓得。不过他听见北苑湖边,倒是想起几天前所遇到的“鬼魅“,心中隐隐发觉可能与今日之事有关。
方皇后又命人去请宁安公主来,这次是关乎偷窃藏匿的罪名。
不多时,宁安公主被请来了,李和朝门口望去,只见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不疾不徐的走了进来,她梳着垂挂髻,耳上鎏金银镶宝石耳坠,上穿一件大红色竖领对襟纱衫,下穿一件描云马面裙,另绣有两只惟妙惟肖的大雁穿梭于祥云之中,头上那一对锦鲤鱼流苏步摇在她迈步时发生清脆的微响,妆容精致,唇红齿白,眉目如画,脸上虽有泪痕,但傲然之色不减,与初见那晚的无助失落简直判若两人。
公主身后跟着老太监杨速之,还有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官,那是宁安公主的奶娘崔氏,另跟有十二三岁的小太监和宫女各四个,一大群人簇拥着她而来,尊贵无比。
沈贵妃见公主到来,急忙起身搂过她的肩膀,出言提醒她:“快给皇后娘娘请安。”
公主倚在沈贵妃身边,只是愤怒的瞪着皇后,然后不客气的质问:“你又想出什么办法要害我了?”
李和微微诧异,听公主语气强硬,对皇后没有丝毫尊重,生怕她惹恼了皇后,但见皇后依旧面上平常,想来已经习惯了公主的态度。
沈贵妃制止公主,但公主却依旧不肯行礼。一旁的李和不禁对这位小公主产生一丝敬佩,她高傲的像朵玫瑰花,虽然鲜妍明媚,却也是满身花刺,让人不敢轻视。
“算了,本宫也习惯了。“方皇后一边掩饰着尴尬,一边又冷声问道:”听闻公主是病着的?”
公主扬起红扑扑的脸蛋,冷笑道:“是病着,但是一听有人诬陷我,即便是病死也要来伸冤。”
“哦,公主觉得冤枉?那公主是否承认五日前的夜里曾去过北苑湖边?“皇后问道。
“去过。”公主坦然承认。
“去干什么?”
“姐姐给我托梦,想见我。”
公主话音刚落,李和明显感觉众人一惊,殿内鸦雀无声,连方皇后的脸色也是变得苍白。李和知道,宁安公主口中的姐姐便是前些日子刚死的常安公主,一时也愣住了。
“公主说什么胡话?”一旁的康妃担忧的看向公主。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公主直直的盯着皇后,缓缓一语,不置可否。
皇后脸色一变,但很快缓和了语调,平静了声音:“公主那日去了北苑湖边,正巧,本宫的夜明珠也偏偏在那里找到......”
“皇后娘娘有何证据?”沈贵妃将公主护在怀里,不等皇后说完便开口反问。
“玉镯为证!”
“那又怎样?”
“此事十分凑巧,不能说毫无干系。”皇后道:“我知道宁安公主养在你身边几年,你们相处很好,你不相信也是常理。”
“这么说便是凭空怀疑了?”沈贵妃不给皇后任何诬陷公主的机会。
“沈贵妃不要忤逆犯上。”伍氏重重的提醒。
“哼,沈娘娘,您还不明白吗?她们这次就是冲我来的。”公主早已看懂了。
李和突然想起,七年前宫中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史称“壬寅宫变”。而当年在“壬寅宫变”中,方皇后得宫女报信救下皇上的同时,趁机冤死了受宠的曹端妃,当皇上得知时已无力回天。
李和已经看明白了,方皇后当年趁机冤死曹端妃,今日恐怕又想要冤害曹端妃的女儿。
宫殿气氛紧张起来,不知何人偷偷出去报信,到底还是惊动了皇上。
气宇轩昂,威仪堂堂的皇上来到了中宫,看着满屋子的嫔妃公主,不由得叹气:“这又是干什么?”
伍氏替方皇后禀明事情原委,沈贵妃则在一旁替公主鸣冤,一时两方又争执不下。
因皇上迷信“二龙不相见”的传说,因而在皇上到来之前,皇子们早就避了出去,李和其实早该随着裕王出去的,可他此时却在一旁踌躇着,不知以他现在这低微的身份,是否可以介入这场无声的硝烟中。
“臣斗胆。”李和忽然往前进了一步,恭敬行礼后,开口问道:“臣斗胆,想请问皇后娘娘,夜明珠可是五日前所丢,今日又在北苑湖边所寻到?”
他从来都是隐忍退让,恪守复礼,尤其在宫中,从不会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惹祸上身。可今日他却不由得想要上前,为这位宁安公主辩解申冤,连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这一时的冲动到底从何而来。
李和的陡然插言令皇上及殿内诸人都有些讶异,然而皇上却颔首,允许他问。
“请皇后回答。”李和恭敬的道。
方皇后尚未说话,女官伍氏便已出声呵斥:“放肆……”
皇上扬手阻止伍氏说下去,但和颜示意李和继续。
方皇后冷眼瞧着李和,唇际古怪的笑似别有意味:“不错。”
李和再问她:“皇后可是因为金丝连珠玉镯而怀疑公主?”
方皇后想了想,说是。
&nbs... -->>
皇室的公主,是人间最惨痛的悲剧。从古至今,政治联姻,远嫁和亲者不计其数,而能够善终顺遂者则更是屈指可数。
这件事,熟读史书的李和很早就知道了。
他是忠义伯爵李猛表侄,十二岁时随叔父入宫,被选为裕王朱载垕的伴读。裕王十三岁,与他年纪相仿,志趣相投,关系甚好。
伯爵府内虽也是明争暗斗,可比起宫中的险象环生,步步为营,则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从小在复杂环境中长大的李和,早就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
他第一次见到宁安公主,是在嘉靖二十八年的七月。
那年史书之上记有很多件大事:唐顺之编纂《武论》;《西麓堂琴统》出版;海瑞中举人;庄敬太子朱载壡因病夭折……
可是无人记得嘉靖帝长女,常安公主朱寿媖,同样也在那年七月悄然薨逝。
史书上也不过寥寥几句:常安公主朱寿媖病逝,时年十四岁,未下嫁,明世宗为此辍朝一日,诏治丧如归善公主例。
一个小小的公主而已,没有道理费墨着写,几个字就是一生。
那年的宁安公主十岁,已经养在张贵妃身边六七年了,好不容易才从失去生母的阴影中走出来,又骤然失去同母亲姐,大病一场后,性情突变,张贵妃毕竟不是公主生母,也不敢严管,皇上对公主的接连遭遇更是心疼愧疚,于是只要她不是太过分,凡事也就随她去了,所以公主的性子变得更加跋扈恣睢,不可一世。
那时李和刚刚被选为裕王伴读,进宫不到一月,从未见过这位宁安公主。
直到那一日,他因一些小事耽误了出宫时辰,等到太阳落尽,月亮升起时才慌忙赶到宫门口,遥见宫门早已下钥,李和摆首叹气,又往回走。
李和高估了自己的认路能力。皇宫楼阁错落有致,道路更是蜿蜒曲折,他心里又一直想着适才之事,心不在焉地走了许久才蓦然惊觉,身处之地全然陌生,已迷失在这午夜的九重宫阙里。
他停下来茫然四顾,周围寂寥无声,不见人影,惟面前一池清水在月下泛着清淡的波光,岸边堤柳树影婆娑,在风中如丝发飘舞,看得他心底渐起凉意,依稀辨认出这应是位处皇城西北的后苑,于是仰首望天,依照星辰方位辨出方向,找到南行的门,急急朝那里走去。
刚走至南门廊下,李和忽觉一侧假山后传出轻微的嘤嘤哭声,他悚然一惊,悄步转到假山后看去,但见那一团娇小纤柔的身形,环抱双膝,独坐在清冷夜风中,身上仅着一袭素白长裙,长发披散着直垂腰际,与月色相触,有幽蓝的光泽。
这宫中冤魂极多!李和猛然想起一位老太监曾跟他说的这句话,心中猛然一惧,刚想转头回去,那小姑娘已经听到了身后动静。
“谁在那里?”那声音轻婉清脆,倒没有鬼魅那般空灵幽怨。
李和被迫转回身去,那小姑娘站在他面前,比他矮一个头,容貌姣好,五官精致,大大的眼睛好奇的盯着他。
“你是谁?”
“你是谁?”
两人同时开口,不知谁先回答,一时静立无言。
李和大胆的看向她,眼神从上到下打量了她一番,最终停留在最底下那一双玉足上,白嫩小巧的双足,就这样无遮无挡的露了出来,她竟是跣足而出!
“放肆!”小姑娘有些羞窘,怒斥一声,抬手便打上来。
李和看的入神,直到眼前白袖呼来,他才猛然惊觉自己刚刚的做法有多么无礼,急忙低下头去,拱手致歉。
过了片刻,静的只能听到风吹柳叶的声音,他才敢小心翼翼的抬头,想解释一番,却发现眼前的小姑娘早已不见了踪影。
莫非真的是鬼魅?李和呆立半晌,抬手摸了摸脖颈,小姑娘刚刚是用那宽大的袖子甩过来的,并没有打在他的脸颊上,而是打在他颈侧,大约是因为身高悬殊的缘故。虽然不是很疼,但余温犹在,料想刚才一切并非虚幻,他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那时略含嗔怒的小公主站在他面前,可他却不知是谁,只觉得她犹如月下鬼魅一般骤然出现,瞬间将他的心魂摄住,让他终生难以逃脱。
约莫数日后,方皇后因宫中失物而要搜查六宫。李和常在宫中行走,自然也跟着裕王被带至皇后宫中盘问。
那日中宫熏香袅袅,方皇后身着描凤的鹅黄色轻纱褙子,戴着凤冠,端坐于殿中。但那一双精明的丹凤眼却环视在每个人脸上,让人不寒而栗。众多后宫嫔御,皇子公主,皆是敛声屏气,垂首危坐。
“宁安公主为何不在?”方皇后询问,看向身边的老女官伍氏。
“已经派人去承安宫请过,杨内侍说公主身子不舒服。”伍氏回道。
伍氏口中的杨内侍,名唤杨速之,是宁安公主身边的老太监了,李和有幸见过一面,倒是位宽和之人。
方皇后看了一眼旁边副座上的优雅女子,她梳着坠马髻,头上点翠华胜无数,耳上一对白玉葫芦耳坠,上穿一件圆领的月白色纱衫,下穿一件象牙白的绣花马面裙,清新淡雅的像朵百合花,让人见之忘俗。
李和认识那位娘娘,她是皇上的沈贵妃,与裕王生母康妃关系甚好,所以他曾在康妃宫中见过的,沈贵妃亦是宁安公主的养母,只是如今已经与公主分宫而住,但感情依旧亲密。此刻方皇后看向她,她却依然从容而坐,丝毫没有慌乱,也未看出对皇后有任何惧怕之意。
那样坦然淡定,方皇后便不再追究,只对众人道:”你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若要本宫亲自去搜宫,不大好,若真搜出来,你们更是没脸,倒不如主动交出来。”
皇后丢的是一颗珍贵的夜明珠,是从吐蕃进贡来的,仅此一颗,十分珍贵。
众人依旧低头颔首,无人出声,大殿一时又安静下来。
忽有一位宫人匆忙进来禀报:“回皇后,那夜明珠已找到。”
众人心中皆是一松,都觉得的自身嫌疑可除。
宫人呈上夜明珠,皇后仔细查看,确认无疑,方问:“从哪里寻回来的?”
“是从北苑湖边寻回。”
方皇后嘴角略漏出一丝薄笑:“本宫这颗夜明珠乃是五日前夜里所丢,可是夜明珠从来都好端端的放在宫中,怎会跑到北苑湖边去?定是贼人偷窃,然后将此物藏匿在湖边的。那湖边可还有什么东西吗?”
宫人道:“还搜出一串手镯。”
“什么手镯?”
“金丝连珠玉镯。”
这一问一答,众人心中已明白事情真相,这明摆着是针对宁安公主的。
金丝连珠手镯是用金丝将二十六颗粉色珍珠镶嵌串连起来的镯子,工艺巧妙,那是宁安公主去年生辰时,皇上特地命人打造的。
李和默然站在一旁,他只觉得此事蹊跷,但对金丝连珠手镯并不晓得。不过他听见北苑湖边,倒是想起几天前所遇到的“鬼魅“,心中隐隐发觉可能与今日之事有关。
方皇后又命人去请宁安公主来,这次是关乎偷窃藏匿的罪名。
不多时,宁安公主被请来了,李和朝门口望去,只见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不疾不徐的走了进来,她梳着垂挂髻,耳上鎏金银镶宝石耳坠,上穿一件大红色竖领对襟纱衫,下穿一件描云马面裙,另绣有两只惟妙惟肖的大雁穿梭于祥云之中,头上那一对锦鲤鱼流苏步摇在她迈步时发生清脆的微响,妆容精致,唇红齿白,眉目如画,脸上虽有泪痕,但傲然之色不减,与初见那晚的无助失落简直判若两人。
公主身后跟着老太监杨速之,还有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官,那是宁安公主的奶娘崔氏,另跟有十二三岁的小太监和宫女各四个,一大群人簇拥着她而来,尊贵无比。
沈贵妃见公主到来,急忙起身搂过她的肩膀,出言提醒她:“快给皇后娘娘请安。”
公主倚在沈贵妃身边,只是愤怒的瞪着皇后,然后不客气的质问:“你又想出什么办法要害我了?”
李和微微诧异,听公主语气强硬,对皇后没有丝毫尊重,生怕她惹恼了皇后,但见皇后依旧面上平常,想来已经习惯了公主的态度。
沈贵妃制止公主,但公主却依旧不肯行礼。一旁的李和不禁对这位小公主产生一丝敬佩,她高傲的像朵玫瑰花,虽然鲜妍明媚,却也是满身花刺,让人不敢轻视。
“算了,本宫也习惯了。“方皇后一边掩饰着尴尬,一边又冷声问道:”听闻公主是病着的?”
公主扬起红扑扑的脸蛋,冷笑道:“是病着,但是一听有人诬陷我,即便是病死也要来伸冤。”
“哦,公主觉得冤枉?那公主是否承认五日前的夜里曾去过北苑湖边?“皇后问道。
“去过。”公主坦然承认。
“去干什么?”
“姐姐给我托梦,想见我。”
公主话音刚落,李和明显感觉众人一惊,殿内鸦雀无声,连方皇后的脸色也是变得苍白。李和知道,宁安公主口中的姐姐便是前些日子刚死的常安公主,一时也愣住了。
“公主说什么胡话?”一旁的康妃担忧的看向公主。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公主直直的盯着皇后,缓缓一语,不置可否。
皇后脸色一变,但很快缓和了语调,平静了声音:“公主那日去了北苑湖边,正巧,本宫的夜明珠也偏偏在那里找到......”
“皇后娘娘有何证据?”沈贵妃将公主护在怀里,不等皇后说完便开口反问。
“玉镯为证!”
“那又怎样?”
“此事十分凑巧,不能说毫无干系。”皇后道:“我知道宁安公主养在你身边几年,你们相处很好,你不相信也是常理。”
“这么说便是凭空怀疑了?”沈贵妃不给皇后任何诬陷公主的机会。
“沈贵妃不要忤逆犯上。”伍氏重重的提醒。
“哼,沈娘娘,您还不明白吗?她们这次就是冲我来的。”公主早已看懂了。
李和突然想起,七年前宫中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史称“壬寅宫变”。而当年在“壬寅宫变”中,方皇后得宫女报信救下皇上的同时,趁机冤死了受宠的曹端妃,当皇上得知时已无力回天。
李和已经看明白了,方皇后当年趁机冤死曹端妃,今日恐怕又想要冤害曹端妃的女儿。
宫殿气氛紧张起来,不知何人偷偷出去报信,到底还是惊动了皇上。
气宇轩昂,威仪堂堂的皇上来到了中宫,看着满屋子的嫔妃公主,不由得叹气:“这又是干什么?”
伍氏替方皇后禀明事情原委,沈贵妃则在一旁替公主鸣冤,一时两方又争执不下。
因皇上迷信“二龙不相见”的传说,因而在皇上到来之前,皇子们早就避了出去,李和其实早该随着裕王出去的,可他此时却在一旁踌躇着,不知以他现在这低微的身份,是否可以介入这场无声的硝烟中。
“臣斗胆。”李和忽然往前进了一步,恭敬行礼后,开口问道:“臣斗胆,想请问皇后娘娘,夜明珠可是五日前所丢,今日又在北苑湖边所寻到?”
他从来都是隐忍退让,恪守复礼,尤其在宫中,从不会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惹祸上身。可今日他却不由得想要上前,为这位宁安公主辩解申冤,连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这一时的冲动到底从何而来。
李和的陡然插言令皇上及殿内诸人都有些讶异,然而皇上却颔首,允许他问。
“请皇后回答。”李和恭敬的道。
方皇后尚未说话,女官伍氏便已出声呵斥:“放肆……”
皇上扬手阻止伍氏说下去,但和颜示意李和继续。
方皇后冷眼瞧着李和,唇际古怪的笑似别有意味:“不错。”
李和再问她:“皇后可是因为金丝连珠玉镯而怀疑公主?”
方皇后想了想,说是。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