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东化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方军在他36岁的那一年当上了d报招聘记者。
方军原来是g市(县级市)境内某单位的一名技术干部。刚出学校进工厂那会儿雄心壮志,发誓要干一番事业,可干了10几年别人早已飞黄腾达了他却还是个小小的技术员,一气之下就买断工龄出来独自闯天下。开过书店,当过某公司办公室主任(秘书),但都因其思想过于正统性格不善变通而不顺心如意。那天他从西阳市回家休假,在g市街头一阅报栏上见d报上登有招聘记者的启事,就去报名登记,参加招聘考试被录取了。当然,他最怕的事情--托人走关系还是少不了的,因为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招聘规定年龄的上线35岁。
参加招聘考试的有30多人,有男有女,大多很年轻,最后被留下试用的有10人。这10人中除老魏干过记者有3年从业经验外,其他都是些没有从业经验的新闻、文学爱好者,业余创作成绩最好的有来至于某钢厂的业余诗人谢光,已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诗歌100余首,有来至于原石油单位的业余作家方军,已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散文、杂文、小小说等100余篇。尽管这样,但他们对于怎样采写新闻显然都是外行。编辑部吴主任在给他们介绍了d报1至4版的栏目设置和用稿要求之后说,招聘他们进报社主要是写社会新闻和特稿,以独自想点子采访为主,报社安排为辅,稿费社会新闻每条20—30元,特稿最低70元,试用期3个月,一年一聘。然后给每人发一本采访本,2本稿笺纸,就让他们各自活动去了。
这帮人如新兵上战场,毫无作战经验,又无人指点,整天如无头苍蝇在城里瞎转乱闯,要抓到新闻如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方军在主动跟老魏、叶兵等有经验者接近的同时,也不得不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胡乱转悠,心里茫茫然。方军在城里瞎转了2天,然后熬夜写出了3篇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不是新闻的稿子交给了编辑。原以为撞运气也能发表一篇,但却全被编辑“枪毙”了。方军真是欲哭无泪,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写出来的稿子,竟被编辑轻轻一笔全部“报销”了,是该怪编辑狠心无情,还是怨自己不是这块材料?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中,以为自己干不了记者这个职业。老婆明明安慰他说,没关系,万事开头难嘛,要相信自己。第二天,方军又硬着头皮背着采访包到大街上去瞎转悠,找新闻。大街上十分热闹,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市民们正欢欢喜喜地准备年货呢。方军想,有关市民如何置办年货的新闻报道,见报的已有好几篇了,要写出新意还真是不容易。这段时间,像方军这样背着采访包在街上找新闻的招聘记者忽然冒出来了许多,彼此碰见了,点头一笑或问一声:“怎么样,有目标了吗?”便错身而过,各忙各的去了。像这样如打昏了头的鸡在大街上瞎飞乱窜,转眼之间,半天时间就晃过去了,走得口干舌燥,又累又饿。中午,方军在一家面馆里吃了一碗面,稍作休息,又急冲冲地到大街上去抢新闻、找新闻、撞新闻去了。说真的,他好希望忽然撞见车祸、撞见坑蒙拐骗、撞见偷摸扒窃、撞见小孩走失,也许这样就有写的了。但这些事情,哪里是说撞见就撞见呢?方军经过公园门口,见那里立着宣传展板,知道g市今年要搞灯会展,已有正式记者写了报道,过去看了看就走了。他见一家书店门前的黑板上写有“迎春新书”字样,就走进书店里去看了看,找那些新书来翻了翻。方军爱逛书店,也爱买新书,但自从买断工龄后经济紧张,买书的时候就少了。他从书店出来,一边走一边想:从这新书里能不能挖出什么新闻呢?来到剧场,又见剧场的宣传栏上赫然写着春节中外贺岁大片放映时间安排表。方军眼前一亮,灵感忽然迸了出来:迎春新书、迎春电影、迎春灯会,这些不就是为市民准备的精神“年货”么?方军为自己的“发现”激动得浑身发抖,赶紧掏出采访本来记下春节大片的放映时间及片名,又回到书店记下迎春新书的书名,然后再到公园记下灯会的举办时间、内容等。做完这些工作,方军怀着激动的心情连忙坐公交车赶回家去写稿子。很快,一篇题为春节精神“年货”等着你去消费的新闻稿写出来了。第二天上班交给编辑,编辑满意地点头认可。见报后,题目改为春节精神“年货”充足。方军看到报纸的那一刻,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啊,终于开张了。
二
有了第一篇见报稿,开了个头,方军心里总算踏实了一些,万事开头难啊。但是下一步又该写什么,怎样去采访呢?方军心里仍然感到十分困惑。老婆明明也替方军出主意想办法。她说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外出旅游的人肯定不少,你可以到市内各旅行社去采访一下,看能不能写一篇新闻稿?一语点醒梦中人。但是方军在各家旅行社门外转了老半天,就是不敢冒然地走进去。因为他不知道进去之后,该不该亮记者的身份,不亮身份人家会回答他的问题吗?亮了身份,万一说错了话或犯了常识性错误,让人家笑话怎么办?人家会不会怀疑我是冒充记者的?这些奇怪的想法,让方军十分胆怯,不敢冒然踏进旅行社。最后,方军终于拿出了勇气,走进了一家叫天天的旅行社。旅行社设在一家宾馆一楼大厅的一角。经理是一名中年女性,正坐在电脑旁边打电话。方军大胆地走过去,老老实实地站在她的面前,等她打完电话后才自报家门说自己是d报记者,想向她了解一下春节旅游市场的一些情况。经理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说,旅游市场,啥子旅游市场?方军赶紧说,比如春节你们旅行社组了几个团,到哪些地方,如何报价?经理说,今年还没有组到几个团,出国的少,出省的也不多,我们的报价是全市最低价,基本上没什么赚头。方军说,今年你们的出游人数比去年多还是少,旅游收入增多还是减少了?经理摆弄了几下手里的圆珠笔,说差不多吧,如今的旅行社越来越多,竞争激烈,根本赚不到钱。方军见经理脸上早已显出不耐烦的神色,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个名堂,只好告辞出来。
还算好,第一次面对面的采访一名经理,没吃闭门羹,也没被人笑话,算是成功吧?
时近中午,方军准备到一家小饭馆去吃肥肠干饭,老婆明明给他打来了传呼,说下午她不上班了要到城里来看一看年货,还问他采访进行得怎么样了。下午,二人在剧场会面后,一边逛商场看年货,一边说上午采访旅行社的情况。明明见方军信心不足,就鼓励他再到别的几家旅行社去看一看。方军说我不想去了,反正去了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弄不好别人还以为我是冒充记者行骗呢。明明说,你怕什么?你现在本来就是记者了,就算问错什么了也没关系,经历多了自然就有经验了。方军说,我现在就是找不到当记者的感觉,心里茫茫然,总是担心这样担心那样的;他妈的,报社也不安排人带我们一下,让我们自己瞎闯瞎采访。明明说,这次我陪你去,先不亮身份,就当我们是准备去旅游的。二人走进一家旅行社,迎接他们的是几个热情洋溢的年轻人。见他俩询问旅行社组团、线路、报价等情况,年轻人以为他们是准备出去旅游过春节的,就问他们想到什么地方去,准备什么时候走?二人愣了愣,方军只好亮出身份说他们是d报记者来采访的,明明说主要是想报道一下市民春节出游情况。几个年轻人听说是记者前来采访的,眼睛一亮,都争着介绍旅行社的情况,有问必答,热情异常。这让方军和明明都很高兴,十分满意。接着他们又到另一家旅行社,亮明身份,说清目的,都得到了热情接待。回到家里,明明做晚饭,方军写稿子。方军对采访到的情况和数据进行比较、思考后认为,春节市民出国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渐成时尚。找好角度,稿子写起来就顺畅了。一篇反映g市市民旅游过春节的报道,被找到了“感觉”的方军一气呵成,并取名为春节我市出国旅游人数高达5%。经编辑妙手修改后,定名为春节出国旅游渐成时尚,发表在g报“欢欢喜喜”过春节栏目的显著位置上。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方军连续发表了2篇稿子,在新进报社的10人中,他冲到了第一名。明明很高兴,坚持要给方军买一部手机,说是当记者有手机联系方便。方军推辞不过,只好听从她的安排,买了一部价值1700多元的波导手机。
三
老魏是z县人,在z县县报干了3年记者,听说d报的待遇高就跳槽过来了。老魏没参加招聘考试,听说他是报社庄总亲自点名要来的人,又有3年工作经验,大家对他自然是另眼相看。方军主动接近老魏,目的显然是想向这位老记学习采写经验。老魏是外地人,对g市各方面的情况都很陌生,也急需一个当地人做“活地图”两人一来二往就成了朋友。
这天,编辑王大姐让方军到市民政局去采访春节低保金发放情况。方军和老魏赶到现场时,见领取者排着长龙,人山人海,很是热闹;再一看,报社招聘记者李全、叶兵已经守候在那里了。彼此见面,都有点尴尬。方军心想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便假装在现场转了转,然后连呼“撞车”了、“撞车”了,就与老魏撤了出来。方军想起两天前王大姐让他到市气象局去了解春节天气预报,他还没去,就叫老魏同往。到了气象局方军让老魏采访,他跟着学习经验。门卫问老魏是干什么的?老魏说我们是d报记者,找你们行政办公室。门卫指了指东面二楼说何局长在办公室。何局长听说是记者来采访,很是热情,又是让座,又是递烟泡茶。老魏平时不抽烟,这时却很自然地接了何局长递过来的烟,方军摇手说谢谢。何局长笑容可掬地问二位想了解哪方面的情况?老魏说了解春节我市天气情况,以便告诉市民春节出游应注意些什么。何局叫来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说春节天气预报要过两天才出来。告辞出来,方军对老魏说有经验的就是不一样。老魏说,到政府部门或单位去采访,首先要找行政办公室,不管对方是多大的官,你都不要害怕,咱当记者的是见官高一级,你怕他干啥?
在小饭馆吃过午饭,二人来到涪江二桥西头的露天茶座喝茶下棋。一个容貌姣好的女子过来抹桌子,泡茶、上瓜子、摆象棋。那女子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频频向方军抛媚眼儿。方军假装没看见。老魏忽然笑着压低声音说,几天前他独自一人在这里喝茶时,有小姐上前来问他要不要特殊服务?他不知底细,没敢搭理。方军笑了笑说,你没看见这里沿河开的都是卡拉ok音乐茶座么?在这里做“鸡”的大有人在,警方对这里清理过好多回了,但风头一过,又依然如故。二人说笑了一回,便开始认真下棋。二人的象棋水平半斤八两,不相上下。杀至半下午,明明打电话来说,今晚6点代英两口子请客,在好又多吃串串香。方军叫老魏一同前往,老魏推辞了一番,还是去了。
好又多在剧场背后,是城里最有名的串串香,每天晚上都要接待好拨客人,生意十分火爆。方军、老魏走拢好又多时,见这里早已坐满了客人,场面十分热闹,明明、东东、代英、文军、文豪正坐在大厅中间一火锅桌边等候。方军上前与他们打招呼,然后将老魏与他们一一作介绍。代英的老公在石油中学教数学,能说会道,他对记者这个职业很羡慕,认为记者吃得开,受人尊敬。代英也跟着起哄说,以后有事就找他们了。方军和老魏都笑而不答。吃喝摆谈了一回,文军端起酒杯对方军说:“祝方哥跳槽成功!”然后一饮而尽。又端起酒杯对老魏说:“欢迎魏哥到g市来发展!”然后一饮而尽。这顿朋友之间的团年餐,热热闹闹地吃了2个多小时才散场。
一帮人在送老魏回旅馆途中,在一路口撞见了一起交通事故。一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将一个骑三轮车的车夫逆向挂倒了,摩托车反视镜摔破一只,三轮车夫一只手受了轻伤。110、交警很快赶了过来。老魏说这可写一条稿子。方军就在老魏的指点下,不亮身份作现场采访。然后回家连夜赶写稿子,第二天上班交给编辑。
四
再过两天就是春节了,老魏准备回z县。方军和老魏从报社乘电梯下楼时,碰上了叶兵、谢光、何华也正准备下楼,几个人就走在一起,送老魏到汽车南站。他们一边走一边摆谈彼此的近况和感受。在10个招聘记者中,方军发稿2篇排在第一名,谢光等5人各发一篇,何华还没开张。老魏也没开张,但大家都说他没问题,他现在首要的是熟悉环境,对他来说发表一、二条稿子还不是小菜一碟。老魏笑而不答,看样子是心里有数。在这几个人当中,叶兵最先进报社,也没经过招聘考试,自荐进报社的,如今3个月实习期满已开始拿工资了。叶兵原是石油单位的一名宣传干事,同方军一样也是2000年买断工龄自谋职业。两人自进报社之后才真正的认识,以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叶兵的牢骚怨气最大,说在报社干没意思,累死累活的一个月才拿400—500元,跟原来单位上班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买断是个错误,可是买都买断了也没办法。叶兵说,实习期间只算稿费,正式录用后,定任务,每月发表10条稿子完成300元的任务后,拿350元的基本工资,超出部分算奖金,另外还有50元的误餐费,60元的车费,一个月460元,完不成还要倒扣,你说有啥搞头?老魏说,当记者一个月才挣400—500元,谁相信,多可怜?叶兵苦着脸笑了笑说,从他在报社实习3个月的成绩来看,也就只能完成任务,要想多发稿子多挣钱难啊。老魏说,他原来在z报时最差的记者一个月也能挣700—800元,在这里才开这点工资,真是不可思议。叶兵说,招聘记者中最能干的只有程元,一个月能挣1000把元,李全都不行了,李全比程元先进报社,曾经独领风骚,现在程元超过他,比他厉害多了,二个农民(李全和程元都是乡下人)经常打嘴仗,说风凉话呢。
汽车南站没有到z县的车,说是北站有。方军就让老魏吃了午饭后再坐车回去。老魏说好,大家一起去吃吧。叶兵说他身上只有几元钱,还是各人回家吃算了。方军说,都别走我来请客。叶兵提醒方军说,大家都是挣不到钱的人,随便吃点算了。一伙人走进一家小饭馆,点了几个烧菜,胡乱地吃了。方军与老魏争着给钱。方军只有昨天老婆给他的100元大钞,老板就收了老魏的零钱,还差5角,是谢光添上的。
饭后,谢光说他还要到厂里去上班就先走了。方军、叶兵、何华将老魏送到汽车北站,与他握手告别。老魏从车窗里伸出手来与方军紧紧地握在一起说,初五你们全家和文老师全家一定要到z县来耍(这是前晚在好又多吃串串香时说好了的),我在家里等你们。方军说,好、好、好,有时间我们一定去拜访。
送走老魏,方军、叶兵、何华就到昌明河边去喝茶。叶兵说,昨晚新闻中心团年,你们咋没有去喃,没人通知你们?方军和何华说,没人通知,不知道。今晚报社在德庄团年,你们也可以去噻。二人说,没通知我们去好不好?叶兵说,管球那么多干啥,不吃白不吃。摆了一会龙门阵,方军就与何华下围棋,叶兵坐在旁边看风景、打盹儿。
德庄火锅楼二楼,热闹非凡,报社、电视台的人几乎占了一大半。来团年的人陆续到来,领导、编辑坐一块儿,正式记者在一桌,招聘记者、照排人员坐在一起。刚进报社的10人中,只有方军、何华、谢光、林虎来了,其他都没来,照排部也只来了2名女士。大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回,领导就开始挨桌敬酒,然后桌与桌之间相互敬酒。庄总端着酒杯来到招聘记者这一桌,大家赶紧站起来,庄总看了大家一眼,只说了一个字:“喝!”然后一饮而尽,就到另一桌去了。接着其他认识不认识的领导都先后来敬酒。程元叫李全代表招聘记者去给领导们敬酒,李全不去,程元就自个去了。方军问叶兵去不去敬酒,叶兵说不去,莫意思,干好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方军原本也不喜欢这种相互敬酒的应酬,但刚进报社,怎么也得讲个礼,特别是编辑王大姐给他关照较多,应该过去向她说声谢谢。他见王大姐坐在旁边一张桌边,此时只剩下她和另外一名老编、老记三人了,就大胆地走过去给王大姐敬酒,说谢谢她的关照。又与另外二人各喝了一杯。回到坐位,见编辑部吴主任为躲酒躲到招聘记者这一桌了,就冲他说想敬他一杯。吴主任摆手拒绝,只说了一句:“各有各的操法,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晃着身体走开了。晚宴已近尾声,该走的已走得差不多了,只剩少数领导和几个酒鬼在一块相互扯酒经,程元也在其中。李全见程元在酒桌间忙碌的样子,心里自是不舒服,就招呼叶兵、方军等离开了德庄。
见天色尚早,李全就提议大家到街上走一走,散散步,摆会儿龙门阵。g市的夜晚是美丽的,闪烁的霓红灯下,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做生意的,吃串串香、小火锅的,逛街散步的,在广场唱歌跳舞的,热热闹闹,构成了太平盛世夜生活的美丽画卷。李全是g市有名的农民作家,他写的故事曾荣获过全国故事大赛一等奖,在上海著名刊物故事会上发表故事多篇。方军等就早听说过李全的大名,如今竟然成了同事,对他自然很尊重,称其为李老师。几个人一边散步一边听李全摆谈他的“辉煌史”和当记者的感受。李全说,10年前他到某地去参加全国性的故事家笔会,与某市文化局局长同居一室,那局长对他很欣赏,想调他到那里去当专业作家,并许诺给他解决一套住房,妻儿一起调过去转为城镇户口。条件很优厚,但他思之再三,还是委宛地谢绝了。现在看来,当时真是太傻了。李全说,他是2年前被庄总点名招进报社当记者的。刚进报社时,因为写故事写惯了写出来的稿子怎么看都不像新闻,慢慢学着写新闻,写得多了才像那么回事。但这2年因为忙着写新闻,再写故事就不行了,弄成了几不像。李全说,招聘记者不好当,弄不好就会惹麻烦。他说,他就因为写稿子跟人家上过法庭,打过官司。那是一个受尽丈夫欺负的妇女,找到李全要他写篇稿子给她伸张正义,稿子发出不久,那女人忽然跟男人合好了,一家人团结起来指责李全写的稿子失实,让李全下不了台。李全说他当招聘记者最红火的时候,不少乡镇都争着派车到报社来请他去采访,让正式记者看着眼红,说三道四,后来编辑就不发他的稿子了,也就没人主动来找他写稿子了。现在招聘记者只能写那些正式记者不愿写的,没人写的稿子,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收入也是越来越低了;反正招聘记者是有你无多,无你不少,可有可无,你不干,走人,重新招聘就是了。今年是马年,俗话说春风得意马蹄紧,我看得紧防马失前蹄
五
大年三十,方军带着明明、东东坐火车回老家去过春节,让年近8旬的老娘很是开心。方军这几年在外面闯荡,让老娘没少担心,这回听说他当上了记者,老太太十分高兴,邻居们也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初四下午,方军一家刚从老家过完春节返回g市,老魏就打来电话,要他们到z县去玩耍。方军推辞不过,就约了文老师一家,租了一辆小面包车到z县。见过老魏在城里的住房,老婆孩子,哥嫂后,就由他陪着游览当地风景名胜。晚上,老魏又叫来2位朋友作陪,将方军和文老师灌得晕头转向。方军腿上得过痛风,少喝了几杯,文老师喝了一斤多白酒,在回家的路上,被夜风一吹,全吐了。
六
过完春节,老魏便决定到d报来大干一番。
他在方军的帮助下,在石油小区附近的农民院子里租了一间房子住下,并从老家带来了自行车。二人一起上下班,一起出去采访,俨然一对形影不离的搭档。但接触久了,双方的差异也就日渐暴露出来。老魏总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的样子,有时方军跟他跑了一个星期竟然没采写到一条稿子,或写出的稿子也因不符合要求而被编辑“枪毙”了。方军心里着急,老魏却说不急,写稿子还得看运气,运气好一次能碰上好几个稿子。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饭钱、茶钱老是方军给的时候多,老魏给的少。方军采访的时候,总是不计时间,了解得越多越好,老魏认为他罗嗦、浪费时间,方军却说收集材料以十当一,写作时以一当十,噎得老魏说不出话来。两人都感到,各人的思路不同,采写方法不同,跑的路线就不同,还是各跑各的好。其实,各跑各的,各写各的,这是报社的稿酬制决定了的;谁采写得多,发表得多,谁的收入就高。这样,记者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大家心照不宣。而且这是立竿见影的竞争,报纸一出来,谁发表了稿子谁喝了白开水,谁发表得多谁发表得少,一看便知。发了稿子的高兴,没发的失望,领先的难掩得意之色,落后的忍不住说几句风谅话,甚至怀疑发得多的是不是与编辑私下有什么勾兑?
第一个月,方军发了10条稿子,挣稿费260元,老魏发稿7条,其中2000以上的特稿3条,领稿费315元。其他的实习记者,谢光发得最多也只有5条,最差的一条也没发,见势不妙,就陆续地溜之大吉。
从3月份开始,方军拿出横冲直闯的大无畏勇气,不仅在大街上“撞”新闻,而且开始大胆地到市内各单位去“挖”新闻,不怕与人撞车,不怕闯了别人的禁地,拚死拚活,3月份终于发了13条稿子,其中有一条长达3000字的人物通讯。这篇稿子不仅给方军带来了声誉,而且使他3月份的稿费上涨为385元。3月份,老魏发表稿子21条,稿费400余元。这时,其他实习记者,已全部被淘汰出局了,只剩下老魏和方军两人坚守“阵地”
此时,报社又来了个叫尤勇的30来岁的小伙子,他原是钢厂的宣传干事,买断工龄后曾在成都、广东等地打过工。此人倒有些背景,他舅舅原是d报老总,现为g市某局局长,舅母在新闻中心上班。尤勇一进报社,就享受了正式记者的部分待遇,吴主任时不时的安排他采访市上领导活动以及会议报道,让正式记者和招聘记者对他都另眼相看。
老魏与李全的交往开始密切起来。两人的情况比较相似,都是农民出身,凭着自己的一支笔写进了报社,然后在城里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两人一有空就在一起喝茶、聊天、下棋,有时也叫上方军和叶兵一起玩耍。几个人在一起,说得最多的还是对报社的不满。李全说,当招聘记者越来越没搞头,我争取能把今年混满,就回去种我的包产田。叶兵说,报社那几爷是武大郎开店,既要用你又怕你太强了,你挣钱多他就眼红,想多发稿子没门。方军说人家招你进来是解决你的就业,赏你一碗饭吃,你还想干啥?老魏说这报社的编辑脸一个比一个冷,连句话都没法说,给你发篇稿子就像恩... -->>
一
方军在他36岁的那一年当上了d报招聘记者。
方军原来是g市(县级市)境内某单位的一名技术干部。刚出学校进工厂那会儿雄心壮志,发誓要干一番事业,可干了10几年别人早已飞黄腾达了他却还是个小小的技术员,一气之下就买断工龄出来独自闯天下。开过书店,当过某公司办公室主任(秘书),但都因其思想过于正统性格不善变通而不顺心如意。那天他从西阳市回家休假,在g市街头一阅报栏上见d报上登有招聘记者的启事,就去报名登记,参加招聘考试被录取了。当然,他最怕的事情--托人走关系还是少不了的,因为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招聘规定年龄的上线35岁。
参加招聘考试的有30多人,有男有女,大多很年轻,最后被留下试用的有10人。这10人中除老魏干过记者有3年从业经验外,其他都是些没有从业经验的新闻、文学爱好者,业余创作成绩最好的有来至于某钢厂的业余诗人谢光,已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诗歌100余首,有来至于原石油单位的业余作家方军,已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散文、杂文、小小说等100余篇。尽管这样,但他们对于怎样采写新闻显然都是外行。编辑部吴主任在给他们介绍了d报1至4版的栏目设置和用稿要求之后说,招聘他们进报社主要是写社会新闻和特稿,以独自想点子采访为主,报社安排为辅,稿费社会新闻每条20—30元,特稿最低70元,试用期3个月,一年一聘。然后给每人发一本采访本,2本稿笺纸,就让他们各自活动去了。
这帮人如新兵上战场,毫无作战经验,又无人指点,整天如无头苍蝇在城里瞎转乱闯,要抓到新闻如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方军在主动跟老魏、叶兵等有经验者接近的同时,也不得不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胡乱转悠,心里茫茫然。方军在城里瞎转了2天,然后熬夜写出了3篇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不是新闻的稿子交给了编辑。原以为撞运气也能发表一篇,但却全被编辑“枪毙”了。方军真是欲哭无泪,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写出来的稿子,竟被编辑轻轻一笔全部“报销”了,是该怪编辑狠心无情,还是怨自己不是这块材料?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中,以为自己干不了记者这个职业。老婆明明安慰他说,没关系,万事开头难嘛,要相信自己。第二天,方军又硬着头皮背着采访包到大街上去瞎转悠,找新闻。大街上十分热闹,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市民们正欢欢喜喜地准备年货呢。方军想,有关市民如何置办年货的新闻报道,见报的已有好几篇了,要写出新意还真是不容易。这段时间,像方军这样背着采访包在街上找新闻的招聘记者忽然冒出来了许多,彼此碰见了,点头一笑或问一声:“怎么样,有目标了吗?”便错身而过,各忙各的去了。像这样如打昏了头的鸡在大街上瞎飞乱窜,转眼之间,半天时间就晃过去了,走得口干舌燥,又累又饿。中午,方军在一家面馆里吃了一碗面,稍作休息,又急冲冲地到大街上去抢新闻、找新闻、撞新闻去了。说真的,他好希望忽然撞见车祸、撞见坑蒙拐骗、撞见偷摸扒窃、撞见小孩走失,也许这样就有写的了。但这些事情,哪里是说撞见就撞见呢?方军经过公园门口,见那里立着宣传展板,知道g市今年要搞灯会展,已有正式记者写了报道,过去看了看就走了。他见一家书店门前的黑板上写有“迎春新书”字样,就走进书店里去看了看,找那些新书来翻了翻。方军爱逛书店,也爱买新书,但自从买断工龄后经济紧张,买书的时候就少了。他从书店出来,一边走一边想:从这新书里能不能挖出什么新闻呢?来到剧场,又见剧场的宣传栏上赫然写着春节中外贺岁大片放映时间安排表。方军眼前一亮,灵感忽然迸了出来:迎春新书、迎春电影、迎春灯会,这些不就是为市民准备的精神“年货”么?方军为自己的“发现”激动得浑身发抖,赶紧掏出采访本来记下春节大片的放映时间及片名,又回到书店记下迎春新书的书名,然后再到公园记下灯会的举办时间、内容等。做完这些工作,方军怀着激动的心情连忙坐公交车赶回家去写稿子。很快,一篇题为春节精神“年货”等着你去消费的新闻稿写出来了。第二天上班交给编辑,编辑满意地点头认可。见报后,题目改为春节精神“年货”充足。方军看到报纸的那一刻,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啊,终于开张了。
二
有了第一篇见报稿,开了个头,方军心里总算踏实了一些,万事开头难啊。但是下一步又该写什么,怎样去采访呢?方军心里仍然感到十分困惑。老婆明明也替方军出主意想办法。她说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外出旅游的人肯定不少,你可以到市内各旅行社去采访一下,看能不能写一篇新闻稿?一语点醒梦中人。但是方军在各家旅行社门外转了老半天,就是不敢冒然地走进去。因为他不知道进去之后,该不该亮记者的身份,不亮身份人家会回答他的问题吗?亮了身份,万一说错了话或犯了常识性错误,让人家笑话怎么办?人家会不会怀疑我是冒充记者的?这些奇怪的想法,让方军十分胆怯,不敢冒然踏进旅行社。最后,方军终于拿出了勇气,走进了一家叫天天的旅行社。旅行社设在一家宾馆一楼大厅的一角。经理是一名中年女性,正坐在电脑旁边打电话。方军大胆地走过去,老老实实地站在她的面前,等她打完电话后才自报家门说自己是d报记者,想向她了解一下春节旅游市场的一些情况。经理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说,旅游市场,啥子旅游市场?方军赶紧说,比如春节你们旅行社组了几个团,到哪些地方,如何报价?经理说,今年还没有组到几个团,出国的少,出省的也不多,我们的报价是全市最低价,基本上没什么赚头。方军说,今年你们的出游人数比去年多还是少,旅游收入增多还是减少了?经理摆弄了几下手里的圆珠笔,说差不多吧,如今的旅行社越来越多,竞争激烈,根本赚不到钱。方军见经理脸上早已显出不耐烦的神色,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个名堂,只好告辞出来。
还算好,第一次面对面的采访一名经理,没吃闭门羹,也没被人笑话,算是成功吧?
时近中午,方军准备到一家小饭馆去吃肥肠干饭,老婆明明给他打来了传呼,说下午她不上班了要到城里来看一看年货,还问他采访进行得怎么样了。下午,二人在剧场会面后,一边逛商场看年货,一边说上午采访旅行社的情况。明明见方军信心不足,就鼓励他再到别的几家旅行社去看一看。方军说我不想去了,反正去了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弄不好别人还以为我是冒充记者行骗呢。明明说,你怕什么?你现在本来就是记者了,就算问错什么了也没关系,经历多了自然就有经验了。方军说,我现在就是找不到当记者的感觉,心里茫茫然,总是担心这样担心那样的;他妈的,报社也不安排人带我们一下,让我们自己瞎闯瞎采访。明明说,这次我陪你去,先不亮身份,就当我们是准备去旅游的。二人走进一家旅行社,迎接他们的是几个热情洋溢的年轻人。见他俩询问旅行社组团、线路、报价等情况,年轻人以为他们是准备出去旅游过春节的,就问他们想到什么地方去,准备什么时候走?二人愣了愣,方军只好亮出身份说他们是d报记者来采访的,明明说主要是想报道一下市民春节出游情况。几个年轻人听说是记者前来采访的,眼睛一亮,都争着介绍旅行社的情况,有问必答,热情异常。这让方军和明明都很高兴,十分满意。接着他们又到另一家旅行社,亮明身份,说清目的,都得到了热情接待。回到家里,明明做晚饭,方军写稿子。方军对采访到的情况和数据进行比较、思考后认为,春节市民出国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渐成时尚。找好角度,稿子写起来就顺畅了。一篇反映g市市民旅游过春节的报道,被找到了“感觉”的方军一气呵成,并取名为春节我市出国旅游人数高达5%。经编辑妙手修改后,定名为春节出国旅游渐成时尚,发表在g报“欢欢喜喜”过春节栏目的显著位置上。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方军连续发表了2篇稿子,在新进报社的10人中,他冲到了第一名。明明很高兴,坚持要给方军买一部手机,说是当记者有手机联系方便。方军推辞不过,只好听从她的安排,买了一部价值1700多元的波导手机。
三
老魏是z县人,在z县县报干了3年记者,听说d报的待遇高就跳槽过来了。老魏没参加招聘考试,听说他是报社庄总亲自点名要来的人,又有3年工作经验,大家对他自然是另眼相看。方军主动接近老魏,目的显然是想向这位老记学习采写经验。老魏是外地人,对g市各方面的情况都很陌生,也急需一个当地人做“活地图”两人一来二往就成了朋友。
这天,编辑王大姐让方军到市民政局去采访春节低保金发放情况。方军和老魏赶到现场时,见领取者排着长龙,人山人海,很是热闹;再一看,报社招聘记者李全、叶兵已经守候在那里了。彼此见面,都有点尴尬。方军心想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便假装在现场转了转,然后连呼“撞车”了、“撞车”了,就与老魏撤了出来。方军想起两天前王大姐让他到市气象局去了解春节天气预报,他还没去,就叫老魏同往。到了气象局方军让老魏采访,他跟着学习经验。门卫问老魏是干什么的?老魏说我们是d报记者,找你们行政办公室。门卫指了指东面二楼说何局长在办公室。何局长听说是记者来采访,很是热情,又是让座,又是递烟泡茶。老魏平时不抽烟,这时却很自然地接了何局长递过来的烟,方军摇手说谢谢。何局长笑容可掬地问二位想了解哪方面的情况?老魏说了解春节我市天气情况,以便告诉市民春节出游应注意些什么。何局叫来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说春节天气预报要过两天才出来。告辞出来,方军对老魏说有经验的就是不一样。老魏说,到政府部门或单位去采访,首先要找行政办公室,不管对方是多大的官,你都不要害怕,咱当记者的是见官高一级,你怕他干啥?
在小饭馆吃过午饭,二人来到涪江二桥西头的露天茶座喝茶下棋。一个容貌姣好的女子过来抹桌子,泡茶、上瓜子、摆象棋。那女子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频频向方军抛媚眼儿。方军假装没看见。老魏忽然笑着压低声音说,几天前他独自一人在这里喝茶时,有小姐上前来问他要不要特殊服务?他不知底细,没敢搭理。方军笑了笑说,你没看见这里沿河开的都是卡拉ok音乐茶座么?在这里做“鸡”的大有人在,警方对这里清理过好多回了,但风头一过,又依然如故。二人说笑了一回,便开始认真下棋。二人的象棋水平半斤八两,不相上下。杀至半下午,明明打电话来说,今晚6点代英两口子请客,在好又多吃串串香。方军叫老魏一同前往,老魏推辞了一番,还是去了。
好又多在剧场背后,是城里最有名的串串香,每天晚上都要接待好拨客人,生意十分火爆。方军、老魏走拢好又多时,见这里早已坐满了客人,场面十分热闹,明明、东东、代英、文军、文豪正坐在大厅中间一火锅桌边等候。方军上前与他们打招呼,然后将老魏与他们一一作介绍。代英的老公在石油中学教数学,能说会道,他对记者这个职业很羡慕,认为记者吃得开,受人尊敬。代英也跟着起哄说,以后有事就找他们了。方军和老魏都笑而不答。吃喝摆谈了一回,文军端起酒杯对方军说:“祝方哥跳槽成功!”然后一饮而尽。又端起酒杯对老魏说:“欢迎魏哥到g市来发展!”然后一饮而尽。这顿朋友之间的团年餐,热热闹闹地吃了2个多小时才散场。
一帮人在送老魏回旅馆途中,在一路口撞见了一起交通事故。一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将一个骑三轮车的车夫逆向挂倒了,摩托车反视镜摔破一只,三轮车夫一只手受了轻伤。110、交警很快赶了过来。老魏说这可写一条稿子。方军就在老魏的指点下,不亮身份作现场采访。然后回家连夜赶写稿子,第二天上班交给编辑。
四
再过两天就是春节了,老魏准备回z县。方军和老魏从报社乘电梯下楼时,碰上了叶兵、谢光、何华也正准备下楼,几个人就走在一起,送老魏到汽车南站。他们一边走一边摆谈彼此的近况和感受。在10个招聘记者中,方军发稿2篇排在第一名,谢光等5人各发一篇,何华还没开张。老魏也没开张,但大家都说他没问题,他现在首要的是熟悉环境,对他来说发表一、二条稿子还不是小菜一碟。老魏笑而不答,看样子是心里有数。在这几个人当中,叶兵最先进报社,也没经过招聘考试,自荐进报社的,如今3个月实习期满已开始拿工资了。叶兵原是石油单位的一名宣传干事,同方军一样也是2000年买断工龄自谋职业。两人自进报社之后才真正的认识,以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叶兵的牢骚怨气最大,说在报社干没意思,累死累活的一个月才拿400—500元,跟原来单位上班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买断是个错误,可是买都买断了也没办法。叶兵说,实习期间只算稿费,正式录用后,定任务,每月发表10条稿子完成300元的任务后,拿350元的基本工资,超出部分算奖金,另外还有50元的误餐费,60元的车费,一个月460元,完不成还要倒扣,你说有啥搞头?老魏说,当记者一个月才挣400—500元,谁相信,多可怜?叶兵苦着脸笑了笑说,从他在报社实习3个月的成绩来看,也就只能完成任务,要想多发稿子多挣钱难啊。老魏说,他原来在z报时最差的记者一个月也能挣700—800元,在这里才开这点工资,真是不可思议。叶兵说,招聘记者中最能干的只有程元,一个月能挣1000把元,李全都不行了,李全比程元先进报社,曾经独领风骚,现在程元超过他,比他厉害多了,二个农民(李全和程元都是乡下人)经常打嘴仗,说风凉话呢。
汽车南站没有到z县的车,说是北站有。方军就让老魏吃了午饭后再坐车回去。老魏说好,大家一起去吃吧。叶兵说他身上只有几元钱,还是各人回家吃算了。方军说,都别走我来请客。叶兵提醒方军说,大家都是挣不到钱的人,随便吃点算了。一伙人走进一家小饭馆,点了几个烧菜,胡乱地吃了。方军与老魏争着给钱。方军只有昨天老婆给他的100元大钞,老板就收了老魏的零钱,还差5角,是谢光添上的。
饭后,谢光说他还要到厂里去上班就先走了。方军、叶兵、何华将老魏送到汽车北站,与他握手告别。老魏从车窗里伸出手来与方军紧紧地握在一起说,初五你们全家和文老师全家一定要到z县来耍(这是前晚在好又多吃串串香时说好了的),我在家里等你们。方军说,好、好、好,有时间我们一定去拜访。
送走老魏,方军、叶兵、何华就到昌明河边去喝茶。叶兵说,昨晚新闻中心团年,你们咋没有去喃,没人通知你们?方军和何华说,没人通知,不知道。今晚报社在德庄团年,你们也可以去噻。二人说,没通知我们去好不好?叶兵说,管球那么多干啥,不吃白不吃。摆了一会龙门阵,方军就与何华下围棋,叶兵坐在旁边看风景、打盹儿。
德庄火锅楼二楼,热闹非凡,报社、电视台的人几乎占了一大半。来团年的人陆续到来,领导、编辑坐一块儿,正式记者在一桌,招聘记者、照排人员坐在一起。刚进报社的10人中,只有方军、何华、谢光、林虎来了,其他都没来,照排部也只来了2名女士。大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回,领导就开始挨桌敬酒,然后桌与桌之间相互敬酒。庄总端着酒杯来到招聘记者这一桌,大家赶紧站起来,庄总看了大家一眼,只说了一个字:“喝!”然后一饮而尽,就到另一桌去了。接着其他认识不认识的领导都先后来敬酒。程元叫李全代表招聘记者去给领导们敬酒,李全不去,程元就自个去了。方军问叶兵去不去敬酒,叶兵说不去,莫意思,干好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方军原本也不喜欢这种相互敬酒的应酬,但刚进报社,怎么也得讲个礼,特别是编辑王大姐给他关照较多,应该过去向她说声谢谢。他见王大姐坐在旁边一张桌边,此时只剩下她和另外一名老编、老记三人了,就大胆地走过去给王大姐敬酒,说谢谢她的关照。又与另外二人各喝了一杯。回到坐位,见编辑部吴主任为躲酒躲到招聘记者这一桌了,就冲他说想敬他一杯。吴主任摆手拒绝,只说了一句:“各有各的操法,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晃着身体走开了。晚宴已近尾声,该走的已走得差不多了,只剩少数领导和几个酒鬼在一块相互扯酒经,程元也在其中。李全见程元在酒桌间忙碌的样子,心里自是不舒服,就招呼叶兵、方军等离开了德庄。
见天色尚早,李全就提议大家到街上走一走,散散步,摆会儿龙门阵。g市的夜晚是美丽的,闪烁的霓红灯下,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做生意的,吃串串香、小火锅的,逛街散步的,在广场唱歌跳舞的,热热闹闹,构成了太平盛世夜生活的美丽画卷。李全是g市有名的农民作家,他写的故事曾荣获过全国故事大赛一等奖,在上海著名刊物故事会上发表故事多篇。方军等就早听说过李全的大名,如今竟然成了同事,对他自然很尊重,称其为李老师。几个人一边散步一边听李全摆谈他的“辉煌史”和当记者的感受。李全说,10年前他到某地去参加全国性的故事家笔会,与某市文化局局长同居一室,那局长对他很欣赏,想调他到那里去当专业作家,并许诺给他解决一套住房,妻儿一起调过去转为城镇户口。条件很优厚,但他思之再三,还是委宛地谢绝了。现在看来,当时真是太傻了。李全说,他是2年前被庄总点名招进报社当记者的。刚进报社时,因为写故事写惯了写出来的稿子怎么看都不像新闻,慢慢学着写新闻,写得多了才像那么回事。但这2年因为忙着写新闻,再写故事就不行了,弄成了几不像。李全说,招聘记者不好当,弄不好就会惹麻烦。他说,他就因为写稿子跟人家上过法庭,打过官司。那是一个受尽丈夫欺负的妇女,找到李全要他写篇稿子给她伸张正义,稿子发出不久,那女人忽然跟男人合好了,一家人团结起来指责李全写的稿子失实,让李全下不了台。李全说他当招聘记者最红火的时候,不少乡镇都争着派车到报社来请他去采访,让正式记者看着眼红,说三道四,后来编辑就不发他的稿子了,也就没人主动来找他写稿子了。现在招聘记者只能写那些正式记者不愿写的,没人写的稿子,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收入也是越来越低了;反正招聘记者是有你无多,无你不少,可有可无,你不干,走人,重新招聘就是了。今年是马年,俗话说春风得意马蹄紧,我看得紧防马失前蹄
五
大年三十,方军带着明明、东东坐火车回老家去过春节,让年近8旬的老娘很是开心。方军这几年在外面闯荡,让老娘没少担心,这回听说他当上了记者,老太太十分高兴,邻居们也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初四下午,方军一家刚从老家过完春节返回g市,老魏就打来电话,要他们到z县去玩耍。方军推辞不过,就约了文老师一家,租了一辆小面包车到z县。见过老魏在城里的住房,老婆孩子,哥嫂后,就由他陪着游览当地风景名胜。晚上,老魏又叫来2位朋友作陪,将方军和文老师灌得晕头转向。方军腿上得过痛风,少喝了几杯,文老师喝了一斤多白酒,在回家的路上,被夜风一吹,全吐了。
六
过完春节,老魏便决定到d报来大干一番。
他在方军的帮助下,在石油小区附近的农民院子里租了一间房子住下,并从老家带来了自行车。二人一起上下班,一起出去采访,俨然一对形影不离的搭档。但接触久了,双方的差异也就日渐暴露出来。老魏总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的样子,有时方军跟他跑了一个星期竟然没采写到一条稿子,或写出的稿子也因不符合要求而被编辑“枪毙”了。方军心里着急,老魏却说不急,写稿子还得看运气,运气好一次能碰上好几个稿子。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饭钱、茶钱老是方军给的时候多,老魏给的少。方军采访的时候,总是不计时间,了解得越多越好,老魏认为他罗嗦、浪费时间,方军却说收集材料以十当一,写作时以一当十,噎得老魏说不出话来。两人都感到,各人的思路不同,采写方法不同,跑的路线就不同,还是各跑各的好。其实,各跑各的,各写各的,这是报社的稿酬制决定了的;谁采写得多,发表得多,谁的收入就高。这样,记者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大家心照不宣。而且这是立竿见影的竞争,报纸一出来,谁发表了稿子谁喝了白开水,谁发表得多谁发表得少,一看便知。发了稿子的高兴,没发的失望,领先的难掩得意之色,落后的忍不住说几句风谅话,甚至怀疑发得多的是不是与编辑私下有什么勾兑?
第一个月,方军发了10条稿子,挣稿费260元,老魏发稿7条,其中2000以上的特稿3条,领稿费315元。其他的实习记者,谢光发得最多也只有5条,最差的一条也没发,见势不妙,就陆续地溜之大吉。
从3月份开始,方军拿出横冲直闯的大无畏勇气,不仅在大街上“撞”新闻,而且开始大胆地到市内各单位去“挖”新闻,不怕与人撞车,不怕闯了别人的禁地,拚死拚活,3月份终于发了13条稿子,其中有一条长达3000字的人物通讯。这篇稿子不仅给方军带来了声誉,而且使他3月份的稿费上涨为385元。3月份,老魏发表稿子21条,稿费400余元。这时,其他实习记者,已全部被淘汰出局了,只剩下老魏和方军两人坚守“阵地”
此时,报社又来了个叫尤勇的30来岁的小伙子,他原是钢厂的宣传干事,买断工龄后曾在成都、广东等地打过工。此人倒有些背景,他舅舅原是d报老总,现为g市某局局长,舅母在新闻中心上班。尤勇一进报社,就享受了正式记者的部分待遇,吴主任时不时的安排他采访市上领导活动以及会议报道,让正式记者和招聘记者对他都另眼相看。
老魏与李全的交往开始密切起来。两人的情况比较相似,都是农民出身,凭着自己的一支笔写进了报社,然后在城里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两人一有空就在一起喝茶、聊天、下棋,有时也叫上方军和叶兵一起玩耍。几个人在一起,说得最多的还是对报社的不满。李全说,当招聘记者越来越没搞头,我争取能把今年混满,就回去种我的包产田。叶兵说,报社那几爷是武大郎开店,既要用你又怕你太强了,你挣钱多他就眼红,想多发稿子没门。方军说人家招你进来是解决你的就业,赏你一碗饭吃,你还想干啥?老魏说这报社的编辑脸一个比一个冷,连句话都没法说,给你发篇稿子就像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