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东晋烽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邦顺利进入咸阳后封范目为长安建章乡侯,后又改封为憨乡侯,意在留住賨人这支军队,范目迫于寅人思乡心切,坚持不受此封,刘邦只好将范目改封为低一级的度沔县侯,让賨人回归故里。汉高祖刘邦为了奖励賨人的汗马功劳,下诏免除了寅人中鄂、罗、朴、昝、度、夕、龚七姓的租赋,其余每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文,巴人呼赋为賨,故当时称之为賨人。
汉末大乱,张鲁据汉中,诱说宕渠一带巴、賨首领杜濩、朴胡、袁约背叛益州牧刘璋归己,刘璋亦发汉昌(今四川巴中)賨人为兵以拒张鲁。张鲁在汉中推行五斗米道,賨人敬奉,故多迁往。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张鲁,鲁一度败走巴中,依杜濩、朴胡等。后张鲁降操,“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等亦率“賨民”、 “巴夷”附操。操以朴胡为巴中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以拒刘备。后曹操放弃汉中,又将在汉中的“巴夷”、“賨民”全部迁至关陇地区。
西晋末年,关西因战乱天灾频岁大饥,略阳、天水等六郡人民包括一部分原自汉中迁来的賨民共数万家流人梁、益两州就食。这些流民后来在賨人首领李特领导下于蜀中造反,建立大成政权。
成武帝李雄字仲俊,巴氐族,略阳(甘肃秦安)人,祖籍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是李特第三子,母罗氏。李特在四川起兵时,李雄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304年称成都王,建元建兴,306年称帝,国号“大成”,史称成汉,改元晏平。
晏平五年(310年),李雄派李国、李云等率领徒众二万攻入汉中,梁州刺史张殷逃奔到长安。李国等人攻陷南郑,将汉中人全部迁到蜀地。后巴西、巴中两郡都落入成汉手中,只有巴东郡属于东晋。
在李特死后,李氏领导的流民遭遇了重大挫折,“三蜀百姓并保险结坞,城邑皆空,(李) 流野无所掠,士众饥困。”此时蜀地著名天师道道教主范长生支援流民军, 给予流民军粮食,流民才能够转危为安。而李雄十分尊重范长生,甚至“欲迎立为君而臣之” ,除了范长生势力强大外,李雄的天师道信仰也应被视为原因之一。
李雄不仅给范长生丞相的世俗官职, 还加封范长生为天地太师,给予其“部曲不豫军征,租税一入其家”的特权,并将道教圣地“西山”(即今青城山)作为范长生的封号,确认了范长生在天师道中“天师”地位的同时,在事实上将天师道作为了成汉政权的国教,确立了天师道在成汉政权的正统地位。范长生在政治上是丞相,当朝一品;经济上,他的部曲不负担徭役,他的土地也不向大成政权输纳租赋。他成了十足的封建贵族,既有土地,又有依附农民,还获得豁免赋役的特权。
范长生从支持流民集团到加入大成政权,标帜着六郡
氐叟侯王、汉族大地主与蜀中大地主的合流,构成大成政权的统治核心,这就是大成政权的阶级实质。范长生在大成政权内所享有的经济特权与西晋的贵族王公并无两样,也就是大地主特权在大成政权中的合法化。
此后范长生以丞相之尊辅政传教,极大地扩张了天师道的势力。李雄的天师道信仰为流民政权与道教势力范长生的合作提供了条件,也为成汉政权建立后二者的合作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在范长生“清心寡欲,敬天爱民” 的天师道思想影响下,李雄执政期间一直“虚己受人,宽和政役”,故“事少役稀,民多富实,至乃闾门不闭,路无拾遗,狱无滞囚,刑不滥及。”李雄在位期间是成汉政权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与李雄能够接受范长生以黄老道家思想辅政以及本人就是道教徒分不开。
《华阳国志》记载“但为国威仪无则,官无秩禄,职署委积,班序无别,君子小人服章不殊;货贿公行,惩劝不明;行军无号令,用兵无部伍;其战,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攻城破邑, 动以虏获为先,故纲纪莫称。”成汉政权不重视班序纲纪,也应是受天师道影响。
东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四月,范长生卒于成都,范长生死后,其子范贲被李雄封为丞相。面对襄阳取缔打压天师道,道家领袖范贲当然坐不住了,如果自己熟视无睹,怎么能称为天师道的领袖?要知道张鲁到北方之后,范长生这一脉自封为天师道正宗,近在咫尺的事你如果不管将大失民心。
... -->>
刘邦顺利进入咸阳后封范目为长安建章乡侯,后又改封为憨乡侯,意在留住賨人这支军队,范目迫于寅人思乡心切,坚持不受此封,刘邦只好将范目改封为低一级的度沔县侯,让賨人回归故里。汉高祖刘邦为了奖励賨人的汗马功劳,下诏免除了寅人中鄂、罗、朴、昝、度、夕、龚七姓的租赋,其余每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文,巴人呼赋为賨,故当时称之为賨人。
汉末大乱,张鲁据汉中,诱说宕渠一带巴、賨首领杜濩、朴胡、袁约背叛益州牧刘璋归己,刘璋亦发汉昌(今四川巴中)賨人为兵以拒张鲁。张鲁在汉中推行五斗米道,賨人敬奉,故多迁往。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张鲁,鲁一度败走巴中,依杜濩、朴胡等。后张鲁降操,“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等亦率“賨民”、 “巴夷”附操。操以朴胡为巴中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以拒刘备。后曹操放弃汉中,又将在汉中的“巴夷”、“賨民”全部迁至关陇地区。
西晋末年,关西因战乱天灾频岁大饥,略阳、天水等六郡人民包括一部分原自汉中迁来的賨民共数万家流人梁、益两州就食。这些流民后来在賨人首领李特领导下于蜀中造反,建立大成政权。
成武帝李雄字仲俊,巴氐族,略阳(甘肃秦安)人,祖籍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是李特第三子,母罗氏。李特在四川起兵时,李雄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304年称成都王,建元建兴,306年称帝,国号“大成”,史称成汉,改元晏平。
晏平五年(310年),李雄派李国、李云等率领徒众二万攻入汉中,梁州刺史张殷逃奔到长安。李国等人攻陷南郑,将汉中人全部迁到蜀地。后巴西、巴中两郡都落入成汉手中,只有巴东郡属于东晋。
在李特死后,李氏领导的流民遭遇了重大挫折,“三蜀百姓并保险结坞,城邑皆空,(李) 流野无所掠,士众饥困。”此时蜀地著名天师道道教主范长生支援流民军, 给予流民军粮食,流民才能够转危为安。而李雄十分尊重范长生,甚至“欲迎立为君而臣之” ,除了范长生势力强大外,李雄的天师道信仰也应被视为原因之一。
李雄不仅给范长生丞相的世俗官职, 还加封范长生为天地太师,给予其“部曲不豫军征,租税一入其家”的特权,并将道教圣地“西山”(即今青城山)作为范长生的封号,确认了范长生在天师道中“天师”地位的同时,在事实上将天师道作为了成汉政权的国教,确立了天师道在成汉政权的正统地位。范长生在政治上是丞相,当朝一品;经济上,他的部曲不负担徭役,他的土地也不向大成政权输纳租赋。他成了十足的封建贵族,既有土地,又有依附农民,还获得豁免赋役的特权。
范长生从支持流民集团到加入大成政权,标帜着六郡
氐叟侯王、汉族大地主与蜀中大地主的合流,构成大成政权的统治核心,这就是大成政权的阶级实质。范长生在大成政权内所享有的经济特权与西晋的贵族王公并无两样,也就是大地主特权在大成政权中的合法化。
此后范长生以丞相之尊辅政传教,极大地扩张了天师道的势力。李雄的天师道信仰为流民政权与道教势力范长生的合作提供了条件,也为成汉政权建立后二者的合作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在范长生“清心寡欲,敬天爱民” 的天师道思想影响下,李雄执政期间一直“虚己受人,宽和政役”,故“事少役稀,民多富实,至乃闾门不闭,路无拾遗,狱无滞囚,刑不滥及。”李雄在位期间是成汉政权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与李雄能够接受范长生以黄老道家思想辅政以及本人就是道教徒分不开。
《华阳国志》记载“但为国威仪无则,官无秩禄,职署委积,班序无别,君子小人服章不殊;货贿公行,惩劝不明;行军无号令,用兵无部伍;其战,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攻城破邑, 动以虏获为先,故纲纪莫称。”成汉政权不重视班序纲纪,也应是受天师道影响。
东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四月,范长生卒于成都,范长生死后,其子范贲被李雄封为丞相。面对襄阳取缔打压天师道,道家领袖范贲当然坐不住了,如果自己熟视无睹,怎么能称为天师道的领袖?要知道张鲁到北方之后,范长生这一脉自封为天师道正宗,近在咫尺的事你如果不管将大失民心。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