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沉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寂寞崆峒叹浮华
沉雪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孔子
一
平凉崆峒山,有“山川雄秀甲于关塞”“天下道教第一山”等美誉,又被宗教界誉为“十二仙山”“七十二境地”之一,称为“道教宗主山”
崆峒山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上古神仙广成子在崆峒山中修炼得道,长寿一千二百岁,而形体不衰;东周人赤松子,隐居终南山,修行三十年而成道,后又拜广成子为师,隐居崆峒山;传说中的玉子、明朝张三丰等人也在此修炼成仙。据说黄帝即位十九年,前往崆峒山造访于广成子,求教养身之道、齐家之理和治国之术。崆峒山究竟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吸引这些人物来崆峒山修炼,又有什么奇特的功能,竟然能使凡胎肉身脱俗成仙?我们怀着好奇和疑问,怀着对道教圣地的敬慕,于今年秋天游览了这座名山。
二
好事多磨。我们满腔热情起大早赶往崆峒山,老天却阴沉着个脸,加上坐在车内,无法饱览沿途的秀丽风光,更无法远眺崆峒山的雄伟身姿,使人倍感扫兴和压抑。行至山脚之时,满山的绿意迎面扑来,层层叠叠的绿从山脚一直向天上耸立,压山欲倒,使我们一下子置身于绿的“惊涛骇浪”之中,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汽车在盘曲蜿蜒的山路上行了大约半个小时,便停在了崆峒山的中心位置——中台。这时山上却又雾气弥漫,分不清东南西北,也许是崆峒山在有意跟我们玩“云遮雾障”的游戏,先让我们观赏她的神秘之美吧!
下了汽车,我们在迷迷茫茫的云雾中沿着陡峭的山路拾级而上。这时看不到前路的山,也辨不清近旁的树,心中便愈发地焦急。大伙儿小心地向上攀登,雾气则时聚时散。消散之时,显现出崆峒山的本来面目——逶迤磅礴的群山雄伟秀丽,山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树。远处是层层叠叠、起伏不定、连绵不断的绿;近处则各种林木参差交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苍松翠柏争高直指,傲视云天,辽东栎、银杏等高大树种树冠如伞,遮蔽成荫,国槐、榆树等树木或三五成簇,顾盼生情,或与其它树木相杂,形成茂密丛林,幼株嫩立的乔木、各种各样的灌丛,色彩斑斓的苔藓草蕨散落其间;各种知名不知名的林木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热闹非凡——背阴之处,林木为了得到阳光,便争着朝向阳的地方生长,于是出现了林木一排排密密斜长的景象,非常壮观;这些树木挺拔的姿态和茂盛的长势,给人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感觉。山间时而花香阵阵袭来,时而松涛声声入耳,时而群鸟嬉戏其间,我们贴着石壁,抚着薄雾,时攀时停,心情开始轻松自在起来。如此幽静美丽的去处,可真是个修仙成道的好地方啊!
行至半山腰,雾气时已散去,远处却又涌起滚滚浮云,将青山干净利落地断为两截。浮云瞬息万变,忽而浓重如海,忽而轻扬成雾,于是,将一道道远山变成了美丽的点缀,那远山便驯服地变幻身份,一会儿清晰,像醉卧石上的仙人道士,一会儿朦胧,像身披轻纱、乘风远去的仙界女子,一会儿又隐隐恢复本来面目,这时有亭台楼阁出现于黛青色的山尖之上,顿觉进入仙境般神清气爽。泾河像玉带一样穿行山中,时隐时现,与缭绕其间的云山雾海一呼一应,忽动忽静,于是整个山脉便成为优游天宇的大鹏,一时飞腾起来。就在我们看得目瞪口呆的时候,却又在忽然之间云雾消散,留得连绵青山。挟着云山雾海的袅袅余韵神游,我们的心已远离尘世,轻轻飞翔起来。
三
山无林不秀,无水不灵。崆峒山的水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缺少“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豪迈,但却是超凡脱俗的水,是充满灵性、且能给人以灵感的水。她在下成为泾河,碧波轻扬,蜿蜒东去,千年万年滋养着两岸的生态,似游龙一般衬托出崆峒山的神韵;她在上化为云雾,连接着天上人间,使崆峒山成为“云遮雾障”的神秘之山。并由此吸引了历史上无数的官宦、学者、文人登临览胜,抒发幽情,写下了大量赞美崆峒山的诗篇。明朝陕西提学副使唐龙赞颂她“灵泉涧引昆仑滴,灏气光含青海风。”出生于平凉,曾经强斗权臣张居正的大官吏周鉴后来辞官归居,写有题崆峒一诗:“褰裳渡清浅,柱杖蹑崇巅。树合诸天外,桥临绝岸边。鸟鸣春硐静,僧卧白云间。倦此淹归骑,藤萝月正圆。”这些诗句该是对崆峒灵水圣山的最好注解吧!
那天一行人随旅行团匆匆告别崆峒山赶往别处,我暗自为走马观花、未能目睹崆峒灵水或瀑或泉、或溪或流的千姿百态而遗憾不已。崆峒山的水却在幽静的晚上轻轻地进入了我的梦乡。她清如明镜,轻如飞燕,亲如知己,柔柔地铺洒于平川山间,滑滑地穿行于峭壁空谷,轻松地飘荡于山之黛眉,愉快地徜徉于水之横波;时而化作一叶扁舟,悠悠地载着我,漂浮于空谷溪涧,尽享着“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的快乐,时而化作纤纤玉手,轻轻地牵着我,漫步于月下林间,体味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梦醒之时,忽然想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的诗句,如果李白去过崆峒山,我想他也许不会写出“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的纯粹想象之句,不会再做为官于皇帝身边的白日梦了吧?那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志向和风度,也当换了“羽扇纶巾,飘飘欲仙”的道家风骨,然后隐居于此,成就一代高士或神仙,断不该遭受那么多的白眼、诬陷、愚弄和无奈,以致郁郁不得志。我似乎在须臾之间明白了崆峒寓山形特点(峭壁绝立,多有洞穴,取其空空洞洞之意)与道家“无为”思想为一体的奥秘,她也确实是得道成仙、步入逍遥之境的理想阶梯,传说中的广成子、赤松子、玉子、张三丰等人寻此幽静之处而修炼成仙,崆峒山的灵性大概就是他们步入成仙之道的“灵丹妙药”吧!
传说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消失于夕阳的余辉之中,不知道究竟去了何方,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桩公案。也有人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现。那场梦之后,我猜想老子西去可能经过崆峒山并停留过,说不准还在崆峒山修炼成仙了呢!若不然,崆峒山又是沾了哪家的灵气,修炼出了为数不少的神仙呢?又是以什么样的灵性,被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和“道教宗主山”呢?世人都说老子和道家的那一套是消极遁世,其实是一种误解,老子说“道无为而无不为”他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以伟大的批判勇气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进行了全盘否定,欲用自己的理想彻底改造那个时代。英国哲人李约瑟也说,中国人往往把老子这句话理解错了。“无为”是什么?并不是叫你一点都不为,是叫你不要违反自然的规律,不要乱来,要符合规律再去为,你就能够取得成功。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不为者,以欲无不为也。”真正是洞若观火,把几千年前扑朔迷离的老子看得透彻敞亮:老子的很多话,不过是发泄不满的愤激之辞罢了。老子不是不爱国,不是不想治国,而是想打倒一个旧世界,彻底建立一个理想世界,但是现实太黑暗,太无奈,使他最终弃我们如弃敝屣。著名学者鲍鹏山在他的文章中写道:
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桑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事实的确如此,所以我们更应该深刻理解和认识老子的思想。汉代初年,统治者对秦朝暴政进行深刻反思,信奉和推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打败匈奴积累了财富,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可见老子的治世哲学并不是没有用,关键是看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用,怎样用。
四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登临崆峒山,步入大雾弥漫的崆峒山一游,真有飘飘欲仙的奇妙感觉。
置身于崆峒山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之中,仿佛和大自然亲近了许多,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崆峒众仙的一员。
&... -->>
寂寞崆峒叹浮华
沉雪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孔子
一
平凉崆峒山,有“山川雄秀甲于关塞”“天下道教第一山”等美誉,又被宗教界誉为“十二仙山”“七十二境地”之一,称为“道教宗主山”
崆峒山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上古神仙广成子在崆峒山中修炼得道,长寿一千二百岁,而形体不衰;东周人赤松子,隐居终南山,修行三十年而成道,后又拜广成子为师,隐居崆峒山;传说中的玉子、明朝张三丰等人也在此修炼成仙。据说黄帝即位十九年,前往崆峒山造访于广成子,求教养身之道、齐家之理和治国之术。崆峒山究竟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吸引这些人物来崆峒山修炼,又有什么奇特的功能,竟然能使凡胎肉身脱俗成仙?我们怀着好奇和疑问,怀着对道教圣地的敬慕,于今年秋天游览了这座名山。
二
好事多磨。我们满腔热情起大早赶往崆峒山,老天却阴沉着个脸,加上坐在车内,无法饱览沿途的秀丽风光,更无法远眺崆峒山的雄伟身姿,使人倍感扫兴和压抑。行至山脚之时,满山的绿意迎面扑来,层层叠叠的绿从山脚一直向天上耸立,压山欲倒,使我们一下子置身于绿的“惊涛骇浪”之中,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汽车在盘曲蜿蜒的山路上行了大约半个小时,便停在了崆峒山的中心位置——中台。这时山上却又雾气弥漫,分不清东南西北,也许是崆峒山在有意跟我们玩“云遮雾障”的游戏,先让我们观赏她的神秘之美吧!
下了汽车,我们在迷迷茫茫的云雾中沿着陡峭的山路拾级而上。这时看不到前路的山,也辨不清近旁的树,心中便愈发地焦急。大伙儿小心地向上攀登,雾气则时聚时散。消散之时,显现出崆峒山的本来面目——逶迤磅礴的群山雄伟秀丽,山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树。远处是层层叠叠、起伏不定、连绵不断的绿;近处则各种林木参差交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苍松翠柏争高直指,傲视云天,辽东栎、银杏等高大树种树冠如伞,遮蔽成荫,国槐、榆树等树木或三五成簇,顾盼生情,或与其它树木相杂,形成茂密丛林,幼株嫩立的乔木、各种各样的灌丛,色彩斑斓的苔藓草蕨散落其间;各种知名不知名的林木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热闹非凡——背阴之处,林木为了得到阳光,便争着朝向阳的地方生长,于是出现了林木一排排密密斜长的景象,非常壮观;这些树木挺拔的姿态和茂盛的长势,给人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感觉。山间时而花香阵阵袭来,时而松涛声声入耳,时而群鸟嬉戏其间,我们贴着石壁,抚着薄雾,时攀时停,心情开始轻松自在起来。如此幽静美丽的去处,可真是个修仙成道的好地方啊!
行至半山腰,雾气时已散去,远处却又涌起滚滚浮云,将青山干净利落地断为两截。浮云瞬息万变,忽而浓重如海,忽而轻扬成雾,于是,将一道道远山变成了美丽的点缀,那远山便驯服地变幻身份,一会儿清晰,像醉卧石上的仙人道士,一会儿朦胧,像身披轻纱、乘风远去的仙界女子,一会儿又隐隐恢复本来面目,这时有亭台楼阁出现于黛青色的山尖之上,顿觉进入仙境般神清气爽。泾河像玉带一样穿行山中,时隐时现,与缭绕其间的云山雾海一呼一应,忽动忽静,于是整个山脉便成为优游天宇的大鹏,一时飞腾起来。就在我们看得目瞪口呆的时候,却又在忽然之间云雾消散,留得连绵青山。挟着云山雾海的袅袅余韵神游,我们的心已远离尘世,轻轻飞翔起来。
三
山无林不秀,无水不灵。崆峒山的水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缺少“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豪迈,但却是超凡脱俗的水,是充满灵性、且能给人以灵感的水。她在下成为泾河,碧波轻扬,蜿蜒东去,千年万年滋养着两岸的生态,似游龙一般衬托出崆峒山的神韵;她在上化为云雾,连接着天上人间,使崆峒山成为“云遮雾障”的神秘之山。并由此吸引了历史上无数的官宦、学者、文人登临览胜,抒发幽情,写下了大量赞美崆峒山的诗篇。明朝陕西提学副使唐龙赞颂她“灵泉涧引昆仑滴,灏气光含青海风。”出生于平凉,曾经强斗权臣张居正的大官吏周鉴后来辞官归居,写有题崆峒一诗:“褰裳渡清浅,柱杖蹑崇巅。树合诸天外,桥临绝岸边。鸟鸣春硐静,僧卧白云间。倦此淹归骑,藤萝月正圆。”这些诗句该是对崆峒灵水圣山的最好注解吧!
那天一行人随旅行团匆匆告别崆峒山赶往别处,我暗自为走马观花、未能目睹崆峒灵水或瀑或泉、或溪或流的千姿百态而遗憾不已。崆峒山的水却在幽静的晚上轻轻地进入了我的梦乡。她清如明镜,轻如飞燕,亲如知己,柔柔地铺洒于平川山间,滑滑地穿行于峭壁空谷,轻松地飘荡于山之黛眉,愉快地徜徉于水之横波;时而化作一叶扁舟,悠悠地载着我,漂浮于空谷溪涧,尽享着“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的快乐,时而化作纤纤玉手,轻轻地牵着我,漫步于月下林间,体味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梦醒之时,忽然想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的诗句,如果李白去过崆峒山,我想他也许不会写出“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的纯粹想象之句,不会再做为官于皇帝身边的白日梦了吧?那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志向和风度,也当换了“羽扇纶巾,飘飘欲仙”的道家风骨,然后隐居于此,成就一代高士或神仙,断不该遭受那么多的白眼、诬陷、愚弄和无奈,以致郁郁不得志。我似乎在须臾之间明白了崆峒寓山形特点(峭壁绝立,多有洞穴,取其空空洞洞之意)与道家“无为”思想为一体的奥秘,她也确实是得道成仙、步入逍遥之境的理想阶梯,传说中的广成子、赤松子、玉子、张三丰等人寻此幽静之处而修炼成仙,崆峒山的灵性大概就是他们步入成仙之道的“灵丹妙药”吧!
传说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消失于夕阳的余辉之中,不知道究竟去了何方,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桩公案。也有人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现。那场梦之后,我猜想老子西去可能经过崆峒山并停留过,说不准还在崆峒山修炼成仙了呢!若不然,崆峒山又是沾了哪家的灵气,修炼出了为数不少的神仙呢?又是以什么样的灵性,被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和“道教宗主山”呢?世人都说老子和道家的那一套是消极遁世,其实是一种误解,老子说“道无为而无不为”他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以伟大的批判勇气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进行了全盘否定,欲用自己的理想彻底改造那个时代。英国哲人李约瑟也说,中国人往往把老子这句话理解错了。“无为”是什么?并不是叫你一点都不为,是叫你不要违反自然的规律,不要乱来,要符合规律再去为,你就能够取得成功。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不为者,以欲无不为也。”真正是洞若观火,把几千年前扑朔迷离的老子看得透彻敞亮:老子的很多话,不过是发泄不满的愤激之辞罢了。老子不是不爱国,不是不想治国,而是想打倒一个旧世界,彻底建立一个理想世界,但是现实太黑暗,太无奈,使他最终弃我们如弃敝屣。著名学者鲍鹏山在他的文章中写道:
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桑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事实的确如此,所以我们更应该深刻理解和认识老子的思想。汉代初年,统治者对秦朝暴政进行深刻反思,信奉和推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打败匈奴积累了财富,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可见老子的治世哲学并不是没有用,关键是看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用,怎样用。
四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登临崆峒山,步入大雾弥漫的崆峒山一游,真有飘飘欲仙的奇妙感觉。
置身于崆峒山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之中,仿佛和大自然亲近了许多,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崆峒众仙的一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