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江左风云之冰魂雪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简文帝虽心有大志,励精图治,但处处受到桓温掣肘,郁闷难抒,仅在位一年竟病世了。民间一时猜疑纷纷,有传言说是被桓温派人毒害死的,有传言说是被秦国派出刺客所杀,也有传言说是被西燕王毒害。
慕容玮已在长安重建燕国,称为西燕,慕容玮便是西燕王。
简文帝驾崩后三天,长寿宫内,太后侧卧在塌上,听昱婷抚琴。她琴艺高超,美貌大方,且言谈有趣,深得太后欢心。
太后奇毒一解,华蹇便不告而辞。昱婷本欲出宫,却被太后留了下来,让她多住些时日。
一琴奏罢,见太后依旧愁眉不展,昱婷道:“太后,民女这两日又创造了一首新曲,弹给太后听听吧。”若在往日,太后必定欢喜,今日却摆摆手,道:“罢了,今日不弹了。”
昱婷道:“太后,您又为皇上的事情伤心了?”
太后道:“哀家如今连伤心都顾不上了。”
昱婷道:“那太后一定是为朝廷之事操心,昱婷什么都不懂,不能为太后分忧了。”
太后忽道:“婷婷,你说你曾在桓温府上住过一段时间。依你的看法,桓温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昱婷本是天真浪漫之人,太后又何等精明,相处了几日,太后几番询问便将昱婷的来历套问得一清二楚。
昱婷想了想,说道:“以前在桓府的时候,桓温对我哥哥十分礼遇,也算礼贤下士了。但他又十分严厉,听说有个士兵和百姓起了争执,拿走了百姓的东西,桓温便下令当众鞭责。还听说当初他出征蜀地时,有个士兵偷了小猴子,引得母猴子一路追赶,最后肝肠寸断而死,桓温大怒,下令惩处了这个士兵。”
太后听闻轻轻点头,又问道:“他明着说放你们兄妹,但暗地又找人杀你们,你恨他吗?”
昱婷道:“起初我是恨的,还想杀他报仇。”
太后道:“那后来呢?”
昱婷道:“后来我无意听到他与李夫人对话,他向李夫人发誓保证他绝没有派人杀我们兄妹。”
太后道:“你相信吗?”
昱婷道:“当时李夫人偷了他的令牌去救游龙帮,我们都以为桓温必定会降罪。谁知他不但既往不咎,还一直柔声安慰李夫人。他是堂堂大司马,用不着对一个侍妾如此低声下气。就算他是骗李夫人的,也说明他是真的看重她。如果李夫人能得到一个好归宿,我可以放弃报仇。再说,当时也是我哥哥要毒杀他在先。”
太后点点头,“你能这么想,倒是个重情义的好姑娘。安乐虽是我亲身女儿,可她不似你这般懂事乖巧,更不似你这般体贴。你在宫中已经逗留了数日,想回谢府了吗?”
昱婷道:“太后,昱婷斗胆,您待昱婷如女儿一般,若太后不嫌弃,昱婷愿意留下来陪太后,替您解闷。”
太后笑道:“好孩子。如今皇上驾崩,宫中人人自危,怕生变故。还好有谢安和王坦之几位大臣主持朝政。”
昱婷道:“是啊,还有谢太傅,他一定能够稳固朝纲。”
太后道:“哀家已下令命谢安和王坦之率百官明日出城去新亭迎接桓温。桓温手握重兵,刚猛决断,但谢安向来足智多谋,成败就在明日一举了。”
驿站中,桓温和部下正在议事。桓忠劝道:“大哥,我们桓家经历多少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不可在明日毁于一旦啊。一旦起事,将无退路。若失败,我们桓家一族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桓温此时正心烦意乱,李夫人已病倒多日,虽遍寻名医,竟都束手无策。他右手捻着一串佛珠,闭目道:“我已得到密报,太后命令谢安在新亭也设下埋伏,纵使我不出手,恐怕也无人会信。”
参军郗超道:“大司马,事到如今,恐已不能回头。多年苦心经营,就在此一役。谢安只是文臣,他的侄子谢朗手上只有微弱的兵力,不足为惧。如今朝中根本无人敢与您抗衡。”
桓温道:“论兵力,的确不足为惧,但怕的是人心。虽笼络谢安多年,但他只会为朝廷、为司马氏效力。”
桓明道:“父亲,切不可心软,如今司马氏一族无能,自古改朝换代都由能者居之,从汉高祖刘邦、魏明帝草丕、晋帝司马昭,哪一个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子孙后代谋得了大好河山。”
桓忠道:“汉朝国祚延绵,是因为秦二世无德,天下群起而反之;如今江左政局稳定,太后贤德,又有王谢几家氏族辅佐,百姓也安居乐业,贸然改朝换代,恐招祸患哪;至于曹魏和司马,虽一时取得政权,但终究政局不稳,他们的后代又有几个落得了好下场。”
桓明道:“二叔太过杞人忧天,父亲纵然起兵,但只要我们继续善待太后和司马氏一族,相信无人敢不诚服。”
“砰”地一声,桓温将一茶杯摔在地上,喝道:“够了。”
众人都不敢再言语。
桓温叹了一口气,说道:“明日以此茶杯为号。如今乃非常时刻,每走一步都要加倍小心,没我号令,都不许轻举妄动。”
桓温虽有不臣之举,甚至有过称帝的野心,但他一直在权力和忠诚之前摇摆不定,他既渴望登上权力的巅峰,又不愿背上篡位的骂名。
翌日,桓温一行人向城门驶去,至新亭时命将士休整片刻,同时一路探子将沿路情况早已探明清楚,无人埋伏。
桓温心下稍宽,想道:“我征战多年,威名显赫,终究还是让朝廷忌惮。”不多时又有人来报:“谢太傅和王侍中奉太后之命前来迎接。”
桓温略一点头,众士兵会意退下,在亭外站成两列,一直延伸至几百米之外。太傅谢安和侍中王坦之随侍卫引路,往亭子走去。
&nbs... -->>
简文帝虽心有大志,励精图治,但处处受到桓温掣肘,郁闷难抒,仅在位一年竟病世了。民间一时猜疑纷纷,有传言说是被桓温派人毒害死的,有传言说是被秦国派出刺客所杀,也有传言说是被西燕王毒害。
慕容玮已在长安重建燕国,称为西燕,慕容玮便是西燕王。
简文帝驾崩后三天,长寿宫内,太后侧卧在塌上,听昱婷抚琴。她琴艺高超,美貌大方,且言谈有趣,深得太后欢心。
太后奇毒一解,华蹇便不告而辞。昱婷本欲出宫,却被太后留了下来,让她多住些时日。
一琴奏罢,见太后依旧愁眉不展,昱婷道:“太后,民女这两日又创造了一首新曲,弹给太后听听吧。”若在往日,太后必定欢喜,今日却摆摆手,道:“罢了,今日不弹了。”
昱婷道:“太后,您又为皇上的事情伤心了?”
太后道:“哀家如今连伤心都顾不上了。”
昱婷道:“那太后一定是为朝廷之事操心,昱婷什么都不懂,不能为太后分忧了。”
太后忽道:“婷婷,你说你曾在桓温府上住过一段时间。依你的看法,桓温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昱婷本是天真浪漫之人,太后又何等精明,相处了几日,太后几番询问便将昱婷的来历套问得一清二楚。
昱婷想了想,说道:“以前在桓府的时候,桓温对我哥哥十分礼遇,也算礼贤下士了。但他又十分严厉,听说有个士兵和百姓起了争执,拿走了百姓的东西,桓温便下令当众鞭责。还听说当初他出征蜀地时,有个士兵偷了小猴子,引得母猴子一路追赶,最后肝肠寸断而死,桓温大怒,下令惩处了这个士兵。”
太后听闻轻轻点头,又问道:“他明着说放你们兄妹,但暗地又找人杀你们,你恨他吗?”
昱婷道:“起初我是恨的,还想杀他报仇。”
太后道:“那后来呢?”
昱婷道:“后来我无意听到他与李夫人对话,他向李夫人发誓保证他绝没有派人杀我们兄妹。”
太后道:“你相信吗?”
昱婷道:“当时李夫人偷了他的令牌去救游龙帮,我们都以为桓温必定会降罪。谁知他不但既往不咎,还一直柔声安慰李夫人。他是堂堂大司马,用不着对一个侍妾如此低声下气。就算他是骗李夫人的,也说明他是真的看重她。如果李夫人能得到一个好归宿,我可以放弃报仇。再说,当时也是我哥哥要毒杀他在先。”
太后点点头,“你能这么想,倒是个重情义的好姑娘。安乐虽是我亲身女儿,可她不似你这般懂事乖巧,更不似你这般体贴。你在宫中已经逗留了数日,想回谢府了吗?”
昱婷道:“太后,昱婷斗胆,您待昱婷如女儿一般,若太后不嫌弃,昱婷愿意留下来陪太后,替您解闷。”
太后笑道:“好孩子。如今皇上驾崩,宫中人人自危,怕生变故。还好有谢安和王坦之几位大臣主持朝政。”
昱婷道:“是啊,还有谢太傅,他一定能够稳固朝纲。”
太后道:“哀家已下令命谢安和王坦之率百官明日出城去新亭迎接桓温。桓温手握重兵,刚猛决断,但谢安向来足智多谋,成败就在明日一举了。”
驿站中,桓温和部下正在议事。桓忠劝道:“大哥,我们桓家经历多少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不可在明日毁于一旦啊。一旦起事,将无退路。若失败,我们桓家一族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桓温此时正心烦意乱,李夫人已病倒多日,虽遍寻名医,竟都束手无策。他右手捻着一串佛珠,闭目道:“我已得到密报,太后命令谢安在新亭也设下埋伏,纵使我不出手,恐怕也无人会信。”
参军郗超道:“大司马,事到如今,恐已不能回头。多年苦心经营,就在此一役。谢安只是文臣,他的侄子谢朗手上只有微弱的兵力,不足为惧。如今朝中根本无人敢与您抗衡。”
桓温道:“论兵力,的确不足为惧,但怕的是人心。虽笼络谢安多年,但他只会为朝廷、为司马氏效力。”
桓明道:“父亲,切不可心软,如今司马氏一族无能,自古改朝换代都由能者居之,从汉高祖刘邦、魏明帝草丕、晋帝司马昭,哪一个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子孙后代谋得了大好河山。”
桓忠道:“汉朝国祚延绵,是因为秦二世无德,天下群起而反之;如今江左政局稳定,太后贤德,又有王谢几家氏族辅佐,百姓也安居乐业,贸然改朝换代,恐招祸患哪;至于曹魏和司马,虽一时取得政权,但终究政局不稳,他们的后代又有几个落得了好下场。”
桓明道:“二叔太过杞人忧天,父亲纵然起兵,但只要我们继续善待太后和司马氏一族,相信无人敢不诚服。”
“砰”地一声,桓温将一茶杯摔在地上,喝道:“够了。”
众人都不敢再言语。
桓温叹了一口气,说道:“明日以此茶杯为号。如今乃非常时刻,每走一步都要加倍小心,没我号令,都不许轻举妄动。”
桓温虽有不臣之举,甚至有过称帝的野心,但他一直在权力和忠诚之前摇摆不定,他既渴望登上权力的巅峰,又不愿背上篡位的骂名。
翌日,桓温一行人向城门驶去,至新亭时命将士休整片刻,同时一路探子将沿路情况早已探明清楚,无人埋伏。
桓温心下稍宽,想道:“我征战多年,威名显赫,终究还是让朝廷忌惮。”不多时又有人来报:“谢太傅和王侍中奉太后之命前来迎接。”
桓温略一点头,众士兵会意退下,在亭外站成两列,一直延伸至几百米之外。太傅谢安和侍中王坦之随侍卫引路,往亭子走去。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