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大明首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忧。”他手指向左移动,“宣大则不然。虏酋唯俺答为雄,其分住宣府境外,把都、辛爱等五部,皆亲枝子弟,一有煽动,即为门庭燃眉之灾。”
张居正道:“正是。俺答与虏庭驻牧丰州滩,他的六个儿子,长子黄台吉在宣府边外,离边三百里;其他各子分别于大同阳和、得胜堡、杀胡堡、山西偏关、陕西河州等边外二三百里处驻牧。老酋俺答早已是国朝最大祸患!”
高拱手指继续向左移动,说:“延绥、甘肃、宁夏三镇主要防御俺答之弟吉囊及三子,然则吉囊各部散处河西僻隅,与俺答诸部不可同语。故今之制驭诸虏,要在俺答一酋而已。”
张居正像是明白了高拱的意图,道:“玄翁是说,把三边总督王崇古调任宣大总督?”
高拱突然一声讥笑:“呵!叔大的恩师做的好事!”见张居正投以不解的目光,他解释道,“记得那年因三边总督陈其学无威略,致三镇损兵折将,方紧急升宁夏巡抚王崇古接替之。不知何故,这陈其学回籍听勘一年多,竟然被你的徐老师荐为宣大总督。”
“陈其学老成持重,只知袭故套,不敢越雷池一步,符合存翁的胃口。”张居正苦笑说。隆庆二年因石州失陷,宣大总督王之诰回籍听勘,徐阶提议起用陈其学接任。
高拱做了一个请入座的手势,和张居正一同隔几而坐,喝了口茶,边放茶盏边道:“南京兵部侍郎李迁调两广总督;陈其学调南京兵部侍郎;王崇古调宣大总督。叔大以为如何?”
“甚好!居正早就听说,王崇古慷慨有奇气,喜谈兵事,知诸边厄塞,善韬略,他任宁夏巡抚、三边总督这些年,北虏屡残他镇,宁夏独完。调他任宣大总督,最合适不过!”张居正欣喜道,又问,“那么王崇古遗缺谁可补之,玄翁有人选吗?”
高拱笑着说:“我知叔大有人选,且知人选为谁。”说着,他伸出食指往茶盏里轻轻一沾,顺手在几案上写下了一个名字。
张居正看了一眼,笑了起来,道:“哈哈哈,玄翁知我。正是王之诰。他是居正的亲家,但内举不避亲,王之诰做三边总督,合适。”
“蓟辽总督谭纶、宣大总督王崇古,”高拱满意地说着,“北边两要地,督抚得人,三边总督,就照叔大说的,用王之诰!”
“大同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东连上谷,南达并垣,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张居正说,“是以大同巡抚,亦当得人,时下这个李秋,我看不合适。我意,大同巡抚与辽东巡抚互换。调方逢时巡抚大同,李秋巡抚辽东。”
“嗯,也好!方逢时才略明练,与王崇古又有同年之谊,不失合适人选。”高拱赞同说。
“方逢时乃玄翁同年,居正同乡,便于沟通。”张居正笑道。
高拱没有接他的话,似乎还在盘算着:“兵部郎中张学颜,去辽东做兵备道,以为督抚后备。往者总把那些失意之人贬到边地,边务所以不振!有才干又自知有前程者,到了边地,自然十分用心,边务焉能不振?”
张居正道:“玄翁可谓远虑。”
“叔大适才言大同尤为紧要,我深有同感。大同直当俺答一面,且连年遭虏患,当为防务之重。”高拱声调坚定地说。他目视前方,幽远而深邃,“以往,执政者所谓防务,实则惟以保京师和皇陵无虞为要,宣大总督驻节怀来。以保京、陵。此一防务方略,底线太低!我意,宣大总督驻地要西移,移到阳和去。以此向中外宣示,国朝防务底线,是确保北边安全,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京师、皇陵!”
“玄翁所言,居正极赞同!”张居正道,他抬眼看了看高拱,似乎有话要说,却欲言又止。
“叔大有甚话,说嘛!”高拱催促道。
张居正道:“兵部侍郎缺员,居正以为,谷中虚可任之,不知玄翁以为如何?”
高拱沉吟道:“谷中虚……他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任兵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又做过山西潞安兵备道,在浙江巡抚任上指挥剿倭,在湖广巡抚任上招抚流寇,经历倒是合适。怎么,他巡抚贵乡时口碑不错?”
“楚人皆赞之。”张居正道。
“兵部侍郎例由会推,谷中虚可作人选。”高拱决断道。
忧。”他手指向左移动,“宣大则不然。虏酋唯俺答为雄,其分住宣府境外,把都、辛爱等五部,皆亲枝子弟,一有煽动,即为门庭燃眉之灾。”
张居正道:“正是。俺答与虏庭驻牧丰州滩,他的六个儿子,长子黄台吉在宣府边外,离边三百里;其他各子分别于大同阳和、得胜堡、杀胡堡、山西偏关、陕西河州等边外二三百里处驻牧。老酋俺答早已是国朝最大祸患!”
高拱手指继续向左移动,说:“延绥、甘肃、宁夏三镇主要防御俺答之弟吉囊及三子,然则吉囊各部散处河西僻隅,与俺答诸部不可同语。故今之制驭诸虏,要在俺答一酋而已。”
张居正像是明白了高拱的意图,道:“玄翁是说,把三边总督王崇古调任宣大总督?”
高拱突然一声讥笑:“呵!叔大的恩师做的好事!”见张居正投以不解的目光,他解释道,“记得那年因三边总督陈其学无威略,致三镇损兵折将,方紧急升宁夏巡抚王崇古接替之。不知何故,这陈其学回籍听勘一年多,竟然被你的徐老师荐为宣大总督。”
“陈其学老成持重,只知袭故套,不敢越雷池一步,符合存翁的胃口。”张居正苦笑说。隆庆二年因石州失陷,宣大总督王之诰回籍听勘,徐阶提议起用陈其学接任。
高拱做了一个请入座的手势,和张居正一同隔几而坐,喝了口茶,边放茶盏边道:“南京兵部侍郎李迁调两广总督;陈其学调南京兵部侍郎;王崇古调宣大总督。叔大以为如何?”
“甚好!居正早就听说,王崇古慷慨有奇气,喜谈兵事,知诸边厄塞,善韬略,他任宁夏巡抚、三边总督这些年,北虏屡残他镇,宁夏独完。调他任宣大总督,最合适不过!”张居正欣喜道,又问,“那么王崇古遗缺谁可补之,玄翁有人选吗?”
高拱笑着说:“我知叔大有人选,且知人选为谁。”说着,他伸出食指往茶盏里轻轻一沾,顺手在几案上写下了一个名字。
张居正看了一眼,笑了起来,道:“哈哈哈,玄翁知我。正是王之诰。他是居正的亲家,但内举不避亲,王之诰做三边总督,合适。”
“蓟辽总督谭纶、宣大总督王崇古,”高拱满意地说着,“北边两要地,督抚得人,三边总督,就照叔大说的,用王之诰!”
“大同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东连上谷,南达并垣,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张居正说,“是以大同巡抚,亦当得人,时下这个李秋,我看不合适。我意,大同巡抚与辽东巡抚互换。调方逢时巡抚大同,李秋巡抚辽东。”
“嗯,也好!方逢时才略明练,与王崇古又有同年之谊,不失合适人选。”高拱赞同说。
“方逢时乃玄翁同年,居正同乡,便于沟通。”张居正笑道。
高拱没有接他的话,似乎还在盘算着:“兵部郎中张学颜,去辽东做兵备道,以为督抚后备。往者总把那些失意之人贬到边地,边务所以不振!有才干又自知有前程者,到了边地,自然十分用心,边务焉能不振?”
张居正道:“玄翁可谓远虑。”
“叔大适才言大同尤为紧要,我深有同感。大同直当俺答一面,且连年遭虏患,当为防务之重。”高拱声调坚定地说。他目视前方,幽远而深邃,“以往,执政者所谓防务,实则惟以保京师和皇陵无虞为要,宣大总督驻节怀来。以保京、陵。此一防务方略,底线太低!我意,宣大总督驻地要西移,移到阳和去。以此向中外宣示,国朝防务底线,是确保北边安全,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京师、皇陵!”
“玄翁所言,居正极赞同!”张居正道,他抬眼看了看高拱,似乎有话要说,却欲言又止。
“叔大有甚话,说嘛!”高拱催促道。
张居正道:“兵部侍郎缺员,居正以为,谷中虚可任之,不知玄翁以为如何?”
高拱沉吟道:“谷中虚……他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任兵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又做过山西潞安兵备道,在浙江巡抚任上指挥剿倭,在湖广巡抚任上招抚流寇,经历倒是合适。怎么,他巡抚贵乡时口碑不错?”
“楚人皆赞之。”张居正道。
“兵部侍郎例由会推,谷中虚可作人选。”高拱决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