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夺鼎161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守汉也担心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年轻气盛,一时不查被京师的皇帝、内阁大佬们还有李自成两个方面给算计了。
损兵折将丢失山东倒是小事,一旦李自成席卷了黄河以北,那他的气势还得了?
“主公,若是为朝廷计,为天下计。属下倒是觉得,既然日前朝廷有旨意。准了东南互保之事,不妨主公将行辕搬迁到南京。”
“主公到了南京,则江南江北各处军民势必人心大定。知道东南互保之事已经成了,那么。东南财赋之地既稳,便是为朝廷保全了一份元气。这样既为大明保全了东南半壁,若是京城有变,主公也可以提一旅之师北上靖难。”
李沛霖说完了自己这番见解,用眼睛的余光看了看一旁的两广总督姜一泓和到广州述职的广西巡抚黄锡衮两位。他知道,这两位势必也要劝说李守汉将行辕搬迁到南京。但是,应该是有另一番光明正大的理由。
黄锡衮,作为籍贯福建晋江的福建同乡,自然在以闽粤两省为主要来源的南粤军系统官员眼中地位不同。同时,他又是以联第会元、三甲第十五名进士的身份被授职为广西巡抚。虽然广西历来都在正统科甲出身的官员眼里是个蛮荒烟瘴之地,不但汉夷杂处,土官众多,又有李家的势力在那里经营多年,简直连鸡肋都算不上。但是,一个初入仕途的小伙子能够被任命为广西巡抚,无论如何也是个奇人奇事了。(想想看,刚刚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被任命为乌斯藏的副主席这样的省部级干部,估计就没有人认为那里条件艰苦了。而是一片骂声了。)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黄锡衮此人的才能。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到了广西就任巡抚之后,与李华宝这位二公子相处的十分融洽。李华宝要修路、疏浚河道,搞以工代赈,他便责令各地官员务必全力配合,同时亲自扑下身子去和李华宝一道在工地上摸爬滚打。有那土官抗拒修路架桥等事,不用李华宝开口,讨伐逆贼的告示给朝廷的文书便起草停当。
几年下来,广西居然也有了几分桃源胜景的气象。
不但与李华宝相处的十分融洽,他与此时在京城内阁之中担任首辅的魏藻德同为崇祯十三年的同年。所以,黄锡衮此时已经成了南粤军与朝廷都十分认可的官员。
“主公,学生等也是主张主公当下不宜拖延,应当火速进驻留都,一者可以安定江南民心士气,二者,一旦圣驾南巡,主公人在留都。迎接圣驾到留都也是便捷许多。”
黄锡衮的主张同李沛霖一致,只不过是从另外一个角度阐明了立场。那就是要是崇祯从北京城里逃难逃出来,你李守汉在南京的话,接应起来也方便的多。而且。李守汉也从黄锡衮的话里品出了另外一层意味。
如果他在广州迟迟不北上的话,不要忘了,眼下东南互保已经被朝廷认可了。到时候一旦江南有事,你一样要北上救援,此时在金坛等处便有那些佃户、家奴组织的所谓“削鼻班”起事。也是让江南士绅们人心惶惶。何况,南京作为留都,有着一整套的官僚班子,倘若是崇祯到了南京,李守汉却不曾到,南京城中的那些官僚勋贵,没有李守汉在那里镇住场子,天晓得会玩出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来?
到时候让你报效钱粮是小事情,若是让你交出兵权来,一道旨意送到你面前。你是接旨还是抗旨?
所以,必须尽快北上南京,控制住江南局势才是上策!
“亲家,施琅这小子带着船队出海,若是你我此时率领行辕北上南京,可曾有足够的船只运送?”
李守汉迅速的将战略层面的问题降低到技术层面,不再讨论是否该把梁国公府行辕搬迁到南京去,而是和郑芝龙商量,眼下水师的舰船还有多少,能够保证一次将行辕全数搬迁过去吗?
施琅领着一个庞大的舰队为许还山护航到了倭国之后。稍事停留补充了果蔬清水肉食之后,便继续扬帆出海。将许还山的庞大船队送上了前往扶桑之地的航路上,两下里分手。施琅自顾自的执行他的另一项任务,踏勘海洋。测绘海图,寻找各个可供补给停留建设港口的岛屿,作为前往扶桑的另一条航路。
“阿爹,不妨事的!”
出了月子之后第一次参与这样级别会议的李华梅,很是果断的将怀中婴孩递给身旁伺候的婆子,斩钉截铁的接过来了父亲李守汉的闻讯。
“虽说施琅带着出海的舰船不少。可是大多都是他本身舰队的下属船只。小虎叔的左翼舰队,楚天雷叔叔的舰队中军,还有水师学堂所属的练习舰队都不曾出动。再加上在长江口执行江海联防协定的炮船,顺风行的客船、各处的货船,除了可以将父帅和行辕全数送到南京之外,便是将近卫部队运送过去也不是什么难事!横竖距离近,近卫军的兄弟们挤一挤将就一下也就到了。”
“郡主的话说得不错。”郑芝龙也是点头附和,“若是主公北上南京,我南粤军自然是要全军动员。官家船只,民间船只一体动员征用便是。正如郡主所言,横竖也是短途,弟兄们将就一下,几日也就到了。”
李华梅与郑芝龙、张小虎等人考虑的,除了要将李守汉的梁国公行辕,也就是南粤军的庞大指挥机构全数搬迁到南京,更是要有大军随同前往。若是只有一个前进指挥所到了南京,只怕那些官僚也是要各种阴阳怪气阳奉阴违的。
所以,这几位水师将领都不约而同的考虑到了大部队运输的问题。除了近卫旅要同李守汉同时进南京之外,水师的炮船也要在南京的下关江面驻泊。水陆两军齐头并进,才能让南京的官僚们彻底服帖。“这群官油子,如果没有大炮顶住他们的脑门,炮口指着他们的宅子,他们才不会乖乖听父帅的话呢!”
李华梅几次随同李守汉北上勤王,对于李守汉的预防措施,比如说随时准备切断南北漕运,火烧通州等手段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她心里,早就深深烙下了对明廷官员的不信任感。如今又是到了风中残烛般的大明朝廷需要李家出力出钱出兵的时候,在这种不信任感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层浓重的鄙夷。
不过,李华梅的这番见解,却也是深合众人之心。当下,一群胆大包天的家伙便召集了兵司和营务处的参谋们进来,开始商讨征集货船,调动炮船,动员各镇兵马或是经闽浙之间的陆路,赣南与浙江之间的山路开进。
而作为南粤军最精锐的近卫旅,则是要在李守汉进驻南京之前,与水师和水师陆营各部配合先行控制南京周边及城中各处要点。
南粤军这部强大的机器便缓慢而不可阻挡的开始为又一次北上勤王行动运转起来。
李守汉在送近卫旅的数千人马北上之后,心中一阵不宁,想起了即将面对李自成与大明朝廷双重压力的儿子李华宇,当即便命人取来笔墨,在码头上写了一封书信给他。
信中除了夸奖了一番李华宇之后,便是各种谆谆教诲,告诫儿子,在大军不曾抵达之前,切切不可以与大顺军开战,做好接应京师逃出官员,甚至是崇祯本人的准备。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PS: 继续求订阅,求月票!
李守汉也担心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年轻气盛,一时不查被京师的皇帝、内阁大佬们还有李自成两个方面给算计了。
损兵折将丢失山东倒是小事,一旦李自成席卷了黄河以北,那他的气势还得了?
“主公,若是为朝廷计,为天下计。属下倒是觉得,既然日前朝廷有旨意。准了东南互保之事,不妨主公将行辕搬迁到南京。”
“主公到了南京,则江南江北各处军民势必人心大定。知道东南互保之事已经成了,那么。东南财赋之地既稳,便是为朝廷保全了一份元气。这样既为大明保全了东南半壁,若是京城有变,主公也可以提一旅之师北上靖难。”
李沛霖说完了自己这番见解,用眼睛的余光看了看一旁的两广总督姜一泓和到广州述职的广西巡抚黄锡衮两位。他知道,这两位势必也要劝说李守汉将行辕搬迁到南京。但是,应该是有另一番光明正大的理由。
黄锡衮,作为籍贯福建晋江的福建同乡,自然在以闽粤两省为主要来源的南粤军系统官员眼中地位不同。同时,他又是以联第会元、三甲第十五名进士的身份被授职为广西巡抚。虽然广西历来都在正统科甲出身的官员眼里是个蛮荒烟瘴之地,不但汉夷杂处,土官众多,又有李家的势力在那里经营多年,简直连鸡肋都算不上。但是,一个初入仕途的小伙子能够被任命为广西巡抚,无论如何也是个奇人奇事了。(想想看,刚刚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被任命为乌斯藏的副主席这样的省部级干部,估计就没有人认为那里条件艰苦了。而是一片骂声了。)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黄锡衮此人的才能。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到了广西就任巡抚之后,与李华宝这位二公子相处的十分融洽。李华宝要修路、疏浚河道,搞以工代赈,他便责令各地官员务必全力配合,同时亲自扑下身子去和李华宝一道在工地上摸爬滚打。有那土官抗拒修路架桥等事,不用李华宝开口,讨伐逆贼的告示给朝廷的文书便起草停当。
几年下来,广西居然也有了几分桃源胜景的气象。
不但与李华宝相处的十分融洽,他与此时在京城内阁之中担任首辅的魏藻德同为崇祯十三年的同年。所以,黄锡衮此时已经成了南粤军与朝廷都十分认可的官员。
“主公,学生等也是主张主公当下不宜拖延,应当火速进驻留都,一者可以安定江南民心士气,二者,一旦圣驾南巡,主公人在留都。迎接圣驾到留都也是便捷许多。”
黄锡衮的主张同李沛霖一致,只不过是从另外一个角度阐明了立场。那就是要是崇祯从北京城里逃难逃出来,你李守汉在南京的话,接应起来也方便的多。而且。李守汉也从黄锡衮的话里品出了另外一层意味。
如果他在广州迟迟不北上的话,不要忘了,眼下东南互保已经被朝廷认可了。到时候一旦江南有事,你一样要北上救援,此时在金坛等处便有那些佃户、家奴组织的所谓“削鼻班”起事。也是让江南士绅们人心惶惶。何况,南京作为留都,有着一整套的官僚班子,倘若是崇祯到了南京,李守汉却不曾到,南京城中的那些官僚勋贵,没有李守汉在那里镇住场子,天晓得会玩出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来?
到时候让你报效钱粮是小事情,若是让你交出兵权来,一道旨意送到你面前。你是接旨还是抗旨?
所以,必须尽快北上南京,控制住江南局势才是上策!
“亲家,施琅这小子带着船队出海,若是你我此时率领行辕北上南京,可曾有足够的船只运送?”
李守汉迅速的将战略层面的问题降低到技术层面,不再讨论是否该把梁国公府行辕搬迁到南京去,而是和郑芝龙商量,眼下水师的舰船还有多少,能够保证一次将行辕全数搬迁过去吗?
施琅领着一个庞大的舰队为许还山护航到了倭国之后。稍事停留补充了果蔬清水肉食之后,便继续扬帆出海。将许还山的庞大船队送上了前往扶桑之地的航路上,两下里分手。施琅自顾自的执行他的另一项任务,踏勘海洋。测绘海图,寻找各个可供补给停留建设港口的岛屿,作为前往扶桑的另一条航路。
“阿爹,不妨事的!”
出了月子之后第一次参与这样级别会议的李华梅,很是果断的将怀中婴孩递给身旁伺候的婆子,斩钉截铁的接过来了父亲李守汉的闻讯。
“虽说施琅带着出海的舰船不少。可是大多都是他本身舰队的下属船只。小虎叔的左翼舰队,楚天雷叔叔的舰队中军,还有水师学堂所属的练习舰队都不曾出动。再加上在长江口执行江海联防协定的炮船,顺风行的客船、各处的货船,除了可以将父帅和行辕全数送到南京之外,便是将近卫部队运送过去也不是什么难事!横竖距离近,近卫军的兄弟们挤一挤将就一下也就到了。”
“郡主的话说得不错。”郑芝龙也是点头附和,“若是主公北上南京,我南粤军自然是要全军动员。官家船只,民间船只一体动员征用便是。正如郡主所言,横竖也是短途,弟兄们将就一下,几日也就到了。”
李华梅与郑芝龙、张小虎等人考虑的,除了要将李守汉的梁国公行辕,也就是南粤军的庞大指挥机构全数搬迁到南京,更是要有大军随同前往。若是只有一个前进指挥所到了南京,只怕那些官僚也是要各种阴阳怪气阳奉阴违的。
所以,这几位水师将领都不约而同的考虑到了大部队运输的问题。除了近卫旅要同李守汉同时进南京之外,水师的炮船也要在南京的下关江面驻泊。水陆两军齐头并进,才能让南京的官僚们彻底服帖。“这群官油子,如果没有大炮顶住他们的脑门,炮口指着他们的宅子,他们才不会乖乖听父帅的话呢!”
李华梅几次随同李守汉北上勤王,对于李守汉的预防措施,比如说随时准备切断南北漕运,火烧通州等手段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她心里,早就深深烙下了对明廷官员的不信任感。如今又是到了风中残烛般的大明朝廷需要李家出力出钱出兵的时候,在这种不信任感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层浓重的鄙夷。
不过,李华梅的这番见解,却也是深合众人之心。当下,一群胆大包天的家伙便召集了兵司和营务处的参谋们进来,开始商讨征集货船,调动炮船,动员各镇兵马或是经闽浙之间的陆路,赣南与浙江之间的山路开进。
而作为南粤军最精锐的近卫旅,则是要在李守汉进驻南京之前,与水师和水师陆营各部配合先行控制南京周边及城中各处要点。
南粤军这部强大的机器便缓慢而不可阻挡的开始为又一次北上勤王行动运转起来。
李守汉在送近卫旅的数千人马北上之后,心中一阵不宁,想起了即将面对李自成与大明朝廷双重压力的儿子李华宇,当即便命人取来笔墨,在码头上写了一封书信给他。
信中除了夸奖了一番李华宇之后,便是各种谆谆教诲,告诫儿子,在大军不曾抵达之前,切切不可以与大顺军开战,做好接应京师逃出官员,甚至是崇祯本人的准备。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PS: 继续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