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翊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王有所不知,每次赵归真来为大王讲道,一来就是几个时辰,妾身为了打发时间,都会和他的那个小道童聊上好久。”
“你是说,那个赵归真的道童?叫什么来着,好像是……”
“叫阿朓。”
“噢,想起来了,赵朓,那个眉清目秀的小子。”
“赵归真虽只是道士,然而因为常出入宫禁,知道不少朝中之事,又居于平康里,听说许多坊间传闻。阿朓自然也耳濡目染,”王氏目不转睛地看着颍王,接着说道:“妾身也就从他那里知道了一些十六宅外面发生的事,不知道会不会帮到大王。”
八年以来,即使到了弱冠之年,从敬宗皇帝被弑杀后,朝中党争肆虐,凶险的政局也让颍王选择远离权力斗争中心。出阁搬入十六王宅之后,更只是潜心修道,所结识之人不过宫中道士。李德裕出镇外藩以后,颍王亦极少与朝臣相交。全靠这样,才不至于让北司盯上。可以说,出阁后的这八年,逃避才是李瀍人生的主旋律。
颍王端着白玉杯沉吟片刻,又看了看王氏坚定的双眼,不由得心中感慨,若是李德裕或是张翊均在,恐怕自己也不至于对朝堂发生之事如此无知,以至于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远比自己清楚。
颍王让王氏起身,二人相隔石桌而坐,“你可曾听说过,朝中有个穆庆臣,新任尚书左丞?”
王氏明显地感觉到,今日的颍王的确不同往日,即便是她也从未见过颍王如此严肃认真的眼神。
“这……妾身还不太清楚,但是此人确实听说过,”王氏想了想道:“敬宗皇帝宝历年间时,他还只是礼部员外郎,后来很快转任翰林侍讲学士,后来圣人即位,只用了五年就升到了现在的位置。据说,此人从不结党,与牛思黯和李宗闵都只是点头之交……”
王氏顿了顿,须臾接着道:“以臣妾愚见,他的升迁,或是为了让南衙学习吧。”
颍王抿着嘴,意味深长地看了看王氏略显娇俏的眉眼,微笑着打趣道:“这就是你说的不太清楚?你可比我这个‘不太清楚’的清楚多了。”
王氏嫣然一笑,“因为……臣妾确实不知,穆公升官如此迅速的缘由。”
“你这倒说到点子上了,”颍王放下白玉酒杯,缓缓起身,“虽说尚书左丞是正四品,但是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得见天子,他又兼任翰林学士,参掌机务,知制诰……”
李瀍说着自己便陷入了沉思,王氏知道,颍王思考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扰他,便只是静静地坐在石凳上,看着颍王眸色闪动。
即使席宴早已结束,但是李瀍心中却还是有一道阴影挥之不去,更让李瀍郁闷的是,他竟想不出个所以然,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心有所虑。可以说,数年间,由于一向不关心政局朝堂,把心思都放在了修道游猎之上,纵使天资聪颖,此时想马上弄明白这朝堂之间发生的事情,颍王也顿觉力不从心。因为李瀍怎么也没想到,那大明宫里的利益纠葛,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竟到了这种地步。
王氏像是猜出来李瀍的内心似的,起身轻抚着自己丈夫宽阔的后背,轻声细语道:“臣妾记得翊均在长安时,每有思虑,便喜欢自己一人言语,很快便能理清。王爷心有所虑,不如讲出来,不然总是一团乱麻,徒增忧思……”
颍王看了看王氏,手不自觉地轻拂一下她的面颊,情不自禁地笑了。颍王想起来张翊均一个人思考的时候,表情认真得像尊铜像,那时李瀍总喜欢过去捣乱,张翊均却能不为所动。
想来已经有两年没见了,颍王瞬间竟对那段时光有些怀念。
颍王便学着当初张翊均的样子,也像是说给王氏听,“王守澄权势熏灼久矣,暂且不论;其党羽郑注,公然卖官鬻爵,早已恶名远扬,圣人不可能不有所耳闻;当朝宰相牛思黯、李宗闵,同党相护,三朝旧臣,素有名望,自前年两人同年拜相后,共同排挤老师李德裕亲近之人;而穆庆臣,无朋无党,又约身谨洁,却得受拔擢……”
李瀍脑中忽地一闪念。
“自相矛盾!”
李瀍和王氏几乎异口同声,王氏一抬慧眼,两人四目相对。
“没错,”颍王深深地看了眼王氏,方才的闪念渐趋成型:“……不论是王守澄的受宠,圣人对郑注的姑息,还是公然结党,贬斥朝臣的牛思黯、李宗闵,倘若没有这个穆庆臣,一切都解释的通,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
“而如果加上穆庆臣,与朝中这些人相对比,却无不显得突兀。”王氏温言补充道。
“与其说突兀,他的升迁才是这一切矛盾的中心。”李瀍面朝菊丛假山,负手而立,表情舒缓了不少,“没想到张翊均的思考方式倒还管些用……”
不知怎的,李瀍内心感觉在十六王宅的外面,在那长安大明宫的凶险朝堂上,有一股莫名的暗流在缓缓涌动,远非简单的党争或是阉宦专权,而是更加凶险的斗争正蛰伏在风雨飘摇的帝国中心。但是具体是什么,李瀍此时还毫无头绪,至少从现有的信息来看,一切恐怕并不简单。
颍王似是下定了决心,口中轻轻地念念有词道:“也许……本王确该做出些改变了。”
;“大王有所不知,每次赵归真来为大王讲道,一来就是几个时辰,妾身为了打发时间,都会和他的那个小道童聊上好久。”
“你是说,那个赵归真的道童?叫什么来着,好像是……”
“叫阿朓。”
“噢,想起来了,赵朓,那个眉清目秀的小子。”
“赵归真虽只是道士,然而因为常出入宫禁,知道不少朝中之事,又居于平康里,听说许多坊间传闻。阿朓自然也耳濡目染,”王氏目不转睛地看着颍王,接着说道:“妾身也就从他那里知道了一些十六宅外面发生的事,不知道会不会帮到大王。”
八年以来,即使到了弱冠之年,从敬宗皇帝被弑杀后,朝中党争肆虐,凶险的政局也让颍王选择远离权力斗争中心。出阁搬入十六王宅之后,更只是潜心修道,所结识之人不过宫中道士。李德裕出镇外藩以后,颍王亦极少与朝臣相交。全靠这样,才不至于让北司盯上。可以说,出阁后的这八年,逃避才是李瀍人生的主旋律。
颍王端着白玉杯沉吟片刻,又看了看王氏坚定的双眼,不由得心中感慨,若是李德裕或是张翊均在,恐怕自己也不至于对朝堂发生之事如此无知,以至于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远比自己清楚。
颍王让王氏起身,二人相隔石桌而坐,“你可曾听说过,朝中有个穆庆臣,新任尚书左丞?”
王氏明显地感觉到,今日的颍王的确不同往日,即便是她也从未见过颍王如此严肃认真的眼神。
“这……妾身还不太清楚,但是此人确实听说过,”王氏想了想道:“敬宗皇帝宝历年间时,他还只是礼部员外郎,后来很快转任翰林侍讲学士,后来圣人即位,只用了五年就升到了现在的位置。据说,此人从不结党,与牛思黯和李宗闵都只是点头之交……”
王氏顿了顿,须臾接着道:“以臣妾愚见,他的升迁,或是为了让南衙学习吧。”
颍王抿着嘴,意味深长地看了看王氏略显娇俏的眉眼,微笑着打趣道:“这就是你说的不太清楚?你可比我这个‘不太清楚’的清楚多了。”
王氏嫣然一笑,“因为……臣妾确实不知,穆公升官如此迅速的缘由。”
“你这倒说到点子上了,”颍王放下白玉酒杯,缓缓起身,“虽说尚书左丞是正四品,但是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得见天子,他又兼任翰林学士,参掌机务,知制诰……”
李瀍说着自己便陷入了沉思,王氏知道,颍王思考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扰他,便只是静静地坐在石凳上,看着颍王眸色闪动。
即使席宴早已结束,但是李瀍心中却还是有一道阴影挥之不去,更让李瀍郁闷的是,他竟想不出个所以然,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心有所虑。可以说,数年间,由于一向不关心政局朝堂,把心思都放在了修道游猎之上,纵使天资聪颖,此时想马上弄明白这朝堂之间发生的事情,颍王也顿觉力不从心。因为李瀍怎么也没想到,那大明宫里的利益纠葛,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竟到了这种地步。
王氏像是猜出来李瀍的内心似的,起身轻抚着自己丈夫宽阔的后背,轻声细语道:“臣妾记得翊均在长安时,每有思虑,便喜欢自己一人言语,很快便能理清。王爷心有所虑,不如讲出来,不然总是一团乱麻,徒增忧思……”
颍王看了看王氏,手不自觉地轻拂一下她的面颊,情不自禁地笑了。颍王想起来张翊均一个人思考的时候,表情认真得像尊铜像,那时李瀍总喜欢过去捣乱,张翊均却能不为所动。
想来已经有两年没见了,颍王瞬间竟对那段时光有些怀念。
颍王便学着当初张翊均的样子,也像是说给王氏听,“王守澄权势熏灼久矣,暂且不论;其党羽郑注,公然卖官鬻爵,早已恶名远扬,圣人不可能不有所耳闻;当朝宰相牛思黯、李宗闵,同党相护,三朝旧臣,素有名望,自前年两人同年拜相后,共同排挤老师李德裕亲近之人;而穆庆臣,无朋无党,又约身谨洁,却得受拔擢……”
李瀍脑中忽地一闪念。
“自相矛盾!”
李瀍和王氏几乎异口同声,王氏一抬慧眼,两人四目相对。
“没错,”颍王深深地看了眼王氏,方才的闪念渐趋成型:“……不论是王守澄的受宠,圣人对郑注的姑息,还是公然结党,贬斥朝臣的牛思黯、李宗闵,倘若没有这个穆庆臣,一切都解释的通,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
“而如果加上穆庆臣,与朝中这些人相对比,却无不显得突兀。”王氏温言补充道。
“与其说突兀,他的升迁才是这一切矛盾的中心。”李瀍面朝菊丛假山,负手而立,表情舒缓了不少,“没想到张翊均的思考方式倒还管些用……”
不知怎的,李瀍内心感觉在十六王宅的外面,在那长安大明宫的凶险朝堂上,有一股莫名的暗流在缓缓涌动,远非简单的党争或是阉宦专权,而是更加凶险的斗争正蛰伏在风雨飘摇的帝国中心。但是具体是什么,李瀍此时还毫无头绪,至少从现有的信息来看,一切恐怕并不简单。
颍王似是下定了决心,口中轻轻地念念有词道:“也许……本王确该做出些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