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biquge.com,翊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和五年,九月丙辰,申初一刻。
成都府,碧鸡坊,吟诗楼。
吟诗楼上便传来阵阵悠扬琴声,奏的是新乐府的杂曲。
碧鸡坊往来的百姓听了,识得这楼里住的是薛涛薛校书,每逢申初,都会在吟诗楼上对街抚琴,往往都会持续半个时辰。时常有通晓音律的行人路过,难免会不由自主地驻足聆听。
而今日,琴声却只在一曲终了后戛然而止。
薛涛微微侧脸,隔着薄纱,望向张翊均,默默地颔首,像是示意张翊均入内同坐。张翊均见状,便行了个礼,拨开轻幔薄纱,脱下靴子,迈了进去。
薄纱后面的地面上铺满了竹席,张翊均则学着薛涛,相隔案几,席地而坐。
虽然出身钟鼎世家的张翊均有着天生的傲气,对一风尘女子自然无甚推崇。然而即便如此,他幼时便闻得蜀中才女薛涛的才名,他也没想到今日自己竟能一睹真容。
已年过六旬的薛涛,头绾高髻,未饰厄叶,仅有一素银步摇。发丝虽已黑中带白,但是未有粉饰的面容上,却丝毫看不出她已年逾花甲。若不知她是薛校书,可能还以为是某个官宦家的四十多岁的贵妇人。即便是现在,也依稀能想见她年轻时候的姿容艳丽,才情出众。张翊均暗暗有些明白,为何当年那么多世家贵胄会对薛涛暗送秋波。
然而太和五年于薛涛,属实不是什么平和的年份。今岁七月,元稹于武昌暴病过世。月前,自韦皋任西川节度使时候便养在帅府的孔雀,也不在了。薛涛自那时起,便身体欠佳,一日不复一日,不久就搬离了浣花溪,住进这吟诗楼,每日谁也不见。
薛涛方才的琴声清澈婉转,但是张翊均心中了然,那欢快的曲调,却是元稹二十多年前在成都府写给薛涛的乐府曲。
张翊均不禁心中感慨,物是人非啊。
“晚辈久闻薛校书才名,不意今日得见……”张翊均叉手行礼。
薛涛只是淡淡一笑,面色波澜不惊,只轻声问道:“那先生可知此为何处?”
张翊均畅然笑道:“成都十六坊,从三楼阳台远望,目尽可见青城山,东北可望见帅府大殿,正北方向文殊坊又热闹非凡。想必此地便是碧鸡坊,而碧鸡坊中能俯瞰全城的楼宇有十来座,但像此楼如此新的,恐怕只有薛校书的吟诗楼了。”
一番自信的论述下来,即便是薛涛,也不由得被这个刚年过弱冠的年轻人的观察力和推断力所惊讶。
方才的婢女披着霞帔,给薛涛和张翊均煮好了茶汤,轻轻地摆在两人跟前的案几上。而后又默默地笼起鹅黄轻纱,退了出去。
“那么……”寒暄过后,张翊均便直截了当切入主题,毕竟他并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事情紧急,还请薛校书为晚辈解惑,某究竟是如何来此碧鸡坊的?”
薛涛好似没有听见张翊均的问话,并未作答,一双剪水秋瞳细细地端量着张翊均的脸庞,不知在洞察着什么。须臾后,薛涛才柔声反问:“可否再问先生姓名?”
“张翊均,京兆万年人。”
“翊均……”薛涛像是在品味茗茶一般微闭着双眼,喃喃自语,良久而言:“翊均……翊君,不知先生是要翊戴哪位人君呢?”
张翊均矍然抬眼,虽知这是玩笑,却也被弄得心中一惊。只因有那么一瞬,他的脑海中竟不自觉地闪过了某个人的身影。
“开个玩笑。”薛涛笑着摆手,又接着道:“先生方才问,是怎么来碧鸡坊的?”
“正是。”
“是元赏将先生送来的……”
“元赏?”张翊均狐疑道:“校书是说……汉州刺史薛元赏?”
“他是我的族弟,”薛涛莞尔一笑,“只是放下先生以后,他便出坊去了,许是……回官驿了吧。”
张翊均一时间觉得思绪有些混乱,自己先前随自称杨综的威远军将到文殊坊时,便被击昏过去,之后这一个时辰发生了什么,他一概不知。
首先的问题,他究竟是怎么被送至薛元赏手中的?
在张翊均暗自思忖的这一二弹指,薛涛也在悄悄地察言观色。即使张翊均极力显得不动声色,在蜀中见过无数官宦来了又走的薛涛,只消一眼,便看出来张翊均的心有疑惑。
“在先生继续问下去前,先生须向我保证,无论对谁,哪怕是对李德裕,也绝口不能提起我之后所说的每一个人名。”
张翊均愣住了:“绝口不提?”
“绝口不提!”薛涛点点头重复着,“元赏结交甚广,仕途正刚有起色,我不愿他因我而受到连累。”
张翊均略一迟疑,若是换了别人,想必会对这白送的讯息来者不拒,欣然答应。然而此刻,不知怎的,薛涛方才的这番话竟让张翊均隐隐有些不安。
张翊均抬眼凝视着薛涛,眉头微蹙,神色严肃地道:“敢问薛校书,为何要向某透露这些?”
薛涛似明知故问:“先生是指?”
张翊均决定不再遮遮掩掩,便正襟危坐,坦言道。
“诚言相告,晚辈自一开始,便已隐隐察觉校书的异样。彼时只是一丝感觉,然而薛校书同翊均初次谋面,竟有毫无保留、和盘托出之意。倒让晚辈觉得……与其说是古怪,不如像是薛校书刻意为之。某想问的是,薛校书如此……究竟意欲何为?”
薛涛一勾唇角,“先生若是答应我绝口不提,那我又为何要有所保留?”
张翊均默不作声,薛涛见过的达官贵人多如牛毛。韦皋、高崇文、武元衡、段文昌……数任后来封侯拜相的西川节度使,皆将薛涛奉为座上宾。以薛涛的为人处世,绝不会如此轻易地对一刚刚谋面之人如此坦诚。这背后定有其他不为张翊均所知的缘由。
见张翊均仍旧神色肃然,薛涛收起了笑容,凝目相视,敛声道:“薛涛如此,是为了微之……”
微之,是元稹的字。
张翊均注意到,尽管薛涛语气平和,但在她道出“微之”二字时,她乌亮的双眸竟好似随之一颤。
“微之一向身体欠佳,前岁同我信中说他已不堪旅途。李宗闵明知如此,身居宰辅后,党同伐异,仍将他贬至武昌,”薛涛说到此顿了顿,眼帘垂了下去,“微之由此一病不起,月前便……”
&nbs... -->>
太和五年,九月丙辰,申初一刻。
成都府,碧鸡坊,吟诗楼。
吟诗楼上便传来阵阵悠扬琴声,奏的是新乐府的杂曲。
碧鸡坊往来的百姓听了,识得这楼里住的是薛涛薛校书,每逢申初,都会在吟诗楼上对街抚琴,往往都会持续半个时辰。时常有通晓音律的行人路过,难免会不由自主地驻足聆听。
而今日,琴声却只在一曲终了后戛然而止。
薛涛微微侧脸,隔着薄纱,望向张翊均,默默地颔首,像是示意张翊均入内同坐。张翊均见状,便行了个礼,拨开轻幔薄纱,脱下靴子,迈了进去。
薄纱后面的地面上铺满了竹席,张翊均则学着薛涛,相隔案几,席地而坐。
虽然出身钟鼎世家的张翊均有着天生的傲气,对一风尘女子自然无甚推崇。然而即便如此,他幼时便闻得蜀中才女薛涛的才名,他也没想到今日自己竟能一睹真容。
已年过六旬的薛涛,头绾高髻,未饰厄叶,仅有一素银步摇。发丝虽已黑中带白,但是未有粉饰的面容上,却丝毫看不出她已年逾花甲。若不知她是薛校书,可能还以为是某个官宦家的四十多岁的贵妇人。即便是现在,也依稀能想见她年轻时候的姿容艳丽,才情出众。张翊均暗暗有些明白,为何当年那么多世家贵胄会对薛涛暗送秋波。
然而太和五年于薛涛,属实不是什么平和的年份。今岁七月,元稹于武昌暴病过世。月前,自韦皋任西川节度使时候便养在帅府的孔雀,也不在了。薛涛自那时起,便身体欠佳,一日不复一日,不久就搬离了浣花溪,住进这吟诗楼,每日谁也不见。
薛涛方才的琴声清澈婉转,但是张翊均心中了然,那欢快的曲调,却是元稹二十多年前在成都府写给薛涛的乐府曲。
张翊均不禁心中感慨,物是人非啊。
“晚辈久闻薛校书才名,不意今日得见……”张翊均叉手行礼。
薛涛只是淡淡一笑,面色波澜不惊,只轻声问道:“那先生可知此为何处?”
张翊均畅然笑道:“成都十六坊,从三楼阳台远望,目尽可见青城山,东北可望见帅府大殿,正北方向文殊坊又热闹非凡。想必此地便是碧鸡坊,而碧鸡坊中能俯瞰全城的楼宇有十来座,但像此楼如此新的,恐怕只有薛校书的吟诗楼了。”
一番自信的论述下来,即便是薛涛,也不由得被这个刚年过弱冠的年轻人的观察力和推断力所惊讶。
方才的婢女披着霞帔,给薛涛和张翊均煮好了茶汤,轻轻地摆在两人跟前的案几上。而后又默默地笼起鹅黄轻纱,退了出去。
“那么……”寒暄过后,张翊均便直截了当切入主题,毕竟他并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事情紧急,还请薛校书为晚辈解惑,某究竟是如何来此碧鸡坊的?”
薛涛好似没有听见张翊均的问话,并未作答,一双剪水秋瞳细细地端量着张翊均的脸庞,不知在洞察着什么。须臾后,薛涛才柔声反问:“可否再问先生姓名?”
“张翊均,京兆万年人。”
“翊均……”薛涛像是在品味茗茶一般微闭着双眼,喃喃自语,良久而言:“翊均……翊君,不知先生是要翊戴哪位人君呢?”
张翊均矍然抬眼,虽知这是玩笑,却也被弄得心中一惊。只因有那么一瞬,他的脑海中竟不自觉地闪过了某个人的身影。
“开个玩笑。”薛涛笑着摆手,又接着道:“先生方才问,是怎么来碧鸡坊的?”
“正是。”
“是元赏将先生送来的……”
“元赏?”张翊均狐疑道:“校书是说……汉州刺史薛元赏?”
“他是我的族弟,”薛涛莞尔一笑,“只是放下先生以后,他便出坊去了,许是……回官驿了吧。”
张翊均一时间觉得思绪有些混乱,自己先前随自称杨综的威远军将到文殊坊时,便被击昏过去,之后这一个时辰发生了什么,他一概不知。
首先的问题,他究竟是怎么被送至薛元赏手中的?
在张翊均暗自思忖的这一二弹指,薛涛也在悄悄地察言观色。即使张翊均极力显得不动声色,在蜀中见过无数官宦来了又走的薛涛,只消一眼,便看出来张翊均的心有疑惑。
“在先生继续问下去前,先生须向我保证,无论对谁,哪怕是对李德裕,也绝口不能提起我之后所说的每一个人名。”
张翊均愣住了:“绝口不提?”
“绝口不提!”薛涛点点头重复着,“元赏结交甚广,仕途正刚有起色,我不愿他因我而受到连累。”
张翊均略一迟疑,若是换了别人,想必会对这白送的讯息来者不拒,欣然答应。然而此刻,不知怎的,薛涛方才的这番话竟让张翊均隐隐有些不安。
张翊均抬眼凝视着薛涛,眉头微蹙,神色严肃地道:“敢问薛校书,为何要向某透露这些?”
薛涛似明知故问:“先生是指?”
张翊均决定不再遮遮掩掩,便正襟危坐,坦言道。
“诚言相告,晚辈自一开始,便已隐隐察觉校书的异样。彼时只是一丝感觉,然而薛校书同翊均初次谋面,竟有毫无保留、和盘托出之意。倒让晚辈觉得……与其说是古怪,不如像是薛校书刻意为之。某想问的是,薛校书如此……究竟意欲何为?”
薛涛一勾唇角,“先生若是答应我绝口不提,那我又为何要有所保留?”
张翊均默不作声,薛涛见过的达官贵人多如牛毛。韦皋、高崇文、武元衡、段文昌……数任后来封侯拜相的西川节度使,皆将薛涛奉为座上宾。以薛涛的为人处世,绝不会如此轻易地对一刚刚谋面之人如此坦诚。这背后定有其他不为张翊均所知的缘由。
见张翊均仍旧神色肃然,薛涛收起了笑容,凝目相视,敛声道:“薛涛如此,是为了微之……”
微之,是元稹的字。
张翊均注意到,尽管薛涛语气平和,但在她道出“微之”二字时,她乌亮的双眸竟好似随之一颤。
“微之一向身体欠佳,前岁同我信中说他已不堪旅途。李宗闵明知如此,身居宰辅后,党同伐异,仍将他贬至武昌,”薛涛说到此顿了顿,眼帘垂了下去,“微之由此一病不起,月前便……”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